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写作,退休前我在工作单位凭借收集学习、工作、生活中的感人事迹,与思想撞击闪现的写作灵感写成的各类文章,在《半月谈》、《经济日报》、《工人日报》等80多家报刊上,发表了580余篇。我写的《工会圆我成才梦》在全国总工会“国庆六十周年”征文活动中获得优秀文章奖。
我一四年,退休移居新都后。新来乍到,不认识一个人,不认识一个单位,几乎与社会脱离,与世隔绝。加之我的眼睛白内障突然加重,看不清周围的人,看不清电视,看不清手机,看不清书报。也就无所谓获得学习、工作、生活中的感人事实与思想撞击闪现的写作灵感了,也就写不出文章了。当时,我感觉面前一片漆黑,对未来的养老生活十分沮丧,万分失望。
一九年,我做完了白内障手术,恢复了眼睛的光明。我第一个念头是想去新都区老年大学,打开一扇与人,与社会;与学习,与工作,与生活接触的窗户。
一天,我来到新都区老年大学宣传处办公室,正好遇到宣传处曾处长。我作了一番自我介绍之后,并请求他给我提供一个写作的机会。
他听了我的介绍和请求后,说:“正好,我们缺一个理论研讨组组长,只是没有经济上的待遇,你愿不愿意?”
我听了十分欣喜,赶忙说:“愿意,愿意。我不图名,不图利,只图有一个写作的机会”。于是,我进了新都区老年大学,又有了获得学习、工作、生活中的感人事实与思想撞击闪现出写作灵感的机会。
进学校我参加过很多次教学工作会,观赏过不少演出活动,观摩过教学班的教学活动。甚至还多次跟学校组织的演出团队参加市老年大学组织的演出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我接触了不少学员,班长和老师。我又回到了退休前学习、工作、生活的那种感觉,我感觉到新都区老年大学是一个文艺人才荟萃的地方,有大量的文化艺术精英,才艺高超。他们为我提供了大量教学、演出、竞赛、社会服务等方面感人的写作素材,我如饥似渴地吸取他们提供给我的营养,极力地消化吸收,创作出令他们鼓舞,让他们喜欢的文章。
刚进校不久,学校派我随校长去观看葫芦丝班的学员们的表演活动,演出场面令我震撼。学员们的演奏技艺精湛,演出的节目十分精彩,让我着迷,让我激动。我欣然写了一篇散文《迷人的葫芦丝》,先在学校的《校园生活》上刊发了,又在新都区办的《桂湖文艺》上刊发了。葫芦丝班的老师和学员们看了非常赞赏,学校领导也很喜欢。之后,在学校的一次汇演活动汇报会上,我听说学校有一个京剧班,学员不多,但老师教学认真,班长服务周到,学员学习用心,对高深的京剧艺术一往情深,不畏难,不怕苦,不怕累,令我感动。我通过微信对老师和班长进行了访问,写了一篇散文《点点滴滴京剧情》,在《桂湖文艺》上刊发了。这是我退休后,时隔五年再现写作灵感,写作发表的文章,给我了极大的鼓舞。
党的二十大召开后,学校以多种形式学习、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在教学工作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广泛收集学校、班级、老师、学员在教学中的感人事迹,撰写多篇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报道文章,在微信群,在《校园生活》,在市老年大学网站转发。尤其是我撰写的《以二十大精神为指引 开创老年教育新局面》在《四川省老年教育》上发表了。给学校领导、老师、班长和学员们了极大的鼓舞,也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学校各班级的教学活动,以及演出、竞赛、二课堂、三课堂、社区活动频频出彩,亮点颇多。我把这方面的成绩作为报道的重点,写了大量的宣传文章。每当文章在微信群、《校园生活》、《桂湖文艺》、成都老年大学协会网站上转发后,老师、班长、学员看到深受鼓舞。他们说:“你把我们写的太好了”,我说:“不是我把你们写得太好了,而是你们做的太好了”。
我进入新都区老年大学,不仅认识了学校领导,不少老师、班长和学员,经他们介绍,我还认识了不少其他单位、部门的人员。一次,经学员介绍我认识了新都区作协的余主席,与他聊得很投机。他送了我一本他撰写的,在新华出版社出版的《五格文化》大作。我认真地拜读了,深受教益,写了一篇《“五格文化”,实现人生理想的导航器》的书评,先后在《桂湖文艺》、《读者报》、《企业家日报》、中国作家网上发表了。
几年来,我撰写的报道,散文,小说,书评等文章,在《企业家日报》、《读者报》、《四川省老年教育》、《桂湖文艺》、《金融文轩》、《校园生活》等刊物上;在中国作家网、神州文艺、金融潮、成都老年大学协会网站上发表了五十余篇。
这些文章都是我进入新都区老年大学后,再现写作灵感闪现的火花。我想,这一朵朵火花会越来越亮,我的养老生活会越来越美好。我最大的愿望,是写出更多,更好,更精彩的文章,在更多更高层次的刊物、网站上发表,宣传老年大学,鼓舞老年学员,促进老年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