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姜国强的头像

姜国强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6/19
分享

绿树葱茏中的巴金故居

                  

   

孟夏的申城,南风徐徐,街道两边的绿岛郁郁葱葱,树木蓊郁,绿意葱笼,夹竹桃细长的绿叶茂盛的在空中舒展开来,玫红、丹红、洁白的花开放在细枝长叶之间,在高挺的樟树旁,宛如一排天然地生态绿屏花墙,满眼的鲜花盛开,馥郁芬芳。

这是六月的初夏,和风暖熏,阳光明丽,上午,笔者乘坐地铁,出地铁口,跟随着三三两两的人们,漫步来到上海武康路113号,跟随着一群群参观的人群,在路旁高大茂密的法国梧桐树荫底下,走进一栋建于1923年的欧式风格别墅洋房,参观巴金先生的故居。在故居大门庭院门口里的一侧,站着一位稳重、厚实、慈祥的中年管理员,他个子中等,穿着浅色短袖衫,每位参观者走进院门,他都会递郑重地上一张参观门票,脸上带着诚挚的笑容,热忱地欢迎你,并且诚恳的要求每位游客关注客厅门前的参观注意事项,给每位观众留下了了一缕缕故居的友好与热情。

    走进庭院,只见绿树成荫,草木葱茏,苍翠欲滴,鲜花盛放。沿着对门的围墙,有一道通往二楼的外置木楼梯,整个庭院天井内,到处都栽满了绿树、花卉,摆满了盆景,绿叶茂盛。沿着院道,步入巴金先生故居客厅,迎面而见的是挂在墙上的一幅巴金先生的彩色照片,巴金先生戴着眼镜,满头银发,春风满面,在金色阳光的辉映下,在鲜花盛放的簇拥里,留下了他发自心中的灿烂笑容。在一边楼梯旁的矮柜上,中国作协赠送的朱自清、茅盾、冰心、老舍、巴金、丁玲、艾青、赵树理等八位著名作家小型雕像排成一排,生动逼真,形象传神。走过门厅,左边一间是巴金先生的部分文献资料展览,右边是巴金先生的会客室,里面摆放着一圈沙发。穿过会客室,是巴金先生经常提到的“太阳间”,巴金先生就是在这里,写下了《随想录》后二卷。沿着楼梯,我们沿梯而上二楼,进入巴金先生的书房和寝室,书房中有一张写字台和椅子,巴老在这里写下了大量的散文、小说作品。巴金故居里留下了较多的书籍,走廊、过道都摆放着书橱。据有关统计,除向公益单位捐出万本书籍之外,目前家中还有数量可观的书亦数万本。

     巴金先生是五四新文学里最有影响、读者最多的作家之一,是杰出的翻译家和编辑家,鲁迅先生称赞巴金先生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好作家之列的作家。”

巴金先生是我们少年时期所憧憬的一位杰出的五四时期的作家,那时是动乱年代,我们刚刚读初中。一天的语文课课堂上,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讲解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一课时,无意之中,讲起巴金先生的作品《家》《春》《秋》。语文老师曾经压低嗓门,悄悄地说:“五四新文学里有一位巴金先生,他的作品《家》《春》《秋》曾经影响了众多读者,他的作品反抗封建旧礼教,影响了好多青年学生,好多工农兵青年。”但是,那个动乱年代,巴金先生以及他的文学作品是不能空开讲的,只能在讲到语文课的时候,略带一句。巴金先生的作品究竟有哪些故事情节内容呢?为什么能影响众多的青年学生、工农兵青年呢?这引起了我心中的好奇,期盼能一睹为快。但是,在动乱的年代,这些书籍都被清洗一空。当年是很难找到的这些书的,而且还要扣上看黄色书籍的大帽子,受到批判。我只能把这个心节期望埋在心底。

一九七八年,我在外地一所学校培训学习。初秋的一个夜晚,学校会议室坐满了人,主席台上放着学校刚添置的一台28英寸彩色电视机。同学们说,今天,电视节目里将要转播巴金先生作品《家》拍成的电影。不一会儿,一位老师接通电源,开启电视机电源开关,电视机里转播的电影《家》开始缓缓播出,由著名演员孙道临主演的觉新,张瑞芳主演的“瑞珏”,著名演员黄宗英和王丹凤主演“梅表姐”和“鸣凤”,魏鹤龄演“高老太爷”,这是一部反映揭露和反抗旧社会封建家庭旧礼教婚姻的故事。剧情中,觉新、觉民、觉慧是高公馆家庭里的三兄弟。觉新长兄忍让,宽厚,委屈求全。他和梅表姐真情相爱,但是,为了服从一家之长高老太爷的蛮横旧礼教专制,只能与瑞玉成婚,建立小家庭,最后在郊区瑞玉因难产而亡,酿成悲剧。

觉民是一位具有进步思想的新青年,为了自己与琴的爱情,和高老太爷进行了坚定不移的抗争,离家逃婚。觉慧是当时一名社会进步青年,他平等的对待各个阶层的人,是一位“人道主义者”。他喜欢丫鬟鸣凤,但因鸣凤不愿意嫁给冯老爷做小,投湖自尽。引起了觉慧的愤怒与反抗,最终选择了离开高家封建旧家庭,参加了革命。

