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亚硕的头像

李亚硕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8/12
分享

床头灯,枕边书

床头灯,枕边书

床头灯,枕边书,写下这六个字,我的心里温暖极了。

年幼时,我们一家六口住一眼土窑洞,窑洞里只挂一盏15瓦电灯泡,灯绳从高处垂下来,正好吊在两个土炕中间的炕台位置,到了晚上,“啪”的一声,灯熄了,窑里一片漆黑。躺在被窝里,我常奢侈地幻想,何时能有个小屋,即便不是很大的空间,只要有一盏属于自己的床头灯,我可以关起门来,自由自在地看书,看一页翻一页,想看多久就看多久,看到夜深人静,看到鸡叫头遍,多好啊。

后来这个愿望实现了。

父亲在院子里搭了三间矮小的土坯房,最南一间喂牲口,紧挨的一间堆满晒干的草料,北间放粮食和杂物。在不足10平米的北间里,父亲把装着粮食的麻袋摞起来,上面铺几块木板,成为一张床。我用空了的墨水瓶改造为一盏煤油小灯,挂在床头的土坯墙上,算是我的床头灯。我的枕边书五花八门,文学的,历史的,医学的,甚至有语文课本。白天我跟着大人们下地劳动,只有到晚上,我踏踏实实躺在我的粮食床上,钻进书本里,身体的疲劳、物质的贫穷一概烟消云散。我人生第一次有了自己独立的空间,觉得自己富有极了。我在北间看书,能清楚地听到牲口在南间有节奏的吃草声音,我不扰它,它不扰我;我起身给牲口添草,再钻进被窝拿起书本,能闻到手上淡淡的青草味。有风的晚上,我怕漏进来的风吹灭煤油小灯,拿衣服挡在旧式的窗棱那里;月朗星稀时,月光从窗缝挤进来,抚摸我的脸,偷看我的书;下雨天,雨水从椽头滴进房檐下的铁皮桶里,发出叮咚叮咚好听的响声。我曾经一个晚上看完张扬的《第二次握手》,苏冠兰“20年后结婚”的爱情约定,丁洁琼不计前嫌的第二次握手,二位主人公超越时空的爱国情怀深深震撼和吸引了我。我迷恋鲁迅的文章,普普通通的房子和长着野草的后园子,先生取了雅致的名称“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读散文《秋夜》时,我幼稚地质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该不是写错了?直至长大后,我才领悟其中的含义,先生用两株枣树表达“秋后要有春,春后还是秋”,实在是寓意深远。

成家以后,我的床头灯是一盏橘色的台灯,挨着床头有个专门放书的原木书柜,但我仍然习惯把要看的书随手放在枕头边。刚开始,妻子经常把我枕头边的书归置到书柜里,后来看我“恶习”不改,也就由我了。每晚我卧床看书时,妻子会一如既往端杯热茶递给我。偶尔我喝了浓茶,看书看到很晚,妻子突然睁开眼问你打盹了?怎么听不见你翻书?我伸臂拥拥她,帮她盖好被子,看她再度入眠。那一刻我是幸福的,也是被感动的——听不到我翻书的声音,妻子已然睡不着觉了,这该是多么大的理解和支持。

后来有了电视,有了手机,有了无处不在的网络,我难免受到手机和电视剧的诱惑,床头灯不再亮了,枕边书不经常看了。我似乎失去挑灯夜读的激情和兴致,再也没有熬个透夜看一部长篇小说。我像温水里的青蛙满足于安逸舒适的工作生活,在手机上斗地主、下象棋、刷抖音,看头条里的短视频小文章,当然头条里有很多知识,可以看小说,也算是读书吧。

但我骨子里的读书全然不是这样。我喜欢纸质书本,喜欢嗅闻书本散发出来的缕缕清香,喜欢听到慢而迟缓的翻书声,更喜欢在雨打窗棱的夏夜和风雪吹进寒窑的天气里卧床读书。这一切的偏好应该归功于我的父亲。我的父亲曾做过十几年的农村民办教师,印象里他的枕头下永远压着几本书,有时候他干脆用书本当作枕头。无数枯燥的夜晚,父亲头靠被垛给我们读人民日报、小说月报、小说选刊,不管读什么内容的文章,父亲一定是声情并茂,他常把书本卷握在左手心,常用沾过唾液的右手食指翻动书页,常把大大的报纸弄得哗啦哗啦响。在那清苦贫饥的岁月里,父亲传递给我们的是一笔高贵的精神财富,我因此度过青涩的童年,从此后也偷偷学着父亲的样子钻进被窝里看书。父亲的言传身教让我爱上纸质的书,而父亲当年读过的那么多书,我竟然几无保存,实属遗憾之至。

