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10年前的一个夏日黄昏,空气中弥漫着桑拿的潮热,热浪滚滚,幸而产生一个念头,便约了几个小伙伴去桥峪游玩。风驰电掣似乎也并不觉得快,约摸十几分钟的样子,摩托车队便到了秦岭脚下,进山之路,我们是步行。
在山脚下,偶遇一位游客,约摸80岁左右的样子,他着装朴素而又得体,从其外表上打量,像是一位老军人,笔挺的卡兰衬衫,浅蓝色长裤,左胸前插着一支钢笔,瘦小而又矍铄的脸颊上坐着一副眼镜,看上去颇为精神。显然那镜片已经泛黄、镜架稍有褪色,那副眼镜似乎比我的年龄还要大(那年我18岁)。
老人同我们一前一后,并走期间问了我一句话,好像是打听什么人,似乎叫袁茂良,我脑补了几秒,说不认识。一路上再没有言语,走到半山腰,额头上的汗珠子已经出来,在桥峪水库的堤坝上找个荫凉的地方,静静地坐着,坝上的风顺着水面上的一道道皱纹迎面吹来,在炎热的夏天,别是一种惬意。
峡谷间一群水鸟在自由的飞翔着,满山屏翠映入眼帘,水面上映照着湛蓝的天空和洁白的云朵,小鱼儿悠闲嬉戏,远远望去田间山头熙熙攘攘的有人在干农活,放牧的山娃在半山歌唱,几十里山谷间环环绕绕,余音不绝,这人,这山,这水,这大概就是我的家乡美。
随即便听到这位老人拉开了嗓喉,也跟着山谷的旋律哼唧起来:
人人那个都说哎
沂蒙山好
沂蒙那个山上哎
好风光
青山那个绿水哎
多好看
风吹那个草低哎
见牛羊
高梁那个红来哎
稻花香
万担那个谷子哎
堆满仓
万担那个谷子哎
……
……
那欢快的节奏,加上眼前山水一色的美景,让这位老人越唱越抖擞,这让周围的人眼前一亮,那声音果然非同凡响,有种专业范儿。随后声音慢慢的越来越小,片刻回味中醒过神来,才发现老人的眼圈红了,出于好奇便上前了解了一番,原来老人时年已经78岁高龄了,1948年离开家乡山东沂蒙山区后,就再也没有回去过,迄今为止整整一个甲子轮回。《沂蒙山小调》是一首民间歌曲。诞生于山东沂蒙山脚下,它的前身是1940年由驻沂蒙山区抗大文工团采集创作的《反对黄沙会》。后来由山东军区政治部文工团重新修改记谱,将原来歌词中的抗日主题,改为歌颂家乡的主题,从此沂蒙山小调正式诞生。
每每唱起这首歌老人都会对家乡产生无尽的思念,眼圈中滚动的热泪放佛将他带到了60多年前的沂蒙山下,著名的孟良崮战役(1947年)、愚公移山的厉家寨(1957年),都是他幼年生活环境的写照,在老家生活那十几年是水深火热的年代,饱受战争和饥饿的摧残,所以励志当兵保家卫国就成为了他年轻时的理想。
老人早年间做了十几年文艺兵,由于擅长音乐,退役后便被安排到西安音乐专科学校(今西安音乐学院)从事音乐教学工作。听老人讲述之后才明白了西安音乐学院的前世今生:学院创建于1949年,前身是贺龙元帅在晋绥边区创建的西北军政大学音乐部,1950年改称西北艺术学院,1953年调整为西北艺术专科学校,1956年学校音乐、美术两系分别建校,音乐系改建为西安音乐专科学校,1980更名为西安音乐学院,美术系改建为西安美院。
老人凝望着天空,喃喃的说道:“我爱沂蒙山,我爱秦岭,这两座名山一个是第一故乡,一个是第二故乡。”在沂蒙山下生活了18年,在秦岭脚下高塘塬上生活了近60年,他深爱着那里的一草一物和风土人情。听完之后从内心对老人肃然起敬,一个外地人能把异乡的秦岭作为自己的第二故乡,必然是对生活充满了憧憬与向往,对大自然的美好山河充满无限热爱。60年,高塘塬的发展变化,风土人文,比土生土长的塬区人都如数家珍。虽然不知道老人在这里都经历了什么,虽然由于时隔太久我已经忘记老人的模样,而今是否健在?或许他是一位音乐名流或学者大家?已无从考证,但他说过的话深深印在了心底。
余晖西下,天色逐渐暗了下来,是时候准备回家了,这时突然想起耄耋老人之前问我的那个袁茂良,那是什么呢?追思一番,大概有了眉目,或许是塬、峁、梁吧,这大概是他对第二故乡的高塘印象、关中印象。
时隔十年,偶然想起。身处异乡,别有感触。追为此篇,聊以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