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文艺批评的责任与坚守(外一篇)
赵炳庭
文艺批评作为一种学科,它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精神劳动,不仅需要作者的才气、智力、学识,更需要作者个人的人格历练和节操修为。它不仅仅是对文艺作品好坏的简单评判,更是对文艺创作者的引领与指导。
然而,在当下多元复杂的大众文化交集与碰撞中,文艺批评面对文艺领域中的低俗、庸俗、荒诞、怪异、丑陋,理想泯灭、利欲泛滥,人文关怀、价值观失落的文艺创作现实,面对当下精品力作匮乏,“三俗”现象突出的背后,是科学有效的文艺批评缺位、缺钙乃至失语。文艺批评缺乏针对性,剖析不透,隔靴搔痒,引导乏力。究其原因是一些批评家在权力与金钱的光晕中,放弃了自己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感,放弃了人民代言人的身份,丢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丧失了一个批评家的灵魂与坚守。
当下,一些报刊、网络,批评家的身影几乎无处不在,遗憾的是,这些海量而“及时”的“批评”,要么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要么是隔岸观火,隔靴搔痒;要么是只见个案,不见全局;要么是“吹喇叭,抬轿子”,过度吹捧;要么是大而化之地提几点“仅供参考”的意见,更遑论深度分析的批评。还有一种现象是,真诚的批评,成了文坛上的“稀客”,即使有些“对事不对人”的批评,也常常会触发被批评者的敏感,惹出种种匪夷所思的麻烦来。直言不讳的批评家,则往往易被视为“另类”,或“打板子”,或法庭相见。在一些人眼里,搞批评是得罪人、吃力不讨好的事,批评家好像都成了上天言好事的“灶王爷”,创作者似乎都有一颗只受得表扬的“玻璃心”。因此,这种现象,小而言之,放弃了文艺批评的社会担当,对创作百害而无一利;大而言之,混淆了文艺审美的标准,对文艺批评生态带来一定的隐忧。
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翅,缺一不可。批评不仅仅是艺术的镜子,作品也是文艺批评的写作者的一面镜子。优秀的批评家之所以优秀,在于他以自己真诚的阅读体验,直率坦言,说出自己的分析判断,进而在历史和美学的维度对作品进行把握;真正的作家也并不畏惧批评,还能从坦诚中肯、有价值的批评中受益,检视自己的创作,深化自己的文学思考。优秀的文学批评文章是能够带给作者与读者以艺术审美的期待,它会点燃读者的思想,点亮作者的心灯,会给作者以全新的启迪与生命。
毋庸讳言,文学的繁荣离不开作家和批评家的共同努力。19世纪俄罗斯文学的天空之所以群星璀璨,是因为那里不仅有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果戈里、普希金、莱蒙托夫等文学巨匠,而且有与之比肩的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等大批评家。倘若没有那些批评家的精彩演绎与阐释,俄罗斯那些伟大作家的光辉肯定会黯淡许多。
优秀的批评家应该是社会弊病的批评者和美好人性的追寻者。考量一个文学家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是看他有没有一种能负载起整个人类苦难的情怀,有没有悲悯万物的真诚的心灵,正如巴金老人所说的那样:“我的写作的最高境界、我的理想绝不是完美的技巧,而是高尔基草原故事中的‘勇士丹柯’——‘他用手抓开自己的胸膛,掏出一颗燃烧的心,高高地举在头上’”。一个写作者只要能最大程度地对自己的文字真诚,把心交给读者,这就已经很好了。
批评是一种富于担当、良心和勇气的志业。批评家有批评家独到的眼光和文笔,须实事求是的论成绩、说问题,“以中正之眼光,行批评之职事,无偏无党,不激不随”。批评家要具有较高的审美眼光和敏锐的判断力,要出于公心,论从史出、高瞻远瞩、严谨客观、烛幽洞微、褒优贬劣、激浊扬清,绝非是猥琐的跟在创作后面亦步亦趋的寄居或寄生。要抛开人情羁绊,分清优劣、明晰善恶、辨别美丑、切中肯綮,坚持好处说好,坏处说坏,讲真话,摈私情,红红脸,出出汗,去掉“面子”要“里子”,维护艺术真理的标准。鲁迅先生曾将文艺批评形象地比喻成“剜烂苹果”,“把烂的剜掉,把好的留下来吃”。从某种意义上讲,写作者能够听得进批评之声其实是胸襟开阔、虚怀若谷、为人谦逊、坦坦荡荡的表现,而听不进不同意见,甚至一听见委婉的批评马上变脸,其实是缺乏起码的修养与风度的表现。如此说来,营造良好的批评氛围,不仅需要作家从自身做起,更需要批评家用理性、客观的评论反映人民对文艺精品的呼唤和人民大众的审美要求,讴歌真善美,鞭挞假丑恶,给人民以信仰的坚守,精神的力量和美好的启迪。
在当下的文艺批评中,要尽快改变“贫血”和“缺钙”的现状,打磨好文艺批评这把“利器”,推出贴近创作实际的、内容深入浅出、语言新鲜活泼、风格质朴清新、篇幅短小精悍且能凝聚社会共识的评论文章。这样,才可能进一步繁荣当代的文学创作与批评,才能彻底发挥好文艺评论“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作用。
简谈中国书法艺术的文化内涵及审美价值
中国书法作为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艺术形式,它既承载着丰富的中国文化和智慧,又包含着丰富的艺术审美价值。它以笔画、线条、布局等为表现手段,体现了中国文化的高深内涵和博大精深。本文拟从书法艺术的文化内涵及审美价值两方面作一简略论述。
一、书法的文化内涵
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它本身就属文化艺术,当然,也可以说书法是线条的一种造型艺术。书法源于人类的文明与开化。文字的出现,使文明得以记忆与积累。中国书法起源于古代的甲骨文和金文,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魏碑、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不同的书体。其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字的内在意蕴。书法是一种传统的文字艺术形式,文字本身就是文化的载体,亦即书法工具性实用性的体现。纵观历史上杰出的书法作品,所书内容无不散发着文化形态的气息与力量。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杨凝式的《韭花帖》,张旭的《古诗四帖》,黄庭坚的《松风阁帖》,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尽管风格不同,但都能给人以一种浑厚饱满、沉着顿挫、痛快淋漓的艺术感受。这些精湛的书法作品,它们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还是一种文化的表现形式。
