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人庆的头像

李人庆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10/25
分享

霜重秋色新

一朝秋暮露成霜,几份凝结几份阳。

霜降,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说来就来了。

传说掌管霜雪的女神青女,总会在每年的霜降之日来到人间,在巍巍青要山顶峰上,弹奏七弦琴。随着乐声渐起,霜花飘飘而下,荡涤世间万物,时光的脚步也从此跨入了冬季。

古籍《二十四节气解》中写道:“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也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此时气温低时降至零度以下,空气中的水汽在地面凝结成白色结晶体,称为霜。气象学上,把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称之为霜降。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一场霜降,大地如老人的双鬓,一片斑白。那一层白霜,似轻雪洒落,晨雾中氤氲着冰凉刺骨的寒气。然而,“霜重见晴天”,这种清寒的感觉不会持续很久,当太阳冉冉升起,暖流缓缓自东方天际散射而来,霜花又悄悄变成了晶莹的露珠,折射着点点、片片光芒,阳光下的万物也开始恢复活力,呈现出勃勃生机。随着日升中天,艳阳高照,人们此时寒意全消,尽享秋阳的温暖。

“霜重秋愈浓”。霜降,是秋与冬的分界,也是一年当中最美、色彩最为丰富的时节。漫步于山间乡野,竞相扑入眼帘的是一个五彩缤纷的绚丽世界。那层层叠叠的山林,或苍翠,或金黄,或火红,赤橙黄绿相间,层林浸染,庄重、深沉、含蓄、恬静,每一个叶片都是那么的成熟而优雅。那挂满熟透果实的山茱萸,红色的果实像繁星点点掩映在苍翠的枝叶间,橙色的柿子如一盏盏灯笼高挂,玲珑秀美,令人垂涎。农谚道,“寒露到霜降,种麦不慌张”,收割完毕的田野里,机声隆隆,大地敞开胸怀将心事晾晒在明亮的阳光之下,一粒粒据说在我国有着7000年种植历史的麦子被播进新翻的土地,那是希望,也是农人的寄托。

霜降有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豺狼开始捕获猎物,以兽而祭天报本;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这个时节,“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纵然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但“霜打菊花开”,“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菊被古人视为“候时之草”,独立寒秋,傲霜而开,有着不寻常的文化意义,被认为是“延寿客”、不老草,是生命力的象征,人们自古就有霜降时节赏菊的习俗和雅兴。这个时候,天空明净高远,白云浅淡悠扬,走进田间地头,极目处,一片片金黄会不失时机地扑入眼帘,那一簇簇恣情绽放的野菊花,开在地头,长在路边,生在悬崖,汇聚成了一片黄金般的世界,整个天空都被映照得金灿灿的。这普通但却美丽得令人惊艳的野菊花, 在阳光下自由的开着,金黄的花朵,就像一张张笑脸,每一片花瓣都洋溢着真诚和热情,阳光下,微风中,静静地释放着馨香,沁人心脾,令人心驰神往。

与盛开的野菊相得益彰的,是那一树树柿红。“秋去冬来万物休,唯有柿树挂灯笼。欲问谁家怎不摘,等到风霜甜不溜。”这首打油诗不知出处,但却极为形象地再现了霜降时节的景致。故乡盛产柿子,也就有霜降时节吃柿子的习俗。柿子初红,是酸涩的,凛凛白霜,可以减苦增甘,唯有经过霜打,汁液才会更加甜蜜鲜嫩。当然,霜降吃柿子,也有“好柿成霜”的美好寓意。

霜降,意味着秋天的结束,冬季的来临。此时,经历了风霜洗礼的树木,一棵棵都显得分外深沉,漫步铺满了落叶的小路,每一声脚步,都像在与大地窃窃私语。这一刻,你会觉得与自然真正地融于一体了,你就是从泥土里长出的一棵树。忽然,一树红枫如同火焰一般映入眼帘,直至内心的深处,不禁就想起了那句千古名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霜降过后便是立冬,大自然会继续展开一幅幅魅力无穷的美好画面。

此时,此刻,捡一枚落叶,轻蘸笔墨,许一份深情,写下心之一隅的感悟,寄给深秋的悠悠岁月,珍待晚秋的最后一次回眸……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