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胡月义的头像

胡月义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6/26
分享

吃大碗

小时候生活困难,饭碗里常常晃悠着如萤的星光,破碎的月影,或是刺眼的阳光。吃了就饿,吃了上顿盼下顿。但这好像丝毫不影响我拔节的速度,嗖嗖嗖,一眨眼,我就高过了地里的普通庄稼,高过了同龄的孩子。继而不知天高地厚,背靠一棵玉米,欲与玉米试比高。看我皮包骨头的样子,饭菜的份量似乎不能满足我窜个的需要了。父亲叹了口气:再添口大碗吧!于是,小小年纪,就和父亲一道吃大碗。

每到饭点,想起大碗,心里温暖,仿佛大碗里辐射出来的能量已传遍全身。还没端碗,似觉肚里已不太饿,身上亦不太冷。端起大碗,静候片刻,专为享受那份幸福的份量和温度,一种平平淡淡从从容容的生活况味油然而生。或者陡然间涌自心田的那份难得的温馨宁静,会在倏忽间淹没了一路的风霜雨雪、委屈纠结。那种满满的幸福感发自肺腑,透骨沁心。如此心境下,端碗吃饭,其意义就不仅仅是吃饱肚皮,获取能量和营养。饭菜质量已不重要,碗里端着的,都是香的,醇的,有韵味的。满满的,沉沉的,都是原汁原味的烟火味道,生活味道,人生味道。

人是铁,饭是钢,肚皮一饿就发慌。端起大碗,有汤有面,有肉有菜,营养齐全,能量亦足。吃过大碗,心里实诚,不渴不饿,干活有劲,工作有力。一路沿袭而来,便与大碗不离不弃。爱大碗,犹如老鼠爱大米!后来生活改善,吃不了大碗。仍端大碗,碗大勺有数,份量依饭菜质量而定。即便一份米饭,盛到大碗里吃,吃出的是踏实和满足;否则,那么一丁点小碗,吃完后纵然感觉肚皮撑了,心里却意犹未尽,仿佛隔靴搔痒,穿袜子洗脚。吃大碗,与饭菜质量和份量无关,吃出的是感受和心情。

民以食为天。街上开饭馆的,还是面向寻常百姓的居多。比如‘‘老百姓面馆’’、‘‘来一碗面馆’’、‘‘香又来面馆’’、‘‘马健牛肉面’’等等,店名起得朴实,店面装潢也朴素,一看就让人联想到店主的经营作风,心里就亲切。进得店来,通常吃大碗。边吹边吃,边吸溜边扒拉,吃得体热汗出,满面春风,浑身来劲,满意而归。吃香了,忍不住回头看看招牌,下次再来。此类饭馆,蜗居街边一隅,多不起眼,若非熟客,极易擦身而过。店面狭小,顾客却多,看来寻常百姓和有闲阶层的消费理念历来不同。有的店主觊觎丰厚收入,砸了招牌,改头换面,小店改装成酒楼。结果风光一时,撤了大碗,等于撤了人气,血本无归。唏嘘感叹,引人深思。

街上的豪华酒楼也多的是,但里面不设大碗,进去吃饭的人也多不以吃饭为目的。吃饭是幌子,动机在内心。有的借包厢谈交易,有的联络感情,有的借雅间放松情绪,有的为朋友来捧场......桌面上玉盘珍馐,美味佳肴,貌似丰盛隆重,实非吃大碗可比——没劲头!两三个小时,如坐针毡。散场时桌面上杯盘狼藉,一大半浪费,甚至原封未动,客人早已不见踪影。看来在吃饭这件事上,大家感受略同:吃饭就吃大碗!走路多了,经验就来了:先吃大碗,再赴酒楼。饭吃得尽兴,人情也领了,两不耽误。

乡亲们谚云: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好一世穷。乍一听,几乎掉土渣,甚至牙碜。细一思忖,全是泥土一样厚实深刻的真理。这辈子,认准一个理:吃大碗!吃大碗,吃出的是底气和自信;吃大碗,吃出的是自足和信念。不吃大碗了,人生就郁闷了;端不住大碗了,就彻底没戏唱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