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夜郎仡佬的头像

夜郎仡佬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409/20
分享

干农活时的一些记忆

我人生经历了近二十年的农业生产,其中有说不出的辛酸与苦楚,真是不堪回首那年那月干活的日子。

七八年,二哥初中毕业后,才刚满十三岁,考中专因年龄不到而未能录取。于是就先承担起了家庭的耕作任务。

第二年,我考高中,二哥又继续报考中专还是未能录取,其实当年他考的分数比我还要多几分。无奈,只有让我读高中,让他继续回家干活。

两年后,我高中毕业,也未能考上大学,人生注定成了农民。那年我还未满十六岁,也就要充当家庭中的劳动力了。

那是八一年,生产承包责任制己开始落实。我们家共七口人的土地,正好需要主要劳动力来承担。大哥分了家,他是单独分得的土地。一家人的土地迫不及待地要靠二哥和我来承担了。因为我们父亲去逝早,祖父己年过七旬。不然还不会早早地遭受这样苦苦的磨练呢。

到了八四年,我当了民办教师,但农活还是要干,一年微薄的工资纯粹不能养家糊口,还是要靠干农活。一边教书一边干农活来维持生计。到了八七年,我调到区中心完小上课,更是我增添了许多的压力与负担,教书又怕教不好,干农活又怕干不好。真是两头为难。

到了九七年,我师范毕业转成正式教师,工资有所提高后,我把妻儿带到学校一起生活后,让妻子做点儿小生意,我家的那些土地就送给了别人耕种了。这才算脱离生产劳动。

回忆往昔劳动的日子,真是一言难尽。不想说,但又总想说。复杂的心理有几多难受。

学干农活是一件非常不简单的事情。有句谚语叫“看者容易做者难。”我在干农活中深深感受和理解这句活的意思了。

开始犁田,就得连接枷担、牵索、泥扣等,要连接起来架在牛的身上。长短要合度,松紧要适宜,泥扣如何绞在铧口的泥箢上才不会脱落。这些都是学问,都得练习,都得掌握。开始不行,要找人给你架好牛,才能得使,否则,你架好的家二伙不好使,牛也吃力,人也吃力。

犁田也很是一门学问。要怎样将铧口插在田里,怎样追赶牛儿,怎样摇铧口,怎样泥柄子在脱落。怎样将踩泥柄子。开始学犁田,不是犁深了,就是犁浅了,有时又忘了踩泥柄子,搞得手忙脚乱的。牛儿也不听使唤,铧口也不按路子走,使得牛也吃力,人也吃力。犁一天的田,吆喝一天的牛,嘴巴都吼干了,搞得腰酸背痛的。疲惫得饭都不想吃,回到家里就睡觉。感觉到,犁田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犁土也是一样的道理,除非不踩泥柄子。但是坡坡坎坎的,让人要注意,容易损坏铧口。慢慢学会了,才理会其中的道路,掌握其中的技巧,干起活格外轻省些。

我们这地方是山区,土地都是小块小块的,根本不能机器化耕地,那时也没有什么机器化,一切全凭牛儿耕地。一轮庄稼,水田要犁三次,土要犁两次。刚收完庄稼,就要把田土犁松散,叫“打冬抗”,也叫“抗土”。不打冬抗,来年田土很铁板,不出庄稼。田是犁得越早越肥沃,有句农谚叫“八月铧田一碗油,九月铧半碗油,十冬腊月铧田无来头。”一年勤劳人家刚收完谷子就着手大冬扛了。由于活路繁杂,多数人们都在十冬腊月铧田,这也不是懒惰,而是活路太多,忙不过来。 第二年开春后,又要将田犁一次。等到插秧时再把犁一次。土里在播种包谷作物前翻一次土就可以了。因为田土多,一般人家每一轮田土要犁二十天多的活路,如果一个人犁,将近一月时间,我们两兄弟犁田要半个月才能完成。要是遇天旱年成,水田变成了干田,开春时,要打干田才是一件麻烦的事。一是要等候涨水的天气,二是要有喂好牛,还要有人帮忙打杂,就是犁田,协助引水、堵水,不让雨水流失。这样就要快捷些,不然一个人忙不来。为了抢雨水,常常是披着蓑戴看笠在狂风暴雨、炸雷的恐吓下,顶风逆雨地干着。这般艰难与苦楚只有老百姓才体会得到。

学会犁田犁土,你相当于刚跨入农门。办庄稼需要精耕细作,里面还有许多事情等着你,许多学问让你去钻研。

田里面,除了犁田外,还要打耙,就是将翻好的田要用耙具给它耙松散,耙平整。这样田才坐水,也就是不漏水。打耙也有学问,架好牛后,如何抓泥,如何推泥,高处使力,浅处放松,要将高处的泥巴推到浅处。在两头,怎样转弯,有打两耙子的,有打双耙子,要看田的宽处而定,这样才不会打空耙或重复打耙,既省时又省力地把田耙得平平整整的。这都要讲究方法,讲究技巧。有些人犁一辈子田还不会打耙呢。

