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黄霞的头像

黄霞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11/18
分享

老父亲的“鱼与熊掌”

似乎每一个长寿老者都有相同的长寿之道,那就是对生活的智慧认知。

杨绛先生在《一百岁感言》中说: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爱情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会如愿以偿。

老父亲在九十寿宴后,欣慰地对儿孙们说了好几次同样的话:“我感觉非常幸福和满足了,‘鱼与熊掌兼得’,夫复何求!”

还说:回看过去岁月中的那些坎坷,甚至是曾经觉得简直扛不过来的那些苦痛和迈不过去的沟坎,现在看来都不算什么了。

凭借一支笔,从一个农民的儿子,放下锄头,走上一辈子都在舞文弄墨之路。

这就是我的老父亲,从参加工作到退休的四十多年的时间里,虽然每日笔耕不辍,被人调侃在“为他人作嫁衣裳”,但老人家却乐在其中。

他的手因为常年握笔,尤其是刻蜡纸的笔需要用力紧握,一笔一画如用刀在雕刻方块字,老人家的右手食指和中指关节已经变形,托笔的部位留下一个酒窝状的凹痕,估计岁月是无法平复回初了。

当然,几十载的公文写作,于他个人,无论在写作能力还是知识增长上,都是受益匪浅的。老人家也从不后悔那些秋收凉薄的辛勤耕种,反而常常发自内心谦虚地说:我就只读了几年私塾,居然一直在一县之首的大院里工作、生活,真是幸运,也有点惭愧呀!

儿孙们心疼老人家辛劳一生,高龄了还如此自谦、自省,便举出很多例子来安慰老人家,比如自学成才的名师大家多了去了,他们当初的知识底子也很薄;又比如某名校毕业的学生,工作能力也得从最基础的锻炼积累起来,等等事例,半是安慰半是鼓励,即便如此,也不能完全安抚老人家对自身的高要求。在他退休后的十多年里,退而不休,和一帮老同事结伴,为一些腾不出手整理档案的单位帮忙。

直到没有机会再奉献余热时,老人家已年过七旬了。他转而把所有的热情都放到“活动室”上。从他后来写的《再见了,活动室》可以得知,那个活动室于他的重要性,不仅仅是他需要有个运动锻炼的地方,而是老人家是“活动室”爱好者们的代表人物,甚至有后来者说:“没有黄老人家,这个活动室早就不存在了。”

老人家很少将他曾经为大家出过力的事情挂在嘴边。一个人不仅仅为自己,还能为他人尽一份心,献一份力,这样的成就感所带来的,自然是生命能够长寿健康的“正能量”。

那段时间,老人家生活规律是半天出门到活动室打乒乓球,半天在家看书写字,享受天伦之乐。

不觉又是十来年时间过去了,已年过八旬的老人家自诩还能给“六零后”“七零后”们当“陪练”而得意,不料,一不小心闪了腰,几个月不能正常行走。经过那次“教训”后,老人家开始重新认识和安排自己的老年生活。有了更多的时间居家,于是,他决定提笔撰写“家谱”。

最初,儿孙们虽都不以为然,但个个都是孝心满满地全力支持老人家的想法。

有的老人喜欢玩玩牌,有的喜欢上网冲浪,有的以家为阵地含饴弄孙。无论什么样的养老模式和方法,只要老人家们觉得老有所依,老有所值,生活充实,时光欢度,都是好的,就是最好的晚年生活。

后来,我在拜读了父亲的《家谱》后,心中感慨万千,提笔写了一篇小文:《父亲与“家谱”》。

老父亲对我的这篇“读后感”很感兴趣,当然也很开心,因为从中他看到了儿孙们对他的赞扬和支持,也感觉到了家人同心的血脉深情。

我的那些文字,受益于父亲的教诲。也由此明白了在一个小小的“家谱”里,竟藏着如此意义深远的道理。没有想到当以一己之力完成家谱后,我们以为老人家可以封笔了,因为已经达到了他的写作巅峰了嘛,也体会了“登顶”后的成功喜悦。哪曾想,老人家在登高而望远后,进取之心越发不可收拾了。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不断看见一篇篇文章在他的笔下如涓涓细流般自然流淌。

