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红军的头像

李红军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5/15
分享

记忆深处的送蛴蟆

近几年,每逢正月十四这天,老乡群和朋友圈里关于送蛴蟆的事必定刷爆朋友圈。这热火朝天的场面,也把我带回了童年的记忆中……

我是土生土长的南充市西路——金宝镇人。蜿蜒曲折的西河水把南充分成了西路和南路。以河为界,河的南边以顺庆区为首属于南路,河的西边以嘉陵区为代表属于西路。一路向西,沿途有西兴、五龙、龙蟠、金宝、积善、龙泉、晏家、三会等乡镇。而我的家乡——金宝镇刚好处于中间,乃是西路沿途几个乡镇往来城区的交通枢纽,相较而言比较繁华。每年正月十四的送蛴蟆更是热闹非凡,参与者众多。我的记忆里送蛴蟆仅是送蛴蟆,那时还不是现在的“蛴蟆节”。南充的其他地方也有送蛴蟆的,但远没有我们西路这些乡镇搞得隆重、热闹。

“蛴蟆”,本地人发音“蛴蟆儿”(qi阳平me入声),是对蛙类包括青蛙和癞蛤蟆(我们叫癞疙包)的统称。而送蛴蟆的传统据说有350多年了(一说有400多年),至于其的来历,则众说纷纭,有好多种说法。我个人认为比较靠谱的是这一种:旧时每逢新春之际,天气回暖,气温变幻无常,人们尤其是体质较弱的小孩和老人,稍不注意就容易感冒,咳嗽声如蛙声,腮肿似蛙面,家乡的人便称此病为“春瘟”。恰逢其时冬眠后的蛴蟆为了觅食和交配繁殖,纷纷出洞呈现于世人眼前,因此家乡人把二者联想到一起,又俗称这种病为“蛴蟆瘟”。所以每到这时,家乡都要举行扎灯笼送蛴蟆去瘟病的仪式。久而久之,这种仪式便在家乡一带盛行开来,成为一种历史悠久、祈福消灾的年俗活动。

送蛴蟆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扎灯笼了。小时候,正月十四这天,平时要三催四请的孩子们会自觉地早早起床,冒着严寒,打着哆嗦,抹着鼻涕,拿着弯刀,来到房前屋后的竹林里。经过打量比较,“吭哧吭哧”吐着气,用力地砍倒一根又一根一年生左右(此时的竹子刚好有一定韧性)的高且直的竹子,利索地去掉头尾和枝丫,得意洋洋地拖到院坝里。会做的孩子就自己动手,不会做的只好表现出乖巧懂事的模样央求大人了。在这件事上,女孩子们占尽便宜,一句娇滴滴的“某某哥或叔,帮我做一个嘛,”结果不久后就会有一个漂亮的灯笼到手。

选定一节几十厘米(一般50至80厘米,长的做的灯笼大,短的则相反)的竹筒,有的会留余一截用来握手。小心翼翼地沿两头竹节砍下,最好不要把节头砍破了,破了还得费神用绳子缠紧或重新砍一节竹筒。不知道其他人怎么做的,反正我是简单粗暴直接:用力握紧竹筒两头的竹节(防止节头破了),在石阶或硬石上使劲碰几下,不出意外竹筒会裂出几道缝。沿着裂缝,用小刀或剪刀把竹筒划分成至少6条或最多12条(这个条数有讲究,比如6条寓意溜溜顺,12条象征月月红),然后把用细竹篾编成的直径大小不一(一般20至30厘米,有更大或更小的,视做灯笼的竹筒长短而定)的圆圈,也有用硬铁丝绕的圆圈,往剖好的竹筒中间水平放好,用细绳缠绕在剖开的竹条上,将其固定好。就这样,一个中间圆鼓鼓、两头尖溜溜的纺锤型的蛴蟆灯笼骨架就成型了。

往后就非常容易了:找来透光性好的浅色废报纸或用完的作业本,用米汤把纸打湿,像给病人缠纱布一样,里三层外三层地往蛴蟆灯笼骨架上一糊,中下方留个透气小门,贴上防风纸帘。于是,灯笼就欧了,赶紧拿到太阳下晒干吧。

