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黔北高原,凡是有人居住的地方,周围团转都种有椿树。我们这里的椿树与中国北方的不一样。古代称臭椿为樗,称香椿为椿。北方的是臭椿,我们南方这儿的是香椿。
椿树是落叶乔木,树皮粗糙,深褐色,片状脱落,叶具长柄,雌雄异株,叶呈偶数羽状复叶,圆锥花序,两性花白色,果实是椭圆形蒴果,翅状种子,种子可以繁殖。
椿树极易生长,春天里,只要在土里挖个窝,把苗置于其中盖上土,稍微拍紧泥土即可,不需精心培育照料,他就会快活地抽芽长叶。几年过后就长得十分粗壮。
我们的老百姓特别喜欢椿树。也就是门前或院子里种植椿树算是一件喜事,因为“椿”与“春”同音,椿树意味着春光明媚,春意盎然,是吉利的事。因此,农村大多数的院落里都栽有椿树。
椿树还是我国的长寿树种。庄子曰:“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也可见椿树之久。世人从此以椿龄为祝寿之辞,如范仲淹在《老人星赋》中便有“会兹鼎盛,荐乃椿龄”的诗句。古时把父亲比作椿庭,母亲比作萱室。“椿萱并茂”一词,就是父母老来健在之意。
不仅如此,椿树还是百树之王。有一则民间传说:西汉末,外戚撑权,王莽纂位,刘秀被迫外逃。一路上颠沛流离,食不果腹,历尽坎坷。有一天,饥寒交迫,竟饿昏于荒郊,幸遇桑林,得桑椹充饥才保住了姓命。后来刘秀称帝,始建东汉,因感念桑树救命之恩,御笔亲题“树王”,制成金牌,命大臣去桑林钦封。只因糊涂大臣不识桑树,错把金牌挂在了椿树上。桑树见椿树无功受封,气破了肚皮,因而树皮至今多有开裂。当年目睹错封这一幕的柳树,在一旁笑扭了腰,直到现在身子还多弯弯着。尽管是张冠李戴,椿树为王却从此在民间流传开来。
椿树的树干高大笔直,是农民建房做梁头的好材料。农家的门、床、柜橱用它做的也不少。它的花纹很好看,黄褐色而具红色环带,纹理美丽,木质坚韧,有光泽,耐腐力强,不翘,不裂,不易变形,易施工,为家具、室内装饰品及造船的优良木材,在抛光以后刷上清漆,椿树木板显得非常自然古朴典雅。所以,椿树素有“中国桃花心木”之美誉。
据老年人说,古代皇帝才能用椿木做棺材,就是因为椿木具有木质坚韧,有光泽,耐腐力强的特点,老百姓还不能受用,老百姓一旦用椿木做棺材,表示对皇上不敬,会招来杀身之祸。这只不过是老年人道听途说罢了。据有关资料,皇帝受用的是金丝楠木这稀有的木材,椿树普遍都是,不算珍贵,老百姓何以不能受用?
旧时盖房或做家具如用其他木料,夜深人静时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声音,那是树的魂灵在重压下不服的叫声。如果在榫头和榫眼之间夹上椿木做的楔子,它们就不会叫了,因为树王能以柔克刚,辖制它们。这也是邪说,从科学的角度讲,其实就是因为椿木质地柔软,能够缓冲其它木材的热胀冷缩。
椿树还有很强的药用价值。椿树的根、皮叶、味苦、性温,有小毒,可用来做中药。小孩子如果生了疮疥,用椿树叶煮水,洗上几天就好了;孩子消化不良,用椿树根熬水,喝上几天症状就消失了;新媳妇产后脱肛,取椿树皮和大葱、花椒煎水熏洗,洗上几次就治愈了。
椿芽,我们叫椿丁,是香椿树的嫩叶尖,呈黄绿色,含极丰富的营养。人们均喜掐取嫩芽,炒肉,炒蛋或以香油拌食,是多数人所钟爱菜食。但香椿为发物,食易诱使痼疾复发,故慢性疾病患者应少食或不食。
椿树对烟尘和二氧化硫抗性较强,被林木专家推荐为城市绿化优质树种。现在,政府在外地引进了一些培植的椿树,树干光滑,丫子挺直,给人有利利索索的感觉。在道路两旁,或土地边缘,或院落空地,种植这样的椿树,供人们观赏。
但是,我还是喜欢本地土生土长的椿树,它那粗糙深褐色的树皮,仿佛家乡农民的脸色。他那坚韧不腐的木质,正是家乡农民的品性,那易生易长的特征,正代表着家乡农民的一种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