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荣进网名六月鼠的头像

刘荣进网名六月鼠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5/25
分享

江津有个东方红

不知有多少人知道,江津有个东方红;怀着对老一辈三线建设者由衷的敬意,我写下了这篇文稿。

一、走进“东方红”

1986年9月27日这天,我拿着调令,满怀新的憧憬,从内江的四川内燃机厂出发,乘火车到江津位于德感临峰山脚下东方红的三线军工企业(军工代号)国营四六八厂、(地方厂名)四川齿轮箱厂、简称“川齿厂”报到,恰遇该厂二十周年厂庆。

从江津火车站到东方红可搭乘当时三厂——江津增压器厂(国营四六七厂)简称“江增”、重庆红阳机械厂(国营四六九厂)简称“红阳”、“川齿”每天定点开往江津火车站、江边人渡码头的交通气包车,只是搭乘的交通气包车,如果不是本厂的职工,是要买票的。

当时的江津还没有一座长江大桥,过江进城往返之间只能乘坐渡江船,一旦遇上大雾锁江的情况,这天就要耗在看江雾的变化上了。

交通气包车由解放牌货车改装而成、烧的是天然气,驾驶室的头顶上顶着一个大气包袋,故称气包车,车上没有座位、只能把住扶手站着。但凡搭乘过这种车的人,想必印象深刻,山路蜿蜒崎岖、大气包袋随着车的颠簸而不停地来回晃动,时间一长,此景就成为了乡间山道上一道特别的风景。

交通气包车行驶在从江津德感火车站到东方红的这条县道上,秋风拂面、秋阳高照,连绵起伏、雄伟壮阔的临峰山,远远地映入了眼帘;石道桥下,有一条名叫浣南溪的小河,河水缓缓流淌,从东方红穿流而过。

对于齿轮、我并不陌生,但对于单个直径达5米、重量几吨的齿轮,我还是平生第一次见识。

四川齿轮箱厂为国防建设所生产的各种不同型号的舰船齿轮箱传动装置、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点火启动的齿轮箱传动装置,为民用生产的三峡大坝水电站升船机齿轮箱、油轮渔船船用齿轮箱、水泥磨机减速箱、机车联轴节、风力发电齿轮箱等等,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受到社会各界用户的好评,并荣获了省部级、国家级的各种奖项。

江津增压器厂467,四川齿轮箱厂468,重庆红阳机械厂469,和位于江津火车站附近的四川柴油机厂405简称“川柴厂”(前进厂),都是隶属于原第六机械工业部、后来的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现在的中国船舶集团公司的成员单位;不同的是,江增厂是专业生产增压器、川齿厂是专业生产齿轮箱、红阳厂是专业生产各种刀具夹具、川柴厂是专业生产船用柴油机的船舶配套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具有军民共用性,用在国防军事上就是军品、用在民用民事上就是民品;467厂、468厂、469厂、405厂这四家在江津的三线军工船舶配套企业,相互辉映、相得益彰,构成了江津三线军工企业的一道亮丽风景。

当时江津的东方红,是一个相对封闭、自我循环的小社会,吃喝拉撒、上学读书,看病就医、工作就业,退休养老、生老病死等等,都得靠企业自己、也只能靠企业自己,在那个年代、企业办社会的职能是必然必须必不可少的;经三厂商量,分工合作,共同承担起了社会职能的建设——江增厂负责094职工医院、川齿厂负责电话通讯、红阳厂负责消防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并且三厂都有各自独立的子弟校和职工食堂。

三厂所处的地理位置形成了一个三角形,故人称“金三角”,随着企业的发展,在这个三角形内,银行、邮政、商店、粮店、裁缝店、理发店等陆续地落户入驻东方红,当地周边的农民村民自发地到东方红的街道两边摆摊卖菜、杀猪卖肉,逐渐形成了坐地摊贩、餐馆和旅店;对于江增、川齿、红阳三厂厂区的车间厂房分布、地形地貌,各有各的特点,用一句话来概括或描述,就是:“新兴一条线,永进一大片,红阳绕山转”。

那么,什么又是新兴、永进、红阳呢?

