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爱国的头像

刘爱国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9/04
分享

丹霞口,石头城关于石头的叙述

丹霞口石头城有关石头的叙述

石头城是丹霞口的别称,因城的外墙用石头垒筑而闻名。河西民间谚语:“石头木头丫头”。一语中的,切中要害,说地就是些这些物品的稀有或贵重。关于梨园河的石头,清代张掖诗人申缅胥:《响山夏涨》描述“奔雷坠石,震撼天地。迂异常观,一白无际。”把夏秋之际的梨园河描绘的生动别致。也说出了石头的来源,一到夏秋涨水季节,从祁连山奔涌而来的河水,携带着大如斗牛的巨石一泄千里汇聚在响山口,大水漫过,这里的河川遍布形状各异的石头,这里就成了石头的天地。修房盖屋的农户赶着牛拉的大轱辘车到响山口捡石头,用石头作地基,坚实牢固,是天地赐给张掖临泽人民最好的礼物。

我对石头的认知初始于四十多年前。那年,家里的房屋已经破旧的不成样子,墙上的裂缝有二指宽,冬天呼啸的北风从墙缝钻进屋里,冻得人蜷缩在破被子里。墙上的裂缝还不是最大的威胁,威胁来自房屋的墙基,潮湿的环境,墙基慢慢变成虚土,加上可恶的老鼠打的大大小小的洞,房屋就有随时坍塌的可能。当大队长的父亲一天到晚忙大小九个生产队的事,还是公社书记到我们吃派饭,把父亲奚落了几句,并给他准假,及早准备,明年开春一定把这三间堂屋翻修一遍。收完庄稼,父亲从生产对借了一辆牛车,带上我和姐姐到四十里以外的响山口捡石头。我们一行三人鸡叫三遍出门,到了响山口已是晌午天,一车石头用了不到半个时辰就把牛车装满,我们一路走,一路啃着头一天晚上母亲炕好的玉米面饼,这一干就是起早摸黑的五天,我们拉来了五车石头,基本解决了三间上房的地基用料。拉来石头,就去黑河边割芦苇,用芦苇链房粑,做好修改房屋的准备工作。第二年夏天,我们一家披星戴月脱土胚,拉青土,把建房的工作做得有条不紊踏踏实实。房屋建成后,看着墙基下坚硬的石头,我对石头的敬意油然而起。

 张掖丹霞风生水起,为了给游客提供一个了解河西民俗的窗口,河西印象旅游文化公司投资兴建丹霞口民俗村,为了节约成本,一座就地取材的丹霞口石头城兀立在响山口七彩丹霞的北大门前。丹霞口石头城的建成把张掖的民俗文化汇集在这里,各种河西特色的美食不被细说,捏泥人的,刻葫芦的、剪窗花的、磨石头的,杂耍的,唱戏的,念宝卷的,各路神仙各显其能,把个石头城闹腾的风生水起。最显眼的就是用石头制作玉器的店铺,一串串玉石项链,一个个玉石手镯,一座座玉观音把平安吉祥送到千家万户。

石头是张掖人的灵魂。张掖人爱石、惜石。为了保护石头,他们开发祁连玉,制作玉杯、玉项链、玉手镯。玉石十二生肖,玉如意、玉麒麟等等,把石头的价值展现得淋漓尽致。多余的石头,修建了这座古香古色的丹霞口石头城,把富有灵性的石头化作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元素。随着电视剧《一个也不能少》在这里取景拍摄,丹霞口石头城成了张掖丹霞的另一张靓丽的名片,在这里发寻古之幽情,觅千年丝绸之路古趣,品尝隋唐盛世张掖的富足。那高峡平湖的梨园河水拍击着奔涌的浪花,昭示着丹霞口石头城只争朝夕汇入时代大潮永不停歇的前进的脚步。

温温如玉的石头,汩汩流淌的梨园河水,这石,这水影响着每一个张掖人。张掖人有爱石、藏石、读石、赏石、赠石的传统,酒店、书屋、厅堂、客厅、办公室各式各样的石头把环境点缀,把正气颐养,把品味提升。民间各种自发组织的奇石协会,观石、赏石艺术沙龙遍地开花。受其影响,我也参与其中,与石友、文友交流阅石、读石、赏石的感受和体会。参与这些内容丰富、层次较高的活动时间久了,对于我这样一个喜欢写作的人来说,真是受益匪浅,不仅写作水平有了长足进步,而且眼界也得到了极大开拓。我一面用心感受着梨园河石头的坚硬和滋润,一面用手中的笔书写着丹霞山的壮美,描绘梨园河水的涟漪。

石头与张掖人的日常生活也是息息相关。红桥庄园的葡萄美酒配上祁连玉石打磨的酒杯,一轮明月照在酒中,邀明月同醉。感知大唐盛世的豪迈,吟咏“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千古风韵,品尝临泽四坝蒸饼子的柔软香酥,喝一杯琰琰的祖苏荆蓋红枣茶感受石头城旁梨园河水的低吟浅唱,醉看梨园河旁春天一树梨花的洋洋洒洒如雪般盛开,观看《回道张掖》的金戈铁马,狼烟四起随着漫漫黄沙隐没在的历史烟云里,体验七彩丹霞天造地设的绚丽之美。住在石头城温馨的客栈,与石头对望和凝视,一个翩翩而来的仙子伴你酣然睡去,那梨园河的的秋声轻轻地唱着摇篮曲,把最想最甜的梦送给你,作为你在玄奘西去路上最美最美的记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