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寇炜的头像

寇炜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4/25
分享

山林的守望者

初秋的秦岭北麓,山势巍峨,群峰连绵,经过秋雨的洗礼更显得蓊蓊郁郁,层林尽染,青青的山岚象一条玉带萦绕在山腰间,晕开了片片淡淡的白云,随风飘迤.

经过一天的艰辛跋涉虽然已是精疲力尽,汗流浃背,我们驴友一行四人终于于黃昏时分到达了当日的宿营地一一大寺二组的一户农家,停歇下来呼吸着大山里的新鲜空气,泥土和花草的芬芳沁人心脾。

在大山里所谓的组可能就是村子里的人家分别住在几个不同的山坳里,挨的近的几户即变为一组。很早以前各组之间几乎过着老死不相往来的生活。

我们到达的这户农家就坐落在谷底的山脚下,四面环山,中间有一条清澈的小溪哗哗啦啦地流向山外,蜿蜒的沙石小路顺着溪流通向远方。

三间破旧的土坯瓦房门前是一个小场院,摆放着几个树墩和一些小农具;院子角落处还建了一个大瓦棚,土墙灰瓦,没有门窗:棚子正中是一张粗制的旧木桌和长条凳子,可以供来往行人休息吃饭用;周围山坡上树木丛生,小有指头粗的树苗,挺拔嫩绿,大到两人合抱的参天大大树,盘根错节,枝杈参差,高耸入云。

领略了仙境般的鸟语花香,倾听了轻音乐般的溅溅清流,此刻几个人坐在场院的木墩子上,解下行囊,拿出茶具,沏一壶清茶,轻轻地呷上一口,远眺夕阳落山,颇感心旷神怡,一天的劳顿随之烟消云散。

这时从屋内显出一个身影来,应是这家的主人。借着暗淡的余晖定睛打量这位来者,着实令我大吃一惊,莫名的恐惧感立刻笼罩在我心中。来者是一位老人,约莫70多岁,身体微胖,穿着乳白色的对襟布衫,略显陈旧,灰褲,黑鞋。几乎是光头,些许白发散乱地生长在顶部,面色黝黑,些许皱纹细细地刻在上面;左边头盖骨连皮带肉深深地塌陷进去,能放进一个小拳头;他戴着一副银边眼镜,透过镜片,左边的眼睛里实实地塞着什么东西,待我仔细一看,是白色的攥成一团的卫生纸塞在眼洞里面,同塌陷的头盖骨相对称;左下㬽骨也凹进去许多,仅有的半拉下巴扭曲歪斜着,昏暗的光线下有些显得狰狞冷酷。

老人慢慢地走过来微微一笑,那面部的形状不免使人感到恐怖,他问我们需要些什么;起初我存着防范之心,心里有些紧张,踟蹰不前,几番寒喧之后,方心情释然。随后我们在平和的气氛下聊着天,这才使我了解到这位老人的境况。

老人姓张,祖辈都生活在这大山里,如今孤身一人,妻子早逝,儿女长大以后就走出大山谋生去了。几十年来,老人凭着年轻时跟爷爷学到的采中草药的经验,走遍了秦岭的山山水水,靠上山采药维持着生计。

当我问起他遭遇了什么而使面部受到了损毁时,老人 呷了一口我递给他的茶水,讲述了这样一件事。

八年前的一天,他独自一人上山采药,近午时分,攀行至一处悬崖路段,羊肠似得小路陡峭崎岖,两边是杂草丛生的灌木丛,正待老人四处观察之时,忽的丛灌木丛里窜出一只大黑熊挡在了面前,黑熊挥舞着两只前爪,吼叫着,此时他的心里十分恐惧,虽然平时采药也遇到过此类情况,可都是和动物的距离较远,双方对峙后就各自躲避了,而这次是近距离的相遇。他想转身原路返回,已经来不及了,那头熊猛扑过来挥起大爪,一掌打在他的左脸上,瞬间,左脸厐上部塌陷了下去,脸皮和肉被撕扯了下来,头部顿时血肉模糊,人立刻懵了。黑熊并没有罢休,接连发起攻击,张开血盆大口咬住了他的下颚,可能是人的本能反应,此时他已失去了了疼痛感,狂喊着不顾一切的用双手抓住熊的大嘴奋力往外掰,黑熊的两只前爪不停的在他身上砸击,双方在生死的搏斗着。熊的吼声和老人的叫喊声混杂在一起,在这生死关头,双方的厮打声被不远处砍柴的侄子听到了,小伙子箭一般飞奔上来挥起砍柴斧劈向黑熊,斧子深深地插在熊背上,黑熊猛地一惊,怒吼一声带着砍柴斧夺路而逃滚下了陡坡,没了踪影。

老人的侄子给他简单的进行了包扎,背着他艰难的下了山。

命救回来了,可几乎花光了老人半生的积蓄三十多万元,如果要面部整型还得几十万,他说:人老了,不需要整了。

听完老人的讲述,我才明白了他极度变形的面部是如何造成的,之前的狐疑,恐惧感也随之消除了。

如今驴友们徒步爬山活动很热,门前这条通往山外的小路是秦岭山中成熟的二日徒步路线,不时会有人前来借宿或在场院内搭帐篷过夜,老人则为他们烧水做饭,提供简单的服务以换取报酬赖以生活,而国家经济的发展又给这位老人带来了契机。

政府为了退耕还林,恢复生态环境,鼓励居住在大山里的人们走出山林,在山下为他们安排新建的住处,老人向村里干部表示自愿留在这里。我问他为何不愿搬下山去享受晚年。老人扶了扶眼镜说:我爱这大山,爱这森林,这是我的根,倾注了一生心血的根。他指了指四周山坡上茂密的树林,那些树木都是他用自己的血汗钱买来树苗一颗一颗亲手种上的,这里的一草一木都系着他浓浓的眷恋着大山的深情。

顺着老人手指方向望去,山岭郁郁葱葱,绿草茸茸,鸟语花香,此情此景使我对这位老人的敬意油然而生,感叹不已。

遥想二十多年前,我乘机去广州,在机上凭窗俯瞰秦岭山脉,苍茫茫一片,部分地貌土石裸露,荒山丛林斑驳陆离,自然心情颇感凄凉。如今几十年过去了,从“再造山川秀美”到“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的自然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沧海桑田已不再是寓言,往昔的苍凉已是“大美秦岭好风光”了。这样的成就是伟大的中国政府绘制的生态蓝图和勤劳的人民所创造的,是像这位老人一样筚路蓝缕,默默无闻耕耘山林的人们所付出的血汗而结下的硕果。

老人还有一个心愿,兴奋地告诉我他计划在山林里建起一座座别致的小木屋,办起山中的木屋客栈,以接待往来的驴友登山者。

老人的往事和奇思妙想深深地感动着我,我想象着下次故地重游时,这里已是另外一番景象:一座座古香古色的小木屋悬挂在两棵大树之间,由木板桥和绳索牵引着,既有“小桥,木屋,氧吧”的的原生态景象,又有“采菊木屋下,身在南山中”的奇妙幻境,那时我坐在老人的廊桥上品一杯茗茶,读一本散文,观夕阳落山;夜晚,仰望银河,看星汉灿烂,伸手摘一颗星星轻轻抛入溪中,聆听那流水和秋虫的轻唱,忘却纷杂的烦恼,让驿动的心儿呀静下来,静下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