平整好田后,还要铲田坎,上田坎。铲田坎,水面不能铲得太陡,不能铲得粗糙不平,否则不好上田坎。上田坎更是讲究,要让耙好的田沉淀几天后,才能上田坎,因为泥巴沉淀后才抓上耙。上田坎时,如何用耙梳抓上泥,如将泥巴筑在田坎上,如何将田坎背(平整)紧,如何背成一个有鱼背脊的样式,这也是“看者容易做者难”的事情。上好一丘田的田坎也能看出一个人办农活的熟练程度。

把田办好了,最主要是办秧苗。这才是最关键的事情。农村有句老话叫“生田熟土毛秧地。”这是句笑话,是笑那些干活粗糙的人。其实办秧地是最重要的环节,尤是办两段育秧。要选择不缺水的肥沃的田,要把泥巴犁后耙好,再捣碎无一点硬的泥团,再开成一米多宽的一格,两边理好沟,便成一格秧井。在秧井上要铺细细泥土,有条件要去掏岩窝肥,就是岩上树叶腐烂成的泥土。将岩窝肥均匀地撒在上面,再泼上畜粪水。制作秧井的同时,要泡好谷种,谷种用温水渗泡一天后,再倒在谷草铺成背篼里,既透气又保温,每天早晚要用温水淋两三次,温水在四十几度为宜,温度容易将谷种烫熟,温度低了,谷种不发芽。在发种几天,不能饮酒,否则谷种沾酒气,会发酵成酒糟变坏。几天过后,谷种发出幼芽后,将谷种倒在撮箕里,端去均勾地撒在秧井上。谷种撒好后,再轻轻撒一层细泥或泼一层清粪,不能过多多重,否则容易烧根坏死。然后插上竹篾成躬形,盖上薄膜,封好,让其保持温度,谷种才会定根生长。

秧井管理要十分下细,遇到太阳天,白天要将两头揭开通风,否到秧苗会闷死。晚上又要给它封好,怕遇冷而冻坏。遇到狂风暴雨天气又怕薄膜被吹开,等风雨停后要去看一看。吹开了要及时给它盖好。只有当过农民的人才知道育苗是一件认真细致的活儿,一点马虎不得。

这段时间是正是清明左右,人们除了做秧井外,还要上山大面积地播种包谷。种包谷也十分劳累,种包谷前要将土地重新一次,土质才疏松。在这期间还要运畜粪到地里,我们那时都是坎坷的山路,只能肩挑背托了。多数人家一年要背上百回畜粪到地里,路途有三四里远。可想多么辛苦,为了每次多背一点,多数都是粪印桶背粪,因为粪印桶要装多些,背起来要省力点,拿个打杵,途中累了,可以将印桶靠在打杵,随处可松肩息一下。

土翻好了,粪背好了。就要择日种包谷。整寨子人们你帮我我帮我相互调着活路,每家一天每家一天地种包谷。种包谷的程序也很多,先撒豆子,而后一人打包谷窝窝,一人随着丢包谷种子,后面接着倒粪,最后人们就排着瓮(盖)包谷,瓮包谷时,要一锄一锄地将土铲碎,除了把包谷窝窝用细泥覆盖好,还要把土间豆子盖着,不能只盖包谷窝窝。种包谷一般要三十多个活路,一家几个劳力,也要种个七八天。后来实行包谷育苗移栽,先是在地里做好苗床,将包谷子放在里面,用薄膜盖好,让包谷子长成幼苗后再搬到土里去一窝一窝地栽种,这更是增添了人们的劳动量。可是人们不管有多劳累,都要高育苗移栽。因为这样包谷要结得丰硕好多,地面收入要翻好几倍。实行育苗移栽后,人们也就改变了广种薄收的观念和作法。尤其是退耕还林后,人们都感受到了少种多收的益处。

十来天的时间,井上的秧苗有四五寸长了,又要开始开箱办秧田,这时开的格子要宽些,田泥要尽量整平、整融,同样要泼上清粪加尿素,这样插的秧苗才长得快。在扯小秧苗,在轻轻用手指捏着向上提,不然会扯断,扯断了很可惜的。提起的秧苗用清水洗净,放在胶盆里立着放着,扯满一盆后,端到秧田里又一根一根地每隔约五寸距离插入田中。插了一会儿小秧苗,头低着都很晕,插了一会儿,要抬头来站着伸个腰杆,感觉舒服些。既道工序是多么慢而细而又苦的工作。

小秧苗插好后,要做好田间管理,开始不能放太深的水,要随着秧苗的长势慢慢升高水位,否到秧苗长势不好。在秧苗的成长过程中,还要给秧苗施两次畜肥或化肥,这样秧苗才长得快长得粗壮。

