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蒋九贞的头像

蒋九贞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1907/09
分享

写在《我在悦慧堂,等你》出版之际

——序钱丽娅所写传记

 蒋九贞


大凡传记,必有可传之人,可记之事,被传的人对社会必有其价值,所记的事亦当有益于人群。否则,谁也不会捉无妄之笔,费无功之力。

《我在悦慧堂,等你》是一部传记,是作家钱丽娅女士为释明玉所写的传记。

释明玉者,何人也?

释明玉,佛陀俗家弟子,姓苏名巍巍,女,苏轼第三十一世孙,1979年生,江苏徐州人,毕业于徐州工程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现为眉山堂苏氏宗亲总会副秘书长,徐州文化艺术交流协会理事,徐州苏轼研究会理事,苏轼书院院长。她自幼身体羸弱,性情乖张,忧郁任性,好走极端。然而她自强不息,毕业后于2006年与老公王军一道成立徐州天驰机械设备有限公司,2007年又成立徐州龙逸农林开发有限公司,2011年创办悦慧堂禅意生活馆,2012年皈依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净慧长老 2016年成立苏轼书院。

说起她的信佛,似乎有点不可思议,好像她生来就是为佛陀护法的,她身体莫名其妙的“病”也是前世注定的安排,是为她能够顺利进入佛界做功。2010年,她她带着才百日的女儿,和王军去了一次普陀山。夜宿杭州,似梦非梦中看见观音菩萨站立面前,并清晰地跟她说了一段话,她并不记得自己把这段话记录了下来,但是它却明明白白写在纸上,老公王军询问此事,她自己也说不清楚,可是白纸黑字,那的确是自己所写。不可思议的事情让她有了不可思议的变化,自那天起,她性格大变,开始走出去,广交佛家朋友;次年,即拜高僧净慧长老,正式成为佛家弟子。

似乎明玉可传的事迹不多,又似乎时时处处事事可传,平凡的人在做着平凡的事,平凡人做的又不是平常的凡人能够做的事。这就是钱丽娅女士写作此传的意义:她书写的是一种精神,一种被传者的善和净的精神境界。

在我看来,写传不写出精神,只记一些故事,或琐琐碎碎,这样的传是不必写的。所有人都不缺故事,每个人的故事都可以写成一部书。但是,每个人的故事彰显的意义不同,其精神境界也不一样。这就决定了有些人的故事可以入书,有些人的不能;对社会人群有启示意义的可以入书,没有启示意义的就不能,否则就可能产生负面影响,或者充其量只能是废纸一堆。

作家钱丽娅曾向我谈起过她接受此书写作任务前后的想法。她说,她本来没认为明玉有什么东西可写,年纪轻轻,做什么传呢?可是当她和明玉走过一些地方,深入与之交流以后,觉得值得写的东西太多了,而且也十分需要现在就写出来。我理解她的意思。社会发展到了今天,物质丰富了,人的精神却贫乏了,信仰没有了,理想没有了,奋斗精神没有了,心里只有了钱,物欲横流,享乐主义盛行,在许多人那里做人的底线几乎丧失殆尽,为了钱可以无所不用其极,官腐民谄,这是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有人把这归于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甚至引用黑格尔的“凡是现存的都是合理的”词句,来为道德沦陷辩解。我只能说,此说有一定道理,但不是绝对道理,从某种意义上讲,应该算作歪理。社会人群的精神状态其实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它的成因种种,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不过,作家可以用手中的笔,在社会上找出正面的人物和事例,来引领人们精神生活和社会风气向好的方面转化。

钱丽娅勇敢地这样做了。

按照明玉提供的路线图,她走遍名山大川,拜谒了不少丛林古刹,访问了许多高僧大德,从他们那里,印证了明玉的追求,也领略了宗教的博大精深,懂得了信仰的力量,看到了精神世界的另一道风景线。她在《几点写作说明》的简要体会里说:

 

明玉是主人公,是主线。本书主要截取她近几年的生活片断,写她的生活背景(苏迈后裔)和她信佛、学佛的心理路程,创办“悦慧堂”后所做的哪些事情。

 

在一年多的采访写作中,我随主人公去了很多深山古刹寺院祖庭,并吃住在那里,与那里的住持近距离接触,了解并探讨佛教的本意,对佛教有了新的较为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深感过去对佛教理解的肤浅。文章中写了几位年青法师,旨在让读者知道很多年轻的、高学历的人出家为僧,并不是看破红尘,也不是走投无路,而是热爱佛学,把佛教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来学习的真像,颠覆世俗的眼光。

