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赖辉的头像

赖辉

网站用户

小说
201908/08
分享

我在赣江源头等您连载

第四章:军魂铸就的汉子

赖保家世是烈士家庭;大公、二公都是红军;是红军后代。这是当时军人世家的峥嵘岁月。

军营生活自然是当时青年的梦想;穿上一身军装,扛枪保卫祖国便是无上的光荣;当兵主要有政审、身体条件、年龄要求等等, 因为赖保家世是烈士家庭,政审通过的, 参军的年龄还有限制。男青年为年满18岁至20岁,高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可放宽到21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可放宽到22岁,对大学本科应届毕业生,只要本人自愿参军的,可放宽到23岁。为适应部队建设需要,根据本人自愿,可征集部分满17岁的应届高中(含职高、中专、技校)毕业的男青年入伍。女青年为年满18至19岁,根据部队建设需要和本人自愿,可以征集部分年满17岁的女青年。

另外,还有一些的具体要求 :身高 男性162cm上,女性160cm以上。 体重: 男性:不超过标准体重的20%,不低于标准体重的10%。

女性:不超过标准体重的15%,不低于标准体重的15%。

标准体重=(身高-110)kg。

视力标准: 陆勤人员:右眼裸眼视力不低于4.9,左眼裸眼视力不低于4.8。 坦克乘员、潜水员、潜艇及水面舰艇人员、空降兵、专机服务队女服务员、中央 警卫团条件兵、特种部队条件兵、仪仗队队员:每一眼裸眼视力不低于5.0。

这样经过层层检查与考核;“一人参军,全家光荣”,赖保通过体检,政审;胸带大红花,在家人及同村人祝贺、锣鼓喧天声中,参军了。还有同村的曾红,李小组。

赖保兴奋了一个月,一边安慰家人,一边准备行李;面对灿烂的前程信心倍增。一方面想从农村走向城市;一方面圆了自己的军人梦想。

赖保的妈妈拉着赖保的手讲:“儿啊,在部分要好好听领导的话,学好本领,好好做人。家中的事你不用操心。”赖保在管秀的千祝福万叮咛中上了征兵的班车,望着怀孕的妻子李秀和年过半百的老妈,离开家乡,走出大山,向梦想的出发地去了。

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红旗挂两边。1971年初由江西参军入伍来到南京军区第31集团军福建漳州73131部队,穿上了令人羡慕的军装。赖保他们先在新兵连进行了三个月的集训,虽然天天是队列、军容训练,极为枯燥,但在心里总有一种美滋滋的感觉,一点也没有觉得艰苦。新兵连每晚九点熄灯,早上六点起床出早操非常规律。

军营的生活让一个农村来的小伙子感到新奇同时又感到辛苦;在辛苦中时时想到妈妈的声音还有内心成功的动力。

我们从第一个军礼、第一声口令开始,新兵连的点点滴滴变化,都见证着一名新战士向合格军人转变的酸甜苦辣。

兵之悟语青春的弦绷得越紧,手中的箭才会射得越远。有了激情,困难就会低头,成功就会招手。

在激情四射的军营中,我们读懂了理想、信念、信仰、崇拜,这是一个人在精神世界的宿愿。在这里被激情融化,在这里实现蜕变。三个月的新兵集训生活,让骨头里有了军人的钙质,血液里有了军人的基因。

赖保好快容纳部队中;成了一名真真的军人;在给家中的信中总提到部队的种种荣誉;种种生活。青春无悔无畏;开始农家子弟新的生活新的征程。

来自五湖四海的战友们互帮互助、团结进步,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是一个让今生都难以忘怀、时刻都会感动的集体,这里有严明的纪律,有外面学不到的知识。从穿上这身军装起,就是一名军人了,而对于一名军人来说,没有过硬的军事素质,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军事训练是每个新兵具备这种素质的前提,只有严格的训练才可能让新人真正融入到军人这个行列,也只有严格的训练才可以让年轻人,以最快的速度使自己成就一名真正合格的军人。