老人家似乎也没有收笔的想法。

老人家说,想写的和该写出来的,还有很多。上一代知道的事和那个时代发生的事情,如果不多去作记录,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就会随时光流逝而消失。

还说,前几天区史志办的年轻同志还来找他要材料呢,这就说明他们库里的资料还需要丰富完善,虽然退休了,也应该尽微薄之力。

把自己那个年代的大事小事甚至琐事用文字记录下来,于后代是有益的,也算是老一代人的责任吧!

于是,大家又齐心协力地支持老人家继续创作。

四年前,老人家经历了晚年丧妻之痛。老年失伴,痛彻心扉,这让老人家有近一年多没有提起笔来。

盘点老人家在八十至九十高龄之间写的、老人家自己也还中意的文章,我梳理了一下,一篇篇文章,内容和形式上看似琐碎和平凡,但真实、真切,每一篇都是老人家对生命的回忆和礼赞。

近期又出炉了几篇,老人家说还要再修改完善再拿出来,因为涉及对过去的一些人和事的看法,文字的表述,还是要谨慎些。

是啊,作为那段岁月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毕竟是站在个人的角度去审视和回忆,如果要对每个人或某件事“盖棺定论”,老人家严谨的责任感是对的。

老人家最近还对我讲了他的写作计划,似乎题材越来越多,越写越有了兴致和力量。

这让我们很诧异,也很开心。一般人谈到写作,要么纠结题材不够,要么担心自己写作功底乏力,怕写不出好文章而不敢提笔者太多了。老人家无形之中作了很好的典范,写心中所感所想,写真实的、正能量的,不必太在意别人的评价。反正,“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章哪有一个模式,一个标准?

大胆尝试,这样的勇气和胆量估计也是岁月馈赠给老人家的礼物吧!

回想年初老人家即将九十寿辰前,从不大张旗鼓过生日的老父亲第一次和儿孙们商量,想借这个生日请家族老小打个堆。“打个堆”就是聚一聚的意思,老人家仍不肯说要大家为他的生日祝寿,而用“打个堆”这个看似轻描淡写的言词,算是第一次给儿孙们提了个要求。

儿孙们自然是满心欢喜,满口应承下来。

生日那天请哪些人到场?由谁主办?议程有哪些?这些问题老人家早就想好了,胸有成竹吩咐下来,儿孙们照办就是。

老人家在寿宴后,欣然写下了两篇短文,在文里,既是在总结寿宴感想,又似在表扬和鼓励后生晚辈。

“收到大儿子写的《九十寿辰晚宴有感》和大女婿写的《泰山大人90华诞晚宴盛况观感》两文,看后倍感欣慰,符合我的意愿,当即认可。儿孙满堂还知音辅佐,人生至此,所幸‘鱼和熊掌’兼而得之。”

“我自幼就不热衷于什么生日、节日那一套,只图在岁岁年年中的365日都能快快乐乐、平平常常、安安静静地度过。”

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不仅仅是一位慈祥老者对生活的感恩感怀,也深情表达了一位老同志对事业的怀念和对当下生活的珍惜之情。

老人家的大儿子代表兄弟姐妹在《九十寿·夜宴有感》文中写道:“耄耋老人拍手笑,懵懂少年翩翩来。”

好一个“耄耋老人拍手笑,懵懂少年翩翩来。”一个家族的传承,其实不仅仅是一个家族的传承!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我似乎明白了老人家的“鱼与熊掌”所包含的内涵和外延。只有足够睿智、内心足够从容和淡定的人,才有笑看人生的机遇和勇气。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