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姜国强
诗歌,吟咏志向,性情抒怀,以其精炼、形象、丰富的韵律语言为广大读者所喜爱,诗歌,一种用专业语言表达的文学艺术体裁,吟咏性情,包括了古诗、词、辞、曲和现代诗。中国诗歌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从遥远的《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到现代诗,一路走来,充满了诗歌发展创新的灿烂文化,一首首灿烂的诗篇,闪烁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璀璨光芒。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诗歌为什么久经流传,生机勃勃,常青不衰,这是因为,在风起云涌的时代大变革中,诗歌经历了时代潮流、风雷激荡的变化,经受了千锤百炼的砥厉发展与创新,涌现了一位位杰出诗人和瑰丽诗篇。诗歌,来源生活,采自民间,记载岁月,承载历史,表达心情,抒发志向。中华民族的优秀诗歌来自生活,因此充满着生命的活力,蕴含着中华文化的韵律和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每当人们吟诵朗读,都能引起读者的品味与欣赏,都能受到诗歌意境的熏陶与浸润。
盛唐时期的一个夜晚,一轮明月,高悬夜空,银色的月光,透过窗户,一览无余地倾泻在床前的地上,仿佛是一层地上的凝霜。抬起头来,诗人诗人仰望着窗外的明月,思潮涟涟,低头深深地思念着远方的故乡。唐朝大诗人李白在月光下挥毫写下的《静夜思》,在今天月光皎洁的美妙夜晚,吟诵起来还是那样如歌如叙,切切动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深秋重阳节,唐朝的田园诗人王维身在异乡,孤独的站在高山上,每次遇到佳节,他都来此眺望遥远的家乡,无比地思念故乡的亲人,思念远在家乡的兄弟。想到这一天是重阳节,家乡的亲朋好友在重阳节登高都佩上了茱萸,唯独发现少了一位兄弟---诗人王维,使各位兄弟感到非常遗憾。想到这里,诗人王维再也仍不住心中想念之情,心中的波涛翻滚,思潮汹涌,挥笔写就了思念涟涟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今天我们低吟高诵,心浪翻腾,每逢佳节倍思亲,大洋内外,中华儿女,炎黄子孙,海内外的同胞,每逢佳节,同吟一首诗,同饮神州酒,同亲一家人。
晚唐时期的一个雨夜,。诗人李商隐点亮蜡烛,独自一人面对窗外黑漆漆的雨幕,家乡妻君亲友关心问询他回家的日期,可是,诗人心中一片茫然,满怀惆怅,久久不能确定回家的日期,此时,只有巴山夜雨的雨水涨满了秋天的池塘。诗人扪心自问,我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故乡,和妻君亲友相聚,共剪西窗前的蜡烛,话说今天巴山夜雨的情景心情呢?
思乡心切,浮想联翩,诗人想到这里,情不自禁,挥毫写下满腹的心思话语《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今天我们再一次吟读这首晚唐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俨然是那样思乡的心思如夜雨连绵,缠绕不绝,雨打芭蕉叶,馨兰意望香。
北宋时期,一个初春的夜晚,皎洁的月光尽洒江面行程,诗人王安石从京口乘船渡江到达瓜州镇,准备从这里北上京城,江船停泊瓜州渡口。诗人站在江岸,遥望滔滔大江,奔腾东流,心中感叹京口与瓜州只有一江之隔,就是故乡江宁的钟山也只相隔着可数的几重大山。温暖的春风徐徐吹来,吹绿了一望无际的江南两岸,一轮明月高挂夜空,诗人仰望明月,扪心吁叹,天上的明月呵,什么时候你才能伴随我回到思念的家乡呢?想到这里,诗人王安石胸怀思念故乡的思潮,挥笔写就这首流传人间、脍人之口的《船泊瓜州》,“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当今,我们出差在外,泛迹世界各地,仰望夜空明月,再念这首古诗,神州故乡,思乡浪潮,如柔水之情,潺潺不绝,流入心田。
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乡菜故乡的乡味,故乡的一草一木,一餐一饮,都能引起每一位客居外地和生活海峡两岸的中华同胞深情的思念和久久地怀念,思乡是一种眷念,思乡是一种乡愁,余光中先生的现代诗《乡愁》把我们带入了乡愁的记忆思绪、缭绕烟云之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今天我们再一次吟诵《乡愁》,竟然是这样思念的心泉涌泉不绝,中华民族的魂魄淙淙流淌心胸,炎黄子孙深情的眺望着蓝色的海峡,中华文化的根牢牢地生长在两岸同胞心间,两岸本是一根生,统一方能大团圆,一曲乡愁,让我们思念神州的故乡故土与亲人,思念的乡情如潺潺泉水,涌流不绝。
思乡,是一首远行人的咏歌,思乡,是一艘远航扬帆的船,思乡,是故乡夜空的一轮明月,皎洁月光。思乡,是故乡那条碧波连绵、流水清澈的小河。思乡,是那一首熟悉亲昵、遥远悠久的歌谣,思乡,是夕阳西斜,那故乡袅袅升起的一缕缕炊烟。思乡,是念乡人胸间的一首低吟浅唱,是思乡人心头的一道道浪潮。思乡,用诗歌来吟咏,穿越时代,承载岁月,流传千年。
诗歌,千百年来,吟诵久远,犹如潺潺清泉,抚摸、打动着每一位炎黄子孙思念乡土的心胸。
诗歌 悠悠乡念,流入心田的如水柔情。(文 姜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