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延安,民国十六年生于重庆石柱,后因逃难到贵州务川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安了家。以行医为业,日子过得比较殷实。
谭延安六岁时,就开始学医。师父手把手地教他识字,认读药书,还要带着他上山认药、采药。真是煞费苦心了。谭延安认真好学,加上天资聪慧,十一岁时,就能将师父教的药书通读,便能根据药书上的草药进行采集,能根据“望、闻、问、切”给人看病,开处方配药。成为一个让师父放心而能独立行医了。
民国时期,家庭富有的,但又往往逃不脱土匪的骚扰。谭延安就属于这样一个家庭。正当二十年纪,因常遭土匪袭击,而与土匪抗战,杀死了几个土匪,但家中也死了不少亲人。幸存下来的谭延安只有远离家乡,逃避土匪的追杀。
谭延安逃到贵州来后,继续以行医为业,生活还是比较好过。但还是怕土匪追来,成为一只惊弓之鸟。谭延安没有一个安稳的家,东躲西藏的,有的敢收留他,但有的人家怕连累自家而拒绝他在家中过夜。
谭延安逃到黔北一个偏僻的山村叫茶子园,在那里发现一个比较隐蔽的岩洞。他发现那洞比较干燥,没有多大的湿气,适合人居,于是将岩洞打扫整理一番后,铺了床,就把那里作为自己的家了。
在当时,谭延安的医术还算比较高超的,出门行医生意还算不错的。他早上出门行医,晚上归来睡觉。过着早出晚归的日子,一混就在那岩洞里居住三年的时间。三年时间里,谭延安在当地也结不少人缘,认了一些朋友,还在当地教了几个徒弟。远远近近的人们都认识常年挎着药箱子的谭医生,谭延安便成了不是当地的当地人了。
后来,经人介绍撮合,谭延安到镇南一个下底溪的一户人家入了赘,真正成了那家的家庭成员了。那家人招了一个有医术的上门女婿,可算是称心如意了。对于一个受到打家劫舍的不幸遭遇的谭延安来说,能有这样好的归宿,人生当然一件很大的幸事。谭延安对妻子很是温顺,对岳父岳母也很是孝顺。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日子过得很开心。
谭延安入赘后,当然不会甩下行医的行当,而且更有信心从事自己拿手的行业了。他行医挣钱,把守着良好的医德,但从不欺骗敲诈别人。凡是有拿不出来钱的贫穷人家,常常给于免费医治。人都有感恩之心,一些病人在谭延安手里医治好的,等日子好转后,也要提着礼物到谭延安家里来深表谢意。在那个时候,谭延安算是在当地出了名的“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民间医生了。
解放后,谭延安继续从事着行医这行业。远远近近有不少人前来拜师学艺,有一定文化的就叫徒弟抄好药书,然后指点徒弟如何认药、看病、开药。一些不识字的徒弟还要手把手地教他识字,然后再教药理、医理方面的知识。因为他的师父是这样叫他的,所以他也要这样教他的那些徒弟。凡是在谭延安手上教出来的徒弟医术都比较高超,而且也具有高尚的医德。这也是“严师出高徒”的道理。
后来,规范行医这个行业,在民间行医都要取得职业资格证。民间好多草药医生都因此而失业。通过考试,谭延安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中医医生资格证,他的好多徒弟也都同样取得中医医生资格证。医生资格证的取得足以证明真实的医术水平和医疗能力,于是谭延安和他的一些可以持证行医了。有几次,好几家医院来高薪聘请临聘他坐诊医生,他都拒绝了。他说“行医的宗旨不单是为了找钱。”再说“医院不自由,不踏实。”
老来的谭延安不再行医了,他说:“人老了,眼睛花,怕误害人。”
据说他一生收徒弟八十多个,完全出艺的七十多个,只有几个因各种原因而未学成医术。每年春节,徒弟们都要来朝拜。春节期间,家中如办宴席酒接待着他的那些徒弟。
看到徒弟们一个个前来看望他,谭延安感到十分高兴,他发自内心的感慨道:“人生最大的成功就是教出一批名副其实的民间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