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辞世,享年94岁。那天,我没有掉一滴眼泪。风水先生告诉我们,父亲94岁高龄离世,是喜丧,是对人世间的一种解脱。风水先生嘱咐我和家里人,一定不要哭,让父亲安安静静地奔赴另一个世界的山海……
料理完父亲的后事,我和哥哥姐姐回到了人去屋空的老屋。面对那些父母曾经使用过的老物件,我的心情沉重得难以言表。每一件物品都勾起了我对父母的回忆,他们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我向哥哥姐姐提议:“既然爹妈都不在了,屋里的东西能拿走的就都拿走吧,留个念想。”在里间屋的碗架柜里,唯一能触动我情感的就是那个陶瓷捣蒜缸。我小心翼翼地擦拭着它,父亲生前曾嘱咐过我,他去世后要我好好珍藏这个古老的捣蒜缸。这个捣蒜缸究竟有多古老?已无从追溯,但我估计它至少有近80年的历史。它的意义非凡,父亲在世时,曾多次向我讲述那些尘封已久的往事。
那是1947年6月的一天,父亲当时年仅16岁。我的家乡前兴隆来了八路,整整一个连,大约一百多人。八路军中午抵达时,前兴隆的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热烈欢迎自己的队伍。他们分散驻扎在村民家中,有的家庭接待了三个人,有的则是两个人。爷爷家当时是南北大炕,比较宽敞,住了四个人:王连长、机灵的通信员小鲁、经验丰富的炊事员老张,以及另一位姓张的机枪手,战士们都管他叫机枪张。战士们到达后顾不上休息为村民们担水、清扫庭院,并仔细擦拭着他们的枪械。机枪张在完成机枪的擦拭工作后,为了检验机枪的性能,装填了弹药,并向爷爷家的灶坑里发射了一整梭子子弹。奶奶被这突如其来的枪声吓得捂住了耳朵,脸上露出了惊恐的表情。然而,当她看到机枪张手里的机枪后,却呵呵的笑了起来。
他们此行的目的是为了攻打位于前兴隆三里外的任家油房,那里盘踞着国民党残余部队。任家油房的防御工事坚固,这是过去有钱的大户人家为了防备胡子抢劫建造的,四周高墙环绕,岗楼林立,易守难攻。尽管多次尝试和平劝降,国民党残余部队仍然顽固地抵抗,拒绝投降。王连长接到团部下达的作战命令,要干净彻底消灭这帮顽固的敌人。王连长说时间非常紧迫,担心敌人听到被围剿的消息会耍花招,他当场宣布,晚上就攻打任家油房,让大家做好战斗准备。
王连长从口袋里掏出两块光洋,交给炊事员老张,让爷爷带着老张还有通信员小鲁去买一头猪回来宰杀,为战士们提前改善一下伙食。猪杀后,由于是6月份,东北的酸菜还没有腌制,奶奶和炊事员老张只能用大锅煮着白肉。白肉煮熟了之后,最佳的搭配是大蒜和酱油。奶奶从角落里拿出来家里仅有的一辫子大蒜和一壶酱油,王连长再次从口袋里掏出几个铜板,坚持要支付费用。他说:“我们是共产党毛主席领导的队伍,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中明确指出,我们绝不能拿人民群众的一针一线。”然而,奶奶却反驳说:“战士们在前方冲锋陷阵,不怕流血牺牲,为的是让我们这些穷苦百姓过上好日子。与之相比,吃点大蒜和酱油又算得了什么呢?”奶奶坚定地拒绝接受王连长的铜板。
随后,奶奶与村中的几位妇女一同完成了大蒜的剥皮工作。当时,爷爷家并没有捣蒜缸,正打算用菜刀剁蒜时,炊事员老张从行军锅中取出一个陶瓷捣蒜缸。他透露,行军打仗时他始终携带这个捣蒜缸。老张提到,他的家乡是江西景德镇,那里的陶瓷工艺是传统工艺,远近闻名。这个捣蒜缸是他两年前回乡探亲时带回来的。他解释说,每当部队首长前来慰问,总想为首长改善一下伙食,而饺子、酱油、大蒜三者缺一不可。他强调,用菜刀剁碎的大蒜无法释放出真正的风味,唯有通过捣蒜缸捣碎的蒜末才能真正散发出纯正的香气,那才叫正宗。爷爷接过老张的捣蒜缸,拿在手里反复鉴赏这个釉面光泽的陶瓷捣蒜缸,爱不释手,说这东西做工精细,简直就是个宝贝。看完之后就用老张的捣蒜缸,足足捣了一个时辰的大蒜,随后他和几位村民从邻居家用水桶挑回焖好的高粱米饭。与此同时,奶奶和几位妇女正忙着切白肉,奶奶坚定地认为只有将白肉切成厚片,吃起来才过瘾。一头猪、一辫子大蒜、一壶酱油,还有那几担高粱米饭,在爷爷家的院子里,战士们将其一扫而光。战士们吃完饭后抹了抹带油的嘴巴,开着玩笑说,这顿饭很可能就是断头饭,即使光荣了,也闹个饱死鬼。