 

虽然是写学佛的故事,但同时也让不懂佛教的人看了感兴趣,故佛教语言用的少些;旨在让读者在看书的同时不知不觉的了解点佛学,一颗浮躁的心安定少许。

 

朝拜名山以及禅之旅等篇幅中,以游记的形式写了当地历史典故及风光,旨在让读者了解寺院的自然风光及所在地,增强本书的可读性;徐州的地理与景点也在书中有所体现,对徐州本地文化也是一种弘扬;语言上力求婉约抒情,形式与内容、叙事与主人公的气质力求和谐、相得益彰;文章基本是以第三人称写的,也有几章是以第一人称写的,目的是从不同的方位和角度更客观地展现悦慧堂及主人公的故事。

 

钱丽娅坦陈,写《我在悦慧堂,等你》这本书,对她而言,是一个新的领域,新的题材,在此之前她对佛教认识肤浅,没有机会或只是泛泛地接触佛教,甚至对信佛的人还有一定误解,更不懂何为禅意。越是生疏的,越是需要下功夫弄懂的,越可能有出乎意料的收获。果然,她自己在采访和书写的过程中,精神境界有了很大的升华。正是自己的精神境界升华了,才有了这部能够升华别人的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的大作。

钱丽娅的笔调是闲散而优美的,她的纪实和抒情,她的游记体式和美文风韵,散文化结构与诗性语言,使这部书有别于一般的传记。

《我在悦慧堂,等你》共三十三章,每一章都可以独立成篇,由此可知这部书实际上是三十三篇美文的组合。三十三篇美文各自成篇,又相互关联,从而形成一个整体,一个有着内在逻辑的、不可分割的整体。而且,每章前面都有题记,这些题记或是诗词,或是名人语录,或是书中人物的话,对本章内容颇有裨益,也算是文章的风景线了。

书中有大量的人文历史和地理知识,对所到之处的介绍精确简明,表明作者的知识渊博;对那里的风土人情描写的细腻,又表明作者的深入,其观察力的精致和独到。至于寺庙佛礼场景描写,不是研究透彻的人是不能做到的。我历来佩服钱丽娅的文才,没想到她的历史和地理知识也如此丰富。

书中的自然风光,旖旎多姿,无不体现了一种恬静的美,与世俗的“静”和佛教的“静”相辉映,如第二十章《明月禅心芦花庵》,诚如诗意的篇名,满篇充满诗意。此处权录一二,供欣赏:

 

从四祖寺出发,进入深山向后攀登,途经慈云牌坊、毗卢塔、传法洞。走约三四里路程,转过一座山口,但见山坳中现出一处翠竹掩映、碧水清潭、红墙黛瓦,斗拱飞檐的建筑群,山门上用繁体字写着“芦花庵”三个大字——一个很有禅意的名字。山门两边有对联曰:“白云青障红尘外,明月芦花法界中”。

芦花庵是一座比丘尼专修的道场,隶属于四祖寺下院,因周围芦花多而得名。她位于湖北省黄梅县西山胜境。左倚平川瀑布,右凭罗湾河,上望观音古寨,下临传法洞水库,背靠双峰山麓。四周岗岭起伏,云雾缭绕、松柏掩映、幽竹苍翠、水光山色、绮丽多娇。其建筑依山就势,层叠而上,却又相互照应,处处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美感。

所以有诗赞芦花庵:“山色溪声宣妙谛,芦花明月悟真空。佛光普照三千界,鸟语花香处处同”。

  

沿阶而上,庵堂内又是另一番景致。整体建筑层叠有致而布局严谨,对称和谐构造精妙,殿堂一色黑瓦红墙,有别于其他庙宇的琉璃黄瓦,在碧山秀水的衬映下更显得玲珑而秀美,堪称建筑中的精致小品。庵堂内烛光摇曳,檀香萦绕,佛乐低回,木鱼声声。飞檐处铜铃迎风而响,更增添了几分灵动和古意。竹影婆娑处有炊烟袅袅,则添一抹温馨的田园色彩。