电视转播电影《家》结束了,我伴随着同学们纷纷走出会议室,回到寝室,久久不能入睡。孙道临主演的觉新以及其他名演员主演的梅表姐、瑞玉、鸣凤,生动的再现了巴金先生的原著人物,电影里一幕幕感人肺腑的电影场面情节,深深地感动了我。九十年代初期的一个周末下午,我在书店里如愿以偿地买到了三本《家》《春》《秋》,兴奋之致地捧回家中,迫不及待地在台灯光下,彻夜一览而尽方休。在书中,巴金先生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封建旧家庭里三位青年人的爱情婚姻,书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栩栩如生,令人热泪盈眶,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内心世界,永远地留在心里。合上书的封面,我把书轻轻地捧在手上,激动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这个时候,我才体会到,老师当年在课堂上讲话的分量,我把这些书珍藏在我的书橱。一有闲空,就把这些书拿出来翻读。

走下楼梯 ,走出一楼客厅 ,步入巴金先生故居的后花园,只见绿树苍翠,绿叶茂盛,生机勃勃,一朵朵红色、黄色的鲜花盛放在花园草丛之间。一条水泥园道环绕花园,引人注目的是园中两棵广玉兰,高大挺拔,向空中伸展着蓬蓬勃勃的绿色枝叶,茂盛的枝叶间盛开着一朵朵广玉兰花,白洁的花瓣舒展饱满,宛如碧绿油亮宽厚的树叶中开放的一朵朵圣洁雪玉般的荷花,向空中飘散着一缕缕典雅的芬芳馨香,世间美誉之为荷花玉兰。这是巴金先生生前种下的,广玉兰树的寓意是高尚、美丽、纯洁,生生不息,传承世间。巴金先生一生都以“讲真话,把心交给读者。”为创作原则,所以,国内外的文人都将广玉兰树誉作巴金先生的崇高人格品质。游人们说,当年巴金先生经常漫步在这两株广玉兰树下,一边散步,一边思索、构思文章腹稿。广玉兰树靠近庭院的一旁,有着一座秋千,这里当年曾经回荡着小女孩天真、欢乐的童语笑声。旁边还有黄永玉先生赠送的一尊铜像,铜人张开双臂,伸向空中,拥抱二十一新世纪。这是巴金先生的老朋友黄永玉先生,为巴金故居揭幕仪式捐赠创作的雕塑作品,题名为“新世纪不再忧伤”。

五年前,我曾经在上海图书馆参观了“巴金的世界-----巴金先生110周年诞辰纪念展”,巴金先生的信仰世界”“文学世界”“生活世界展厅里,一张张浸透了岁月的发黄照片,一部部巴金先生创作的长篇小说书籍和编辑翻译的文学书籍和文学刊物,就像一条巴金先生著作书籍的长廊,琳琅满目地展现在每一位观众眼前无声地述说巴金先生文学创作史。巴金先生曾经说过:“我是春蚕,吃了桑叶就要吐丝,哪怕放在锅里煮,死了丝还不断,为了给人间添一点温暖。”走进巴金先生的世界,走进巴金先生“把心交给读者”的内心世界。走进巴金先生的故居,走进巴金先生充满绿色生命力的故居,巴金先生的慈祥亲切形象、鲜明高尚的人格风范在我们心中深深铭记。

巴金先生虽然已经不在人世,但是他的充满生命力的作品依然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位读者,久久地激荡着每一位读者的心灵。花园的西南侧有一个小卖部,里面的柜台里和书架上,摆放着巴金先生的图书和纪念品,游人们在这里购买一些珍爱的纪念品和图书,用以纪念。小店门口安放着巴金先生的手模,这副精致温柔的手模,显示着文学大家巨匠的底气品质,呈现着巴金先生一辈子的付出与辛劳,他写出的一部部文学著作,都是通过这一温柔的手写出来的,她蕴含着巴金先生一生的“把心交给读者,讲真话”的丰富内涵与真挚感情。

沿着巴金先生故居的东面的一条水泥小道,小道两边是绿盈盈的小草,还有一簇簇开放着的小花,有紫色的,有黄色的,有红色的,在和煦的微风中徐徐摇动,像是在欢迎每一位参观故居的朋友,这条小道从后院一直延伸通到大门。走到门口,握着门口管理员厚重的手,握手告别,我和游人三三两两怀着敬重的心情,依依不舍地告别了这座静静坐落在绿树葱茏里的巴金故居,离开鲜花绿树掩映中的巴金故居。

走出巴金故居不远,微风徐徐拂来,带给每一位行人鲜花的芬芳和温馨。我情不自禁,驻足回首眺望武康路上的巴金故居,那里有高大挺拔贞洁的广玉兰树,花香芬芳,四季常青;那里的巴金故居掩映在绿树葱茏、绿树蓊郁之中;那里的巴金故居充满了巴金先生文学作品生生不息的旺盛生命力。(文 姜国强)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