战士们吃完晚饭后,天刚擦黑,部队便迅速集结,准备攻打任家油房。不到十五分钟,任家油房方向枪声大作,战斗正式打响了。这是一场激烈的较量,枪炮声响个不停。战斗一直持续到午夜时分,爷爷急匆匆地从任家油房赶回家中,他拆下了家中那两扇对开的门板,与几位村民一同前去转移受伤的战士。父亲要跟着爷爷去看打仗,爷爷告诫他,子弹可没长眼睛,让父亲好好呆在家里。可父亲就是不听话,趁着夜色悄悄跟随在爷爷身后,子弹在他们头顶上呼啸而过,父亲说他当时吓得浑身发抖。当他们抵达任家油房外围时,得知机枪张已经不幸中弹身亡,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头部,造成了致命的伤害。炊事员老张在转移伤员时也被子弹穿透了手臂,他疼痛地紧咬牙关。卫生员为他进行了紧急包扎,随后爷爷和村民将炊事员老张抬到了家里的火炕上疗伤。那一夜,战斗非常激烈,枪炮声持续不断地在夜空中回荡,仿佛整个世界都在颤抖。
第二天黎明时分,天刚破晓,从任家油房的方向,传来了几声零星的枪响,紧接着就没有了动静。父亲和村里的年轻人一起前往任家油房,想看看战斗的结果。在任家油房的围墙外面,门板上并排躺着十几具八路军战士的遗体,他们脸上都盖着白色的毛巾,父亲躲在远处,不敢上前去细看。远远地,便能望见任家油房高墙上飘扬着八路军的红旗,那鲜艳的红色在晨光中显得格外耀眼。国民党残余部队大多已被歼灭,幸存者也已全部缴械投降。战士们在胜利后显得既疲惫又兴奋,他们相互拥抱,欢呼雀跃,胜利的消息迅速传到了我的家乡前兴隆,村民们纷纷走出家门,互相传递着八路打了胜仗的喜讯。当天晚上,村里锣鼓喧天,举行了一场盛大的篝火晚会,村民们和战士们一起扭起了东北大秧歌,庆祝这来之不易的胜利,庆祝家乡彻底解放。
第三天清晨,王连长带领战士们与村民们并肩站在家乡西南的草甸上,在他们面前那片绿油油的草甸上,整齐地排列着十几口大红棺材。空气中弥漫着沉重的气息。王连长不禁泪流满面,他亲眼目睹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倒在了血泊中,内心充满了无尽的悲痛。王连长带着沉重的心情说道:“战争总是避免不了流血牺牲,这是我们每一个军人必须面对的现实。让我们的战士安息吧!”在那个庄严的时刻,王连长神情凝重,从枪套中取出驳壳枪。紧接着战士们也拉动枪栓,发出清脆的声响,向即将告别的战友致敬。他们举枪向天,准备为牺牲的战友举行特殊的送行仪式。一声令下,枪声齐鸣,那一刻,草甸上空回荡着枪声,仿佛在向天地宣告,这些战士虽然倒下了,但他们的精神永存。
安葬了牺牲的战友后,部队进行了简短的休整,随即又要出发了,即将踏上新的征程。炊事员老张在出发前,从行军锅里取出捣蒜缸,打算送给爷爷留作纪念。尽管爷爷再三拒绝,老张仍然执意要将它送给爷爷,并说道:“这也不是什么值钱的玩艺,等到全国解放了,这样的物件将会变得随处可见。”在村头,许多村民聚集起来为八路军送行。有送鸡蛋的,有送玉米饼子的,有送香喷喷瓜子的,还有送土豆和鞋垫的……奶奶将家里仅有的几个鸡蛋送给了炊事员老张, 希望他早日康复。王连长带着深厚的情感,与村民们一一握手告别。村民们对王连长的离去依依不舍。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这位连长的敬意和感激。王连长满怀信心地表示等到全国解放了,他会再回来探望乡亲们。随后,他带领着自己的队伍,奉命前往东北各地执行剿匪任务。
