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杨静萍的头像

杨静萍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3/07
分享

深情地活着 勤勉地写着----写给中国“文学之乡”的女人

米豆姐姐让我为她的新作《中国文学之乡的女人》写篇书评。

缘于此,我多次打开了这个还剩17万余字的散文文档,感慨良多。

每次文档的打开,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依旧扑面而来:那些50年代、60年代历经生活困顿,曾经或现在依然热爱文学的人,比物质生活丰盈、快餐文化盛行中茫然前行中的人们,更能体会生活之美,更能在艰辛中自娱自乐,不仅救赎自己,同时还可倾力帮助他人,充满希望与活力地活着。

重读那些熟悉的场景或亲身经历的情节,让人感觉激情依旧,文学不老。

米豆原名张波,是一名医务工作者,曾直面生死,直面生命在瞬间消失而任何人无能为力的残酷现实,她却并未因此而消极妥协,而是更加热爱生活,把自己独特的感情诉诸文字,以客观,美好的文字呈现给大家。

文章中落墨女性情感生活与心理状况文字居多,让人感受那种“宁愿痛苦地,甚至卑微地爱着”,以此证明生命的存在的、80年代“文学青年”普遍的情感经历。你可以循着这些细腻而质朴的文字,去感受激情、爱情,去触碰生活中灵魂的战栗,感悟到文学和爱情,都是修补自我、成全自我的良药。

《中国文学之乡的女人》初稿近22万字,为了让作品进一步完善,米豆姐姐组了一个22人的微信群:“《中国文学之乡的女人》探讨群”。群内多是银城益阳本土热爱文学写作的人,《银城文学社》社内人士居多。大家在对作品的审视中,共同回忆了银城这片土地上,从20世纪80年代跨越到今天,虽沧海桑田,人们在工作之余,对文学的热爱与投入素心依旧。

在对作品的推敲中,呈现出文学对人们生活观念的改变、生活奔忙中的思考、理想信念的催生与人文素养的提升。

所以,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这部散文集,也是《银城文学社》集体创作的交响乐章,在里面,你可以看到过往岁月温柔的回想、现实生活的傍偟惆怅、与未来奋斗憧憬的鸣奏。

文学让我们在这个日渐浮躁且带凉意的社会,聚拢,并深情地活着。

爱一个人,无关身份、钱财、社会地位,多在意内心的感觉,且有飞蛾扑火之势,这是80年代,文学之乡热爱文学的女人几乎共同的特质,也是作者笔下呈现的常态。尽管女人们为此付出了眼泪、承受了内心之挣扎,仍不改初心,因为文学一直告诉我们,生活因为坚持、因为良善而美好。所以中国文学之乡的60、70后的女性,在日常的柴米油盐的琐碎中,在欲哭无泪的烟熏火燎中,借助文字的力量与光亮,安心、安定、向上、向善、向美,无论在什么样的境遇里,都把自己活成了一道或微弱或鲜亮的光。

心安即美好,心安即归宿,这是文学在文学之乡的女人身上所散发出的独有魅力。

米豆说过一句这样的话:不是文学属于我们,而是我们投靠文学。我很是认同:当你的热爱单纯而无关欲念,那么,你一定是一个快乐的、充实的、有益社会的自己。

庆幸的是,在江南银城这片温柔而多情的土地上,依然活跃着这么一群热爱文学、热爱写作,热爱生活、初心成痴的女人。

粗浅的文字献给米豆姐姐及中国文学之乡的姐妹,让我们在浮躁的生活中继续深情地活着、勤勉地写着。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