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离不开书的。
年纪还小一些的时候似乎没什么迹象,但从上大学开始就生出了一个很令人头疼的习惯:但凡往返于家和学校,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能在家里待几天,行李的大部分空间和几乎全部的重量都要供奉给书本,少的时候几本,多的时候十几本。各种类别的闲书,当时正感兴趣的几本,必须要带在身边才能安心。
这导致我每次假期都不得不负重在路上,徒增许多不必要的力气活儿。我很明白,换做是我的任何一名小伙伴,谁都不会干出这种事儿。但我将喜欢的书本视作比精神食粮还要重要一点的东西,无法接受它们不在身边,偏还觉得这样子是莫大的幸福,不止乐在其中,甚至偶尔会窃喜:没人知道这是一件多快乐的事情,幸福全是我一个人的,多好。
细想书本是如何进入我的生命,我还记得最初是在小学五年级。那个时候家里刚刚搬进新房,欠了很多人情和外债,经济上负担很大,父母都没有太多时间管我。当时的小学生课后作业也没有现在这么夸张,村里的孩子相比起来就更自由一些,晚上也没有晚自习,空余时间非常多。
我从小就很闷,长得不好看,也没什么一起玩到大的朋友,很少会有话多的时候。于是,小小的年纪就很会自己一个人玩儿,看看天空,数数房前飞过的小鸟,看着家门前的大片农田和不同的庄稼发呆。那时对电视机也没有特别的热爱,有很好,没有也没关系。
后来在家里到处搜罗,发现了父亲很宝贝的大书柜,整柜带门的那种,好像是爷爷亲手打的柜子,父母都很爱惜。父亲是个教书匠,一个星期只有周末两天能回家,工作日都得在老家的山里面待着,搬进新家后更少有时间翻他的书柜。我某天突然很好奇,于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父亲是真的很有才华,自己学画画,自己学乐器,书法也写得很好,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还报过大学自考,虽然最终没毕业。我在他的宝贝书柜里面发现了很多颇有年头的音乐期刊(和母亲结婚以后全被母亲妥帖地订成了厚厚一大本)、自考时买的全套教材、一大堆我看不懂的许国璋英语、翻得很破旧的四大名著、各种当时的我不认识的作者写的各种类型的小说,角落里甚至还有他读师范毕业时的同学赠言笔记本,大概相当于现在的毕业纪念册,不过各个方面都要更文艺些,很有80、90年代知识分子的风范。
我就这样发现了一个宝库,里面全部的东西都能引起我的好奇心,我几乎每本书都拿起来看过,看得懂的看不懂的,全都让我充满了一种奇妙而非常满足的感受。我喜欢这个活动,比看看天空数数小鸟这样的事情有趣一百倍。在我初二被同学安利一家小书屋之前,我最初的喜欢的书全部都是在这里找到的。
吸引我爱上阅读这回事的书本里没有黄金屋,也没有白马王子。我一直记得最开始反复翻看舍不得放下的是两本关于人与动物的书,大概是国外的动物学家或者动物保护者在大自然中与各种动物一起生活的故事,有日久见人心的情谊,有虎毒不食子的天然亲情,也有可恶的偷猎者,当然最终是真情和正义战胜了各种非正义。我第一次知道,原来大自然里也充满着无数奇妙的相遇和情感。这大概是我作为一个感性的人的开端。
后来有一本很重要的书,是当年《故事会》杂志的特刊《滴水藏海》,我看的时候已经很破旧了,被我用透明胶带修修补补之后一直很认真地保存着,现在还是完好无损的。大约是300个哲理性的小故事,亲情爱情友情、人性格局职场、哲学禅理人生思考,几乎什么都有。我从此爱上了思考,也学会了一种叫做“逆向思维”的东西,修炼到现在,有些过犹不及,经常因想得太多而生出更多思考,但大脑喜欢这样,我已经不太能随时叫停。而思考太多的结果是:我对于很多日常的现象已经不容易产生“不满”的情绪,很多时候都很看得开想得通,很少在什么事情上纠结犹豫。一路发展到高三,我总觉得自己心里住了个已经看破红尘的小老头儿,一点都不像充满了各种烦恼的十七、八岁的女孩子。但我其实很享受这种“一切尽在脑中可以自己掌握”的感觉。
