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饼闲话
刘明才
煎饼是沂蒙山区最具代表性的土特产,是沂蒙山区的注册商标!
“煎饼甜,煎饼香,吃了煎饼能扛枪,打完临沂打台庄,打得鬼子喊爹娘。”“烙煎饼,一张张,孬好粮食都出香,省功夫,省柴粮,农家日月第一桩,又卷咸菜又抹酱,个个吃得强又壮。”沂蒙山区有多少人是唱着煎饼的歌谣吃着煎饼长大的?!沂蒙山区的农村家家户户都摊煎饼;沂蒙山区的城镇乃至整个山东的城镇街头巷尾路边都有“塌煎饼”的小摊。层层煎饼夹上青菜、磕上鸡蛋、拌上粉条……一大清早,一个时髦女郎,胳膊上挎着包,双手捧着刚买的“塌煎饼”,急急忙忙边走边吃赶着上班,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煎饼是何年何人发明的历史无从考证,最早见诸文字记载是东晋王嘉的《拾遗记》,以后历代都有文字记载,清代文学巨匠蒲松龄有《煎饼赋》传世,冯玉祥隐居泰山时撰写了《煎饼——抗日与军食》。传说煎饼就是沂蒙山人发明的:很久以前,东蒙山一书生,常主动帮助老百姓写诉状,打官司,因此得罪了当地恶霸,被关进大牢,狱卒们恶狠狠地告诉他媳妇:“你们家男人整天咬文嚼字,专和我们老爷过不去,官家吩咐,只准送笔墨纸张,不准送饭,关他七七四十九天,看他还写不写!”他媳妇三天三夜吃不香、睡不甜,恍惚中梦见蒙山娘娘向她走来,说:“你别犯难,我传授你个法子:你把粮食磨成糊子,在烧热的石板上摊成饼,不就像纸?再把大葱作笔,豆酱当墨,还愁你的夫君没饭吃?”一觉醒来,照此去做,果然灵验,连忙带着自己摊制的煎饼,卷上大葱和豆酱给夫君送去,看大牢的见是“笔墨纸张”没多过问,书生饥不择食把它吃个精光,就这样吃着煎饼平安出狱,后发愤苦读, 背着媳妇摊制的煎饼考上了状元。为报答蒙山娘娘的恩德,媳妇热心地给四邻八舍传授烙煎饼技艺,一传十,十传百,烙煎饼在八百里沂蒙传开了。更有传说煎饼是临沂人诸葛亮发明的: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初,兵微将寡,常被曹兵追杀,一次被围在沂河畔,锅灶尽失,将士饥饿困乏,又不能造饭,诸葛亮便让伙夫以水和玉米面为浆,将铜锣置火上,用木棍将米浆摊平,煎出香喷喷的薄饼,将士食后士气大振,杀出重围,从此煎饼在沂蒙大地上流传至今……
我是吃着煎饼长大的。六、七十年代穷,粮食不够吃,我吃过地瓜秧子的煎饼、猪牙草的煎饼,就是把地瓜秧或者猪牙草掺上粮食用石磨磨成糊状,烙成的煎饼碧绿碧绿,现在想起来那可真是纯正的“绿色食品”!可是吃起来有一股子青草味,拉得嗓子生疼……一个文友送过我一盒精装的煎饼,种类齐全:小麦的雪白、玉米的金黄、高粱的棕红、绿豆的碧绿、荞麦的深黑、地瓜的银灰……我还吃过蒙阴的酸煎饼、枣庄的甜煎饼和咸煎饼、曲阜的“酥客斯”煎饼、新泰的“楼德”煎饼(新泰市楼德镇于1998年5月被中国农学会命名为“中国煎饼第一镇”)、天津的“煎饼果子”、北京地区近几年流行的“一品酥脆煎饼” 。我在费县还吃过用柿子和粮食一起做的水果煎饼,很好吃,甜甜的……困难时期我吃过母亲为我们精心烙制的点心——鲁南地区广泛流传的“三打铁”:把花椒嫩叶加盐用蒜臼子捣细,加到一大碗面糊里,有时还磕上鸡蛋,在鏊子上摊一层煎饼,翻过来后再摊一层,连续摊三层,有一寸多厚,俗称“三打铁”,又香又脆,非常好吃,当时是何等的美食啊!现已好多年没有吃过了。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吃煎饼,有几人知道什么叫“滑塌子”?“滑塌子”就是摊一回煎饼烙的第一个或者最后一个煎饼。摊煎饼时,首先要用“油袋子”擦鏊子,所以烙第一个煎饼时鏊子很滑,烙的煎饼就比较厚;而烙最后一个煎饼时,面湖剩多剩少都摊到鏊子上,煎饼往往也比较厚,又滑又厚所以就叫“滑塌子”,过去粮食不够吃,人们就都争着吃“滑塌子”,顶饥抗饿。天下第一奇书《金瓶梅》上出现了“滑塌子”这个词语,专家据此考证《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就是沂蒙山人!
今年深秋,在云南玉龙雪山下,我们几个正在吃煎饼,一位老者笑着奔到我跟前问:“你们是山东临沂的?”我有些惊讶,回答之后问他为何知道,他高兴地说:“你们吃的煎饼!”我恍然大悟。老者告诉我们,他也是临沂人,在云南工作三十多年了,有十多年没回老家了,没吃过家乡的煎饼了。亲不亲,故乡人,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我们把剩下的十几个煎饼都给了老者,老者激动得热泪盈眶,紧紧握着我们的手久久不放,给我们留了电话号码,邀我们去他家做客,最后说:“我又吃到家乡的饭了!”
现在生活好了,我们的煎饼也不一般了,过去只是农家饭桌上的饭食,现在登堂入室进入了高级饭店,被切成了小块用盘子端着供人们品尝。临沂“沂蒙六姐妹牌”煎饼不光走入大城市,还走出国门,走向了世界。
哦,我永远吃不够的煎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