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就是免疫力(外一篇)
郭文斌
韩春萍:我注意到,在你的书中,发行量最大的不是代表作《农历》,而是文化随笔集《寻找安详》,这是为什么?
郭文斌:对,《寻找安详》已经十四次重印,为什么大家比较认可呢,现在看来,是读者能从中找到放松感、安全感,它主要是抑郁症患者痊愈之后口耳相传在推广。在这一次疫情中好多人就给大家推荐这本书,为啥呢?晚上睡不着的时候读几页就睡着了,它能让人放松。
这些年我在干预抑郁症的时候发现一个问题,但凡抑郁症你去跟踪,他的爸爸妈妈都有强烈的“三欲”,哪三欲?控制欲、占有欲、表现欲。他爸爸妈妈的“三欲”又是怎么来的呢?再去跟踪会发现,是因为他们的内心有恐惧。爸爸妈妈内心的恐惧又是怎么来的呢?再往深里挖你会发现,这些父母没有安全感。为什么没有安全感呢?再往前探一步,你会发现这些父母在童年的时候缺爱了,正是这种缺失让他们害怕失去,越害怕失去,就越控制,越占有。这几年我们小课堂干预了好多这样的孩子,只要爸爸妈妈把“三欲”降低,孩子会马上好转。因此,我就特别注意一个问题,一定要想方设法帮现代人重建安全感,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读有安全感的书。在《寻找安详》的姊妹书《醒来》中,我就特别探索了这一问题。从《醒来》的发行势头看,很快会超过《寻找安详》。
一定意义,今天的疫情大爆发,就是人类的安全感教育出问题了。
韩春萍:郭老师一直呼吁大阅读决定生命力,人们现在习惯用智能手机,各种信息耗费了很多精力,一年下来可能也读不了几本书。请您谈一下读书的意义。
郭文斌:古人说,“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是许多人家的中堂对联,以此提醒家人,人生无非就是两件事,第一读书,第二行善。
中国古代社会有一个保持了几千年的传统,那就是耕读传家。为什么要读书呢?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离不开读书。人有两套营养系统,一套是食物,一套是读物。给身体提供营养的是食物,给心灵提供营养的是读物。
韩春萍:您一路走来,读书对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或者是改变呢。
郭文斌:在回答你这个问题之前,我要说,阅读有广义狭义之分,书也有广义狭义之分。从狭义的角度讲,我在应该读书的年龄,恰恰没书读。上小学时,常常半学期了还没有课本,要么借旧课本,要么抄课本。唯一读过的课外书是《渡江侦察记》,还被撕掉了一半。从广义的角度讲,听过不少书,那就是戏,还有父母在被窝里面讲的那些民间故事。比如,我在长篇小说《农历》里面把整个《目连救母》“搬进”“中元”那一章,有评论家说,这样破坏了书的文学性,影响获奖。
韩春萍:您为什么几次修订书稿都没有舍得把这一出戏拿掉呢?
郭文斌:因为太喜欢了,那真是一种生命的营养。讲的是目连母亲因为不知书达理,做了错事,被罚到地狱受苦。目连想尽一切办法,把母亲救出苦海这么一个过程。一次次看这出戏的时候,人的孝心、敬心、畏心被唤醒。
韩春萍:对,《目连救母》是非常重要的一则民间戏曲,源头是民间神话传说。读书也应该包括读民间口传文学和民俗文化。
郭文斌:对,我把它称为大阅读,在宁夏西海固,有着非常充沛的仪式感很强烈的民俗,我在长篇小说《农历》里面写到的十五个传统节日,就是童年记忆。那十五个节日,事实上就是十五部书,年年重复。让我们得以浸润其中,读天读地读人间。
大年三十,我们要到庙里抢头香,当我们站在庙台前的时候,那一种震惊用语言无法描述,为什么呢?庙墙上全是各种各样的对联,就像一个书法展。大年初一要一家一户地去串门,拜年。乡亲们平常舍不得挂的字画,这时都挂出来了。有许多字就是那时候认的,有许多对联就是在那个时候背下来的,比如“三阳开泰从地起,五福临门自天来”。问父亲什么是“三阳”,什么是“开泰”,当时不懂,后来才知道这是《周易》里面的泰卦。《周易》里面最吉祥的两卦,一是谦卦,一是泰卦。问啥叫“五福”,父亲就给我讲,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那“五福”怎么样才能获得呢?父亲就讲,好好读书,好好行善。教育完成了。
韩春萍:是的,民俗文化和口传文学具有教育和传承的功能,今天的纸质阅读氛围变淡了,虽然网络信息比较繁杂,但网络环境作为虚拟空间,作为现实的投射空间,与传统的民间社会形态非常相似。您认为这时候重提大阅读概念会有怎样的启发呢?
