南梁情
十几年前,我还生活在一个叫“南梁”的地方。可以这么说,我从一出生就没出过南梁半步。南梁位于几座大山的脚下,是大山给了南梁一个脊梁,从此南梁在大山这个避风港下生龙活虎。大山好像母亲,形影不离般地保护着“南梁”这个孩子,从未推辞过。
小时候,我不喜欢大山,我尤其讨厌南梁,因为它阻碍了这儿人们生活的脚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不便。
记忆中,父亲撑着破旧的架子车,母亲牵着牛,摇摇晃晃的走在勉强能搁住两个架子车轮子的泥土路上。顶着烈日,受着严寒,把地里的粮食往赶麦场里拉,把家里的羊粪往麦田里拉。一年四季,永不消停。若是架子车到不了的地方,搬运就只能靠人力。这时候父亲会发动我们五姐妹去协助,我们一人背上三五个麦捆,人多力量大,踩着干燥的黄土来回于麦地和赶麦场之间。父亲会根据我们姐妹的年龄来确定要背的麦捆数量。勤劳的大姐总爱破坏父亲的规矩,趁着父亲不注意,偷偷多背上两捆。如果被父亲发现,她便会嬉皮笑脸的去掉多余的两捆,背起父亲为她捆好的麦子,一溜烟就不见了人影。除了大姐,我们姊妹四个才没有那么傻,还怕父亲给捆的麦捆子太多了呢。父亲从来不会因为我们干活拈轻怕重而批评上一顿。记忆中的他,一直是和蔼又慈祥的。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全家的足印踏遍了南梁的每个角落,大山上,沟壑里,还有那越来越清晰的羊肠小道上。正应了鲁迅先生的那句话: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一条路。
然而,南梁的样子从没有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改变过。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祖祖辈辈勤劳的南梁人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依旧没有摘掉“贫穷”的帽子。这也是孩童时代的我,为啥想逃离南梁的原因。
南梁的人们,除了在陡峭的山地上耕作外,家家户户也不忘养上两头牛和十几只羊。牛和养的口粮,全靠南梁这儿的几座大山。后来因为家家户户的牛羊越养越多,大山也被啃食的一贫如洗,犹如一个光头和尚,静静地,可怜巴巴地打坐在南梁这个地方。然而,牛羊们依旧乐此不疲,早晚都在南梁这几座大山上寻觅着。
南梁给予这儿人们的,不仅仅是生命,还有一股不服输的精神。
自打我记事起,父亲在我眼里就是一个书呆子。听母亲说,父亲念书的时候学习成绩很好,可惜造物弄人,父亲读高中时爷爷奶奶病重,随后相继去世,这对于父亲来说犹如晴天霹雳。大病一场的他不得不辍学在家照顾弟弟妹妹。父亲的大学梦就此画上了残缺的句号,从此他便与南梁寸步不分。
但是父亲爱看书的习惯,并没有因为辍学而终止。无论多忙,父亲都不忘抽出点时间来看书。后来母亲嫁进门,直到有了我们这六个子女,父亲爱看书的习惯仍旧未改。小时候我不懂为啥只要有一本书,父亲就蹲在地上许久也不愿站起来,后来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我逐渐明白了,父亲的灵魂,是在那一本本破旧的,厚厚的书里。
我不知道父亲喜不喜欢南梁,但他经常告诉我们姊妹说:孩子,只有读书才能走出南梁这座大山。
我不明白父亲为啥这么说,但后来事实的确这样。待我和姐姐,弟弟们都考上了大学,父亲真的决定要离开南梁了。知道消息的那天,我激动的一宿没睡。父亲果断卖掉了几十只羊和家里的两头牛,还有那些存放在家好久的粮食。看着父亲把东西装上了架子车,我的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虽然我不知道父亲要带我们去哪儿,但从那以后我知道,南梁再也不是我的家了,我终于如愿以偿的离开了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
离开南梁后,父亲和母亲在银川的一家洗煤场找到了一份工作。那时候因为我也在银川上学,每周末都能回“家”一趟,感觉心里踏实多了,那时候总是会为摆脱了南梁而沾沾自喜。
两年后,国家实行了新政策,南梁的所有人民统一搬迁到了银川。得知这个消息后,我们全家人异常高兴,因为这意味着我们真正有了家,也意味着,南梁真的要离我们远去了。
如今,我已整整十几年没回过南梁了,总是在梦里,南梁依旧离我很近。那几座光秃秃的大山,那一群群洁白的羊儿,依旧在我的梦里魂牵梦绕。多少次想回去看上南梁一眼,但因为种种原因,南梁还是依旧只存在了我的梦境里……
“ 冉冉老将至,何时返故乡。”
我的南梁,我的老家,何时才能再次触摸到你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