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葫芦河》的头像

《葫芦河》

内刊会员

文学评论
202107/21
分享

《双重审视》自序

  作者:牛学智

《双重审视》是我第10本文学批评著作。

之前的9本书,我分别研究过批评是什么,世纪之交的文学表情,批评家个案及批评的本土经验,文化现代性批评,社会分层与流行文学现象等等。到了这本书,在零零散散写作的几年里,脑中萦绕不散的一个困惑是,批评与创作是不是共享着同一文化资源?如果是,有没有达成共识的可能?如果不是,导致它们之间分道扬镳的微妙之处在哪里?反复追究的过程,就是反复沉淀反思表达的过程。悄然间,盘点心路历程,不觉已是厚厚一沓稿纸。有的是思索有了初步结论但学界却依然聚讼纷纭的话题,有的是并无定论但认真记录求证过程的,有的是别人铿锵有力觉得不是问题的问题,有的是我认为无需耗费精力别人却连篇累牍抢占版面头条的知识。总而言之,写作过程一直面对着言人人殊的尴尬。话说回来,这种尴尬许多时候确是我思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自始至终,它充当了我的结构主义的重要元素。研究当代文学多年,但当代文学及其理论批评的确不是我唯一的阅读对象,我主要的阅读对象是社会学、哲学文化学、政治经济学等,再加上本人一直身处基层社会,可以想见,一个由基层经验、知识、观念、话语、价值、情感、主题包裹着的主体,恐怕不是那么轻易能相信文学史或文学批评史结构流程的,更不会轻易相信转译的知识、搬运的故事、借来的眼光和顶替的衣冠的思想威力的。所以,所谓批评的问题和叙事惯性问题,在我看来,实则一体两面。无论探讨谁,都不能离开社会分层的现实及由此形成的社会分层语境。而事实却是,文学创作走得太快,乃至于脚步不免打飘,极端者飘过了基本社会现实的头顶,向更远的远方呼唤诗;文学批评也跟着急匆匆上路,决绝者眼里批评只是一种知识技术操练,四平八稳地寻章摘句被认为是遵循行规,否则就是不务正业。作为一个爱好学术的写作者,浸泡在如此氛围,说实在的,许多时候是一个字都写不出来。好在基层社会经验一再告知我,一个多半生伺弄土地的农民无论丰收还是歉收,之所以他都照常下地,不是他深沉地爱这土地,是因为下地已是他生命的形式本身。同样,我依然写出《双重审视》,思考并表达已然是我的生命形式本身。审视批评也好,批判叙事惯性也罢,我认为事情没有有些人想像的那么玄乎。两者的某些“根本”问题,并非缺乏创造理论的雄心和想像力贫乏,而是文本与现实之间总是两张皮状态。懒得下楼,于是想起叫方便的外卖;外卖哥逆行,又想起城市治理。文学及其批评与主体的关系正如此。好的基础建设,应该想到不断新生的事物;而不是遏制新生事物,才去建设基础设施。我的研究没什么新奇理论和新鲜名词,我主张的无非是,既然文学及其批评,本来是我们意义生活、价值生活之一部分,那么,我们就该在社会现实生活的深处来体验体味,并真诚地把我们的预期和最低限度的理想,作为矫正和清理一切芜杂、纷乱的基本依据。这时候,我们所在、将在的位置,不可能是古典主义施展拳脚的语境,也不可能是传统主义席卷一切的话语场,只能是现代性扎根未稳但必须扎根的地方。最切实最朴素的观照,就是把文学及其批评还原到现实结构中去,即使用老太婆扳着手指头算账的原始方法论证,哪些好哪些不好、哪些是妄说哪些是真言,也就清楚地呈现出来了,何用玄玄乎乎的造词或虚张声势的框架?所以用“当前”来组织本书的系列文章,一则“当前”的确暴露了太多问题;二则我们在“当前”这个时间轴上,并没有处理好“接着说”的逻辑关系,也没有处理好“反着说”所依赖的理论观念与现实的关系问题。这就导致产生了太多“顺着说”“跟着说”,乃至于成为话语赘余。当然,“当前”还有身边、周身、切身、近的意思,有把高深玄妙、鸿篇巨制、高头讲章,拉回到基层现实检验之意,用的仍然是实证分析法。不过,无论“当前”,还是“实证”,支持它的不是别的,是文化现代性即人的现代化尺度。这也正是我很少膨胀我的个人经验,也很少随意“拿来”别的主义的原因,因为衡量人是不是有尊严,是不是尊严地生活,得看当下我们到底做了什么,想了什么。如此,一切的清理,只能纳入“当前”并从“当前”说起,似乎才有意义。在审视批评问题时,我并没有把太多精力放到对域外理论观念的辨析上,而是格外关注中国本土典型性个体及其感知经验。在批判叙事惯性时,也并没有把太多时间交给隔山打虎式的经典对照阅读上,而是更加关注身边此时此地的涌动潮汐。原因就在于,域外理论观念自带着文化时差,经典文本自带着历史表情。稍有不慎,弄不好审视和批判,就成了另一形式的本本主义。为了有效克服这一难点,较理想的办法是确信典型个体及其文本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提炼与凝聚,以此为契机,检验现代性被植入的水平和程度。今天这个时代,有一点与“五四”时期有点像,就是民间社会什么主义都在兴起,好像也都有市场,然而相比较,对人的现代化要求似乎更加迫切。而这个迫切的要求,的确也是最先被文学及其批评中的突出个体所感知和领悟、接受,审视和批判,最终也便指向了当代中国最敏感区域,包括以“拯救”的名义反着来的观念和形态,他们都是测试现代性扎根程度的PH试纸。即置身于观念、话语、价值、主题、情感的漩涡中心,也就免去了“转化”或“转换”的麻烦,只需审视与批判。本书叫作《双重审视》,所谓审视,其另一含义当然是自审。一来夸夸其谈,表露点自恋,“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审也”;二来琐细隘俗务,也算超脱一把,“翻检灵魂常自审,每临心海漫听潮”。最后,有必要就小书的章节来源做点说明。本书中的全部内容,都曾在《当代作家评论》《小说评论》《南方文坛》《当代文坛》《宁夏社会科学》《文艺评论》《文学自由谈》《百家评论》《文艺报》《光明日报》等刊物报纸发表过,感谢这些刊物报纸的编辑为小文的最终刊印所付出的辛勤劳动。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