郭文斌:在中华五千年的演进过程中,有一个保持不变的传统,那就是耕读传家。耕读是大前提,传家是一个期许。四大文明唯独中华文明没有断流,我想跟中华民族有这样的一个传统有关系。这种传统的优越性,在这次全球性疫情大爆发期间充分显示出来。如果只玩概念,只玩虚拟,只玩数字经济,现在就吃不消了。当下,人们需要实实在在的面粉,实实在在的大米,实实在在的口罩,这就是耕读传统的重要性。中国人传统的早晚课,让我们的心灵保持生机。早上读书提醒你一天怎么度过,晚上读书检查你一天是否有错。天天反省,天天矫正。耕读传统的“耕”,对应在今天,就是实体经济。每年的一号文件,也是这一传统的延续。
韩春萍:我们现在说一下狭义的阅读,您认为阅读对最普通的人来说价值在哪里。
郭文斌:在我看来,主要是提高认知水平、思维水平、生存能力、生活诗性。但是,随着手机终端的发达,纸制书的阅读量下降了,从百分之八十降到了百分之二十。每个人的手上都是一部手机,眼睛一睁开在手上,临睡前还在手上。浅阅读正在代替深阅读,粗糙阅读正在代替精致阅读,人类面临着被碎片化信息流裹挟的危机。
韩春萍:这大概是每个人的困扰,其实阅读的本质没有改变,只是媒介和阅读方式改变了,那么今天如何利用智能手机和互联网促进阅读,我注意到,你在谈阅读的与时偕行,请给大家分享一下。
郭文斌:这些年,我倡导大家建立一种带有激励性的机制性的读书群,也可以称为考核式读书。今年大年初六,我就倡议全国传统文化平台,赶快建线上读书群,没想到效果很好,两个月下来,经我倡议的读书群已经有一百多个。这些读书群用什么方法呢?每天在群里打卡,今天你读了多少页,读了多少章,有量化考核,只要你进群,就不能偷懒。如果两天没读,或者三天没读,那就请你出群了。其中有一家“文明十二家”群,在两个月的视频总结会议上看到,能够坚持长期读书的人有多少呢,八千多人,能够每天写读书笔记的有一千二百人。
每天读一小时的书,写一篇一千字左右的读书笔记,我算了一下,总共得三个小时,有些同学居然把读书笔记写到两千字,十天两万字,六十天,就是一本120万字的书。
在今天,我们更需要抱团取暖,抱团学习。七年前,我就意识到这个问题,倡议在银川建立了“寻找安详”小课堂,成立班委,组织大家学习。每进教室,要关机。五天的封闭班,愿意参加的,要遵守班规,其中有一条,就是上交手机,告知家人,有事打课堂公共电话。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我意识到,现在,靠自觉性读书,靠单打独斗读书,已经很难。读几页书,就想看一下手机,一看,就被粘住了,不觉,一两个小时就过去了,不觉,一天就过去了,很懊丧。
韩春萍:利用读书群互相鼓励、相互督促来读书是一个好办法,我也在实践,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阅读作为个人行为一旦团体化,共读什么样的书就成了重中之重,您是如何促成读书群成员达成共识的呢?