这时,迎面走来了一位身着灰色僧衣的比丘尼,她身材高挑、眉清目秀,年正青春,面对众人的目光,她目不斜视步履轻安,灰色的衣袂飘逸在红柱及回廊之间。一时竟有些恍惚,犹如某电影中的镜头片断,诠释着“红尘不染”的意境。

这样一处清秀雅致的道场,居住着清秀如水的比丘尼众,真是相得益彰赏心悦目。突然就想起了《红楼梦》中的妙玉,想起了那大观园中的芦雪庵,芦雪庵与栊翠庵、达摩庵并称为大观园中的“三庵”。 这芦花庵与芦雪庵虽有一字之差,意境却有过之而无不及。那《红楼梦》毕竟是太虚幻境,眼前的芦花庵仿佛沧海桑田。

 

站在芦花庵大雄宝殿的平台上回首望,但见庵前一潭碧水绿如翡翠,一群大白鹅在水中追逐嬉戏,身后划开一道道水波;潭水四周群峰环抱,潭水堤下即是山涧,山涧两侧是弯弯曲曲形状不一的梯田。正值中秋,山峦上有芦花盛开,一片洁白。那洁白的芦花,像棉桃,像雪花在风中摇曳,在空中翩翩起舞。“芦花两岸雪,江水一天秋”——这,或许正是芦花庵之名的来历和禅意…… 

 

这三大段既是景物描写又是行止叙述的文字,功力确实了得。

书中也有多处对茶道的描写,悦慧堂本身就是茶道的所在,当然离不开说茶。民间历来有“禅茶一味”的说法,佛家更是视茶如佛,对茶道如对佛道一样的恭敬。我们看钱丽娅的一段简述吧:

 

    “吃茶去”是禅茶一味的真谛,是茶道的精神源头,是东方智慧奉献给人类文化最珍贵、最璀璨的瑰宝。茶文化作家丁文说:“赵州茶是‘禅茶一味’肇始标志。赵州茶的出现标志着佛教‘禅宗茶道’的正式形成,也为‘大唐茶道’及‘中国茶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赵州柏林寺不仅是举世闻名的“吃茶去”公案诞生地,也是当代高僧净慧长老倡导的中国禅茶文化“正、清、和、雅”四大精神,以及中国禅茶文化“感恩、包容、分享、结缘”四大功能的诞生地。

现任柏林寺明海大和尚曾为《天下赵州吃茶去》书写序言:“生命念念常新,是活泼泼的。这是一个毋需论证的真实。在这里,一切理论、言谈、造作、追寻俱显多余与苍白。禅正是在这里拯救了我们,茶也正是在这里封上了我们的嘴,把我们带入静默的当下。这一杯茶,也是亘古常新的,它似乎就是人类几千年、几万年上下求索的最终答案。尤其在今天,当越来越多的人陷溺于五欲尘劳,在浮尘光影中迷失了自心的时候,赵州和尚的‘吃茶去’让我们跳出来,与佛祖相见,与心性本来相见。”

 

“吃茶去”的典故源于赵州柏林禅寺的和尚从谂禅师,他是晚唐时禅宗巨匠,在柏林寺驻锡四十年,大行法化,形成影响深远的“赵州门风”,柏林禅寺因此成为中国禅宗史上的一座重要祖庭。“新到吃茶,曾到吃茶,若问吃茶,还是吃茶”,这十六字公案开启了“禅茶一味”的先河。这颇有回味的“吃茶去”道出了赵州以茶接人的一片禅心,“赵州茶”,千年以来开化了无数俗人学子。

茶与禅,禅与茶,“相向而行”,相互彰显,在一定程度上互为因果。读了此书,我这个不怎么喜欢喝茶的人也即刻泡了浓茶,慢慢品味起来,试图从茶里觅出禅意。

一边品茶,一边再来看《我在悦慧堂,等你》,真的就有了不一般的感觉。

《我在悦慧堂,等你》是一部让人不忍释手的好书!作家钱丽娅女士用美的语言形式为我们书写了一曲信仰之歌。特别当我读到最后一章,这个与书名同名的篇章简直就是一首诗,一支歌,它是动听的琴弦,美妙的韵律,让你在领略了无限风光之后忽然停下来欣赏不知何处而来的“天籁”,于无声处听惊雷,其震撼和美感之力让你惊诧不已而又尽情享受,让你觉得天堂就在眼前,你不能不受它的感染,而将自己的精神升华。

 

2018330日  于养心居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