等到二十多天后,秧苗长粗长高,封满了整个秧田,这时就要开始大田移栽了。栽秧与种包谷一样,整寨子人们你帮我我帮我相互调着活路,每家一天每家一天地插秧。因为耙好田,要一次性插完,否则田又会死板,让秧苗长得慢。所以这道活路多数都要调活路来完成。前前后后,一个寨子要插二十天才插得完。这段日子便是农村最忙的季节,叫农忙季节。

后来人们嫌两端育秧麻烦,就只做一道育秧。多购买的谷种,把秧井多做几格,再撒谷芽子时撒些一些,秧苗在井上生长的时间长一些。而后就将秧苗直接运到大田里去栽。人们掌握了方法,这样与两段育秧没有多大的区别。这样要节省几多劳力,人要松活多了。

秧插完了,可以稍微歇一口气。可以协助家人帮助干点土里的活,那就是去包谷地里薅草。这是站着的活儿,不很躬腰杆,插秧躬了时间长的腰杆后,薅草还可以调节一下关节的活动。薅头道草,说是轻巧,但是要十分下细,面对满地的包谷和豆子苗,下锄时要十分小心。要把苗间的杂草除掉,既不能伤到禾苗,又要把包谷窝窝刨松。这活儿考验人,看到窝窝里的包谷苗多了,要选择性的将不好的扯掉,只留两根好的苗儿。若窝窝里有闪失的,又要找窝窝里多的苗扯来补上。这项劳动看似简单,实际上干起来很是麻烦。好多男人都不会薅草呢,因为他不细心,更是没有耐心。

土里的头道草薅完了,田里的秧苗又可以薅得了。薅头道秧时,也是一道细致的活儿。因为秧苗刚长固定,走在秧苗行道里要注意下脚,不然会踩倒秧苗。薅头道秧,主要是清除田间的杂草,不让它遮挡秧苗和吸收秧苗旁的营养。

头道秧薅完了,又要薅二道包谷了。薅二道包谷正处于炎热天气。包谷杆高,林子深,十分闷人,让人实在受不了。薅二道草主要是给包谷培土,要将四周空余处的土刨来堆在包谷干根部。也还要除掉土中的杂草。豆子也长封林了,拿起薅锄实在无从下手。不会薅草的常常要损伤好多豆苗,真是可惜。这时包谷叶子正处于你的肩部,薅二道草,常常把你的脸腮和臂膀割有许多小小血路。汗水出来时,你都感觉痒痒的痛。

薅完二道草,又要薅二道秧。因为天气太热,人们多数采取早晨和下午到田间去劳动。但也有顶着烈日去薅秧的,因为活路干不来,再热的天气也得干。薅二道草秧,主要是将四周箍着秧苗的扎草扯掉,会限制秧苗的生长。田间突出的是一种茅蓓,酷似秧苗,比秧苗长得粗壮,常常押着秧苗的长势。薅二道草秧,更是受苦得不得了。早上去薅露水很大,裤子、衣服、头发打湿透了。加上硬硬的秧叶子割人得很,让你手拐脸庞都会割起血路。稍不注意,还会刺到眼睛,使你又痛又胀。下午去薅秧要好些,但时间不待,又薅不得好多。常时是太阳偏西就要下田,好不情愿地干起自己无人代替地活来。

那个时候,包谷要薅两道,秧子要薅两道。后来,人们采取栽秧前把田里打了除草剂,栽秧后就不再除草了。包谷地采取薄膜种植就只薅一道草,就是包谷在长高后,要给它培土,不然根部不稳定,会被风吹倒。这样一来大大地减少了人们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

到了秋收时节,人们更忙。要趁着天气抢收割。把包谷取回来后,晚上要剥包谷,剥完后要捶包谷,把包谷籽捶下来后,第二天还要背出去晒包谷籽。包谷籽一般要晒两三天才晒得干。背进背出的十分麻烦。包谷还没有收成利索,又要打谷子了。打谷子至少四个人组合才行,前面割谷子要两人,后面打斗要两个人,这就要调活路才好完成。把谷子背进屋还要铺晒,也如同晒包谷籽一样麻烦。

庄稼还没有收割完成,催交公余粮的干部早早就入村了。要叫你必须在国庆节前完成。搞得你放了活儿要背刚好晒干的粮食到仓库完成任务。有时因活路忙不来,催粮的又只顾催的他的任务,常时与那些人吵了起来。吵得双方面红耳赤的。人们都知道皇粮黄饷是不可抗拒的,总归还是要完成,只是心里有些不舒服。

一年打下的粮食除了上公余粮后,所剩无几了,好的年成够糊嘴,不好的年成,来年还要产生饥荒。面对这样日子,老百姓也习以为常了。老百姓也不着急,到头来也照样设法要度过去。

身为农村人,杂活很多。除了耕作包谷谷子外,还要种油菜、小麦、土豆、红薯,除外还要办蔬菜。还要喂猪、喂牛、喂鸡鸭,还要上山捞柴来烧火煮饭。没有专职,只有兼职。样样活路得亲历亲为,道道活路得尽职尽责。没人管,无人催,但人人都十分自觉,都十分主动,不管多苦都在把日子拖着向前迈呢。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