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被我们叫了一辈子的“我们村”,矿脉地理名叫烙铁沟,盛产煤炭,来过的人都说这里是聚宝盆,聚天地之灵气,温养灵脉,施厚福于人。我也觉得我们村是人杰地灵的好地方,每天往返青山绿水,聆听空灵的鸟鸣,一身疲惫和寂寥就会烟消云散。
节后收假复工,炸鞭炮烧高香,是我们村几十年一成不变的传统。长长的鞭炮欢快溜刷的炸满一地红地毯,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互道祝福,互封好口封,一年红红火火的日子就此拉开序幕。
一大早走进办公室,我们村新来的“村长”,就挨个给我们送来一个精致喜庆的红包,寓意六六大顺,乍暖还寒的春天忽然就被一股浓浓的暖流包围。
我注视着手中红彤彤的色彩,内心的喜悦和乐观也从红红的喜气当中散发出来,绵延地传递着恒久的中国文化底色和精神皈依。从事我们村党政文字工作六年了,我深信,从信仰和文化的角度,这是给予我们的生活一份有来源的信心和力量。
原来,我们一直被守护着,灵魂里的一份默契力量,守护着衣食无忧的平凡日子。
窗外,一群伶俐矫健的小麻雀呼啦啦飞过来,又呼啦啦飞过去,叽叽喳喳说着话,乐得没心没肺。即使高冷旷寂的背景上此时只有流动的雾气,和我们相栖相依的空灵鸣叫,都成了最热闹的温柔软语。它们遍布乡野,来去成群结队,有极强的群体团结意识,一旦有一只落下或遭遇困境,其它的便会回头跟踪守望,寻找机会攒劲搭救,在坚定勇敢的共鸣中获得力量与勇气,用小小的身板维护它们天然而自由的群体生活。
去年下乡扶贫采访,我曾听一位生态护林员说起麻雀生相普通,毫不起眼,却是动物界最不可驯化的鸟。它们很小,但忠诚,气性大,内心刚烈,性情磊落不羁,无论用什么办法豢养都宁死不屈,至始至终保持向往自由,不可摧毁的独立精神。
这是我听到的最令人感慨万千、思绪沸腾的对鸟的褒奖了。没有任何人设的自然密码,更接近平实生活的底色。我把麻雀的勇敢、自信、顽强、独立、团结、忠诚,一并写进这个春天,就是想努力守护和彰显生存与发展的信心和力量,这与渴望美好生活的初衷不谋而合。整座村子就像一轮月亮,从走近烙铁钩那天,日子就在我的额头画上阴晴圆缺的一道道印痕,梦里反复出现的物象,是雨后横跨山脊的彩虹。
二
其实一进入腊月,我们村就有浓浓的过年味道。过年是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无论天涯海角都要回家团圆。许多来自北方的外乡人行色匆匆,归心似箭,早早盘算着回家过年的日程。不管岁暮天寒还是阳春白雪,只要从他们的宿地经过,就会听到笛音伴着气韵悠长旋音宽广的小调,浓浓的思乡情结流淌无遗,刚直豪爽的个性也全然融入。
他们下矿干活是一把好手,舍得使力气,挣的工钱也多出二三倍,生活却极尽节俭,发了工资就往家寄。有时脾气上来,骂骂咧咧这霉戳戳的天气,衣物行李洗了也晒不干。遇到志趣相投好玩的人,不亦乐乎,三杯酒下肚,猜拳划掌,不醉不归。末了,不忘对着桌子和手机一顿狂抓狂喊不准耽误明儿活计,通通滚回去睡觉。
进入腊月,村里杀年猪的人家就多了。摆上土八碗,邀约亲朋好友吃宰猪饭是村里最热闹的事,往往是这家的还没吃完又接到那家的邀请。我们村的宰猪饭无疑是最健康环保的,从小清一色饲喂的粮食和猪草,肉质超好。
一进入腊月,在大块大块坨坨肉的滋养下,总是控制不住体重蹭蹭上窜,然后宴请的东家就笑说,多吃点才有力气减肥,管它妈的胖点么就胖点,胖点才显富态,富态才有富贵相。然后,女主人一大勺小炒肉猛地又扣进碗里,防不胜防。要去夜班下矿的,自然与酒无缘,满桌子猪肉凭你吃,就是一滴酒不给喝,要碰杯就以茶代酒尽礼数图热闹。然后,满屋子欢声笑语和酒令,乐得快把瓦屋掀翻。原来,幸福的日子这么简单。
