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泾河的头像

泾河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12/19
分享

广通渠上千帆过 ——追忆运河陕西段

常给外地的朋友卖派:在西安,在马路上随便捡一块石头,没准就是价值连城的宝贝。西汉皇后的玉玺就是被韩家湾小学的小学生孔忠良从路边的瓦砾中踢出来的。这是闲话,我实在没有想到,散步到西安北郊的大白杨路,竟会与2000多年前的西汉运河广通渠的漕河码头相遇。环顾四周,皆高楼大厦,连一滴水的痕迹都没有,怎么会是码头呢?然而,碑石明明白白地告诉我,这里就是西安大白杨漕河码头遗址。 看着碑后的文字描述,不由得让人摅怀旧之蓄念,发思古之幽情,两千年前码头上喧闹声,仿佛在我耳边响起。

我们都有一个常识,古代繁华的城市,大部分都是大江大河上的水运码头,所以常常有人问,从古到今,长安城通不通水运,答案是肯定的。长安自古帝王都,长安位于八百里秦川的中心,它的周围是不缺河流的,所谓八水绕长安。八水是指泾河、渭河、沣河、滈河、涝河、潏河、浐河、灞河。这八河均为黄河的支流,均从西安城周边流过。渭河汇入黄河,而其它七水直接汇入渭河。古代长安不但水运通达,而且持续近千年之久。

早在西汉时,两淮和江南地区已发展为全国重要的农业经济区,百姓富裕,物产丰富。而长安周围因京城所在,地狭人众,粮食产量不足以供应京师所需,所以要依靠东南诸州郡。但是,渭河蜿蜒曲折,水浅沙多,时断时续,远不能保证全年通航,所以危及京畿的物资供应。汉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朝廷决定开凿了一条漕渠来沟通京城与关外,这条水道不仅可以漕运关东粮米入京,还可灌溉渠下万余顷民田。新修的漕渠位于渭河南岸,基本与渭河平行。漕渠开凿由大司农郑当时主持,水工徐伯督开,征调数万人,历经三年而成。这就是西汉时的“关中漕渠”。漕渠由今西安西北郊鱼王村附近引渭水东流,经临潼、渭南、华州至潼关的三河口汇入渭河。全长300余里。笔者根据漕渠经过的村庄详细核对,漕渠西安北段基本与现在的西安绕城高速北段重叠,跨过灞河后,与现在的西潼高速重叠。

此后几百年,弹指一挥间。隋文帝建立隋朝后,最初定都在汉长安城。但当时的汉长安城经过几百年的战乱已经破败不堪,不适合担当一个新的大一统王朝都城的需要,于是隋文帝便决定另建一座新城。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隋文帝杨坚在长安城东南的龙首原南面选了一块“川原秀丽,卉物滋阜,卜食相土,宜建都邑”的地方建造新都,新都定名为“大兴城”。大兴城建起后,需要将关东和江南的粮食货物运进关中,供应京师的需要。而开凿于西汉的关中漕渠,虽经历代疏浚,淤塞相当严重。隋开皇四年(公元584年),隋文帝杨坚命杰出的工程专家、大兴城的设计者宇文恺主持改建关中漕渠。这次改建,要求凿得深宽顺直,可通“方舟巨舫”。舫是一种两舟相并的船,体积大,容量多。《战国策·楚策》说:“舫船载卒,一舫载五十人与三月之粮。”要通航这样的大型重载的舫,渠道必须又深又宽。动工之前,宇文恺先派“工匠巡历渠道,观地形之宜”(《隋书·食货志》),以便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将渠道布置得更为合理。在上下共同努力下,工程进展顺利,当年即峻工。

我们都有一个常识,古代繁华的城市,大部分都是大江大河上的水运码头,所以常常有人问,从古到今,长安城通不通水运,答案是肯定的。长安自古帝王都,长安位于八百里秦川的中心,它的周围是不缺河流的,所谓八水绕长安。八水是指泾河、渭河、沣河、滈河、涝河、潏河、浐河、灞河。这八河均为黄河的支流,均从西安城周边流过。渭河汇入黄河,而其它七水直接汇入渭河。古代长安不但水运通达,而且持续近千年之久。