这些帅小伙,出于对军人的崇敬和对军营的向往与崇拜,毅然决然从四面八方汇聚过来,开始了向往的绿色军营生活。火热的军营生活锻炼了他们的身体,锤炼了他们的意志,凝结了他们的友情,铸就了他们劲松般坚韧不拔的军人气质。

当年在部队,通常每年有几次实弹射击:

第一练习是精确射击,100米卧式胸靶,10发子弹打90环以上为优秀;

第二练习是150米卧、跪、立三种姿势上靶就行,10发子弹9中为优秀;

第三练习是夜间射击,胸靶上有忽明忽暗的亮光,也是上靶就行,10发8中为优秀。

第四练习移动靶射击

第五练习不规则出靶射击,在这些练习中很多战友都取得了“优秀”的成绩,这些都是持枪、呼吸、扣板机等动作要领掌握得比较好的战友。记得第一次实弹投手榴弹,赖保的投弹成绩达到六十多米,这与小时候和小伙伴们常在江边扔鹅卵石,掷水漂,臂力练得很棒有关,也是部队严格训练的结果,在后来的军事演习中常取得好成绩。

当年在军营印象比较深的还是全副武装拉练,通常一百多里地要求一口气赶到。全副武装包括携带半自动步枪、子弹和手榴弹、背包大衣、小挎包和水壶,还有干粮袋等,差不多有40斤重。这种拉练绝非闲庭信步,而是几乎带着小跑的急行军,强度非常大。

人在一种集体争强的氛围下,无形中能发挥出超乎寻常的潜力,谁都不愿意拖大家的后腿。连队之间不能跑乱了,但班里成员可以互相帮助。有些战友身材偏弱,到后来实在跑不动了,身强力壮的战友就把他们的枪背过来,有的身上居然背了三支枪。还有不少战友的脚上打了大血水泡,可见军训拉练很辛苦。

指战员们都知道,只有经过严格训练的部队才有战斗力!

连队的日常生活比较单纯,训练站岗放哨、养猪种菜、帮厨洗涮等都干过,出门必须请假,上街要两人以上结伴而行,有时部队也会组织为周边群众做些打扫卫生、修渠收割、抗洪救灾之类的好事。

上世纪七十年代,部队的伙食标准是每人每月粮票45斤,伙食费13.5元,每人每天0.45元,当时1斤大米是0.138元,面粉就要贵一些,按每人每天1.5斤大米计算,买粮就去了0.21元还剩下0.24元,买菜、油盐酱醋辣、燃煤都要在这0.24元中开支,连队这个事务长确实难当。当年部队伙食费开销紧张,有条件的部队都要种菜养猪,以补给部队伙食不足。尽管如此,要想打打牙祭也不容易,一般情况下,每周能吃一顿土豆烧肉或花菜炒肉或鱼,吃一餐包子水饺或油条油饼就很不错了。

赖保连队也在营区开垦了不少菜地还养了好几头猪,有效地保障了连队伙食的基本供给。

1972年,我们很荣幸参加了江西省庆祝第45个建军节的受检阅部队方阵。之前集中受训三个月,头顶一碗水踢正步,要求做到不洒出一滴水非常辛苦!但是我们心中感到非常的自豪!

在军营苦练军事本领,喂猪帮厨事事抢着干。大锅菜少鱼肉,却顿顿饭都香喷喷。向前看,齐步走,抬头挺胸向前迈。

训练场勇当先,每次考核准过关。学雷锋做好事,饭前唱歌猛使劲儿。好战友似弟兄,不分东西南北中。想一想说一说,当兵乐事特别多。遇姑娘营前过,齐步正步都走错。有家属来探亲,军营就象办喜事。有三年有五年,吃苦受累也有甜。有八载几十年,职务高低随机缘。

都是热血青年,不同的时代赋予了军人不同的使命,无论春秋如何变化,军人永远是人民心中最可爱的人!

