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杨静萍的头像

杨静萍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5/10
分享

蓝调时刻

有人说,生命是只空杯子,你在杯中倒入什么,生命就是什么。

因为想把日复一日、有些单调的空杯子注入些颜色,我爱上了手机摄影。

于是,换了一个手机,因为销售的姑娘,说这款手机有单反的效果。

于是,便邀了喜欢花花草草,喜欢湖光山色的好色(摄)朋友流连于家乡的青山绿水。

因为有喜欢的朋友、有晴好的天气,作为一个业余摄影爱好者,笑称“好色之徒”,我拍出的照片,竟然得到了多次美食的鼓励,促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爱好摄影一发不可收拾,隔几天一个朋友圈,有些像孔雀开屏。

上周,摄影颇有心得、艺术细胞异常活跃的同学发来一组照片。

黄昏。日将落未落,大地仿佛沉沉睡去,银白色的拱桥倒映在一湾静谧的湖水中,巨大且细腻的蓝,充盈、弥漫于天地之间。

像一只灵巧非常的手,在漫无边际的湛蓝之上大写意,除了纯白如玉的如虹拱桥,只剩下无限湛蓝的巨大油画。

天空湛蓝、湖水湛蓝,似有蓝色的微风轻拂于心间,让摄影者身心也融入这广袤的宁静。

同学解释说,每天的日落前后,天空逐渐由暖色调转变为冷色调,呈现出一种静谧的蓝色,这种神奇的蓝色只能持续短暂的二三十分钟。

这,就是蓝调时刻。

其实,我平时拍摄时,也注意到了,傍晚时分,天空这难得的光线。她宏阔、艳丽、不失柔,但非常短暂。

此时拍摄的照片,无论是人物还是山水,都呈现出与日常不一样的明与暗交替的感觉。

此时此刻,万物原有的相貌,在渐变的光线下,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亲切温暖或炽热。

随着夕阳一点点西沉,江水一片金红。

当夕阳渐渐没入山那边的丛林,大地上的一切鲜活,被黑暗吞食,如明珠沉没于深渊,人不由得产生片刻的迷惘与惆怅。

我网上百度了一下:布鲁斯(又译蓝调),指的是一种音乐风格。蓝调音乐也叫布鲁斯,是公认的当代流行音乐的根源之一。

它其实是美国黑人的民间音乐风格,早在南北战争之前就已成型,黑人奴隶们为它创造了独特的音阶和和声,并且用它来排遣苦闷的生活,寄托思乡之情,这使得蓝调音乐从一开始就带有很强的幽怨色彩,因此它又被称为是怨曲,是忧郁的象征。

呵,原来这就是蓝调时刻的来由。

为了体验理解了字面意义的蓝调,我认真地看了第二天日落时间,推掉了一些朋友看花、美食的邀约,决定独自体验一把,这略带忧郁的美丽蓝调时刻。

接近日落时分,踩着时间点,我来到了资江边,朋友称为三妖的客厅的地方。

这里有一棵树身需两人才能合围的老樟树,树龄上百。树荫覆盖着周边几十米的草丛、小径。

在她的树荫下,搭建着一个水榭。

水榭用紫檀色的原木铺陈,三十多平方,水榭正中间修建了一个三四十厘米高,两米长宽的正方形木台。水榭的四周,菖蒲郁郁,花柱如烛向上。有晏殊清浅地微笑,让人想起“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的诗句。

一条蜿蜒曲折的紫檀色木桥连接水榭与公园的花径,给人以曲径通幽之感。

天气晴好时,避过游人的高峰期,我们在台子上铺好蓝色的细花布,摆上水果、食物,采集的野花,或唱歌拍照,或喝茶聊天。

极目远眺,是连接大片油菜花或紫云英的资水,青龙洲大桥如虹倒映。回首近观,是江畔的亭台楼阁,护堤长龙。

空气清新,鸟鸣啾啾,野花热烈,青草葱郁的水榭客厅,总让我们流连忘返。

我想,夕阳西下时,这里是拍摄蓝调时刻的好出处。

我坐等日落。

早上百度的天气,说今天日出是6:45分,日落时间是7:10分。

预报虽说上午没有太阳,但告知下午四时,太阳会露面,有我期待的日落。

盘腿坐在三妖的客厅,我静静地等待蓝调时刻。

一直等到暮色四合,我也没有等到太阳露脸。

我想,今天的天气预报,那组数据应该是由7人投票选举产生的,三人同意阴天,四人同意出太阳。

太阳公公可能觉得投票人数不够面子,也就给天气预报的人甩了脸子。

最重要的,可能是,我看天气预报时,没有付费。

在有些沮丧中,我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一些场景。

四月末,大家称为M哥,一个很受人敬重的兄长,他的90高龄老母去世,我闻讯与朋友一同前往吊唁。

因为母亲预感自己大限将至,在老母亲去世前几个月,M哥将乡下的房子修缮得简洁、舒适,亲力亲为,将母亲侍候得舒舒适适。

按乡下的习俗,灵堂布置得庄重且井井有条,唱孝哥的人如丧考妣。M哥自己却是肉眼可见的消瘦。

M哥有些遗憾,说自己没有更早一点陪伴母亲来乡下老家。

我没有劝说什么,那样睿智的人,无需别人的劝解,人生本无圆满。

我觉得,M哥已经尽力,所以他哀而不伤。

这时,他的妻子端来了一杯水,让他吃了维生素之类的药品。

过段时间,M哥的妻子又拿来了可能是治疗的药物,兑好的温水送到手中,轻言细语地劝说自己的丈夫,趁着现在祭拜的人不多,抽空去休息一下。

见到自己的先生执意不肯,妻子便给我们拿来一盘水果后,又转身出去招呼客人,尽量让丈夫少些应酬,多点休息时间。

50多岁的妻子是某医院的教授,60出头的丈夫已从领导岗位退休,想起他们在至亲离去时,相互体贴,细微处关心的场景,我感悟道,人生也有蓝调时刻,比如,我当时看到的这一幕。

又比如,90高龄老母,在自己还能出屋时,拾掇得整整齐齐,坐在轮椅上,让自己引以为自豪的长子推着,与老屋周遭的四邻打着招呼,与陪伴自己生活、成长的菜园子、老屋、老树,与生命,作体面的告别的场景,我想,这应该也是人生的蓝调时刻。

我释怀地沿着资水,在暮色中信步。

从大码头灯火辉煌的楼台上,远远传来箫管吹奏的《天边》,曲调略带忧伤,

行吟诗人般述说的思念、温情,悠悠地穿林渡水而来。

我举起手,如握杯,遥遥相祝,敬天地、敬亲朋,敬自己,也敬蓝调时刻。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