进入腊月,村里在外求学的学生娃都陆续回来了,眼瞅着在外吃了老辈人嘴里常说不同水源的水叫花水,就蹭蹭蹭长高的孩子,个个喜形于色问长问短,等把他们和他们的父母对上号,不由得感慨都长大了,不像小时候的样,在外遇到指不定都不认识了。大人们的样子无非变得老相些,孩子都记得老面孔。
长高了的学生娃都很懂事,脸皮变薄了,张嘴大爹大妈的喊着,喊得心里软乎乎的,忍不住伸手扶扶他们的眼镜,捋捋她们的头发。他们都是我们村的希望,掌握着比一辈子下矿的父母还多的文化和见识。正是这些下矿的父母节衣缩食呕心沥血做他们坚强的后盾,他们才后顾无忧远走高飞,追梦五洲纵横四海,演绎时代主旋律中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奋斗的精神底色。
三
腊月过了就是新一年的开始。过年是万家团圆的日子,不管人在哪里,潜意识里都是认定要回家过年的。中国人崇尚红色,过年的团圆饭、守岁、压岁包、放鞭炮、拜年、贴春联也就是老人们嘴里说的贴年红,都是过年必不可少的传统程序。门神、年画、窗花,富含红色喜庆元素寓意红红火火,是对幸福和自由的诠释。
过年对中国人来说是吉祥隆重不可轻怠的佳节。过年以除旧布新、拜神祭祖、驱邪避灾、迎禧祈福、传统美食为主,喜庆热闹,浓郁的年味承载了中国人最热烈的情感和美好愿景,凝聚着人们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传承着中国人的社会伦理观念和永恒的精神支柱。
著名作家冯骥才说:“在过年的日子里,生活被理想化了,理想也被生活化了。把理想愿望与现实生活拉在一起,用文化加以创造,将美丽而空空的向往,与实实在在的生活神奇地合为一体,便有了年的意味。”这就是中国人巨大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之所在,过年过的是一场气势,是满怀热情和喜悦对生活的总结和未来的展望。
临近年根底,远路人都回家过年了。
我们村将疫情防控常态化,指定我继续负责我们村春节期间的疫情防控工作。当我把党旗高高悬挂我们村的大门,我第一次真切的感受到一个党员就是一面迎风飘扬的旗帜。我第一次觉得我像一个义无反顾的战士,在看似平静的大地与看不见的漩涡作斗争。
有时,人是需要一些胆气和毅力的。
四
不管是乡村还是城市,过年的味道总是占据着无可比拟的位置。能回家的自然一身轻松,满脸喜气,乐不可支。不能回家的也坚持着某种无尚荣光的信仰,扎根岗位,一边畅想着过年的气氛,一边打理着手上的活计,把年过成韵味丰富的坚守和全力以赴的自我突破。
过年了,烟花爆竹蔓延每一个角落,家里的团圆饭摆满一桌子,无限喜气中又有一丝淡淡的惆怅悄悄在心里搅动。惦记着,却不能及时联系。想念着,却只能默默藏进心底。
自打儿子军校穿上军装,直至转录组建中国消防救援主力军和国家队,已经第八个过年的时候没回家了。现在亦是如此,他离我那么远,远得无法触摸他清澈的气息。他离我那么近,近得不忍和他对视。他在我举头弯腰起坐的每一个空间,他又在相宜的远方以指挥员的身份守着他的使命。
“我妈,过年,不回家了。和我爸买点好吃的,别不舍得花钱。”
他一贯以“我”开头,生怕谁会抢了他的爸爸妈妈。不回家虽然是意料中的结果,可我的情绪还是起起伏伏难以平静,多年来一家三口聚少离多的日子,循环着年复一年的空远和寂寥。
“爸妈都很好,别挂着家,任何时候都要注意安全,保护好战友和自己,努力工作。”划开手机屏幕打上这行字,年年复制相同的牵绊和思念,年年提升斩断自己退路的勇气。
如期而至的不止有春天,他们的白天从夜晚开始。
除夕夜,电视屏幕上,我又一次看到他身穿桔红防火战斗服,和战友穿梭在除夕的哨位上。他和他的战友继承连续十九年守护无量山国家“物种基因宝库”的传统,将新春安宁的重任扛在肩上。
