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鸿墨的头像

高鸿墨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1/12
分享

皮影余音

据史书记载,皮影戏的由来竟可以追溯自西汉伊始,据说还与那位“文治武功”的汉武大帝有所关联。据《汉书》记载,汉武帝的孝武皇后亡故后,汉武帝整天闷闷不乐,疏于朝政,一个叫李少翁的大臣用棉帛裁剪成孝武皇后的模样,涂上颜料后在手脚关节处装以木棍,其便能跟随节奏舞动,栩栩如生。或许在当时,这位李少翁对汉武帝谓之“招魂秘术”,但毋庸置疑的是,汉武帝因之才得以与孝武皇后短暂重逢,这才龙颜大悦,皮影戏由之而来。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遥想当年长街之上,赶集来卖布匹的、点豆腐的、煮豆浆等等五花八门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偶尔夹杂着骏马的轻嘶与行人的私语,在这些声音聚集的巷子里,坐落着一座院落,院落中小路贯通,路旁均有古树装饰。中间有大戏台一座,戏台坐南朝北,平面正方形,台前竖有两根方形抹角石柱,下设覆莲式柱础石,柱头浮雕莲花、牡丹、童子图案。台旁设房屋两三间,应该是供戏子或杂役休息或存放杂物的。台前有桌十几张,凳数十把,每当好戏开场,经常是宾客满至,座无虚席。这万人空巷的盛景,尽显盛世繁华。

丁师傅灭掉手中就快要燃尽的烟,轻叹一声:“想当年这院落中是多么热闹。”他是这古城中的仅剩的皮影戏传承人,手艺极佳,素有“一口道尽天下事,双手可挥百万兵”之称。可如今这皮影戏不仅少有看客,就连传承都成了问题,丁师傅这一身本事,眼瞅着就要失传。不过好在皮影戏早已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宣扬皮影,丁师傅所在的戏班子也受邀前往讲解并表演精湛的皮影术。

想要完成这一任务,戏班子必须提早数周着手准备,由于皮影的材质大大地影响了皮影本身的透光度,决定了其在幕前的清晰度,因此丁师傅准备了制作皮影最为合适的公牛皮,于水中浸泡数日,使之能够轻易刮去毛发及油脂,而后经晾晒,直至皮革脱水,而后涂抹桐油以增强其耐用性。经过丁师傅的处理,薄可透光,成为用来雕刻皮影的绝佳材料。漫长的等待,使他不禁回想起往日师父的教导:“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合成……”,数十年中,不知这位丁师傅手中诞生了多少的皮影,数十年的功底沉淀,使他对之得心应手。他拿出一个看起来有些年代的皮箱,是当年师父遗留给他的,里面装了各式各样的人物、妖魔鬼怪、飞禽走兽、植物花卉的画稿。这些画稿是皮影戏中的瑰宝,有不少画稿都在战争中遗失了,实为可惜。丁师傅将画稿描绘于之前制好的皮革上,选用十几种刀具,如斜口刀、平刀、圆刀、三角刀和花口刀等以不同的雕刻手法刻出人物的轮廓,然后在人物角色内选用刀具进行镂刻,过程不下3000余刀,形成各种细节的刻痕,如此所刻出的人物角色,是令其栩栩如生的前提条件。不知在这几十年的匆匆岁月里,丁师傅的手指磨出了多少血泡,又愈合了多少血泡。而后丁师傅便要在雕刻好的人物上涂抹颜色使其灵动、惟妙惟肖。又经发汗、熨平,使皮影变得愈加平整、得以更好地呈现。最后,便到了皮影最为关键的一步:缀结合成。这是皮影的精髓所在,丁师傅选用结实耐磨的绳线,辅以竹棍、木棒将人物的各个部件连接固定,使其能够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此便能借助灯光,在师傅们的精妙操纵和讲述下,将故事呈现给观众。时隔一月有余,丁师傅他们完成了皮影制作。故事的戏本,每一句台词,每一段配乐,丁师傅和其他师傅们也早就烂熟于心。可以说他们雕刻、塑造了皮影,皮影也铸就了他们。

一声锣响,好戏开场,皮影戏的表演拉开了帷幕。戏台上,皮影师傅们手持精巧的皮影,随着笛声、鼓声以及各种乐器的声响、师傅们的唱词,一个个皮影人物纷纷登场舞动。每一个皮影都在师傅们的操纵下,像被赋予了生命一般,流畅自然。观众们目不转睛地盯着幕布,感受皮影戏所带来的视觉魅力和听觉震撼。伴随奏乐的停止,表演也接近了尾声,直到所有皮影都消失在戏台幕布上,观众却仍然沉浸其中,意犹未尽。

皮影这一古老深邃的艺术形式,与当今快速发展的生活节奏格格不入,同时也因现代科学技术的兴起,没落是它的必由之路。从当年的万人空巷到如今寥寥无几,逐渐沉寂,在这古城古街上,吹起了属于它自己的余音。但人们不应遗忘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的皮影戏。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将皮影戏的制作工艺、表演艺术以及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完整地记录下来。或以影像的方式传诸后世,或可通过用户活跃数巨大的互联网平台,使之得以永久保存,且更易于传播,使皮影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瑰宝走出博物馆,走进千家万户。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