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高祖公刘朝飏,也就是我祖父的祖父。据说这人十分了得,他象是一个小说中的传奇人物。
高祖公刘朝飏,推算已是清末时期人,家业很大,可算是一个大财主。刘朝飏接纳有三门妻子,邹氏、杨氏、佐氏,那时的婚姻算是理应该当的。
邹氏高祖婆是第一门妻子,由于生育了几个孩子没有长成人,没有男嗣,便又接第二门妻子杨氏高祖婆。据说,杨氏高祖婆,后族之家很有势力,家业很大,嫁来之时有丰厚的陪送嫁妆。由于家业大,养成了吸大烟的恶习。婆家家业也很大,也能供给她吸大烟。作为女人,可能烟瘾不大,人们说的耍耍瘾,对家业的影响不很大,不知是不是吸大烟的原因,杨氏高祖婆没有生育,无子嗣。由于无男嗣,高祖公刘朝飏便抱养了一个男子,取名叫刘庭虎,作为自己的长子。说是用来“押长”,为了今后生育的男嗣能顺利成长起来。
佐氏高祖婆,前夫也姓刘,叫刘兴贵,原来在砚山上场口开饮宿店,主要接待下江口背粮的一些背佬二。高祖婆很精明能干,不管是吃的东西还是住的床铺都收拾整理得干干净净。待人十分周到而且一说一脸笑。凡是来往的客人都喜欢进她家的店子食宿。
高祖婆很很会算计,暗地有些名堂。据说,她用排骨沾一些面面制蒸碗,叫“舔骨”,味道特别,人们都喜欢点那盘菜。凡是来客吃蒸碗时,高祖婆都叫人家莫要扔在地下,以免狗抢骨头伤到人。其实,她还有另一个心思,等人家走后,转背后收拾那些骨头,又将吃过的骨头用清水淘尽,再沾上面面,用来再做蒸碗。说是一个背佬二觉得吃到一个骨头已有三回了,便说:“我象吃到这个骨头三回呢!”搞得满堂人直发笑。我们这个老祖婆真算是做得出来。
高祖公刘朝飏和刘兴贵因是同姓,来往比较频繁,关系也很不错。如亲弟兄一般。
后来,我高祖婆的前夫刘兴贵得了病,卧床不起。我的高祖公刘朝飏看到此情况,很是同情,那时高祖婆又有身孕,觉得需要一个男人给这个家撑起门户,于是就经常在店里帮忙打理,白日夜晚就当自己家一样照看着。
高祖公刘朝飏,又要照料高穴坡的家,又要协助照料上场口的店子,经常去去来来的忙个不停。据说有一次晚上,月光明朗,一个人从高穴坡到上场口,走到观音挢,遇见一个熟人,于是两人一路走着,便摆起龙门阵来,从观音挢走将近四路程,到了下场口,那人说要走场后头。刚分手,高祖公刘朝飏才醒悟过来,明明白白晓得那人己经死了,顿时吓得浑身直冒冷汗。走到店里,衣服都被汗水打湿了。
就是这死心踏地地帮衬着这个店子,这个店子有了高祖公的照料,也没有因为刘兴贵的病灾而受影响,同样与往常一样红红火火地开着。
有句俗话叫“肥田不如瘦店子”。就通过开店,我们的高祖婆家业越来越大了。但是,刘兴贵的病每况日下,越来越来不行了。于是刘兴贵就找高祖公刘朝飏商定,等他去逝后,高祖婆以及腹子就拜托给高祖公刘朝飏。
刘兴贵去逝后,高祖公刘朝飏帮助高祖婆办理丧事,等一切安排妥贴后,并将老祖婆接到了高穴婆。接到高穴婆后就生下胎中带来的孩子,取名叫刘庭龙。
高祖公便把佐氏高祖婆作为第三门妻子,后生育了他们的孩子刘庭凤。刘庭凤就是我们的曾祖公了。
高祖公刘朝飏,有三个男孩子,抱养一个,借养一个,亲生一个。于是大搞修造,还为儿子们安田安土。
在高祖公手上一共建造了五座房子,有三座是四立三间,其中一座是两边厢房,有座是六立五间加半边厢房。每一座房子都是石錾阶檐,雕凿赏墩,镌刻窗花,油漆板壁。十分恢宏,十分气派。据说远房的一个老祖公安顿亲事到结婚,都是用长五间的房子骗来。到了三复筵后,才喊回到自己的家,那新接老祖婆才知道上当受了骗。那时婚姻只要一同拜了堂,就是钉子钉的,再也不能反悔。
高祖公修了那么的房子,倒是分给借子刘庭龙的要多些,他就占了四立三间的两座再加一座三立间。养子刘庭虎只分得一座四立三间房子,亲生儿子刘庭凤分得六立五间加厢房的一座房子。说他偏心,借子比亲生分的的多得多。说他不偏心,抱养的分得的又要少几多。
高祖公安了很多田土,可能有上千回(担)粮食的,还有许许多多山林。分给三个儿子,也同样没有一视同仁。借子比亲生的多得多。抱养的分得的要少几多。亲生的分得不算多也不算少,约有五百回粮食的地方。
高祖公刘朝飏有了很大的家业,也为自已后事考虑,留了许多银子,为自已和高祖婆建造一座很有气派的生基坟。生基坟合葬高祖公与邹氏、佐氏高祖婆。杨氏高祖婆死后单独安葬一个地方,没有合葬在一起。生基坟占地面二十平方米,坟墓高近三米,宽三米多,长有四米多,整个生基坟用顽石扣成,各式各样的图案,雕刻得十分逼真,人人马马活灵活现,字字句句苍劲有力。“慢工出细货”,据说在修建坟墓,二三十个石匠三年才完成。那座生基坟完全可体出当时工匠的心灵手巧,一代匠人技艺之精湛。
历史在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更替。从清未到民国,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了我们祖辈,因为家业富有,家家被评为高成份,土地归集体所有,山林房屋被划了出去,一起都不属于自己。
后来,高祖公刘朝飏修造的那些房子因年久破旧,几乎都除旧更新,已经不见一点踪影了,只有那些流传下来的故事,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里。
每逢春节,我们都要上祖宗坟前去朝拜,这是一种地方风俗,最重要的是铭记宗功祖德。一路走到高祖公刘朝飏的墓前,不免要想起流传下来的关于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