这一夜,他们化身为满天烟花礼炮洗刷的守更人,在制高点披着星光冷月或飞雪冷露,密切注视着万家团圆的灯火,观测处置每一个可能引起火灾的隐患,不顾家乡亲人望眼欲穿的思念,也不顾家乡的桃花开了一茬又一茬,更不顾寒来暑往岁月更迭,生活因四季的变换而显得无限美丽。他的眼里只有每次出警,把战友们一个不落地带回来。他的愿望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团团圆圆。那令人心安让人依靠的力量,到处弥漫着甜美的温馨,一排排坚挺的身躯划过屏幕,我却认不出谁是他,他和他的战友们形体举止一模一样。
这一夜,他们负重三十斤装备,逆袭于险峻而陡峭的哨位,擎天柱般撑起防火墙,顾不得汗水早已湿透衣背,来不及休整队伍,来不及和遥远的亲人致电过年的问候,于相距甚远的时空互叙衷肠。
面对突然出现的火险隐患,他大声喊:“机动小队,跟我来!”带领战友迅速赶去,立即熄灭火源掐断隐患,为绿水青山提供安全可靠的保障。
“我力气大,我来。”这一夜,他们从陡峭迹地背起摔伤的群众护送就医,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誓言从心底响彻黎明,铁马冰河的热血长歌镌刻每一寸锦绣河山。
救灾救火如救命。他说他们常常吃饭吃到一半,解手解到一半,洗澡洗到一半,哪怕是夜半三更,闻警即动,向火而行,一分钟时间必须上车出警。他们眼里没有白天,没有黑夜,只有生命的呼唤
他说他们转战几个火场,在驰援的路上连夜奔袭,累得直接席地而坐,或倒在小学校的走道上就睡着了,也不忍心搅扰任何一个人。
他讲那年才入伍的一个小战士负重前行,一次又一次跌倒,他一次又一次把他拉起来,看着小战士满脸的灰土、汗水和手上一个又一个血泡,心疼得不忍目视他葵花般的笑脸。
他说四川大凉山牺牲的烈火英雄群体有他的同学,他说他们都在天上看着他。电话那头他颤抖哽咽的声音,依然回荡在我的耳际。
忽然想起他带我看的电影《烈火英雄》中的一句话:“普通人过节,消防员过关。”我仿佛又看到电影中大火烧来的时候,像有一百辆火车轰鸣着从头顶压过。我仿佛又看见无数的动物和人们绝望的眼睛,在去年烧了几个月的澳洲大火中狂奔、挣扎。
苦与乐、笑与哭、思念与渴望,都被他和他的战友装进胸膛。
无数次的逆火而行于他们是家常便饭。去年春天,风呼啦啦刮着,嘶吼着,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把青山绿水推到安全底线。接到命令,他们跨区域紧急驰援,合力围剿火魔,经过几天的鏖战,终于控制火情。
“我妈,早安早安,我们平安,山里没信号呢。”他第一时间报平安时,我已三天三夜没合眼,所有的担心和牵挂尘埃落定。原来,他们奋战的地方没有手机信号。看到他发来的一张张烟火照,尘土覆着疲惫的脸,一个个都摘下口罩咧嘴笑。我心疼得直掉泪,不敢和他视频,我怕看见他我会忍不住哭。
每次回家,他脸上洋溢着止不住的笑容。我说我老了。他说:“不老不老,我妈越来越年轻漂亮了。”可是我分明看见他悄悄转身,强力逼回即将夺眶的泪花。
他爱吃街对面那家小笼包。有一次上街,我们吃了好多好多,七八个装小笼包的小甄子摆满桌子,被我们全部吃空。一旁的人惊奇的看着我们指指点点,我们吃得不好意思,他仰头一笑,说:“没事,家乡的小笼包蘸山西老陈醋,就是好吃嘛。我要吃够掉,下一次不知几时才能吃到。”他眉毛一挑,快乐的大笑。一旁的人也哈哈大笑。
每一次来电,他都说:“想吃我妈做的炸洋芋、红豆酸汤、番茄炒鸡蛋。”这就是他想念亲人时的特殊告白。欢喜伴着凝注,牵挂伴着踌躇。这钢铁信仰缠绕的无悔逆行啊,无一不是生活赋予的更深内涵,无一不是听得见摸得着的安全感、幸福感。
誓言无声,大爱无言。离家的时候,他根本不敢回头,他怕一回头就看到我滚滚而落的泪珠。逆行者的竭尽忠诚岂止在沙场。第一次探家,他送走了以他为豪的七十岁外公;第二次探家,他送走了从小把他带大的外婆;第三次探家,他送走了日夜念叨他的奶奶。
