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黔北地带,多数属于沙地,适宜于草本植物的生长。尤其是折耳根在我们这个地方遍地皆是,随处可见。
折耳根本名叫鱼腥草,名见《名医别录》,唐苏颂说:“生湿地,山谷阴处亦能蔓生,叶如荞麦而肥,茎紫赤色,江左人好生食,关中谓之菹菜,叶有腥气,故俗称:鱼腥草。”
折耳根又叫“蕺菜”。是因蕺山而得名。蕺山,即今浙江绍兴,古为越都,是越王采食折耳根之地。两千多年前,长江下游的吴、越两国战争多年。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打败了越王勾践,越王勾践和夫人成了吴王的奴仆和臣妾。三年后,勾践卧薪尝胆,节衣缩食,上山采折耳根为食,后由弱变强,打败了吴。正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折耳根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茎下部伏地,上部直立。叶片心脏形,叶被紫色,叶面绿色。穗状花序生于茎上端,与叶对生。花色白,小而密,花期五至八月。生长在湿润肥沃的田边、路旁、溪畔、山坡。
每年三月间,天气转暖,折耳根便冒出了芽,在坡坡坎坎或者茅茅草草遮掩的地方,折耳根没有几天功夫,长得又白又胖,真是讨人喜欢。只要一把割猪草的小刀朝着根下轻轻一戳,它便被我们扯起来了,捏在手里,仔细打量一下,这时的折耳根像一根豆芽,尖儿略带一点儿红色,犹如小孩冻僵的小手的肤色。在暴露的坡坎上的折耳根,根茎不深,就长出了鲜嫩的叶子,我也会迫不及待地将它掘起,放在筐里。因为这时的出土的折耳根很是稀罕,又是最鲜香的时候。到了四五间,折耳根满地都是,生机勃勃的,有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感觉。想吃叶、根、茎,都很方便。一般在春摘叶,夏采茎,秋冬可以掘根。
折耳根营养丰富。据有关资料介绍,含有蛋白质、糖类、粗纤维,脂肪,还含有维生素B、维生素C及钾、纳、钙、镁、锌、锰等微量元素和若干种氨基酸。
据有关医药介绍,折耳根味辛,性寒凉,归肺经。能清热解毒、消肿疗疮、利尿除湿、清热止痢、健胃消食,用治实热、热毒、湿邪、疾热为患的肺痈、疮疡肿毒、痔疮便血、脾胃积热等。现代药理实验表明,本品具有抗菌、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利尿等作用。
早有把折耳根在地下根洗净切短,拌上烤香的辣椒粉、生姜、芫荽、葱蒜、味精、香料、食醋等。 就这样一直吃到今天,吃出了一种传统美味,吃出了一道药食同源的佳肴。
的确,折耳根是一道佳蔬。常言道:福建喜食嫩叶,贵州喜食根茎,成都人食全草。生食有腥味,熟食可用开水漂过去腥味,可炒、可汤、可腌。
现在,人们生活中离不开折耳根了。用折耳根与芫荽凉拌一道菜,味道新鲜,折耳根炒豆豉,味道别具,用折耳根炒腊肉,味道香甜,用折耳根参合煮汤菜,味道鲜美。它爽口提神,开脾健胃,你吃了油腻的食物后,吃几口折耳根,顿时觉得满口不腻,食欲复燃。凉拌折耳根,而今成了人们首选的下酒菜了。在酒店里,桌上没有一盘折耳根,好像缺少点什么,感觉菜食不尽人意。
折耳根就是一道价廉物美的好菜,她犹如一个农民歌手,走进星光大道一般。朴质而不俗气,素雅而又大方,让好多人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