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正能量 弘扬主旋律
——序王厚明《低头的皱纹》和《党员干部思鉴》
蒋九贞
王厚明同志的两本书:《低头的皱纹》和《党员干部思鉴》,就要付梓了!此时此刻,作为未谋面的朋友,我与他一样振奋。因为,他的许多声音,是我想发而未发或即将要发的声音。
朋友有多种,知音也有多种。能见面的,且一起共事的朋友自然最好;其次不一起共事,但能常常见面的朋友固然也不错;然而,既不一起共事也不能见面,只是神交的,不能不说也是朋友。尤其到了所谓知音这个层面,第三种的情况可能更是真的知音。知音者,知其“音”而倾之情者也。知其“音”而不必见其面,知其情而不必与共事,心懂之,情倾之,意会之,灵犀通之,应该说是另一种高境界的知音了。
我不敢贸然说我和厚明同志是高境界的,可是,对于他的观点,他的看法,他的文字,我是极为赞同的。许多年来,“同志”的称呼似乎已从多数人的“词典”里被删除了,今天这么称呼王厚明,好像有些“不合时宜”了。其实,“同志”,这是多么高尚而亲切的称谓啊!同志同心,同道同行,志同道合,共襄盛举,何等美哉?我能在未出版前一阅厚明同志的书稿,已属莫名欣喜;能在这里引他为同志,更是荣幸之至;能依稀看到一位知音跃然面前,怎不激动不已?能为之写这么一点点文字,实在让我受宠若惊!
社会是前进的,历史的脚步永远不会停留。然而,什么是社会历史的主流?什么是推动社会发展和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人性,法律,自由,秩序,个体,全局,乃至于痛苦和幸福,奋斗和享受,参与和淡泊,等等,等等,这些看似矛盾的范畴,它们究竟是怎样相消相长或者时代更替我主你从的?抑或,如何使之相容并蓄、利用促生、有序推进、积极发展的?我们要不要抓住社会、事物的主要矛盾,抓住它们的主要矛盾方面,展示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如是等等的问题,在这个金钱社会的时代,在这个所谓人性和个人(私有)利益高于一切的时代,真正的共产党人,还是要认真思考正确对待的。
世界上的任何东西都有它的两面性,都有其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再坚硬的物质都有比它更“坚硬”的物质克服。石膏点豆腐一物降一物。无论多么正确的理论都可能被任何一种歪理邪说“攻破”,无论多么完美的人物都可能被随便几句浑话谣传“搞死”,如果美国人挑一挑拿破仑的“刺儿”,恐怕拿破仑连狗熊都不是。主导人类进步的东西或亦如此。正能量是在和负能量较量中生存的。换一句说,一种事物,或者说就是一种益于社会的事物,它可能会被人说的一无是处,驳得体无完肤,但是,它绝对是好的事物,前进的事物,有利于人类社会的事物。我们怎样区分别呢?这里就是有个立场、观点的问题,就有个道路和路线的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有人看到的是其中的积极的因素,有人看到的只是其中最消极的因素,有人强调的是它的正能量,也有人仅仅抓住了它的负能量,认为其负能量就是它的一切。
一切善良的人们,持积极人生的人们,共产党人,都是要懂哲学懂辩证法的,都是应该能够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从积极的方面做出积极的结论的,也就是说,他(她)向人们展示的,是社会发展和世上万事万物的正能量而不是相反。
厚明同志是部队文职军官,现任某集团军的一个旅政治部主任。他一九九零年入伍,至今在军队已经是二十四个年头。二十三四年来,他除了训练、执教、身份变换,从士兵到排长,再到副连长,再到装备处军械装备股助理员、再到连政治指导员、团后勤处政治协理员、宣传股股长,再到营政治教导员,再到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再到集团军教导大队政治委员,再到旅政治部主任,从坦克兵到工兵,再到装甲兵,再到步兵旅,一路走来,却随到哪里,都笔耕不辍,坚持数年,终见成果。当然,毫不讳言,恰恰是他的这个爱好,加上他的勤奋,成就了他现在的身份。他在思索和笔耕中提高了,成熟了,具备了走上军队政治领导岗位的能力。我们从他的获奖情况也可以明显看出这一点。一九九七年开始,他三十几次获奖,其中就有二十八次之多是因为文章、建言和授课而得。这都是他的专长带来的荣耀。
