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传岭人的头像

传岭人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9/14
分享

我从乡村来

我从乡村来,走在乡村的小路上,怀着乡村情怀。迎着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漫游在广阔的天地里,游历了一番乡村的美景,又到了别有风光的城市。半个世纪过去了,时代变了,我也变了,唯有乡村情怀没有改变。

我生长在一个贫穷的乡村,政治落后,文化落后,经济落后,生活贫苦。父母没有文化,家里不但没有书,连一片字纸也找不到。父亲因没有文化受尽困苦,深知文化的重要,从小送我上学读书,我却并不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

小学毕业,我回乡村参加了一年多劳动。在艰苦的劳动中,我吃尽了乡村的苦头,从苦头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乡村对文化的需求,这一感受点燃了我学习文化的激情。

我上初中时,读书学习文化的激情高涨,各科成绩突飞猛进。我决心学好文化知识,用于乡村建设,改变乡村艰难困苦的状况。

有一学期,我们学校请来县川剧团的老师,在学校组织排练京剧《沙家浜》,准备参加全县学校的文艺节目汇演。我也参加了排练,我不但练会了自己的角色,而且还学会了全场台词,唱段和角色表演。暑假期间,我回大队小学组织小学生排练京剧《沙家浜》,受到他们的热情欢迎。在排练期间,虽然我们的表演水平很低,但是周围的干部社员们经常前来观看,还赞不绝口。从他们的赞扬声中,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乡村有多么需要文化啊!因而我更加努力学习文化。

我初中毕业,带着极其有限的文化知识,回到了乡村广阔的天地。当时,城市乡村流传着一句口号:“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大有作为”。我坚信这句口号,从生产队当政治宣传员开始,当过记工员、农技员、作业组长;当过大队的畜牧员、代课教员;当过公社的水利员、农产品采购员、林蚕员、农技员、会计辅导员等。虽然我的文化知识极其有限,但是在乡村非常有用,在每一项工作中,我都充分发挥文化知识的作用,取得良好成果,得到了干部群众的好评。

我在公社担任林蚕员期间,我们公社的蚕桑生产非常落后。当时我们县的蚕桑生产在全省是先进县。为了改变我们公社蚕桑生产的落后局面,我争取公社领导的支持,在一个大队组织动员了三百多名社员,一个月内建起一百亩桑园。我采用科学栽桑,科学养蚕的方法,实现了当年栽桑,当年养蚕。公社开干部会组织参观了桑园,参观者无不深受启发,给予高度评价。我通过以点带面的方法,促进了我们公社的蚕桑生产大发展,当年的栽桑量是历年的两倍,养蚕量,产茧量,蚕桑生产收入比上年增加了五成。年终我们公社评为县上的蚕桑生产先进公社,我评为蚕桑生产先进个人。自此,我们公社的桑、茶、果园纷纷兴办起来,蓬勃发展。县上把我们公社在大队建设一百亩桑园的工作情况汇报到地区,地区领导说:“大队建一百亩桑园,在全地区是首创”。

由于我充分发挥文化知识的作用,在工作上取得丰硕成果,得到了干部和群众的好评。有一年,我在大学招生时,通过了政审关,推荐关,考试关,上了绵阳农学院。我是在乡村做出成绩才上大学的,更加珍惜学习机会,更加懂得为什么学,学什么,怎样学,各科成绩优异。通过大学学习,我的文化科技知识有了很大的提高,成为了真正的文化科技专业人才。毕业后,赶上改革开放,我又回到乡村,动员我们生产队搞包产到组,采取管理加科技的方法,极大的调动了社员们的积极性。当年的粮食产量在上年9万斤的基础上,猛增到了17万斤。社员们的收入成倍增长,让社员们尝到了改革的甜头。

在那一年,农业银行恢复,我参加了农业银行工作,离开了乡村。

我虽然离开了乡村,我的乡村情怀没有改变。在农业银行工作期间,我先后又参加过温江师专的秘书专业学习,西南财大的经济师进修,丰富了我的专业知识。我充分运用自己所掌握的文化专业知识,和乡村工作实践经验,帮扶过乡村种、养、加专业大户,支持过乡村、乡镇企业,支持过乡村电力改造,支持过乡村旅游,支持过生产合作社......等等,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支持乡村工作的过程中,我写了不少文章,有农村金融方面的,有农业科技方面的,有农业生产方面的,有经营管理方面的......等等。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培训通讯》,农业部的《农村工作通讯》、《农业科技》,人总行的《金融研究》农总行的《农村金融研究》等80多家刊物发表了理论探讨、经验总结、工作交流、农科技术、新闻通讯等类型的文章500余篇,多次获奖。由于我坚持学习文化,运用文化知识,联系实践开展工作,虽然在基层行做着平常的工作,还取得了高级经济师职称。

半个世纪过去了,时代变了,我也变了,唯有乡村情怀没有改变。而今我退休了,我从乡村来,想回乡村去,走在乡村的小路上,怀着乡村的情怀,带上夕阳的光辉,去为振兴乡村出一份力,增一份热,添一份光,让乡村更美丽。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