早在西汉时,两淮和江南地区已发展为全国重要的农业经济区,百姓富裕,物产丰富。而长安周围因京城所在,地狭人众,粮食产量不足以供应京师所需,所以要依靠东南诸州郡。但是,渭河蜿蜒曲折,水浅沙多,时断时续,远不能保证全年通航,所以危及京畿的物资供应。汉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朝廷决定开凿了一条漕渠来沟通京城与关外,这条水道不仅可以漕运关东粮米入京,还可灌溉渠下万余顷民田。新修的漕渠位于渭河南岸,基本与渭河平行。漕渠开凿由大司农郑当时主持,水工徐伯督开,征调数万人,历经三年而成。这就是西汉时的“关中漕渠”。漕渠由今西安西北郊鱼王村附近引渭水东流,经临潼、渭南、华州至潼关的三河口汇入渭河。全长300余里。笔者根据漕渠经过的村庄详细核对,漕渠西安北段基本与现在的西安绕城高速北段重叠,跨过灞河后,与现在的西潼高速重叠。

此后几百年,弹指一挥间。隋文帝建立隋朝后,最初定都在汉长安城。但当时的汉长安城经过几百年的战乱已经破败不堪,不适合担当一个新的大一统王朝都城的需要,于是隋文帝便决定另建一座新城。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隋文帝杨坚在长安城东南的龙首原南面选了一块“川原秀丽,卉物滋阜,卜食相土,宜建都邑”的地方建造新都,新都定名为“大兴城”。大兴城建起后,需要将关东和江南的粮食货物运进关中,供应京师的需要。而开凿于西汉的关中漕渠,虽经历代疏浚,淤塞相当严重。隋开皇四年(公元584年),隋文帝杨坚命杰出的工程专家、大兴城的设计者宇文恺主持改建关中漕渠。这次改建,要求凿得深宽顺直,可通“方舟巨舫”。舫是一种两舟相并的船,体积大,容量多。《战国策·楚策》说:“舫船载卒,一舫载五十人与三月之粮。”要通航这样的大型重载的舫,渠道必须又深又宽。动工之前,宇文恺先派“工匠巡历渠道,观地形之宜”(《隋书·食货志》),以便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将渠道布置得更为合理。在上下共同努力下,工程进展顺利,当年即峻工。

新渠仍以引渭水为主要水源,自大兴城至潼关,长400余里。新凿的广通渠深宽顺直,运量大大超过旧渠,对缓解关中粮食的紧张状况,起了重要作用。因渠经华阴县渭口的广通仓下,故名广通渠 。水运开通之后,官家和私人的大船可以日夜通航,比陆上运输节约了大量运费。广大百姓、官员都感到这条渠开得好,称之为“富民渠”。隋朝为了进一步巩固其对全国的统治,增强北方的边防力量和运送南方的粮食物产,先后开凿了永济渠、通济渠等著名的运河,并重修了江南运河,凿成了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达余杭的大运河。而广通渠,是隋朝所开的五条运河中,唯一为东西走向的运河。

唐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唐玄宗以长安令韦坚兼任水陆转运使,整修自隋朝延续下来的广通渠,韦坚把沙多、洪水时常冲坏漕渠堤岸、影响漕运正常进行的灞河和浐水隔开,把漕渠河道改得与渭河并行,使这段漕运大为畅通。这一年,由南方运来的漕粮多达四百万石,开创了漕运开凿以来的最高纪录。在这次疏浚工程中,韦坚主持修建了广运潭。广运潭在今西安城东北“世博园”的位置,据《旧唐书·韦坚传》记载:“于长安城东九里长乐坡下,浐水之上架苑墙,东面有望春楼,楼下穿广运潭,以通舟楫,二年而成。”在唐长安城东开凿的广运潭,专供来自关外和南方的船舶停靠卸货。通船之后,扬州、镇江、常州、余杭等地装满粮食、特产等物资的船舶到长安后纷纷停靠在潭里,于是广运潭作为京师漕运的一个大码头而名噪一时。