(二)历史的记载。书法记录了中国文化和历史,是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书法艺术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审美追求,更是自我修身,表现精神境界的艺术形式,其功能主要起着思想交流、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从象形文字到甲骨文,再到金文、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等,书法的发展本身就伴随着时空与社会的历史演进,而书法艺术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再现了这一历史性的嬗变过程。溯源书法几千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以点线作为造型材料,逐渐演变为抽象抒情符号的书法,已成为蕴含民族审美理想和审美习惯的思想与艺术的统一体。
(三)人文情愫是书法文化的生动构成。书法是一种表达情感和修养内涵的方式。通过书家的书法作品表达他们的情感、情绪和思考,历代书法家也不例外,如西汉杨雄在《问神》一文中指出:“书,心画也。”东汉书法家蔡邕说:“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蔡邕《笔论》)宋代苏轼是开启“尚意”书风的杰出人物,其典型代表作《黄州寒食诗帖》时轻时重的笔触,欹侧不拘的结体,疏密错杂的布白,都与诗句内容相吻合,传达出作者因政治倾轧而被贬黄州的愤慨、屈辱而又无可奈何的复杂心情。明清行草书大师王铎政治理想破灭后,一心向艺,将内心痛苦诉诸笔墨,借以抒郁结之怀。李泽厚先生说:“书法一方面表达的是书写者的‘喜怒窘穷,忧悲愉快,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它从而可以是创作者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内心秩序的全部展露;书法艺术所表现所传达的正是这种人与自然、情绪与感受,内在心理秩序与外在宇宙(包括社会)秩序结构直接相碰撞、相斗争、相调节、相协奏的伟大生命之歌。”(李泽厚《略论书法》)可见书法艺术是“心”在书法艺术创作过程中发生作用的结果,是书法家在实践中把自己内心积蓄的情感通过书法线条进行完美的呈现。
(四)文化的表达。书法是中国文化的一种传承形式,它蕴含着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内涵,以不同的书体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纵观历史,书法名家如林,流派众多,遗产丰富,成就辉煌,折射出书法艺术审美功能的自觉强化和它永恒的艺术生命力。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作为传统文化瑰宝的书法起着思想交流、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如果没有书法这种独特艺术形式的传承与发展,书法领域就不会呈现出气势恢宏、斑斓缤纷的格局。
三、书法的审美价值
书法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其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字形的美感。书法作品的字形有着独特的构造和美感,可以通过笔画和线条的勾勒,表现出各种不同的意境和美感。唐代张怀瓘在书法论著《书断》中说:“颉首四目,通于神明。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兽之象,博采众美,合而为字,是为古文。”姜夔在《续书谱》中说:“古人遗墨,得其一点一画,皆昭然绝异者,以其用笔之精妙也”。可见,汉字的形体美就蕴含了自然万物的形态美。同时,书法作品中神奇多变的线条与动势也会给欣赏者视觉上的冲击。杨凝式的《韭花帖》、褚遂良的《大字阴符经》几乎找不出形态相同的点画。这些形的变化,可以给观赏者不同的艺术感受。
(二)布局的和谐。布局是书法作品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正确的布局可以让作品更具有整体感和和谐感。从书法欣赏角度而言,面对一幅书法作品,先要品味整体章法的和谐自然之美。我们常常看到,许多书家在书法创作时,每个字书写都非常美观,线条的力度,字形结构的设计都很到位。然而,当它组合成一个整体就显得单调乏味,平板呆滞,这就是典型的章法布局的不和谐。可见,章法布局安排的自然和谐、浑然一体,就会使作品显得大方美观,神韵十足。
(三)笔力的情感。书法作品的笔画可以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和思想。虽然笔画看似简单,但却代表着作者的独特感情。历代许多书家都是以笔力著称的。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中国书法史上最璀璨的明星。纵览“二王”书法,其以细腻的线条、流畅腴润的运笔、变化多端的形态而著称。在书写过程中,注重气韵的流动和笔墨的韵味,强调笔势的强弱、墨色的浓淡和结构的疏密。他们的书法成为晋代书法艺术审美风貌的标杆。唐代尤其是颜真卿的楷书方正茂密、气势恢宏、挺拔开阔、自然流畅、法度严谨,成为中国书法史上阳刚之美的典型代表。尽管风格迥异,手法不同,然殊途同归,在他们的作品中都体现出了具有共性的“力感美”。所谓“众妙攸归,务存骨气。” 可见,离开了功力的积累和笔墨技巧的呈现,观赏者就不能在这凝固而静止的字形中领略到生命的灵动。
综上所述,中国书法不仅仅是一种艺术,更承载着中国文化的智慧和力量。它通过丰富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内涵、独特的审美价值,成为中国文化传承、发展和文化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项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中国书法在未来的发展中,必将为人们提供更多、更广泛的精神滋养,承载着中国古代智慧和文化底蕴走进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