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邝以陶的头像

邝以陶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4/27
分享

点燃那盏煤油灯

小时候读小学时,每天很早就到学校早读了。夏季天亮得早,我们就去得早,可到了冬天,日短夜长,早晨上学时天还没亮。那时候还没有电灯,家里用的仅有一两盏煤油灯也不能带去学校,教室黑漆漆一片,就不能早读了。

忘记了当时是哪个同学先自己制作了一盏简易的煤油灯,那是用旧墨水瓶做的。自制煤油灯解决了早读照明,又省下一笔买灯钱,同学们都纷纷效仿着制作,我也学着自己制作了一盏。制作是很容易的,找一个废弃的旧墨水瓶子,在盖上钻一小圆孔,然后穿一根用铁.皮卷成的小筒,再在小筒中穿一条棉纱小绳子作灯芯,上端露出盖面一小段线头作点火,下端留一长段线放在瓶内吸油,往墨水瓶里倒半瓶煤油,把盖拧紧,一盏简易的煤油灯就做成了。

自制墨水瓶煤油灯虽然没有灯罩,也不能调节亮度,但对于我们在那年代是一件大宝贝了。有了自制煤油灯,同学们就赶大早上学早读了,教室里几十个同学都点燃了那盏煤油灯,那几十盏昏黄的灯火飘忽着跳跃着,在黎明前的黑暗里一闪一亮,象那银河中的点点星星,象那夜幕里的闪闪萤火虫,象那夜泊江湾的柔柔渔火,那灯光照亮着我们的书本,陪伴着我们开始了早读。我们放开喉咙高声朗读,那朗朗的童声,在那昏黄微弱的灯火中飘荡回旋,声与光的互动,黑与亮的反差,成了教室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岁月匆匆,春天正是读书时。忽而一阵微风吹来,微弱的灯火在摇曳,差点熄灭了,我手急眼快,连忙把课本打开竖立放在灯旁遮风,其他同学也手忙脚乱拿出书本放在煤油灯旁遮挡,灯火护住了,风也停吹了,中断了片刻的早读又继续,朗朗的读书声又响起来了。树欲静而风不止,不料又一阵风吹进教室,把我的书本吹倒了,灯火也随之熄灭了,我只好又要重新点燃那盏煤油灯了。刚擦亮一根火柴,又被风吹熄了,连擦几根火柴都没点燃那盏灯,我真舍不得再用虽是两分钱一盒的火柴点灯了,我把灯凑近同桌同学的灯对接借火点着,那盏熄灭的煤油灯又重新点燃了,光明又回到了我的桌面上,从那以后,很多同学的灯被吹熄后,都学着我那样向同桌的灯借火。也是从那以后,很多同学来到教室也不用火柴点灯,而是向先到已点灯的同学借火。全班除了第一个先到教室的同学是用火柴把自己的灯点燃,后到的同学都是借火点灯,同桌借同桌,一个借一个,每天早上一根火柴点燃了全班几十盏灯火,真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呢。

那年一个严冬的早晨,寒气迫人,我点燃灯后一边读书,一边把双手向着灯火取暖,一个不小心把煤油灯碰倒打翻在地摔破了,我难过得落泪了。心痛的是煤油全漏光流到地上了,一斤煤油三角钱,比一斤鸡蛋还贵,还是凭证限量供应购买的。同学们围过来安慰我,一个同学把自己多做备用的一盏煤油灯拿出来给我用,还把自己灯里的煤油倒了一点过来,其他同学也纷纷把自己灯中的煤油倒送一点,几十个同学每人倒一点,很快就盛了大半瓶了,我默默望着同学的义举又落泪了,这是感激的泪水。

冬天在煤油灯下早读,在微弱的灯火映照下,烘得脸蛋红红的,身子也暖暖的,读起书来很带劲。可夏季就不一样了,灯火虽弱,都烘得满头大汗,我一边读书一边擦汗,忍受着没有灯罩的煤油灯燃烧时发出的热量和难闻的煤油烟味,但我更享受着柔黄煤油灯光下的墨韵书香,陶醉在知识的海洋,在书海里尽情遨游。读着读着,天也渐渐亮了,为节省煤油,我和同学们都把自己的灯吹熄,又继续早读。忽然我的同桌看着我笑了,我莫名其妙,抬头看他,我也笑了起来,再看其他同学,笑得更欢了,原来是煤油灯火熏得大家鼻孔都是黑黑的,你笑我,我笑你,全班同学都笑起来了。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半个世纪过去了,当年那盏曾陪伴着我走过了少年读书岁月的煤油灯早已丢弃不存在了,在那物质贫乏的困难年代,那盏简易自制的小小煤油灯在我的读书生涯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那时有了这么一盏煤油灯照明读书已很知足了,我们再不会重蹈那古代的“囊萤映雪”,在夏天以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在冬天以雪地反光照明读书,也不必再仿学古代的“凿壁偷光”,靠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一盏小小的煤油灯点燃了我的少年梦,拨亮了希望的心灵,照亮了苦读前行的光明。在科技发达、万家灯火的今天,我又想起那盏煤油灯,我想再点燃我心中的那盏煤油灯,把那年代勤奋读书、友爱待人、节俭生活之光再发扬光大,传承下去,永不熄灭。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