广运潭初成时,唐玄宗李隆基亲临广运潭的望春楼,检阅漕运船队,长安百姓闻讯纷纷拥来,进行商品交易,观者人山人海。为纪念这次活动,在望春楼上观看的唐玄宗为这里赐名“广运潭”。为了烘托检阅气氛,韦坚准备有歌舞表演。据史书记载,玄宗检阅日,只见早晨的潭水上空弥漫着一层雾气,显得浩如烟海,有几只水鸟穿云钻雾,凌空飞行。远处有三百艘小船出现在广运谭的水面上,百舸张帆,随波逐流,让人忘记自己是在长安,仿佛置身于烟雨芳菲的江南水乡。船渐渐地驶近,人们看见每只船上都载满货物,并竖立一面巨牌,上面标注着来自何地,装运何物等信息。如广陵郡的船上,是闻名天下的纹锦、铜器、海味;丹阳郡的船上,是京口绫、京口衫缎;晋陵郡的船上是工艺精美的名瓷、绫绣;会稽郡的船上摆放着细罗、吴绫、绛绣;南海郡的船上,堆满了玳瑁、珍珠、象牙、沉香;豫章郡的船上,排列着酒器、茶釜、茶铛;宣城郡的船上,堆积着青石砚、纸笔、黄连;东吴郡的船上,展示了大名鼎鼎的三破糯米、方纹绫……船只首尾相连,鱼贯而行,数十里绵延不绝。每只船上的驾船人,都是江南人的穿着打扮——青箬笠,绿簑衣。轻摇船楫,仿佛一幅东吴水乡图。唐玄宗望着眼前烟波浩渺的广运潭,闻到了广运潭流水的泥土气息,看到了自远而近的货船以及万头攒动的人群,真有点按奈不住自己的兴奋。正在这时,从领航的船头上,传来清脆嘹亮的歌声,只见一位歌者站在船头,峨冠博带,绿袍迎风,半臂赤膊,引吭高歌。高昂的歌声让嘈杂的人群瞬间安静了下来。这种与音乐有关的安排,正投唐玄宗所好。领航船上的歌声甫落,一百只船头上变戏法般出现了一百名鲜服靓装、千娇百媚的女子齐声应和,一齐唱起了专门为唐玄宗李隆基量身定做的歌曲《得宝歌》,歌词是:“得宝弘农野,弘农得宝耶!潭里船车闹,杨州铜器多。三郎当殿坐,看唱得宝歌。”歌声婉转悠扬,跌宕起伏,可谓是盛世华章,飘荡在广运潭上空。其他各船上,也飘出胡弦杂乐、羯鼓羌笛,恰到好处地伴奏配音,使人恍然如梦,真有“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的感觉。这就是1300年前,在运河广通渠边,在碧波荡漾的广运潭上,举行的那场盛唐最高规格的“演唱会”,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盛况空前影响深远的“物资展览会”。从这次展览会可以看出漕运范围之广,运送货物种类之多。

广通渠,是唐朝关中地区的水上运输的主动脉,对稳固王朝的政治局面,起了重要的作用,甚至说它是长安从建都到极盛的重要前提。从广通渠终点潼关到洛阳之间,要经过黄河,这段黄河运道中,自古以来即存在三门之险,一直是影响漕运的一段盲肠。三门砥柱座落在现在的三门峡内,在今河南省三门峡市和山西省平陆县之间。是黄河中游著名的险峡。在这里的河床中有坚硬的岩岛,将水道分成三股激流:北为“人门”,中为“神门”,南为“鬼门”,所以叫三门。是漕运中最险恶的航道,船工们莫不视为畏途。这里水流汹涌峻急,经常发生船毁、人亡、粮丢的悲惨事故。也就是这段凶险的峡谷无法正常通航,成了隋炀帝迁都洛阳的最根本的原因。隋炀帝迁都洛阳是具有高瞻远瞩的政治眼光的,因为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兴建起,把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紧密地结合了起来,有利于控制全局。唐末安史之乱之后,大唐中央的权力大大削弱,节度使的权势越来越大。公元904年,宣武节度使朱温,发兵长安,挟持唐昭宗迁都洛阳,公元907年,朱温废掉唐哀宗,唐亡,此后,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史称北宋,建都东京汴梁,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继续东移,长安只是一个省会,人口锐减,八百里秦川的物产就可以自给自足了,所以漕运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这条运转千年的漕渠,逐渐由盛而衰,时断时续,由通而壅,最后逐渐被陆路运输所取代。

明清开始,广通渠已经不再被人们提起,当地人以漕运明渠称之,功能也发生了改变,变成了城市的排水渠,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广通渠便彻底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