二、探寻“东方红”

1966年,经国务院批准,国营新兴机械厂简称新兴厂即四六七厂(7月25日)、国营永进机械厂简称永进厂即四六八厂(9月27日)、国营红阳机械厂简称红阳厂即四六九厂(9月29日)先后成立,厂址建于四川省武隆县白马镇那一片片浓郁的青山绿水之中,新兴厂、红阳厂在白马乡,永进厂在白云乡的郭家沟,三厂相距都有一定的距离,符合“钻山沟、进山洞、散分布”即“山、散、洞”的要求。

这三个三线厂,在武隆建了一年多,发现具有喀斯特地貌特点的武隆溶洞极不适合建厂,除了交通极为不便外,关键是溶洞里的地基不稳定、加工出来的产品精度不能保证、溶洞里阴暗潮湿产品很容易生锈;于是紧急叫停,另选厂址。

当时,有一位在选址工作组工作的年轻姑娘,不经意地说了一句:要不,去我家乡看看。

有人问:你家乡在哪儿呀?

姑娘说:在江津,江津到处都是这样的青山绿水。

于是,选址考察组一行人来到了江津。

1968年,新兴467厂、永进468厂、红阳469厂这三个三线军工企业,迁至到了四川省江津县德感镇临峰山脚下的巴山、花朝大队落了户。

人们把这三个三线军工企业,落户在江津的这个地址取名叫“东方红”,其通讯的邮政信箱分别为:新兴厂200,永进厂211,红阳厂215信箱。于是“新兴”、“永进”、“红阳”这三个三线军工企业,就具体地构成了江津“东方红”这个地名的实质内容。

“东方红”意即太阳从东方升起、毛泽东思想光辉普照的地方,意味着共和国的三线建设沐浴着毛泽东思想的阳光雨露茁壮成长;从此,江津的“东方红”就成了江津三线建设的代名词。

新兴467厂由以上海沪东造船厂为主、江南造船厂为辅包建,人员主要由沪东、江南船厂派出的老厂职工和老厂当时毕业的技校生组成,大都是上海人。

永进468厂由大连造船厂包建,人员主要是由大连造船厂派出的老厂职工和七十年代初期从渤海船舶工业学校毕业的中专生组成,大都是辽宁人。

红阳469厂由兴平408厂即现在的陕西柴油机重工有限公司包建,人员主要是由老厂派出的老厂职工组成,大都是陕西人。

七十年代初期,三厂先后陆续地分配到厂了一批为数不少的武汉船舶工业学校简称武汉船校、武汉机械工业学校简称武汉机校(67、68、69)三届毕业的中专生,转业退伍军人,招工进厂了一批重庆、江津当地的下乡知青;八十年代,三厂陆续地分配到厂了每年从全国各地大中院校毕业的如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镇江船舶工业学校等的大中专生,招工进厂了一批职前班、岗前班职工,本厂培养的电大生、技校毕业生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企业。为企业和东方红的发展注入了人力资源的活力。这些来自祖国四面八方、天南地北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生活习俗,说着不同地方方言、操着不同口音的三线建设者们,组成了东方红这个大融合、大碰撞的小社会,构成了三个三线军工企业和东方红小社会、各个不同发展历史时期的中坚力量和骨干分子。这群人员,最终成为了江津东方红三线建设者的第一代。至今,这些三线建设者们的第二代乃至第三代,有的进了父母或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原来所在的企业,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我为三线献青春,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这句话的丰富内涵。

2004年5月23日,笔者曾与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新闻观察栏目《回眸大三线》播出时取名为《山之海魂》摄制组的编导、记者徐平、张成,亲临深入到了武隆白马原三线军工企业原来的建设工地,亲眼目睹了那个大山溶洞和那些当年的建筑厂房、住宿等,永进468厂三线建设的参与者、亲历者、老职工于继渤情不自禁地说了一句:“永进一号”。

随行人员中有人问道:什么是“永进一号”?

于继渤带着深深的回忆如是说:从大连造船厂抽调来建永进厂的职工中,有一对名叫吴荣粹、徐桂珍的年轻夫妇,1967年的一天,两人都在建厂的工地上不同的地点干活,那时的徐桂珍已是怀有9个月身孕的孕妇;突然临盆要生产,工地上的人们随即找来一辆工地用车,将其送往最近的南川医院;虽然分娩极为不顺、差点要了母子俩的命,但徐桂珍终究还是提前一个月产下了一个女婴、取名吴红宇、意即红遍宇宙的意思;因为吴红宇是永进厂第一个出生的三线子弟,所以人们就把她叫做“永进一号”。

