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嘉祐四年(1059年)十月,苏轼回乡为母亲服丧期满,就走水路回京城开封。他们从眉山东门外的江家渡口上船南下,沿岷江,过嘉州(今乐山),经戎州(今宜宾),入长江东下,经泸州、渝州(今重庆,时称江州),出三峡至江陵,尔后改走陆路北上,于嘉佑五年正月,才抵达京师。同行的有父亲苏洵、兄弟苏辙一家、妻子王弗及乳娘任采莲。
岷江、长江沿岸的秋色,极有特质,可爱得很。苏轼他们又是第一次顺江流出远门,内心的激动、喜悦,自不必说。况且父子三人都已中科举,得了功名,前景灿烂,真是心舒意畅。三苏父子且行且止,沿途游览了不少佳境胜迹。那时候三苏父子都是声名在外,沿途多有亲朋好友、地方官吏接送,过得相当愉快。一路上,他们吟风弄月,寻章摘句,你唱我和,好不快活。因此,沿路所做诗文,大多得到流传。却没想到,苏轼在川江上写下的《过安乐山二首》,竟在1000多年后,引起极大争议。最为典型的,就是重庆近郊的长寿区和上游的四川合江县,都争相考证、修造,欲证明诗中所指的安乐山,就在本县(区)境内。
该诗题为:《过安乐山,闻山上木叶有文,如道士篆符,云,此山乃张道陵所寓,二首》。内容分别是:
其一 天师化去知何在,玉印相传世共珍。故国子孙今尚死,满山秋叶岂能神。
其二 真人已不死,外慕堕空虚。犹馀好名意,满树写天书。
前一首诗里,苏轼似乎对张道陵修炼成仙之道的传说,有些不屑,怀有质疑:张天师您修炼成仙飞升天界到底是在哪里?您留下的经决、符章、印剑等物品,后人都当做宝物累世守护着。可是如今,您看见了吗,安乐山上到处都是您留下的篆符文叶,但家乡的子孙却早已死去。哪里看得出,您的长生之道在显灵呀?后一首诗中,他继续调侃说,张天师已羽化成仙变为不死的真人,可是您下落天界却别有喜好。就像我有爱好声誉、追求虚名的愿望一样,你就在安乐山的满山树叶上,写下了这元始天尊所传的经文。后世有学者却把这两首诗的逻辑颠倒过来,就变为:安乐山上的篆符文叶,是张道陵为追求虚名,下落天界所为,不过是他“外慕”声名的“业余爱好”而已。
苏轼的启蒙老师,是川西著名道士张易简。因此他从小就与道教结下不解之缘,自自觉不自觉地接受着道家人生观、宇宙观的影响和熏陶。终其一生,他都跟七八十位道家名士保持密切来往,时不时跟他们饮酒、品茗、聊天、夜谈。也靠着道家提倡的无为与不拘,够旷达乐观地面对后半生所遭遇的各种风雨坎坷。但苏轼又不默守陈说,即便对待像张道陵这样得道成仙的东汉名道,也照样质疑,甚至调侃。
对这两首诗的解读、品味,后世倒没有多少争议。真正引起争议的,是诗题中所含的“安乐山”,到底存于何处。因为这在当今,涉及到被官府及民间都非常看重的地方文化、旅游景区,以及后面附着的巨大的经济利益。
重庆长寿区有人说,安乐山就是指其境北部的云台山,位于距长寿城区四五十公里的的云台场西南。那里有一座林木蓊郁、海拔不高的山,叫云台山,相传以前也叫安乐山,汉朝名道张道陵曾在这里修炼羽化,得道升天。为此,后人就在山上修建了一座道观,叫云台观。但这些都是近年来,才被当地一些文人和旅游机构宣传出来。长寿县在明朝中期以前,叫乐温县。当地的方志及其他文史资料里,并没有苏轼曾经游览云台山的明确记载。对云台镇西南的云台上、云台观,涉及也不多。况且,从地理位置上看,云台场西南的的云台山,直线距离长江至少有三四十公里之遥,云太常东西的两台溪流,都不直接跟长江相通,在北宋时期,凭舟楫是难以到达的。今天长寿区境内的长寿湖,无论是在叫乐温县时期,还在叫长寿县时期,都是当地有名的景区。但在关于长寿湖的各种诗文或史志中,都无苏轼游赏此间的确凿记载。我想,以苏轼的情趣和文才,如果能有兴游览长寿湖以北30来公里的云台上(安乐山),应该也不会放弃泛舟烟波浩渺的长寿湖,借以抒写襟怀的大好机会吧!苏轼此番路过渝州(当时叫江州),至于父子三人是否登岸游赏,不得而知。诗文上,只留下一首《渝州寄王道矩》。但从内容上看,跟是否游览渝州东面100公里外的长寿(当时叫乐温县)安乐山(云台山),毫不相干。