度过许多人生的关卡,依然能坦然应对生命沉淀在时光中的悲欢离合,依然能在时光深处守护生命如初的美丽,深藏在心中的安暖才永远不会老去。
岁月静好,浅笑前行。一如往年一样,除夕夜,我和他爸都给他发出吉祥喜庆的压岁红包……
岁月静好,一念起笑意盈怀,一念起泪眼婆娑,无限暖意却悄悄延伸。
五
不管是强烈刺眼的阳光下,还是满目荒漠千里冰封的极寒之地,我们总是习惯顺从于自我的心理暗示,从潜意识里就睁大眼睛四处寻找守护者的身影,总期待有一个傲然屹立的安全港湾,可以盛放一些胆怯和无助,甚至一种沸腾的情感或者莫名的低落。
守护,是源自灵魂的纯真,站在适度的尺外,默默成全生命中的暖意。
在家尽孝,为国尽忠。这是抗美援朝老兵、我的大舅健在时对自己一生的总结。我的父辈叔伯们,我的爱人和孩子,都和大舅一样坚守着内心火热的信仰。
进进出出,我家大门上悬挂的光荣牌迎着我的目光,像在探究某种价值取向的存在,又像激发或潜藏心灵深处的某种荣誉梦想。家族三代人九块“光荣之家”牌匾的传承,其卫国戍边的心灵效应和社会震撼更显其高贵而无价。镌刻着烽火记忆的光荣牌承载的分量很重,是国家对军人价值的认可,是一份沉甸甸的荣誉和响亮的时代精神。
最近总是想起很多遥远的事情。
从开天辟地,播下红色火种的嘉兴南湖红船精神,到依靠人民群众取得胜利的井冈山精神;从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精神,到遵义会议上下求索精神;从党和人民血肉相连的延安精神,到红色江山永不变色的西柏坡精神;从保家卫国抗美援朝精神,到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命运与共的抗疫精神,再到扶贫攻坚全面胜利的人间奇迹,没有哪一次的前进不是靠强大的信念和精神引领,没有哪一次的坚守不是靠承载千钧的信仰支撑精神的航向。
守护,从来不是一个空泛的词。守护,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动词。
无论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守护,还是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的陪伴守护;无论是多灾种多险种综合消防应急救援守护,还是军人共赴疆场,生命相交的国防守护;无论是疫情中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生命守护,还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维和守护。马克思早已给出定论:“未来社会形态应该是一种真正共同体,它是在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过程中所达到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统一,是人的本质复归的真正表现。”
由此,守护变得更加崇高和重要,守护是家国情怀精神气节的最深体现,一个民族的特殊精神便是润泽万物的国魂。
六
“军人的生命总有一部分是属于祖国的,那个部分有可能在关键时刻瞬间变成百分之百。为国捐躯你需要像与亲人说一声普通的再见一样坦然。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是最厚重的哲学,但当你成为军人并且身临军人特有的险境时,你必须把那本哲学合上,折叠好,去执行一个简单的命令,置生死于度外。”
告别,是热血少年!
