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胡常珍的头像

胡常珍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10/17
分享

石村奇韵唱新歌

       头顶着蓝湛湛的天,脚踏着黄澄澄的地,吃着甜蜜蜜的粮,喝着清凉凉的水,养着肥肥的鱼塘,赏着四季的美,醉着八方的乐,“靠石吃石,靠水吃水”,是云州区东沙窝村人依石傍水,怡然自得、守望幸福、创造幸福的骄傲与满足!
东沙窝村,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东南方,火山脚下,桑干河畔,那是一个美得不像话的小山村。村庄从原古至近代,沿着历史的足迹嬗变,也乘着文明的新风革新,是一个古朴典雅的村落,也是一个充满希望与生机的村落,还是一个神奇静谧的村落。
清康熙年间(1622—1722年),赵伟平至此建村,因靠近河滩,村周沙多,故名沙窝。后为与同名村区别,冠加方位,该居东而得此名。全村以张、邹、宋、刘姓为主姓。他们世世代代守着沙窝,爱着沙窝,养着沙窝,成了平凡无奇中迅速崛起的沙窝人。
走进村子,就像走进了一片褐色的石头天地,一块由多块奇石咬合而成发的巨石像坚毅的卫兵傲然耸立于村北,被称之为“照壁”!

深入村庄,村里的石头墙虽无有当初俊朗挺拔之貌,只见断垣残壁之相,但依稀可见淳朴与飘逸。林立总总的石头巷神秘而素穆,飘来几段时光匝摸人生百味,诉说几段过往体会人情世故并虽神话。石头砌碹的窑洞古老而简朴,不时可见的石碾、石磨散落在村子各处,讲述着曾经的兴旺和沧桑。光怪陆离的黑色石头路四处延伸,村中老树虬枝、荒草葳蕤丛生,置身其中仿佛时光凝滞,岁月未曾流逝,只有头顶上方的蓝天白云提示着光阴流转。据说,村子里褐色的石头是数十万年前火山喷发后所遗存的玄武岩,这个村庄与欧洲的庞贝古城有几分相似之处,庞贝古城最早是个渔村,也曾遭遇火山喷发。那么东沙窝村又名“石头村”也是名副其实了。历经万年洗礼的火山石也正是护佑这方子民的坚实保垒。他们的骨气硬,骨风奇,骨子美,因此,黄天厚土,富饶一方。村中央的古戏台是村中又一奇景。虽年代久远,仍现雕梁画栋与奇异多姿的顽石有机卯合的残痕。一根直撑台顶的石柱高大、坚强,犹如沙窝人的脊梁,气宇轩昂,宁折不屈!

在村子南端,沿着一片小树林顺山路往下走,可以看到波平如镜、芳草萋萋、秀美多情的湖,这是桑干河拐弯处形成的天然湖泊。湖水波光粼粼,鱼潜鸟翔,随时可见来自天南地北的朋友支起帐篷,享受湖水映石村的野趣,静享泛着金光的湖光山色。

东沙窝村近年来乘着当地大力发展旅游业的新风,又给奇韵静谧的石头村添上了一笔瑰丽的 风采。四季如画,风光各异。晨暮相左,如诗如画已不能描摹其一二。晨曦微澜,村民就开始忙碌于生计,绿色的浪荡漾与独自劳作的农人,人景合一,动中有静,静中生奇,是诗意烂漫的存在,也是烟火兴盛的所在!暮色霭霭,夕阳西下,静享余辉的红,羊儿的白,水儿的凉,鱼儿的欢是“渔民”们欢呼雀跃的时候。一撒网,一副“兴唱山歌不思归,别有情趣与月酬”的“陶渊明”式山水风光图,于静谧中铺天盖地来了一次大写意。“驭舟波光里,提鱼三两尾”是日常,是无诗却有情的手笔。“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云州沙窝村”!如此这般随心,又如此这般随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有冬歇夏忙之分!种植、养殖互相辉映,阐述着沙窝人的智慧与文明,也演绎着沙窝人的勤劳与质朴!

风来时,波涛如怒,山河表里石头路;雨落时,迷蒙如雾,十里人家云烟处。云开时,瑰丽如画,南北水波荡东西,日月星辰思沙窝。飘雪时,静谧如初,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一片苍茫。这充满远方的远的村落是慰藉情仇爱恨的好去处;这充满诗意的情的村落是温热薄凉世事不忘初的好去处,思之,必往之!

历史是时代的天空,如今新村农家小院新颖别致如排排“白宫”林立,这是沙窝村又一神来之笔。现今,村村民产业兴盛,不再单独以石为背,以水为食,而是除了种粮油为主,还发展油桃,草莓大棚,腰包鼓,日子甜,心里美!好客的沙窝人提鱼待客亦蔚然成风,“肥鱼白酒,君去村社一番秋”,殷殷切切招呼,凄凄切切别离。一碗小米粥,一捧黄花菜,一锅子大鱼,在春秋冬夏都是纵情山水往来客的饕餮大餐!去沙窝,静享其神秘中的雅致,也可静享古朴中的新奇,还可享得天独厚的厚重与神韵!南来北往,惬意闲适,赏景莫如去沙窝,尝鱼莫如去沙窝,会友谈心还是莫如去沙窝!也唯愿沙窝人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