我曾在农村老家看到过一块门匾“晴耕雨读”,很是喜欢,觉得这家的主人至少是嗜好读书之人,晴天耕耘,雨天读书,犹如李清照“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多么和谐、多么有意境。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有段剧情,夜晚,屋里的灯光不是很亮,与石光荣闹了别扭的褚琴披衣服靠在床头,手里拿着厚厚的旧旧的一本书在看,心有不甘的石光荣躺在旁边不停地絮叨着;电视剧《父母爱情》里,江德福看《红楼梦》老是看歪了字行,安杰递给他一把戒尺,要他用戒尺挡着字。这些画面有着强烈的年代烙印,再现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就像身边发生的或亲身经历的,既熟悉又亲切。

而最念念不忘的读书,我以为就是夜里读书,一盏床头灯,几本枕边书,“香生帐里雾,书积枕边山”,书不多读,也不必多读,读几页算几页,待睡意袭来,身心俱安宁。

床头灯,枕边书

床头灯,枕边书,写下这六个字,我的心里温暖极了。

年幼时,我们一家六口住一眼土窑洞,窑洞里只挂一盏15瓦电灯泡,灯绳从高处垂下来,正好吊在两个土炕中间的炕台位置,到了晚上,“啪”的一声,灯熄了,窑里一片漆黑。躺在被窝里,我常奢侈地幻想,何时能有个小屋,即便不是很大的空间,只要有一盏属于自己的床头灯,我可以关起门来,自由自在地看书,看一页翻一页,想看多久就看多久,看到夜深人静,看到鸡叫头遍,多好啊。

后来这个愿望实现了。

父亲在院子里搭了三间矮小的土坯房,最南一间喂牲口,紧挨的一间堆满晒干的草料,北间放粮食和杂物。在不足10平米的北间里,父亲把装着粮食的麻袋摞起来,上面铺几块木板,成为一张床。我用空了的墨水瓶改造为一盏煤油小灯,挂在床头的土坯墙上,算是我的床头灯。我的枕边书五花八门,文学的,历史的,医学的,甚至有语文课本。白天我跟着大人们下地劳动,只有到晚上,我踏踏实实躺在我的粮食床上,钻进书本里,身体的疲劳、物质的贫穷一概烟消云散。我人生第一次有了自己独立的空间,觉得自己富有极了。我在北间看书,能清楚地听到牲口在南间有节奏的吃草声音,我不扰它,它不扰我;我起身给牲口添草,再钻进被窝拿起书本,能闻到手上淡淡的青草味。有风的晚上,我怕漏进来的风吹灭煤油小灯,拿衣服挡在旧式的窗棱那里;月朗星稀时,月光从窗缝挤进来,抚摸我的脸,偷看我的书;下雨天,雨水从椽头滴进房檐下的铁皮桶里,发出叮咚叮咚好听的响声。我曾经一个晚上看完张扬的《第二次握手》,苏冠兰“20年后结婚”的爱情约定,丁洁琼不计前嫌的第二次握手,二位主人公超越时空的爱国情怀深深震撼和吸引了我。我迷恋鲁迅的文章,普普通通的房子和长着野草的后园子,先生取了雅致的名称“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读散文《秋夜》时,我幼稚地质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该不是写错了?直至长大后,我才领悟其中的含义,先生用两株枣树表达“秋后要有春,春后还是秋”,实在是寓意深远。