郭文斌:你问的这个问题很好。阅读为心灵提供营养,营养有高有低。疫情防控期间,大家有体会,信息纷繁杂乱,让人无所适从,怎么办,还是从经典中找答案。因为经典是经过时间检验了的常识,从能量的角度讲,也要比普通读物高。
这两个月来,我们发现,但凡读经典的家庭和团队,恐慌度低,焦虑度低,抑郁度低。文明十二家的同学分享的时候讲到,河南离湖北很近,当初很恐慌,有些人甚至晚上睡不着觉,参加了学习之后,每天有三个小时经典学习,就把恐慌消除掉了。古人讲,正念生正气,正气就是免疫力。
《黄帝内经》可以加深我们对阅读意义的理解,它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量子学已经证明,任何事物都由三要素构成,信息系统、能量系统、物质系统。信息系统正确,能量系统就会有序。每天读书就是让我们的正气存内,而正气能够存内,邪就不可干了。《黄帝内经》里还有一句话,“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人的精神怎么样才能内守呢?大家都有体会,当你读《道德经》的时候,半个小时精神是向内的,因为一走神就读不下去了。《黄帝内经》里还有一句话,“恬淡虚无,真气从之”。一个人怎么样才能恬淡虚无呢?很简单,读能够让你恬淡虚无的书。
韩春萍:您倡导大家共读传统文化经典,但很多人对如何读经典如何用经典有困惑,另外经过中国近现代以来的社会发展,今天人们如何保持对优秀传统文化典籍的信心?
郭文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受益是树立信心的秘要。为什么《道德经》成了世界上第二大阅读频率最高的书。因为它能让人放松,在竞争、焦虑、抑郁折磨人类的今天,一部能够让人有放松感的书,当然会受到人们欢迎。这一次疫情中,有相当多的人在读《道德经》。总书记讲,文艺工作者要“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创作如此,阅读同样。为什么要阅读?明德,为什么要阅读?《大学》里面讲,第一,明明德;第二,亲民;第三,止于至善。
韩春萍:家庭阅读更有利于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也是全民阅读的一个推动力,您有什么好方法推荐给家庭阅读。
郭文斌:除过建立“寻找安详小课堂”这些社会学习平台,这些年,我还在全国倡导建立家族学习群。比如“郭氏好学风好家风好作风”读书群。刚开始,我动员大侄媳妇带头读,在“喜马拉雅”读,然后发在群里,每天读一遍《弟子规》《大学》,让其他侄子侄孙跟进,包括外甥也是打卡。外甥张彦慧已经把《道德经》读了400遍。群主每天统计,月总结,每半年表彰奖励一次。
原来夫妻不和谐的,在读书的过程中和谐了;原来打麻将喝酒的,在读书的过程中戒掉了。抽烟喝酒会上瘾,读书也会上瘾。第一遍痛苦,第二遍痛苦,四五十遍之后,每天不读,就骨头痒。外甥来银川给我拜年,也要早上读一遍《道德经》。小课堂的张晧,有一次我带他到广东讲课,跟我住一个房间,晚上十点多了,我都累得早早躺下了,他怕吵我,躲在卫生间读了一遍《弟子规》。有报道称,某地疫情后上班第一天,预约结婚和离婚各一半。我特别作了调查,建立了读书群的家庭,很少有人离婚。
一定意义上,离婚是迷茫的结果。这些年,小课堂劝和了许多要离婚的夫妻。明天就要上法庭了,今天约他们到小课堂,把道理讲透,就撤诉了。人不学习,很难把事做对,就像不用导航,就往往把车开到岔道上一样。为什么古人要讲耕读传统,因为一个人不明理是很难把事做对的。
总书记在2015年的春节团拜会上讲,无论时代发生怎样的变化,无论生活格局发生怎样的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重视家庭,重视家教。我这些年协助中央电视台做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540集,但凡兴旺发达的家族都注重家族式学习。曾国藩给自已定日课,每天读十页经、十页史,每天写反省日记,而且用小楷写,写成让师友批阅,监督自己改过。
中国历史上几大立功立言立德都全的人,王阳明,曾国藩,诸葛亮,都在强调儿女们读书。林则徐讲,“生下儿女比我强,要它银钱做什么,生下儿女不如我,要它银钱又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益增其过。”那怎么办?给儿女们不留钱财留什么呢?留家风,而家风没有学风是无法保障的。为什么古人说富不过三代呢?因为一个家族如果不明理,人们很难保持勤勉,很难保持廉洁,很难保持生命力。像钱学森这样的家族,像范仲淹这样的家族都是靠学风来做保障的。
韩春萍:我注意到您倡导的传统文化经典共读的落脚点在修身和齐家上,也有人会担心如果在家中过于强调经典权威和规则的话,会影响孩子的独立主体精神和创造力培养,那么如何在其中找到平衡点,请您分享一下经验?