归来,是昆仑英雄!
连日来,深深被中央军委表彰的“卫国戍边英雄团长”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陈红军烈士、卫国戍边一等功臣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烈士的英雄事迹感染着,激励着,望英雄而泣泪,惜生命而永恒。我以生在英雄的国度而自豪。
大好河山,寸土不让!西部边陲,常年冰封雪裹、高寒缺氧、海拔5418米的“生命禁区”喀喇昆仑,军人就是祖国彪炳史册的流动界碑。
“团长顶在最前面阻挡外军,营长救团长、战士救营长、班长救战士。”这是喀喇昆仑高原上空嘹亮的呐喊,那是一场生死与共和外军英勇拼搏的肉搏战。
2020年4月,外军无视和平共识,在加勒万河谷地区越线搭建帐篷、修建道路和桥梁。边防官兵面对他们的挑衅行为,忍无可忍,坚决迎头回击。同年6月,外军公然违反和严重破坏与我方达成的共识,蓄谋来犯,悍然跨越实控线蓄意挑衅攻击。四十二岁的某边防团团长祁发宝本着谈判解决问题的诚意,只带了几名官兵蹚过齐腰深的河水,大声喊话交涉。外军无视我方诚意,早有预谋调动大量兵力,企图逼迫手无寸铁的我方退让。
面对黑压压来势汹汹的外军,团长祁发宝身先士卒,张开双臂长城一样挡在张牙舞爪的外军面前,大声呵斥:“你们破坏共识,要承担一切后果!”同时迅速组织官兵占据有利地形,在重重包围的激烈斗争中展开殊死搏斗,终因敌众我寡,身负重伤血流满面。被救后,他一把扯下头上的绷带,起身想往前冲,却一头晕倒。他身后的山崖上明晃晃刻着两个大字“中国”。
营长陈红军看到团长被围攻,立刻带领战士突入重围营救团长,奋力反击,战斗到最后,十个手指全部被砸断。
山河无语,流水无声。
三十三岁的他,当年是西北师范大学毕业的心理学硕士,本已通过公安特警招录考试,可听到征兵消息,就临时“变卦”奔向火热的军营。他的妻子是声乐专业硕士研究生,妻子的爷爷是一名志愿军老战士,10月25日他的遗腹子出生那天,正好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日。
他和妻子的最后一次通话,对还未出世的孩子连说三声“爱呢爱呢爱呢”,不曾想这是最后的话别。他答应妻子等到退役后就一起带孩子、做饭、钓鱼的承诺再也不会兑现了。
他的妻子藏住悲伤,面对媒体露出举国为之动容的一笑,说:“我要把孩子好好养大,让他成为爸爸那样的人。”
作为盾牌手的新兵陈祥榕,跟随营长冲进包围圈去救团长,战斗冲刺在最前面。他只有十八岁,还是个孩子,眼睛清澈有光,青春向阳,吃到桔子,甜美的笑容就荡漾在红扑扑的脸上,却坚定的写下自己的战斗口号:“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战斗结束清理战场时,战士们发现,一名小战士紧紧趴在营长身上,死死保持着护住营长的姿势,这个小战士,就是陈祥榕。
他的姐姐说了一句话:“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为弟弟感到骄傲,但作为一个姐姐,这样的伤痛一辈子都无法抹去。”
母亲难止泪水,面对部队的关心,强忍悲痛:“我没有什么要求,只想知道榕儿战斗的时候勇不勇敢。”至今,年迈的奶奶还不知道孝顺的孙儿是天上最亮的星星。
摄像取证的二十四岁战士肖思远,突围后又义无反顾返回营救战友,冲到战斗的最前沿,用身体为战友遮挡石头铁棒的攻击。
他贴身的钱包珍藏着女友的照片,他憧憬着和恋人的未来:“她支持我在部队长干,我想娶她,给她做一辈子的菜……”可是那个漂亮姑娘,再也等不到他娶她回家。他的母亲在媒体采访时说:“一直想跟她说一声好姑娘,别等了,好好过以后的生活。”