我记得初中的时候还在学校超级小的图书室借过几本保冬妮的童话故事看,爱与童真、只要相信就做得到这样很空泛的道理也让我很喜欢,大学的时候想起来去亚马逊和当当找,却并没有找到一模一样的。印象中,因意外而相遇的小动物们一起冒险、互相帮助、产生误会最终又和好,是很温暖的故事。这个时候的我,已经不大在意是不是有合得来、什么时候都一起行动的小伙伴了。我在黑白的文字世界里找到了一个属于我自己的奇妙而肆意的天堂。
初二的时候,班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本杂志看得欢喜,到处安利,我在她的带领下成功定位到了一家五脏俱全的小小书屋,并开始了每个周末拜访一次的好习惯。那时候还没住校,几乎没什么零花钱,我攒两个星期大约能有10-15块,那本杂志叫做《中学生博览》,当时也不贵,2.5元一本,半月刊,一个月两期。我第一次接触这种充满了青春气息的读物,十三四岁的年纪,完全没办法免疫,买了第一本开始,直到高中毕业主动停止,每一期都有。
而在那家小小的书屋,我成了常客,住校之后自己能支配的零花钱相对多了一些,往他们家简直是定期送钱去,也慢慢的自己发现了一些喜欢的杂志:《男生女生·银版》、《课堂内外》、《格言》、《疯狂英语》、《哲思》、《知音·漫客》、《知音·绘心》、《紫色》、《作文素材》等等等等,对学习有用的没用的,从初二到高三,一路买了大概有两百本。高中的时候大家都很少买课外书,但我买各种杂志是全班都知道的,谁学得累了想要放空一下就会直接来找我挑一本想看的。很多时候我星期天买到最新一期拿到学校,自己大概要隔一个星期才能看到内容,得等大家先传完一遍。也有很多小可爱跟着我买的杂志追更新,《绘心》的《昨日青空》、《漫客》的《斗罗大陆》,有很多不错的故事。虽然我不是个很会社交的人,但因为这些书本和故事,在班里人缘还是很不错。这一切,现在回忆起来依旧让人发自内心嘴角上扬并觉得温暖依旧。
当然不止买杂志。自己喜欢的作者出了单行本也还是不能放过的。初中的时候开始追《旋风百草》,到高三才买到最后一部,当然《泡沫之夏》现在也还在书柜里好好呆着的,明晓溪笔下的故事现在看看还是很有意思;后来,韩寒、饶雪漫、夏茗悠、顾西爵、安妮宝贝,买了很多,其中有些也看了很多遍。我还记得高二时候过生日,自己给自己买了一本《夏至未至》,四十几块,现在看来不算贵,但当时真要是“过生日”这种特别的日子才能毫不犹豫拿出手的。那些关于青春的故事,大概是永不过时的。只是,17岁的少年终有一天会长大,所有的心情,现在也只能在心里追忆一下了。
当然也不是只看这些小年轻的故事,也买过鲁迅、余秋雨、梁实秋,不过当时确实看不太懂。高中时被好几位老师安利《平凡的世界》,也真的去买来认真看了,心里的感触都不曾与人说过,但,很多东西一定已经长成我身体和思想的一部分。我从未怀疑过文字的力量。还记得曾买过一本《半亩花田》。我是真的不太知道该怎么样准确表达心里的感受,内心的震撼无法言说,但,已足够我记得这本书很多年,像记住了一株坚韧地开放着的龙胆花,蓝紫色,很好看。
距高考三个月的时候,最后一个学期开始,我大概是被身边疯狂抓紧各种碎片时间不停学习的小伙伴们刺激到了,到学校图书馆借了好几本3厘米厚的世界名著,在大家埋头学习的时候仔仔细细啃完了。有《飘》,也有《基督山伯爵》。要说学到了什么,大概是斯嘉丽的“Tomorrow is another day”和伯爵对于内心目标的坚持。高考之前,我决定结束《中学生博览》的购买。高考之后再去小书屋,《中学生博览》已经改版,也或许是我身份转变心境不再,总觉得改版之后有些浮夸,再不复当初的喜欢,于是想要留住记忆里那份心动,让它停在我的中学时代结束的时候。
上了大学,自己能省下更多钱,大二开始也找了兼职,原本买不起的很多书于是有了进入购物车的机会。和宿舍里小姐妹逛淘宝刷综艺追剧不一样,我最大的乐趣在于逛书店——当时亚马逊是我偏爱的购书平台,逛起来就没完没了。网页上逛店的方便或许在于:你在这本书的页面侧边或者底部总能发现同类的作品。于是,最初奔着一本书去的,逛到最后可能收藏了好几个系列的互相完全不沾边的书。但讲真,这是一件快乐的事,就是苦于亚马逊的购物车数量有限,经常有很多购物车里的书被自动挤进收藏夹。不过当时亚马逊的包邮政策超级友好:满29元包邮,这大概也是我爱上它的原因之一。