郭文斌:在古代,每个大家族都有私学,今天,传统意义上的大家族没有了,即使有,也没有凝聚力了,因为祠堂没有了,那怎么办呢?可以建立有共同价值观的学习团队,比如“寻找安详小课堂”,就是这么诞生的,已经七年了,每周六大家来这里,几十位同学,共读一本书,共看一集节目。近两年,每周六的早上,先齐诵经典,然后看一集我在海口电视台讲的《弟子规》,看一集纪录片《记住乡愁》,然后大家分享。
分享注重力行。中国人读书一定是用来做的,不是只让我们做饱学之士。《论语》开篇讲,“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在实践中体会道理的美妙。而这种快乐感会驱动我们进一步学习。接下来,会“有朋自远方来”。为什么小课堂会有这么多朋友来呢?因为这个地方有快乐,有祥和,能降低离婚率、犯罪率、抑郁率。为此,人们从全国各地来。第三句话,“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一个人,评先进高兴,不评先进也高兴,提拔高兴,不提拔也高兴,为什么呢?内心充满喜悦,很充实,不需要外在的评价,这就是孔颜之乐。孔子和颜回为什么那么乐呢?因为他们在书的滋养中,在经典的滋养中,在圣人的教诲的滋养中。所以,“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小课堂带给大家的就是这么一种快乐。有好多同志分享时讲到,原来以为挣了钱就快乐了,后来发现挣了钱并没有快乐。怎么样才能找到快乐呢?把向外找的心收回来,向内找,把向物质世界找幸福的心收回来,向精神世界找,快乐就到来了。
韩春萍:通过共读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让人有获得感、幸福感和成就感,这在当前疫情全球化和自然灾难频繁的背景下很有意义,不过也有人会担心如果这样抱团取暖和安于现状,会不会削弱促进社会变革的力量和勇气,如何将家—国—天下的理想进阶落实到实践层面,这是古代读书人的难题,也是今天倡导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分子需要继续探索的难题,您有什么经验和大家分享吗?