成家以后,我的床头灯是一盏橘色的台灯,挨着床头有个专门放书的原木书柜,但我仍然习惯把要看的书随手放在枕头边。刚开始,妻子经常把我枕头边的书归置到书柜里,后来看我“恶习”不改,也就由我了。每晚我卧床看书时,妻子会一如既往端杯热茶递给我。偶尔我喝了浓茶,看书看到很晚,妻子突然睁开眼问你打盹了?怎么听不见你翻书?我伸臂拥拥她,帮她盖好被子,看她再度入眠。那一刻我是幸福的,也是被感动的——听不到我翻书的声音,妻子已然睡不着觉了,这该是多么大的理解和支持。

后来有了电视,有了手机,有了无处不在的网络,我难免受到手机和电视剧的诱惑,床头灯不再亮了,枕边书不经常看了。我似乎失去挑灯夜读的激情和兴致,再也没有熬个透夜看一部长篇小说。我像温水里的青蛙满足于安逸舒适的工作生活,在手机上斗地主、下象棋、刷抖音,看头条里的短视频小文章,当然头条里有很多知识,可以看小说,也算是读书吧。

但我骨子里的读书全然不是这样。我喜欢纸质书本,喜欢嗅闻书本散发出来的缕缕清香,喜欢听到慢而迟缓的翻书声,更喜欢在雨打窗棱的夏夜和风雪吹进寒窑的天气里卧床读书。这一切的偏好应该归功于我的父亲。我的父亲曾做过十几年的农村民办教师,印象里他的枕头下永远压着几本书,有时候他干脆用书本当作枕头。无数枯燥的夜晚,父亲头靠被垛给我们读人民日报、小说月报、小说选刊,不管读什么内容的文章,父亲一定是声情并茂,他常把书本卷握在左手心,常用沾过唾液的右手食指翻动书页,常把大大的报纸弄得哗啦哗啦响。在那清苦贫饥的岁月里,父亲传递给我们的是一笔高贵的精神财富,我因此度过青涩的童年,从此后也偷偷学着父亲的样子钻进被窝里看书。父亲的言传身教让我爱上纸质的书,而父亲当年读过的那么多书,我竟然几无保存,实属遗憾之至。

我曾在农村老家看到过一块门匾“晴耕雨读”,很是喜欢,觉得这家的主人至少是嗜好读书之人,晴天耕耘,雨天读书,犹如李清照“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多么和谐、多么有意境。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有段剧情,夜晚,屋里的灯光不是很亮,与石光荣闹了别扭的褚琴披衣服靠在床头,手里拿着厚厚的旧旧的一本书在看,心有不甘的石光荣躺在旁边不停地絮叨着;电视剧《父母爱情》里,江德福看《红楼梦》老是看歪了字行,安杰递给他一把戒尺,要他用戒尺挡着字。这些画面有着强烈的年代烙印,再现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就像身边发生的或亲身经历的,既熟悉又亲切。

而最念念不忘的读书,我以为就是夜里读书,一盏床头灯,几本枕边书,“香生帐里雾,书积枕边山”,书不多读,也不必多读,读几页算几页,待睡意袭来,身心俱安宁。床头灯,枕边书

床头灯,枕边书,写下这六个字,我的心里温暖极了。

年幼时,我们一家六口住一眼土窑洞,窑洞里只挂一盏15瓦电灯泡,灯绳从高处垂下来,正好吊在两个土炕中间的炕台位置,到了晚上,“啪”的一声,灯熄了,窑里一片漆黑。躺在被窝里,我常奢侈地幻想,何时能有个小屋,即便不是很大的空间,只要有一盏属于自己的床头灯,我可以关起门来,自由自在地看书,看一页翻一页,想看多久就看多久,看到夜深人静,看到鸡叫头遍,多好啊。