“专长”是“中性”的,有正能量也有负能量。王厚明同志是正能量的。他发挥了自己的正能量,集结了社会的正能量,展示了时代的正能量。
我们看他《低头的皱纹》这本书里的八辑九十六篇,篇篇都是正能量的结晶。《仰望时代精神的“美丽星空”》一文里,谈到关于英雄的话题。曾几何时,在中国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大地上,有一股否定英雄的“雾霾”,他们把中国历史上所有的英雄都给“枪毙”了,好像这样就是彻底的“解放思想”了,就能让这个已经走上复兴大道的国家和民族在他们的航向上大踏步“进步”了。殊不知,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一个没有英雄的国家注定没有前途。在这样的情势下,王厚明同志抓住两位八零后英雄张丽莉和沈星的事迹报道,写了这样一篇真情洋溢的文章。在作者看来,我们这个民族,从来不缺少英雄。“留取丹青照汗青”的文天祥,“壮志饥餐胡虏肉”的岳飞,“苟以国家生死以”的林则徐,鞠躬尽瘁战灾荒的焦裕禄……站立的是感天动地的英雄方阵。这是历史上,而现在,作者说:“我们这个时代,也从来不缺少英雄。”他列举了“宁可少活20年,拼命拿下大油田”的铁人王进喜,“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雷锋,“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王杰,舍生忘死勇斗歹徒流肠体外的徐洪刚,等等。他是以今天的中国青年英雄来谈中国当代英雄,谈中国近代英雄,谈中国古代英雄。我们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国度,我们这个国家是大有希望的,我们的民族早已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的国家也将建成繁荣富强的大国。
时代铸就英雄,时代彰显精神。张丽莉义无反顾地站在失控的汽车中间,救护的是人们感叹逐渐消弥的人间大爱;沈星毫不犹豫地跃入冰冷的河中,托举的是世间认为日趋沉沦的道德温暖。“美丽星空”让我们重新感受一种崇高信仰的力量,再次抚摸一种核心价值的温度。
作者最后引用黑格尔的话“一个民族需要一群仰望星空的人”,并且加以感慨,作为文章的结尾,是有他的深意的。
《莫竖“成功牌坊”》一文认为,“现实生活中,成功学、励志书随手可见,很多人内心深处其实竖有一块‘成功牌坊’,习惯于把成功、成名、胜利、致富看得太重,并作为毕生追求,将所谓的尘世名声、人间功誉视为脸面尊严,往往身陷其中不可自拔,甚至不惜代价,不择手段,不顾礼义廉耻,多有盲目追逐之举。”他以为,军营里也能找到这样的影子。他接着列举了几种存在现象,如有的同志用职位升迁来光宗耀祖,有的把名次荣誉当成价值标榜,有的将优厚待遇作为终极目标,哪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或充满羡慕,或充满躁动,幻想能有一天飞黄腾达、出人头地、一夜暴富等等,说“这些既值得反思也令人忧虑”。
作者的担忧绝非杞人忧天。当励志书籍成为每个人的案头书,当一些“成功经典语言”成为大多数人的“座右铭”,“成功”的意义可能已经走向了它的反面。成功,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因为目标可以使一些人实现愿景,一方面因为欲望也可能毁掉另外一些人。何况,对于所谓成功,标准也是不尽一致的,就像幸福一样,它其实也是一种感觉,也是“水涨船高”的“活体”。成功也是有风险的,不择手段达到的“成功”实在是真正的失败。个人奋斗没有错,问题是奋斗的人怎样看待自己的奋斗,用怎样的方式奋斗,奋斗的结果是有利于社会和人生还是相反。作者劝大家向古代的陶渊明,当代的活雷锋郭明义等学习,淡泊一些,欲望少一些,不要那个“成功牌坊”。
《低头的皱纹》一书里的每一篇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或针对一种社会思潮或现象。如《苦于修德》讲的就是党员干部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要不怕失败、不畏牺牲、勇于挑战,指出成功永远属于越挫越勇的人;《军人当厚德》讲的是军人要记住“厚德修心”、“厚德凝气”、“厚德载物”,“都要做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忠诚信奉者、积极传播者、模范实践者,自觉担当忠诚使命、弘扬先进、教育群众的责任”;《李绅“渐次豪奢”》里,以李绅年轻时写作《悯农》到后来做官“渐次豪奢”为例,谈了位置一变其性也变的道理,警惕我们的党员干部要注意防微杜渐,把“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依靠制度的力量管权管人管事,真正让权力运行在阳光下,服务在为民处……
