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龙正舟的头像

龙正舟

网站用户

其他
202403/21
分享

他把教育的情怀化为雨露洒在故乡的土地上

序言

松桃盘信是一片民族文化厚重的土地,来龙坡和七星坡遥相辉映,苏麻河,大小河蜿蜒其中,喻意深远。我对盘信认知是从一所学校开始的,那就是盘信民族中学,相对于人生短暂的时光来说,唯有教育是永恒的,在永恒教育的路上是一辈又一辈献身于此的伟大表情。盘信民族中学的接力棒前年交到滕建猛的手中,这几年的变化是明显的,提升是瞩目的。我想自己也是盘信教育的一份子,用文字描述一个乡镇教育的人们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此刻春风温润,大地鸟语花香,山川俊秀,走来的文字刚好窥探建猛的教育人生,他把教育的情怀化为雨露洒在故乡的土地上。

孜孜不倦,俯首躬行

教好一门课,带好一个班;管好一所学校,出彩一群学生;引领一个团队,成就出彩教育。他是身体力行的实干家,他是一心为公的守望者,他是农村教育的耕耘者。铁肩担教育,丹心谱华章。二十一年教育之路,他凭着一颗质朴无华的教育心,躬身践行教育情,从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到学校中层干部、小学校长、教研员、教育行政管理干部、中学校长,改变的是职位,不变的是教书育人的初心。孜孜不倦,俯首躬行,他的每一步路坚定而执着、平凡而出彩。如您问他是谁?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他就是松桃县盘信民族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滕建猛。

“刚进入铜仁民族师范就读时,教学楼的墙壁上醒目地刻着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就印在了我的脑海中,在艰难的时刻,必须坚守内心的善良为乡村孩子无私地付出。”松桃苗族自治县盘信民族中学校长滕建猛说。他是一个典型的80后青年教师,充满活力,自信热情,爱岗敬业,诲人不倦,和师生互相感染、彼此融入,相得益彰。

滕建猛是一名作家,同是他又是一位诗人,他用诗人之心浸润这片充满荣光的土地。盘信民族中学始建于1956年,是贵州省五所最早成立的民族中学之一。其前身是贵州省盘信民族初级中学,1971年增设高中部,同时更名为盘信民族中学。1978年确定为全县重点中学。据不完全统计,从该校走出的学子当中,担任科局级以上的有500多人,松桃苗族自治县有数任县委书记、县长是该校毕业出去的学生。2000年被省教育科研所列为贵州省首批“高中综合实践课试点学校”,被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列为“全国中学语文教学艺术研究实验基地”。先后被誉为“民族教育之光”“松桃的黄埔军校”“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摇篮”。随着时光的流逝,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盘信民族中学的荣光不在,艰难的时刻滕建猛校长临危受命,他是盘信这片土地培养的骄子,其实他是盘中的校友,他是从盘信民族中学走出去的孩子,此刻到了他报效母校的时候,他必须义无反顾,勇往直前。作家和诗人是最有教育情怀的人,滕建猛秉承这些良好美德。

关注留守,践行初心

滕建猛所在的盘信民族中学是一所寄宿制初级中学,学生基本上为留守儿童。小辉(化名)就是一名留守儿童,父母离异,父亲外出务工。因为长期缺乏悉心照顾,他患了胃病。滕建猛隔三差五对他嘘寒问暖,还曾数次带他去镇医院看病、买药。一次,凌晨一点多,宿管老师打来电话说小辉胃病又犯了,痛得嚎啕大哭。滕建猛第一时间赶到宿舍,背起小辉就往医院去。医院诊断为急性阑尾炎,需要立刻动手术治疗,可是小辉的爸爸在外务工,一时半会回不来。病情不等人,滕建猛当机立断,在手术单上签了字,并交了手术费。手术很成功,看着熟睡的小辉,滕建猛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第二天,小辉的爸爸赶到医院,感动地握住他的手说:“谢谢您,滕校长,是您救了我的儿子啊!”这只是一个缩影,在点点滴滴的小事情中见证了一个乡镇校长的大情怀。

“只有学生达到了自律的状态,才能让老师们解放出来,更加自由。”在滕建猛校长的心中,教育的发展始终离不开孩子的成人成才。因此,他特别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特别是对于学生中的不良习惯,他更是关心入微。一天晚上,他查寝的时候,发现九年级一个同学拿着一把起子进了宿舍。处于好奇,他上前询问。那个男生说那把起子是借其他同学的。当时为了不影响学生休息,他就对那个学生说:“这东西放你手里不安全,我先替你保管吧。”第二天,他把这把看似普通却带着众多疑点的起子交给了政教处,详细追查情况。结果让人大吃一惊。原来这把起子是某个学生为了晚上拆卸窗户、溜出宿舍和学校的工具。经过此事,滕建猛校长觉得,管理上的漏洞要堵,学生心理上的漏洞更要堵。借助这个事件,他带着学校政教处,组织班主任对宿舍展开了地毯式排查,对一切不良习惯、不安全行为,家校联合进行严肃批评教育,同时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安全教育和心理疏导,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寄宿管理,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以校为家,爱生如子

