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句话,一般的人都明白。然而,面对自己的言行,很多人就不那么明白了。个人修养差的人,当然难以明白;即便是个人修养好的人,也很不容易明白。因此,常犯糊涂。
今天早上,我到社区学校去听诗词课。去的比较早些,教室外面先来的几个学员坐在那里聊天,我也过去凑热闹。
我坐下来,看到对面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他面前放着几张宣纸,几支毛笔,一瓶墨汁,还有两幅画。我想,听诗词课,他带这些东西做什么呢?
这位老人是画画的老师,在参加书画活动时,我认识了他。他姓枝,大家把他叫枝老师。枝老师每次都画一幅竹子,用篆字在上面题一首古诗。画和字都还不错,很受书画爱好者的喜爱。
当大家聊到画画时,枝老师的情绪忽然激动起来。他愤愤地说:“老黄那个人,太自不量力了。他那个画像个啥子?他一天吹得天花乱坠,好像天底下把他站不下了一样。不是说的话,我见过的场面比他那大的多”。
枝老师说的老黄,我也认识。是画国画的老师,善于画山水,大家都叫他黄老师。山水画画得也还不错,很受书画爱好者的喜爱。
听了枝老师的话,有的人随声咐和,有的人不置可否。因为对他们两个都比较了解,所以我只好羁口不言。
“前天,某某请客,给某某办招待,他走拢红不说,黑不说,先去爬到上把位坐起,他不知道他是谁,你们说他有一点儿自知之明不?”
我听了枝老师的话,也不觉得为怪。本来嘛,同行相轻,自古以来都是这个样子。
“在我们这个地方,像他那个水平的人,上一趟厕所都要碰到几个......”
正说得起劲的时候,有人给枝老师打招呼说:“不要说了,不要说了,他来了”。我抬头往大门口一望,果然是黄老师来了。听说黄老师来了,枝老师立即停止了滔滔不绝的演说。
旁边有不少人去跟黄老师打招呼,我因为听了枝老师的话,也不好立即就去跟黄老师打招呼了,以免引起枝老师的疑心和误会。
九点过了,人到的差不多,开始上课了。
枝老师走到讲台前,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了“透视与结构”几个字。没想到,今天枝老师要讲绘画课。他拿出一个笔记本来,开始讲课了。虽然年纪那么大,精神却很饱满,热情也很高,还很有责任心。不管他讲的好不好,仅凭这几点,就令我十分佩服了。
没想到,听课的时候,黄老师和我坐到了一起。
看到枝老师走到讲台上,黄老师立即激动起来。他对我说:“难怪不得,我说嘛,他咋个昨天突然对我说:‘黄老师,明天你就不要来听课了哈’。一下子,弄得我莫明其妙。我想,来不来听课由我自己决定,你咋个叫我不来呢?原来今天是他讲课,他是觉得他那个画画的水平不如我,没法跟我相比,他怕我听了他讲的课,要笑话他,所以他叫我今天不要来听课”。
我听了黄老师的话,与枝老师的话一对比,截然相反。枝老师认为黄老师画画的水平很低,远不如他,反而自高自大,自吹自擂;而黄老师则认为枝老师觉得自己的画不如他,没法跟他相比,不好在他面前讲课。可见,他们在对自己,对他人的认识上差距多么大啊!
其实,他们两个的画各有千秋,水平都是一般的,谈不上出类拔萃那一类。然而,他们都热爱自己的画,陶醉在自己的画里,觉得自己的水平高,看不到别人的优点,也看不到自己的缺点,从而处于迷茫之中,所以在认识上产生了那么大的分歧。
我在这里谈别人,好像自己遇事就很明白一样,不妨也说说我自己吧!其实我也是一个大大的,唤不醒的糊涂虫。
记得我才参加工作的那两年,在单位上班。有一天,我想给单位做一件好事,早上拿起扫把去扫门前的地。在扫我们单位的地的时候,相邻那个单位的地也没有扫,本来可以一起扫了。可是,我想他们单位地该他们自己扫。我明知他们经常帮我们单位扫地,可是当时我还是只扫了我们单位的。这事被单位领导知道了,在会上狠狠地批评了我一顿。我很是想不通,心想别人做好事得表扬,我做好事反而受批评。我本想辩驳,可是在场的人都说我的做法不对,我也只好忍受了。
事后,我慢慢地反省,觉得自己的做法是不对,并告诫自己,今后千万不要再犯这样的糊涂了。
过了两年,上级单位派我到更上级的机关去参加秘书培训班学习,学习回来我去上级机关向领导汇报了学习的情况。领导听了我的汇报后,说:“下周我们要开一个会,你来协助整理一下会议材料”。这本来是领导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显露才华的机会,可是我一下子犯了糊涂,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急中无计,便说:“可能我不行吧?”我本想是说一句谦虚的话,让领导满意,但不知道领导是怎么想的。我回去以后,一直没通知我去。就是这样一句糊涂话,我丧失了一个发展的好机会。
从那以后,我一直在想自己当时的话到底错在哪里呢?想了两年才想了一个眉目,我当时是想表示谦虚,可是领导却当我是骄傲而对我很不满意。当时我要是说:“感谢领导给我的机会,我一定努力做好”,情况可能就不一样了。那一次,对我的教训太深刻了。
虽然,我经常提醒自己说话做事不要犯糊涂,可是“当局者迷”还是难以避免的。
后来,我到上级单位办公室搞宣传工作。有一次,单位通报下级一个单位的安全事故。事故发生的有些离奇,其间的过程很有意思。我想单位上已经发了文件,事件是公开的了,就根据文件内容写了一篇报道。稿件被上级的报刊采用了,发到了全国各地。我正在为自己的稿件被采用感到高兴的时候,哪里知道惹下了滔天大祸。上级机关取消了我们单位一年一度的安全工作先进,我也因此受到了单位的严重处分。可见,我是一个唤不醒的糊涂虫。
这些年来我不知犯了多少像枝老师和黄老师那样的糊涂,尽管我经常告诫自己,可是遇事又旧病重发。唐太宗很早就说:“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看来,遇事要想不犯糊涂,只有借助“旁观者清”,“以人为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