在《党员干部思鉴》一书的十二辑九十六篇中,作者论述的主要是部队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等问题。厚明同志在他的书名之前,尚有“六字真言”,曰“厚思•缉熙•笃行”。“厚思”应该是深厚的思想,深刻的思考,全面考量;“缉熙”应该是光明,光辉,行为磊落;“笃行”应该是切实履行;专心实行,亦指行为淳厚,纯正踏实。做人,做事,做学问,都要做到这六个字,这样,党员干部的思与行才真的有“鉴”,真的有了目标和准则。
《毫不动摇地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一篇谈的是“三个自信”。作者认为,根植人民的道路自信引领前进方向,凝聚人民的理论自信激发智慧力量,惠泽人民的制度自信彰显先进优越。“三个自信”要坚持。“道路自信”,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以人民群众为基础,以人为本,任何时候都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就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自信”,就是要坚信我们的指导理论是正确的,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最明智的选择,是符合中国的政治需求和人民愿望的。 “制度自信”,就是我们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信这条道路能够达到中华复兴实现中国梦的目的。
“领导科学”一辑中,《领导干部强化职业素养探析》之一、之二、之三、之四,谈的都是领导素养问题,之一谈的是信念素养——领导干部立身之魂,之二谈的是道德素养——领导干部从政之基,之三谈的是法纪素养——领导干部治权之要,之四谈的是心理素养——领导干部发展之本。这些问题归结起来,就是领导干部的“执政之本”。作者每谈到一个问题,总要强基壮本、吸阳排阴,根据“病情”,列出“处方”。他懂得,一个具有高素质的理论家,不仅要罗列现象,找出症结,更重要的是,给出解决的方法,指出未来的方向。所以,他的每一篇政论文章,都言之有物,落地有声,都让人读了觉得充实,觉得可信,觉得此路行得通,也就有了前进的方向和力量。
展示正能量,弘扬主旋律,是我们每个共产党员作家、写文章的人的“天职”。“天职”不可违,坚信没有错。基督教主张对“神”信就是一切,我们为什么不能坚定我们的信念、相信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呢?我们有责任把我们的观点亮出来,我们有责任抨击逆潮流而动的暗流恶浪,我们也有责任引导善良的人们朝着积极的方向努力,最后实现真正的人性的归宿,民族的复兴,人类的福祉,天下的大同。
古人有“形成于思毁于随”的训导,意思是,修养由独立思考而成功,由人云亦云而失败。厚明同志是一位善于独立思考的军人,他的成功便是这个古训的注脚。他在《低头的皱纹》一文里,也透露了他的勤于思索的“功夫”。你看,他“不经意间照一下镜子,惊讶地发现自己的额头皱纹竟然如此之深”,原因是自己“习惯于低头:习惯于低头沉默,性格不事张扬;习惯于低头行走,难得开敞心怀;习惯于低头读书,任由思想徜徉”。习惯成自然,对于低头思考,他似乎已经习以为常了,他以为,“如此低头的皱纹是成熟的符号,是不懈的奖励,是奋斗的标榜,已不再令自己伤感。因为,习惯谦恭自谨的,需要低头;大凡上坡跋涉的,需要低头;唯有埋头耕耘的,需要低头;期待厚积薄发的,需要低头。”就是说,他的低头是踏实前进的标志,当然是他独立思考的象征。他的这两本书正是他善于思考和勤于思索的结晶。
我谨希望厚明同志能以这两本书的出版作为新的起点,思考思考再思考,勤奋勤奋再勤奋,写出更多更好有针对性的政论、杂感一类的文字,为人民立言,为民族立命,为国家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