郭文斌:我常常讲不能保持的财富不是真财富,不能保持的快乐不是真快乐,不能保持的幸福不是真幸福。一个人的幸福快乐怎么样才能保持呢?读,行。就是孔子讲的一边明理,一边去实践。试一试《论语》在生活中用能不能快乐,试一试《道德经》在生活中用能不能快乐。在这一次疫情期间,小课堂的许多同学都去做志愿者了,没有人去动员他,大家要么给武汉寄口罩,要么给武汉寄书。“寻找安详“小课堂和仁口腔连锁会同宁夏卫健委信息中心本来要给援鄂医生每人赠送一本我的《醒来》《寻找安详》,最后,只凑齐一半,这两本书都是由湖北长江文艺出版出的,出版社处于瘫痪状态。我常讲,“最好的阅读就是做”,读一句做一句。比如《弟子规》里面讲“父母呼,应勿缓”,就很难做到。今天的孩子,有多少能做到?做不到会有什么后果呢?后果严重。只有父母呼,应勿缓,将来老师呼,才能不缓;只有老师呼,应勿缓,将来走上工作岗位,领导呼,才能不缓,国家呼,才能不缓。“应”是一种沟通态度,不是一般人理解的被动接受指令。这就是孔子讲的“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次第,它被千千万万个家庭化为千千万万种家训。
世界读书日要真正深入人心,就要既倡导读,又倡导行,打好知行合一牌,这些年王阳明为什么这么热,大家看中的,正是他的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在今天,推动任何一项活动都要用利润思维。如果人们从中没有尝到一种持久的快乐,用强制的方法是坚持不下来的。大家在学习中获益了,在践行中获益了,他就能坚持了。小课堂的班主任每一次开班都有一个致辞,就是他的“四乐”:原来他是医院的常客,坚持学习三年之后身体好了,省下医疗费也可以拿出来做公益了,一乐;原来夫妻关系很糟糕,每天活在一种吵吵闹闹之中,通过学习价值观一致了,夫妻关系和谐了,二乐;原来儿子叛逆,呆在国外不回来,通过学习儿子明白了,不但回来了,还做了课堂的法定代表人,三乐。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对夫妻再有钱如果儿子不认同他,有幸福感吗?原来跟员工之间是一种对立关系,现在其乐融融。有一天他的老妈妈过生日,员工集体去看望。在这里,大家可以感受到一种小共产主义社会的气氛,一块吃,一块学习,一块奉献。我参加过他们公司的年会,年会上重要的一个板块就是讲小课堂,让人感觉到业务已经成其次,而对社会的贡献成了主要的。这时候他在社会上受到千千万万人的尊重,这种尊重感带给他的快乐要比赚钱多得多。去年小课堂还被评为社会阅读的先进,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给张晧戴了红花。
韩春萍:今天,手机已经绑架了人类,许多人悲观地认为传统阅读将要退出历史舞台,你怎么看?
郭文斌: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当千千万万的家长知道,他带头阅读,他的孩子会身心健康的时候,他就把手机放下了。我就有体会,只要小家伙出现在我面前,我就立即把手机藏起来,拿一本书读让我高兴的是,现在,他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妈妈给他读一章我的长篇小说《农历》,我感到特别欣慰。因为《农历》写的是小孩的故事。不听不睡觉。现在一遍已经听完了,在听第二遍。我们小课堂有一个刘一然,大家可以在我的朋友圈听,她把整个《农历》在喜马拉雅录完了,我每天转一次,好多人都在听,我们一家平时就打开手机听。刘一然现在还不到六岁,她已经没有任何障碍地把《农历》能读下来。她爸爸妈妈说,这个孩子的养成教育已经完成了一大半,因为《农历》写的本身就是两个小孩如何在传统文化浸润下成长。我为什么在朋友圈不厌其烦地转发刘一然读的《农历》呢,就是激励家长们像刘一然的父母学习,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一些单位请我去讲课,能感觉到,不少人有对抗情绪,但当你把刘一然的读书视频放出来,大家一下就来神了,为啥呢?年轻夫妻最关注的就是孩子的教育,一下子把他的心就抓过来了,两天的论坛他们听得可认真了,最后分享,都争着上台。
当大家知道,已经有不少学校给刘一然提前下订单,大家就更希罕。上一个重点学校多难啊,但是这个孩子已经没问题了。我就顺势启发家长,知道刘一然为什么热爱读书吗,因为他的爸爸妈妈带头读。大家可以想象一下,360天一天都不断,每天读一章,那是需要恒心的。我考量了一下,我就做不到,我今天做节目就放下了,但是她雷打不动。有一天,我听到刘一然咳嗽,她妈妈说,要不今天不读了,她不,仍然读了一章。显然,这个孩子已经读书上瘾,每天不读一节,这个日子就过不去了。因此,在今天,我们推动阅读一定要注重利润思维,让家长看到阅读的利润。因此,我是一个传统阅读的乐观主义者。
韩春萍:听小课堂的同学说,你近年来大量向全国捐书,都捐了三百万码洋了,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郭文斌:这是乘热打铁。随着受益人群的口耳相传,请我去讲课的单位越来越多,但是仅靠一堂课解决问题,显然是不可能的,如何让大家把课堂效果保持下来,把书送到大家手上就是一个途径。另外,大家在听完你的课后,对你产生信任感后,你把书送给他,他会推荐给家人和孩子看,书的价值就得以发挥。
韩春萍:你多次讲到,听书时代已经到来,能详细给大家讲讲吗?