滕建猛是一个以校为家的人,更是一个爱生如子的人。无论是外出开会,还是学习,能够赶回学校,他都是第一时间往学校赶,只有回到学校才觉得心里踏实。他对身边的同事说:“校长要有校长的样子,教师要有教师的样子,学生要有学生的样子。”为了能够全面掌握自己所教学生的情况,他会对每一个孩子的家庭住址、基本情况、经济收入、心理健康、身体状况都进行详细地了解,深入每一个学生家里进行家访。不管走到哪里,都会带上一本笔记本,记录着每天的日期、天气、工作内容,把孩子的教育情况记录清楚,把学校要做的事情记录清楚。多年来,逐渐养成记教育笔记的习惯,也可以说是教育日记,虽然不成系统,却是自己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如今,堆放在他家里和办公桌上的笔记本就是自己从事教育的见证。每每看到这些笔记本,内心就会激动不已。教育是需要“宁静才能致远的”,必须把那些平平凡凡的小事做好,并长期坚持。教育人应该把自己活成一个孩子的样子,越单纯越好,一旦追逐功利,必然会失败。虽然年龄在不停地增长,头上的白发越来越多,可是他依然如孩子一样眼里藏着光,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孩子。

他常说,我们培养出来的孩子必须是眼里有光的人,这是学生给教师传导的一种精神财富,也是孩子自信的根源。他对那些沉默少语的孩子总是想尽各种办法去开导,慢慢地走进学生的心灵,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他会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兴趣爱好,找到与孩子们共同交流的话题,然后与孩子们进行平等而有意义的沟通,从而让孩子们变得开朗和大方。稍微空闲时,他会把教育孩子们的经验进行整理,把那些散落在行路中的宝石,用一根细细的线小心翼翼地串联起来,变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教育经验,用于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帮助身边的同事,提升个人的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

滕建猛校长始终把关心、爱护学生作为自己行为的最高准则。他深信,用心灵感化心灵,用心灵的沟通赢得心灵的尊敬。对于大部分班级里那些学习信心不足,学习中遇到难题不敢问,生活中有困惑更不敢说。滕建猛知道后主动找他们的班主任谈心,让他们用教师的爱心帮助孩子们消除心理障碍,解决各种困难。九年级某班学生小石(化名)不但不爱学习,不遵守课堂纪律,经常迟到、上网、打架、闹事,脾气还有点暴躁。一次,小石和外校学生打架,脸上留下三四块淤青。滕建猛校长知道后,自掏腰包为小石买来了云南白药喷雾剂,并亲自给他上药。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这是一个乡镇中学校长的爱,这样的爱会幻化成孩子们前进的动力。

追梦教育,谱写华章

滕建猛校长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在日常学校管理中他不断思索如何让党建工作更有实效,能起到真正的引领示范作用。在常规教学中,他始终要求教务处要发挥科研水平的引领作用,号召党员教师积极参加学校、县、市组织的各类教学技能大赛、课题论文研究。渐渐地,党员教师成为引领学校教学发展的骨干力量,这些骨干教师带动学校课堂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其实这些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他明白心里要装着无私无畏,才能无愧于脚下这片土地。

做一个有温度的教师,才能做有温度的教育,做一个有梦想的校长,学校才有梦想的未来。滕建猛校长是铜仁市教学名师、省级名师滕宇工作室的成员兼助理,他经常走进课堂第一线听课、观课、评课、议课,教研活动中亲自上好示范课,身体力行,榜样引领。在他出版的散文集《岁月如歌》第二辑“教育情怀”中,他用自己质朴的心灵,书写他对现实教育的思考。滕建猛校长用爱心、耐心、恒心彰显着自己的人生价值,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一诺言。

滕建猛是一个被时光追赶的,每天都在与时间赛跑,几乎都把时间耗在学校里。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先是锻炼一下身体,然后来到学校,从一楼到五楼,从教室到操场,从食堂到寝室,把那些角角落落都走一遍。晚上又到各班教室巡查,直到同学们回到寝室,才能结束一天的奔波,坐下来稍微喘息一下,凡是有点空闲时间,就用来思考如何管理学校,在灵感来的时候在笔记本上写几句小诗,或是几段文字,日积月累过后,变成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后记

“为师者,不管自己心境如何,面对学生的时候,都应该是明月松照、清泉流石的清爽,纵然自己的情绪是“一夜听秋雨”的悲怆。这是为师者的情怀,也是为师者的担当。课堂之上,容不得以物喜、以己悲的随意。”这是建猛《改变,从阅读开始》中的一段话,见证了他对教育的虔诚之心,字里行间让我们捕捉到他内心深处的那份执着,那是对教育的热爱和反思。

“既然选择了蓝天,就选择了飞翔。哪怕有一天,会有一双滴血的翅膀;既然选择了拼搏,也就选择了风雨,哪怕会有荆棘丛生在未来的路上。”这是滕建猛非常喜欢的一首小诗,他也是沿着这样的方向的前行。前方的路还很长很长,他将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己的育人原则,在教育路上跋涉着,耕耘着,探索着,他用实际行动在充温情的土地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