等到傍晚,到湿地或田埂边挖一小团湿泥巴,塞进蛴蟆灯底部。聪明的读者肯定已经猜到了,这是插入和固定火源用的。而火源有两种:一种是用大约6到8厘米长、成人中指粗细的小竹筒,里面放进一团棉花,并露出头来当灯芯,再慢慢倒入煤油就成了;第二种很简单,切一截6到8厘米的蜡烛备用就好。

重头戏在夜色降临时开始了。随着一阵鞭炮声响,大人小孩把准备好的小竹筒或蜡烛往蛴蟆灯里的湿泥里一插,点燃之后,呼朋唤友,走嘛,二娃,大狗,送蛴蟆了。

刹那间,人声鼎沸,火龙闪现。灯光辉映下,人们个个脸上笑盈盈的,有掣着灯笼的,有用小木棍绑根线提着灯笼的,随着人潮缓缓而行。快活的气氛感染了微冷的夜空,寂静的乡村也激动起来。远远望去,漫山遍野灯影晃动,密集得像夏夜天空中的点点繁星,气氛十分热闹壮观。

“十四夜(我们这里“夜”要读成“一”),送蛴蟆。蛴蟆公,蛴蟆婆,把你蛴蟆送下河……”不知谁粗声武气地唱起了熟悉的童谣,随即几十上百号的大人小孩大声地附和起来。人人声嘶力竭、反复吟唱,震动得夜空瑟瑟发抖(这首童谣的版本有好几种,而我们老家这里唱的就是上述这种)。

唱啊唱啊,走啊走啊,一直来到村口的小河或水潭边。不用谁吩咐,大家噤声把蛴蟆灯插到水边的泥土里,心里默默地许个美好的愿望,然后头也不回地往回走(据说回头蛴蟆瘟会找上身来)。

到家后,孩子们还有一项必须完成的工作,那就是“摇嫩竹”。他们争先恐后地跑到附近的竹林,找到白天就瞧好的那根又高又直的嫩竹,拿出吃奶的力气可劲地摇呀摇,一边摇一边唱“十四夜,摇嫩竹。嫩竹高,我也高,我和嫩竹一样高;嫩竹长,我也长,我和嫩竹一起长……”如此这般,三次以上。

这阵子孩子们倒是高兴了,但竹子们可受罪了。整个竹林波涛汹涌,像醉汉东倒西歪,呼呼作响。偶有生猛不懂怜香惜玉的娃,生生折断了嫩竹的小蛮腰。只听得“哗啦啦”一声响,倒下的嫩竹“呯”地敲在某个倒霉催的家伙脑袋上。哦嚯,这下有戏看了:你妈哟,是哪个打在老子脑壳上,都起了个青包。哎呀,是狗日的三娃,你龟儿子赔钱哈。啥子,敢不赔?妈,妈吔,那个三娃用竹竿打我……哈哈,顿时笑声哭声告状声混成一片传出好远好远……

至此,我记忆深处的送蛴蟆的活动,算是大功告成、圆满结束了。发展到今天,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和有识之士的推动下,“送蛴蟆”成了热热闹闹的“节”,成了南充市的非遗项目,成了嘉陵区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早已声名远播。人们更是赋予了它更多的新内容:唱歌跳舞看大戏,敲锣打鼓耍彩龙,高跷表演逗幺妹,观光文化吃小吃。并且随着人们丰富的想象,蛴蟆灯的种类逐渐多了起来:除了传统的,还有心型的、五角星的、以及各种动物造型的。而糊灯笼的纸也变成了色彩鲜艳的各色彩纸,灯笼愈发好看了。每年正月十四,大约有来自各地的十几万人自驾着车,奔赴顺庆的共兴、嘉陵的三会及金宝、西充的多扶等乡镇,去领略南充独有的“蛴蟆节”的风采,可谓人山人海、盛况空前。

喜欢安静的我,想想“蛴蟆节”现场车如流水、人潮拥挤的情景,就不去凑热闹了。呆在家里,泡一杯1982年的普洱茶,默默地欣赏着群里、朋友圈里关于“蛴蟆节”的免费直播,安心地当个吃瓜群众,再把脑子里儿时的记忆拉出来晒晒,也是蛮享受的。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