他们是青春荡漾,豪情志壮敢打敢拼立志报国的年青军人!

赖保因文笔不错,分到连队当文书,调到东海前线做战地记者;曾红去了驾驶班当了一名驾驶员,李小组去了侦察排当了一名侦察员。同村的三小伙伴都找到各自的归属。写信回家报平安。

赖保在部队一边学习一边写作;1972年赖保升级做父亲,同年赖保的老婆李秀和续父曾平安及儿子赖旺到漳州部队省亲,并在部队住了一个月的时间。

在这一个月期间;赖保用笔记录这难以忘怀的故事。

1973年调到《前线报》做为一名前线报导员。《前线报》是福州军区党委机关报,原名《解放前线》,于1949年3月19日创刊,1970年1月1日改名为《前线报》;从当日出版的第2434期开始改名为《前线报》。1月中旬,《前线民兵》杂志复刊。福州军区党委重申,《前线报》是军区党委机关报,《前线民兵》是军区党委指导全区民兵工作的刊物。赖保因此从漳州去了省会福州工作了。

福州,别称榕城,简称“榕”,隶属于福建省,位于福建省东部、闽江下游及沿海地区,是福建省省会,福建省的政治、文化、交通中心,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之一。

赖保的身影一直活跃在福建军区各部队的前线,用笔记录当时部队的文明与生活。用笔书写难忘战友情!同连队的兄弟,同战壕的战友。世上最美的缘,握得最紧的手。难忘的军营生活魂牵梦绕,军旅时光是人生最值得留恋和回忆的往事!那朝夕相处的每一瞬间,那情同手足的每一幕,以及所有军营生活的点点滴滴,在退伍时随之装入行囊,成为了我们终生难忘的美好记忆,也永远伴随着我们的人生岁月。

军人是高温熔炉里的矿石,出炉成了当当作响的钢铁,

军人是辽阔大海里的浪潮,卷起无比壮阔的巨澜,

当兵是一种生命的机缘,当兵是一种永远的荣耀。

当年入伍今难忘,乡愁装进火车上。家乡敲锣又打鼓,送到部队来入伍。

自从进了新兵连,受训三月真可怜。离家大都十七八,新兵蛋子最想家。

写信刚写爸和妈,两眼早已泪哗哗。寄回照片雄赳赳,大都报喜不报忧。

有三年来有五年,吃苦受累还有甜。等到老兵退了伍,轮到咱把新兵唬。

驼铃声声唱不停,转眼就要离军营。胸前挂上大红花,谁还计较小摩擦。

部队是个大熔炉,锻炼出来都不俗。如今携手看夕阳,希望战友都健康。

正如赖保儿子赖旺诗中所云:

《父 亲》

童年的父亲

东海前线上

人影匆匆

金戈铁马

军号嫽亮

倒影戎马生涯

燃烧父亲一生希望

绽放青春梦想

少年的父亲

贫瘠山村

风沙尘尘

穷山恶水

偏远落后

雄心勃勃 领头羊

吹亮 山村 改革 号角

响彻一草一木

赖保在这期间,年年先进;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二次荣获二等功、三等功;用笔记载部队的点点点滴滴,偶而写点小说;

第一本处女作《买火柴的小女孩》终于发表。时刻以党员的身份要求自己。在这期间东海前线报总编想留赖保在报社工作;然后为了号召当时的政策及当初的志向,1977年赖保谢绝部队领导的百般挽留;为了家乡的发展与建设;不忘初心;选择回家发展。

面对7年的军营;赖保毅然放弃城市的诱惑;回到一穷二白的农村老家。想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大脑,开拓新的一片天空。完成小时候的誓言及少时的雄才大略。

这是生我养我的地方,这每一寸土地都是祖辈鲜血尽染;为了家乡的建设,回家成了不二之路。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