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很奇怪与很奇妙的一件事情,近乎“停笔”许久再未拿起笔真正的书写一篇字面上“篇幅较长”的,情感上为“感情较真挚朴实”的或者真正随性般想写就写不拘泥于条条框框随着突如其来的一点灵光或者情绪上的那么一点代入感或一点点的自我督促感,从第一个字写到最后一个字的饱含畅快感的文章。
人终究是一个矛盾体,主观意识也确定是难以捉摸,但这又是一个人独立与行动的力量源泉之一,足够强烈时加之情感的倾泻可能就是一次思想与灵感夹之文字最完美的交融。灵感与想法的突现,近趋思想的逐步成熟饱含能量,就像是一瞬间足以承载附着一切的星与火,相互依托而又揉在一起,捣碎贫瘠无华的内核而熠熠生辉,凝聚再凝聚随之达到一种燃烧奔涌待于诠释表达的蓄势待发。此刻文字是最好的能量消融体,随着灵感的飞扬,思想的激昂一切都像严密精准咬合的齿轮般严丝无缝,即使不能保障每一次无误的灵魂对接,至少情绪上是酣畅淋漓的。感觉就是这么奇妙的,创作也是这么奇妙的,就是清楚地调节着情感去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而又力之所及,不至于袖手旁观。
我喜欢这种感觉。喜欢这种不知是刻在骨子里的随性创作还是一种喜之而泣而又弃之可惜,断却无法割舍,不断又压抑苦闷,趋之不及又不甘徘徊不前的创作。是的,我也清楚地看清楚了自己的处境。何来的”生扰”与“烦闷”往往不是“无端”的No problem的。于己而言或许可以归结为“忧虑”与“不太从容”。那么何来”忧虑”嗟叹一声的方方面面总是复杂蜿蜒又连绵。罢了,既然写了总得说个一二。其一劳碌于工作学习,这或许是许多创作者难以调和的一个难题,时间的平衡以及心态的平衡要能足够的承载、汲取新的东西与新思想的更迭与时代同行。其二,几年前随性的写了不少东西,虽名不见经传但总体也不是乏善可陈。情感情绪从肉体到精神像是完美的契合了,相对也陷入了有些止步不前的尴尬境地,无法迸裂重生与轻松释然,这的确也是一件悲哀之事也是一件每天端坐厅堂而又需面面相对的锥心刺骨。其三忧于知识的孤陋浅薄忧于拙笔之作不忍直视的无端落寞,或者说法有些流俗或者在一次次的奔波停停走走里有些倦意、匮乏但仍在以最初的思绪、努力,凝聚力量,凭这一点或许捍卫住了底线,凭这一点或许又可引出下面的另一个关键词“不太从容”。要承认这个自我评价词,要承认有些不太坦然洒脱,要承认心安理得的接受第一时间式的自我剖析有点怪有点不知所以又贴切,但要坦坦然然接受。从容是“从容”还是“不从容”于人的整体而言可以涵盖三观与一切的行与做,细微之处也可表现为一个动作或者一句话足见端倪。但今日谈的是创作上的某些方方面面像是一次交谈式的闲谈心语,那么究于“不太从容”于其他有待确凿,于创作而言四字“三分贴合”:“不太主动”、“不太单纯”、“不太努力”。首先不高产,不像其他创作者总是有源源不断的创作力与“我喜欢这随性的来去潇洒…”确实有些格格不入。再者坦诚相待,曾有一段时间以之创作投诸于许多平台颇有些投其所好式的“功利感”而又乏足够的思想性与灵魂感难逃“粗制滥造”的嫌疑……虽心地善良于文字而说也不知所谓悲也还是叹也,只是有些发疼。
“不太努力”观察敏锐的眼睛或许早已察觉,过去两三年很久再未写过这种篇幅较长的完全属于自己格调的文字。一晃如此之久才寥寥数笔在时间的无涯里着实难免“悲伤”与“唏嘘”,因为这足够自嘲足够担忧这会成为一种“懒”甚至“粗俗”,似水流年,太过匆匆但又有什么不是时间不可以诠释不可以释然的?感觉到了放下即坦然,思想到了悟道即成熟,何言不再是“得之坦然,失之淡然,争之必然,顺其自然”?为人处世如此,创作也如此,感觉来了那么就拿起笔写吧放空自己不必想太多,如果感觉太“慵懒”了那么就及时幡然醒悟般催促一下自己拿起笔写吧……能进能退,是是非非熟络于心又何不能是一种洒脱?
此刻还是穆旦《冥想》中的只言片语足够足够聊表心意:“我冷眼像过去稍稍回顾,它曲折灌溉的悲喜,都消失在一片亘古的荒漠,才知道我的所有努力,不过完成了普通的生活”……请记住,这只是和你的一次“闲谈”!还有还有难以言说又不可名状的就留与后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