后来这个愿望实现了。

父亲在院子里搭了三间矮小的土坯房,最南一间喂牲口,紧挨的一间堆满晒干的草料,北间放粮食和杂物。在不足10平米的北间里,父亲把装着粮食的麻袋摞起来,上面铺几块木板,成为一张床。我用空了的墨水瓶改造为一盏煤油小灯,挂在床头的土坯墙上,算是我的床头灯。我的枕边书五花八门,文学的,历史的,医学的,甚至有语文课本。白天我跟着大人们下地劳动,只有到晚上,我踏踏实实躺在我的粮食床上,钻进书本里,身体的疲劳、物质的贫穷一概烟消云散。我人生第一次有了自己独立的空间,觉得自己富有极了。我在北间看书,能清楚地听到牲口在南间有节奏的吃草声音,我不扰它,它不扰我;我起身给牲口添草,再钻进被窝拿起书本,能闻到手上淡淡的青草味。有风的晚上,我怕漏进来的风吹灭煤油小灯,拿衣服挡在旧式的窗棱那里;月朗星稀时,月光从窗缝挤进来,抚摸我的脸,偷看我的书;下雨天,雨水从椽头滴进房檐下的铁皮桶里,发出叮咚叮咚好听的响声。我曾经一个晚上看完张扬的《第二次握手》,苏冠兰“20年后结婚”的爱情约定,丁洁琼不计前嫌的第二次握手,二位主人公超越时空的爱国情怀深深震撼和吸引了我。我迷恋鲁迅的文章,普普通通的房子和长着野草的后园子,先生取了雅致的名称“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读散文《秋夜》时,我幼稚地质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该不是写错了?直至长大后,我才领悟其中的含义,先生用两株枣树表达“秋后要有春,春后还是秋”,实在是寓意深远。

成家以后,我的床头灯是一盏橘色的台灯,挨着床头有个专门放书的原木书柜,但我仍然习惯把要看的书随手放在枕头边。刚开始,妻子经常把我枕头边的书归置到书柜里,后来看我“恶习”不改,也就由我了。每晚我卧床看书时,妻子会一如既往端杯热茶递给我。偶尔我喝了浓茶,看书看到很晚,妻子突然睁开眼问你打盹了?怎么听不见你翻书?我伸臂拥拥她,帮她盖好被子,看她再度入眠。那一刻我是幸福的,也是被感动的——听不到我翻书的声音,妻子已然睡不着觉了,这该是多么大的理解和支持。

后来有了电视,有了手机,有了无处不在的网络,我难免受到手机和电视剧的诱惑,床头灯不再亮了,枕边书不经常看了。我似乎失去挑灯夜读的激情和兴致,再也没有熬个透夜看一部长篇小说。我像温水里的青蛙满足于安逸舒适的工作生活,在手机上斗地主、下象棋、刷抖音,看头条里的短视频小文章,当然头条里有很多知识,可以看小说,也算是读书吧。

但我骨子里的读书全然不是这样。我喜欢纸质书本,喜欢嗅闻书本散发出来的缕缕清香,喜欢听到慢而迟缓的翻书声,更喜欢在雨打窗棱的夏夜和风雪吹进寒窑的天气里卧床读书。这一切的偏好应该归功于我的父亲。我的父亲曾做过十几年的农村民办教师,印象里他的枕头下永远压着几本书,有时候他干脆用书本当作枕头。无数枯燥的夜晚,父亲头靠被垛给我们读人民日报、小说月报、小说选刊,不管读什么内容的文章,父亲一定是声情并茂,他常把书本卷握在左手心,常用沾过唾液的右手食指翻动书页,常把大大的报纸弄得哗啦哗啦响。在那清苦贫饥的岁月里,父亲传递给我们的是一笔高贵的精神财富,我因此度过青涩的童年,从此后也偷偷学着父亲的样子钻进被窝里看书。父亲的言传身教让我爱上纸质的书,而父亲当年读过的那么多书,我竟然几无保存,实属遗憾之至。

我曾在农村老家看到过一块门匾“晴耕雨读”,很是喜欢,觉得这家的主人至少是嗜好读书之人,晴天耕耘,雨天读书,犹如李清照“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多么和谐、多么有意境。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有段剧情,夜晚,屋里的灯光不是很亮,与石光荣闹了别扭的褚琴披衣服靠在床头,手里拿着厚厚的旧旧的一本书在看,心有不甘的石光荣躺在旁边不停地絮叨着;电视剧《父母爱情》里,江德福看《红楼梦》老是看歪了字行,安杰递给他一把戒尺,要他用戒尺挡着字。这些画面有着强烈的年代烙印,再现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就像身边发生的或亲身经历的,既熟悉又亲切。

而最念念不忘的读书,我以为就是夜里读书,一盏床头灯,几本枕边书,“香生帐里雾,书积枕边山”,书不多读,也不必多读,读几页算几页,待睡意袭来,身心俱安宁。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