除夕夜,妈妈坐在给他准备的婚房,忍不住照例从微信给他发了一个祝福的压岁红包:“新年了,给你压岁钱,大儿子。”父亲眼睛通红:“儿子是为国家牺牲的,我为儿子感到骄傲!我的儿子是好样的!”他们坚定的相信儿子活着,活在每一个人心中,活在寸土不让神圣不可侵犯的大好河山。
增援路上,二十三岁战士王焯冉为救战友脱险,一只脚卡在冰河下的巨石缝。危急时刻,他奋力把战友推向岸边:“你先上,如果我死了,照顾好我老娘!”战友获救了,他却带着对父母深深的牵挂,永远倒在了冰河的激流中。
他是七十四岁奶奶一手带大的,最牵挂他的就是奶奶。淳朴的乡亲怕奶奶受不了真相,共同坚守着一个善意的谎言。奶奶经常念叨孙子,常常坐在门前盼望孙子回家。
其实他是偷偷报名参军的,爸爸和奶奶都反对,但是他说:“参军最多后悔两年,不参军后悔一辈子。”一家人最终支持他的梦想。执行任务前,他悄悄写了家书:“爸妈,儿子不孝,可能没法给你们养老送终了。如果有来生,我一定还给你们当儿子,好好报答你们……”
他的父亲说:“我为他感到骄傲,作为一个军人,能够为国捐躯,也是对他最好的一种安慰!”至今,父母想他了,就翻看他从小到大的照片,回忆他的点滴成长。他爱笑,爱打篮球,青春活力,父母感觉他还在守卫边防。
喀喇昆仑山,雪峰耸峙,那遥远、荒凉的时空,仿佛与世隔绝的苍凉世界无休止的复述着久远的故事。
毕业于哈佛大学的美国著名外交家、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论中国》一文中说:“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这句话,历经岁月磨砺,依然适用于不同时期的中国。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军人毫不犹豫为祖国准备自己。那一天,加勒万河谷河滩矢石如雨,外军企图人多势众迫使我方退让,祁发宝团长带领的边防官兵却像钉子一样牢牢钉在了阵地上。
英雄千秋在,忠魂万古存。山河如故、平静安宁、佳节祥和。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喀喇昆仑山永恒的丰碑!
六
再有两天就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了,乌蒙大地过元宵节叫过小年。晌午十分,大嫂打来电话拉拉杂杂问长问短,说:“大年不能回老家过,回老家来过小年吧。”
其实,过年从来都不只是一场仪式,而是在这个过程中珍惜那些重要的时刻。过年,是一种理解,一种守护。万家团圆的日子,守护者骨子里更有一种坚持不懈的力量。
当思念入骨,睁眼闭眼的想着,却又不敢打扰,又生怕错过信息,隔屏相望也就顺理成章了。我细心的搜着儿子所在地防火动态,才知为守护被学术界誉为“天然物种基因宝库”的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儿子正带领消防战士,奔向代号“飓风行动”综合救援灭火作战实战化演练场。
作为曾经的军人,若有战,召必回,一寸山河一寸血!那个张开双臂,泰山压顶般阻敌于国门之外,屹立边境的铁血背影,就是中国的脊梁。
作为消防员,刀山敢上,火海敢闯,赴汤蹈火,竭诚为民。守护地球生态屏障,使命所系,义不容辞。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守护,从来就是一个英勇顽强的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