上大学之前,我连鲁迅和余秋雨都不大能读懂,更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奔着纯学术性质的书籍去。大二的时候修了一个素选课,叫《中国传统社会与文化》,老师姓韩,上课从不用多媒体,也没有讲义这种东西,就自己手写了大纲,讲课内容信手拈来,每节课开始老师会板书当次课程的主题,考试内容全靠笔记。课程主要讲了儒释道和中国传统家族、国家之类的关系,老师非常博学,细节的地方也讲得很细节。我从一开始的懵懂到感了兴趣之后的全神贯注,几乎老师一开口就条件反射动笔,不想漏过任何的知识点,做笔记比专业课还要重视。文化这个东西,在此之前我没有认真想过。但,经此启蒙,我想我是热爱的。
于是,我的亚马逊收藏夹里开始有了很多文化的、国学的、儒释道三家的、哲学的,甚至建筑、艺术这类书籍。一切文艺的知识都让我向往。我相信这一定不是每个文科生都会有的觉悟。我喜欢看故事,也想要学习更多的知识。故事里有着各种奇妙的情感、经历,每看一个故事我总能将自己代入不同的角色,去想象,假如我在这样的处境,我要如何选择、什么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虽然只是脑内完成的冒险,却真的能改变现实生活中的很多细节,我因此看清了自己在乎的和生命中无关紧要的。而知识的增长,可以让人更加清晰地看到世界和自己,知道越多越能明白自己的渺小和宇宙的浩大。我喜欢这种明明白白知道自己站在什么位置,也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在乎什么的感觉。除了文字,没有任何其他的东西能够给予。
文字构筑的世界就像是没有止境的一座山,今日遇到的难题、生出的思考,大约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以前的先辈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不管东方还是西方,不论正确还是错误,你不停往山上走,总能得到更多的启发与共鸣。对于我来说,往山上走得更高,是仅次于吃饱穿暖的最重要的事情。当然,人首先得好好活着才能讲求精神上的满足感。但,我认真想过很多,马斯洛放在最高层的“自我实现”,于我而言就是不停地往山上走,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
我其实已经有很久没有静下心来好好拿起一本书阅读,这着实有些对不住我花了好几年囤起来的几十箱书。人现实的处境总是很影响心情与心境,心里混乱的时候,无论如何也看不进去一个字,于是,我主动选择不看书,怕亵渎了那份精气神。最近好了一些,大概因为看过很多风景之后心宽了不少,能静下来。我似乎重新找到了那种纯粹的快乐:只是翻开一本书,然后什么都不需要顾虑,就那样一字一句看到结束,关上书本。意识去了哪里,不知道。脑子里在想什么,不重要。完成这个“读书”的动作,就是一切的意义。
我有时候觉得自己太贪心,什么类型的书都想往家里囤,感兴趣的东西太多,没想到也会成为一种烦恼,还很烧钱,又占地方。母亲曾戏言:“你买这么多书又不能吃,汗牛充栋有什么用?要是以后没钱了就把你这些宝贝拿去称斤卖掉。”我当然是万万不能答应的。所以,再明白理想是什么,也不能脱离温饱为基础的现实生活。大概就是:物质决定意识。
我真的喜欢很多东西。除了书里的故事,我还喜欢听歌、看漫画、追剧、听广播剧,各种形式的好故事,都能给人很多力量。而除了这些,我还喜欢琢磨手工,想精学茶艺、学画画、学几个乐器,远到七、八十岁可以做的事情几乎都已经想好了,梦里有无限的美好在等着我。这些美好也可以只是一个梦。但看书不行,是一定要做的事。
人活一世,很多时候总免不了会迷茫,不知道自己该以何种姿态继续活着。好在我的心里有一个很大又很小的目标可以作为灯塔:不管怎么活着,一定要好好把家里的书一本一本认真看完。未来也还会有更多喜欢的书,为了这些书,也要想办法好好活着。
粗略算来,从我看上父亲书柜里的宝藏,至今已有将近二十年,而我和书的缘分,这辈子除了死别,不会有生离。我的生命里或许只有亲情,没有很多的友情,没有丝毫的爱情,但我有一生的热爱,我想,这辈子一定还是会很精彩的。接下来唯一的目标,只有一个:好好生活,努力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