郭文斌:是,一方面,生活节奏太快,无法坐下来读书,另一方面,现代性为听书提供了方便,二者结合,听书时代就到来了。至少我和我太太就这样,做饭,洗衣,拖地,都在听刘一然的音频。我们那个小家伙,跟刘一然不一样,没有正儿八经教,但从生下来,我们就让他听国学机里录好的经典,三四岁的时候,我们发现,他一边玩积木,一边开始背了。我现在常给家长讲,当年我们学的教育学是有问题的,等孩子懂了再教,是错误的。正确的做法是妈妈在怀孩子的时候,你就要给他读书了,刘一然的爸爸妈妈就是在怀她的时候就开始读了。
在人的六种感官里面,听是最敏感的。总结一下,一,家庭读书跟家风连接,跟传家连接,大家就有了动力;二,跟幸福和快乐连接;三,跟育儿连接;四,跟知行合一连接;五,听读连接。
韩春萍:您能不能给大家推荐几本随时能读又能指导实践的书呢?
郭文斌:第一,我还是倡导大家首先读经典,比如说四书五经,十三经,喜欢哪几部,就读哪几部。这些年,我给一些实践性团队推荐最多的是《弟子规》跟《了凡四训》。我为什么推荐这两本书呢,因为《弟子规》非常方便我们操作,它的精神是《论语》精神,但它好操作。比如孩子出门的时候纽扣没弄整齐,你马上来一句“冠必正,纽必结”;家长还没吃,他已经开始在盘子里动了,你马上来一句“长者先,幼者后”;上了卫生间没洗手,你马上来一句“便溺回,辄净手”;写完作业本子扔得乱七八糟,你马上来一句“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坐在那里抖腿,你马上来一句“勿摇髀”;出门的时候“咣”的一下把门关了,没有打招呼,你马上提醒他,“出必告,反必面”。
《弟子规》原来我也忽略过,但是自有了小家伙之后我觉得太好了,不是一般的好。成人要不要读呢,要,帮了别人一件事,别人没有感谢你,你心里就不舒服了,你马上提起来《弟子规》,“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一下子感觉心就平了。给太太提要求,太太没做到,你心里不舒服了,马上来一句“将加入,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
为什么给大家推荐《了凡四训》呢,前面讲过,要让人们接受一件事,就要让大家得到利润。《了凡四训》就讲做好人的利润。在今天,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教育很难完成。
战疫情需大信任
按:这是2月中旬应《今晚报》编辑朱孝兵先生约写的一篇短文,两个月之后再看,除了感慨,也多了一份自信,在大灾大难面前,在信息狂流面前,如何保持定力,保持自己的判断力,培养自己的前瞻性,成了人生最重要的功课,也是人生最重要的财富!