四川合江县的笔架山,可能才真正是苏轼笔下的安乐山。笔架山距合江县城5里,高约700米,峰岩矗立,东西狭长,从北边的长江边眺望,如石笋插天;从东面的赤水河畔仰视,则如形如古时之笔架,横亘在前。该山方圆8000余亩,山势陡峭,古树参天,长江、赤水河绕山而过。早在一千多年前就闻名于世。雨后初晴或云雾弥漫之时,山上云遮雾绕,时聚时散,有"笔架连云"之称,是“合江八景”之一。隋代道教盛行,时称安乐山;唐初称为合江山,后期改名少岷山;清代后期得名为笔架山。南宋嘉熙四年(1240),为抵御元兵入侵,泸州府在此筑城,作合江县治。还有一个佐证,就是笔架山的东面,那条像飘带一样绕过的赤水河,古时也叫做安乐溪(安乐水)。古人把它汇入长江之前在平地上突兀而起的笔架山,顺带叫做安乐山。这跟与唐代柳宗元用“郴江幸自绕郴山”描述郴山被郴江环绕的情形,实属异曲同工。
并且,在合江县志和泸州方志上,也有关于苏轼游览笔架山(安乐山)的明确记载。前朝中期编写的《合江县志》载:“《游安乐山》(作者唐 先汪):碧峰横倚白云端,隋代真人化迹残。翠柏不附龙质瘦,石泉犹在镜光寒。一身回向天边立,万壑皆从脚底穿,其过姻霄州路上,何有仙骨到非难。《重游安乐山》(作者宋 苏):真人已不死,外慕堕空虚,犹馀好名意,满树写天书。”上世纪二十年代末辑录的泸州《秦至清朝时期大事记》,也明确记载了苏轼游合江笔架山之事,云:“仁宗嘉佑四年(1059年)秋,苏轼乘船出川,经泸州,过安乐山赋诗二首:“故国王孙今尚死,满山秋叶岂能神?”对“张道陵寓此,山上木叶有文,如道士符篆”的传说,予以怀疑。”可以拿来与此相印证的,还有北宋苏轼的弟子兼好友黄庭坚(黄山谷)游安乐山之事,同书载云:“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黄庭坚泛舟安乐溪,游安乐山,写下《游安乐山记》。寓泸期间,留有“拙溪”“滴乳岩”等多处墨迹。”
更重要的是,笔架山在川南地区,一直都名气极大,传说极多。自两晋以来,儒释道各家,都看中此地,相继在山上建有庙宇,凿有题刻,命名洞穴,留下遗迹。关于张道陵修炼成仙的传说,笔架山比重庆长寿的云台山的附会更为详尽。说张道陵在笔架山(安乐山)上发现了一种树,修炼得到得道之人才可以在上面写字,张道陵就将修悟所得记在了树叶上,然后借此向时人和后世传播。这就是张天师满山遍画天符树的来历。与之相关的传说或史料还有:东汉道家天师张道陵选中此山修炼前,是先安顿好了他的老母亲的。隋代刘珍在此修炼多年,于开皇十九年(599年)羽化登仙,弟子建“飞仙亭”以纪念。此后,隋文帝拨国库银在山麓建三观(毁于元代),唐高宗遣使到此提取刘珍所遗丹经铁磬,并御书馈赠“延真观”扁额。梁代(520—557年)佛教兴山,建规模宏大的云台寺,其前殿、中殿毁于明末兵火,遗存后殿,以后在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和民国七年(1918年)进行过较大规模的维修。
自小就对道家思想喜好甚深的苏轼,在老家眉山读书求学时,应该早听说过张道陵在泸州安乐山羽化成仙的传说。他们此次悠游出川,且行且止,到达长江边上的合江城,自然会对笔架山感兴趣,于是舍舟上岸,登临游览。这倒也符合“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的文化人的性格和情趣。游览途中或之后,才华横溢、深得理趣的苏轼,便挥毫写下这首《游安乐山》二诗,也在情理之中。这两首诗里,还透露出苏轼特有的机智和谐趣:即使是调侃张天师,也先拿自己做垫背,不直言张天师的本意是爱好声誉、追求虚名,而是用“就像我一样”作缓冲,充分显示出苏轼豪放不拘的性格和幽默风趣的个性。甚至,还有一丝不意觉察的小调皮、小不屑在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