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人常吃米饭,北方人喜食面条。面条古称汤饼,刘禹锡笔下有‘‘举箸食汤饼,祝辞添麒麟’’的句子,说的是客人吃面条祝贺婴儿出生的习俗。北宋大文豪黄庭坚为南方人氏,但对面条情有独钟,曾在大快朵颐后,挥毫留下‘‘汤饼一杯银丝乱,蒌蒿数箸玉簪横’’的千古绝唱,可谓面条的铁杆粉丝。
说起吃面,各地的吃法可谓五花八门。但作为甘肃人,必须要说说兰州牛肉面,因为那是我们甘肃的面食品牌,这一点地球人都知道!有次外出,在列车上邂逅几个外地大学生,神侃一番后,说起籍贯,他们就肃然起敬:兰州牛肉面真好吃!随之拇指一竖,神色悠悠,仿佛进入香气氤氲的美好回忆......视其痴迷状,想必也是性情中人!
第一次吃兰州牛肉面是在九十年代初,那也是我第一次去省城。那时生活还不宽裕,吃面纯属果腹之需,根本谈不上以欣赏的眼光和心理从‘‘文化’’的高度去‘‘品味’’,有点囫囵吞枣、猪八戒吃人参果的况味。兰州牛肉面真正让我倾倒,是在十年前。那是初夏季节,从黄河铁桥下的羊皮筏子上登岸,随着肚皮咕咕叫,游兴渐凉,食欲暴涨。遂踅至就近一家‘‘兰州牛肉面’’馆。在收银台买单,拿着小票去极宽的窗口找拉面师傅递票,排队端碗。看见后厨五六个师傅一字排开,一律的白大褂、小白帽,整洁利索,井然有序。揉面的,熬汤的,添火的,拉面的,添加香菜蒜苗肉丁的......最后,一勺鲜红的辣椒油往上一浇,窗台上一放,由食客自己从窗口端碗享用。
虽然早已咽口水了,我还是被师傅们繁琐的工序和一丝不苟的精神深深感动,并被那碗色香味俱佳的面食折服了,仿佛不认真品味就对不住拉面师傅似的!我克制着饥饿的肚皮,耐着性子细细咀嚼品味,顿觉口舌生津,唇齿留香,余味无穷,直在心里感慨:兰州牛肉面荣膺兰州‘‘三宝’’之一,真是当之无愧!以后每去省城,一定要吃一碗牛肉面,主要为了重温和体验那种特殊的感受。我是陇中人,周围各县区我大都去过,只要看见挂着‘‘兰州牛肉面’’招牌的面馆,我都会挤时间去光顾,但结论出奇的一致:假冒!西安街头的‘‘兰州牛肉面’’、上海的‘‘兰州牛肉面’’我也吃过,觉得跟正宗的兰州牛肉面差距不止十万八千里!我想:牛肉面之于兰州,犹如茅台酒之于茅台镇,瓷器之于景德镇,是别的地方替代不了的。要不,怎么能叫特产呢?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兰州牛肉面讲究可多了。除了上文所述完整的工序外,从宽细论,有毛细、细、二细、韭叶、薄宽、大宽等不同规格。第一次吃兰州牛肉面,我就亮出了‘‘乡巴佬’’的身份,出尽了洋相。记得那是在火车站附近的一家面馆,伙计问:‘‘你要个洒?’’‘‘牛肉面。’’‘‘就是,我说你要个洒?’’‘‘牛肉面!’’怕他听不懂,我指了指面馆的招牌。‘‘就是。我的意思是你要个洒?’’‘‘你们这是牛肉面馆吗?’’我彻底懵了!‘‘给他来个二细吧!’’我听见他无奈地给别的伙计安排说。稀里糊涂吃完饭,吃得面红耳热,大汗淋漓,几乎是逃之夭夭!我把自己的经历告诉兰州亲戚,他们笑得东倒西歪,直喊肚疼,缓过气来又笑......原来,伙计的意思是问我需要哪种规格的拉面,就这么简单!
兰州牛肉面很讲究筋道,也就是面条的柔韧度要高。筋道不筋道,一吃便知道。好面吃在嘴里耐嚼,越嚼越香,越嚼越有味,越嚼越让人割舍不下......可是说说容易做着难,筋道的效果除了面粉的质量,其余的全在于拉面师傅的手上功夫。偌大一个案板,拉面师傅两只臂膊一双手,杵揉捣摔,抻挤压拉,身子腾挪闪转,屁股扭来扭去......动作夸张娴熟,妙趣横生,仿佛是在舞蹈,让人直感叹一碗面的生产不仅仅是技术而是一门艺术!
兰州牛肉面还讲究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汤清,萝卜白,辣椒红,香菜蒜苗绿,面黄(因正宗兰州牛肉面拉面时添加蓬灰之故)。一碗面放在桌上,看着养眼,不吃也能欣赏个半饱!
去了几趟古城西安,就腻上了西安的‘‘biangbiang面’’(这两个字可是最先进的电脑也打不出来的!)。最初只为这两个字好奇,不想一吃就吃上了瘾,吃出了地方风味。这是一种油泼面,属手扯面。面较宽较厚,也就是前文所提的‘‘裤带面’’,因加工过程中发出‘‘biangbiang’’声而得名。面扯好了,下锅盛碗,面上加菜,盖上辣椒和花椒碎末,最后泼上滚沸的红油。随着‘‘嘙嗞’’一声,顿时香气四溢,诱人味蕾。
陇东和河西的拉条子我也吃过,也是手工拉面,粗细大略和筷子细头差不多。用盘子盛放,菜盖在上头。吃起来劲道,有嚼头,吃了感觉有底气。西北人爱吃臊子面,但各地做法各异,风味不同。尤其印象最深的是岐山臊子面,曾在西安街头的‘‘岐山臊子面’’馆品尝了一次,那种特酸的口味让人刻骨铭心,一想起就‘‘忆面止渴’’。在我生活的陇中,老百姓最便捷实惠的面食是担担面,因原来是挑在担子上吆喝叫卖而得名。这是一种手工扯面,有宽窄粗细各种规格,晶亮味美,柔韧劲道。这种担担面通常只在早上卖,最晚十点钟就打烊了。早晨上班或做工的人时间紧迫,很多店铺尚未开张,街头担担面正好迎合了人们的需求。个别店铺中午也卖担担面,十有八九卖的是早上没销售完的底货,熟稔行情的本地人是不会去光顾的。每天早晨,熹微的晨曦叫醒黎明,人们熟门熟路不约而同从四面八方赶来,在店门前的桌旁坐定,一天的时光就从一碗担担面开始了。排不上座位也不打紧,趷蹴一蹲,十来分钟就能解决一顿早饭问题。而且要蛋加蛋,要肉加肉,按需添加,省时方便。吃完抹嘴上路,各奔前程,分秒不误。
小麦生长周期长,吸纳了更多的雨露阳光和天地精华。磨成的面粉营养丰富,能量高,故而喜欢吃面的北方人身强力壮,粗犷豪放。自古英雄多出北方,想必与此不无关系吧?
人是铁,饭是钢,肚皮一饿心就慌。吃饱了饭,有能量,步履矫健走四方。担道义,挑使命,一蓑烟雨任平生。吃不下一碗面,甚或端不住一碗面了,人生也就要谢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