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今年的春节最不像春节了。在朋友圈跟人聊天时,我能感觉到许多人的惶恐与不安。可以说,当下疫情中,恐慌的情绪和心理给人们造成的伤害,在一定意义上,不比病毒本身轻。如何才能降低恐慌,不少心理专家都提出了很有价值的建议,但在我有限的阅读视域里,大都在技术性层面。窃以为,要想真正解决人们的恐惧,除过形而下层面的干预和心理援助,更要从形而上层面进行。这就要解决信心的问题,信心一倒,免疫力就丧失了。而要树立信心,就要坚定信任,对大逻辑的信任。
首先,要对党和政府有信心。各级党和政府针对当地疫情所制定和实施的防控政策,就是我们的金钟罩。防控疫情不是一个人的事,须有全局策略,整体部署,统筹兼顾,群防群控。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在个人做好科学防控的同时,要积极配合防疫人员及志愿者,做好防控工作:限制出入的小区,居民尽量减少出入;外地返工人员,一定如实报告个人近期行踪;有疑似症状者,赶紧给防控部门打电话报告……只有这样,相信党和政府,每个人都认真起来,坦诚相告,积极配合防控工作,才能帮我们早一天战胜疫情。
另外,我们要对自己有信心。不要整天杞人忧天,疑神疑鬼。我们要让自己活在当下,不要活在臆想的恐惧里。有些人可能会说:当下最大的事,不就是疫情吗?我每天不断关注疫情信息,都有点抑郁了。是的,这是大环境的“当下”,但不是每个人的“当下”。简单说,每个人的当下,就是你每时每刻在干什么,你要进入那个状态,而非身在曹营心在汉:吃饭的时候想着疫情,味同嚼蜡;睡觉的时候也想着疫情,辗转难眠;读书的时候也想着疫情,心不在焉,厌厌终日。这就是活得不在场,不走心。我们完全可以换一种活法,让自己活在当下,享受三餐的味道,在家好好陪陪家人孩子,享受人伦之乐,认真投入工作,体会忘我境界……如此一来,在当下状态中感受到愉悦,你会有一种力量感。你的心情自然会好起来。心情好了,免疫力自然会提高。
当然,适度紧张是必要的,它可以让你严格要求自己,配合科学防疫。但对于某些健康者而言,过度焦虑则不必。你如果焦虑得很,不妨这样暗示一下自己:该发生的,迟早会发生,不该发生的,永远不会发生。如果我的生命不该现在结束,概率性感染事件不会发生,即使发生了,也会治好;如果我的生命该现在结束,即使不得肺炎,也会以其它方式到来——而决定生命何时结束的,是每个人的生命力存量。
生命存量取决于你的思想和行为。因此,国难当头,在尽量做好科学防护的同时,一定要放松心情,心怀善念,尽己所能,捐款捐物,增加生命体的正能量,至于宿命之事,交给天地。
同时,我们要给大自然说对不起,真诚地说,我曾经的生活方式错误,从今天起改正,今后应该更加有爱心,对家人,对动物,对植物,对一切存在,尽可能节约,尽可能爱护,不要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其它生命的痛苦之上。
我们要怀着感恩心生活,感谢大自然,感谢阳光、空气、粮食、水,感谢一切生命,感谢为我们的生活做出保障的所有人,特别感谢国家,感谢白衣天使,感谢所有奉献者,更要感谢祖先,为我们留下让子孙绵延的中医。
我们怀着敬畏心生活,敬畏大自然,敬畏天地,敬畏一切生命,包括细菌。
我们怀着平等心生活,善待万物,不要把自己凌驾在万物之上,每个生命都有在宇宙中平等存在的权利。
无数的古圣先贤和中外科学家都证明:感恩心是免疫力!敬畏心是免疫力!平等心是免疫力!
如此一来,从投影学原理来讲,底片换了,电影就换了,心换了,境界就换了。如果灾难是一次教育,现在,我已经改正了,它当远去。如果灾难是一次唤醒,现在,我已经醒来了,它当远去。如果灾难是一次鞭策,现在,我已经行动了,它当远去。
从新闻获悉,宝坻属天津疫情严重之地。宝坻曾是明代大儒袁了凡工作过的地方。疫情时期,大家可以读读《了凡四训》,一定会降低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