自那时起,村民们始终关注着解放家乡的大功臣王连长的消息。时隔一年,也就是1948年6月,王连长奉命带领部队抵达长春外围集结。为了减轻部队的伤亡,他们与兄弟部队开始对长春城内的国民党守军实施军事包围、经济封锁和政治瓦解。城内的国民党守军顽强抵抗,导致城内百姓遭受牵连,许多人被活活饿死或病死。小时候,父亲讲述“困长春”时,一个玉米饼子能换一根金条,那些得到金条的人不久便因饥饿而死,而那些吃着玉米饼子的人最终又会捡起那些金条。他还说,在困长春时,一个玉米饼子甚至能换一个媳妇。我总是当作笑话来听,根本不相信那是真的。长大以后,我开始相信了。1948年9月12日,东北野战军在辽宁锦州打响了一场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战略大决战。经过52天的激战,最终取得了战争的伟大胜利。长春守军意识到国民党已无力回天,于是,国民党第六十军军长曾泽生率部在长春起义。最终在1948年10月,结束了“困长春”的局面,长春解放。后来,父亲从爷爷和村民那里得知,东北全境解放后,王连长、炊事员老张和通信员小鲁跟随东北野战军挥师南下。再后来,村民们传言王连长在平津战役中英勇牺牲。从那以后,他们便再也没有了任何消息。
回忆起我童年的时光,每逢过年过节,家家户户便开始忙碌起来,母亲准备丰盛的饭菜。特别是东北人,过年过节必须得吃饺子,父亲总会拿出这个捣蒜缸,用它来捣制大蒜,为节日饭菜增添一份独特的风味。那时,我总是充满好奇地观察着父亲那娴熟的动作,聆听新鲜蒜瓣在缸内发出清脆的响声,那声音宛如一曲古老的旋律,叙述着过往的岁月。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逐渐领悟到这个捣蒜缸并非一个普通的捣蒜缸,它背后蕴含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它见证了家乡的解放,见证了战士们的英勇和牺牲。父亲生前总是对我们说,我们的好日子是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他还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个捣蒜缸,已经成为我们家族历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载着无数珍贵的红色记忆。
时光飞逝,岁月匆匆,那个见证着家乡历史的捣蒜缸,已经传承至我的手中。我们正处在一个和平的年代,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家里经常享用着海鲜、各种肉类、火锅、水饺、包子等各种特色美食,这些美味佳肴的灵魂蘸料就是蒜泥和酱油,我媳妇总是拿出这个陶瓷捣蒜缸,随着那清脆的捣蒜声响起,我总是提醒她:“哎!亲爱的,轻点,千万别把捣蒜缸捣碎了。”后来,媳妇干脆就不再使用了。她担心弄碎了,让我买了一个石头的捣蒜缸替代,可是,石头的捣蒜缸就是无法复制出陶瓷捣蒜缸的独特韵味,吃起来味道也感觉不一样。每当我轻柔地触摸着陶瓷捣蒜缸那光滑的表面,似乎能感受到历史的深邃和时间的沉淀。这个陶瓷捣蒜缸已经成为了我们家的传家宝,中国人讲究传承,将来有一天我会传给我的儿子,让他好好珍藏。现在,我也经常对儿子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过去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如今,这个陶瓷捣蒜缸静静地陈列在我家的橱柜里,默默守护着我们的过去和未来。每当我凝视它,心中总会涌现出一股浓浓的暖意,回想起父亲的嘱咐,以及他所讲述的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还有家乡解放的壮丽场景和战士们的英勇事迹。这不仅仅是对父亲和母亲的追忆,对家乡的无限眷恋,也是对革命先烈的深深敬仰。这个捣蒜缸,也承载着我们家几代人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作者:何伟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