“永进一号”这个称呼一直伴随着吴红宇长大成人,后来,永进一号吴红宇从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毕业后进入了川齿468厂工作;曾今,在企业里,“永进一号”的名气远比她本人的姓名“吴红宇”的影响要响亮、深远、广泛。

当地一位曾经亲历、参与过当年永进厂工地建设的民工说:我知道永进一号,她还在我们生产队一户姓温的中年农妇家里带过,后来,工厂搬迁,永进一号也跟随她的父母走了。

我与这位当年的民工、此时已是一位70多岁的老者攀谈起来。

我说:这里好啊,青山绿水的。

老者说:有什么好的哟,你们不还是搬走了吗,山洞还是那个山洞、人却不是那些人了;啥子青山绿水的哟,“青山绿水穷旮旯、红苕土豆包谷粑”,工作组说这里不适合建厂。

既然不适合在大山里建厂,那么,当初为什么要在大山里进行三线建设呢?究竟什么又是三线建设呢?

对此,笔者查阅了有关三线建设的历史资料——

1964年,党中央做出了关于三线建设的重大决策。对此,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按照我国军事经济地理的特点,经过深思熟虑,把我国沿海和边疆地区划为第一线,把四川、贵州、陕西、甘肃、湖南、湖北等省的部分内陆中心地区划为第三线,把介于三线与一线之间的中间过渡地带划为第二线。

“三线建设”,指的是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到70年代末期基本结束,以战略为目的,以国防经济建设为中心在上述地区进行的大规模的工业、交通等基础建设。

“三线建设”是共和国史册上特殊而沉重的一页。

在多年的建设过程中,三线军工企业走过了一段极其坎坷艰难的历程,其建设投资之集中,地域之广大、持续时间之长久,乃至于后来影响之大、评价之不同都是新中国经济建设史上所罕见的。

那么,毛泽东主席为什么会果断地做出这项重大决策并迅速地付诸实施呢?

追踪历史的足迹,不难发现,全国解放后,新中国一直处于帝国主义的封锁、包围和发动战争的威胁之中。在南面,有美国支持的南越吴庭艳集团,美用军事援助扶持的亲美势力。在北面,有原苏联处于称霸世界的战略需要,企图控制中国。1960年7月,苏联突然召回在华工作的专家,撕毁两国经济技术合作的各项协议,此后多次挑起武装冲突,最终导致珍宝岛之战。在西面,1959年西藏反动分子发动武装叛乱被平息后,当时的印度政府对我国西藏少数人的民族分裂活动采取支持态度,印度军队多次在中印边界挑起事端,引起边界武装冲突。在东面,美国军事力量插足我国台湾,企图达到制造“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等目的。而当时,我国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一是工业过于集中;二是大城市人口多,这些城市大部分都分布在沿海地区,易遭空袭,如遇战争,防空和疏散都无措施;三是主要铁路枢纽、桥梁和港口码头,一般大多在大中城市及附近,易在敌人进攻时一并遭到破坏;四是所有水库、紧急泄水能力都很小。因此,毛泽东主席经过全面分析指出:“一旦大战来临,敌人会在全面进攻之前进行持续的大规模轰炸,并有可能占领第一线。”所以,“要把国防工业建在三线,建成能抗飞机轰炸、抗原子弹袭击的巩固的战略后方。”

于是许许多多的三线军工企业就应运而生。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三线建设者不畏艰辛,钻山沟、深挖洞、广积粮,备战备荒为人民,谱写出了一曲悲壮而苍劲的历史战歌。

1982年,国营永进机械厂更名为四川齿轮箱厂;之后,国营新兴机械厂更名为江津增压器厂;再之后的90年代,国营红阳机械厂更名为重庆红阳机械厂。

时遇一位媒体的记者到厂采访,在采访中,她对四川齿轮箱厂在生产经营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绩感叹不已、十分赞赏,对企业在竞争十分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连续多年跻身“重庆市工业企业五十强”表示出了由衷的敬佩。在私下的交流交谈中,她对我说,这对于一个三线军工企业来说,能取得如此大的优异成绩尤为不易。

我知道她说这话的意思,言下之意是许多的三线军工企业大多在汹涌澎湃的商海中沉没了消失了,能够活下来的已经不多了,能够活得像川齿468这么好的三线军工企业更是少之又少。

随后她问我:你知道什么是三线企业吗?

我说:知道一点。

她说:能说来听听吗?

我说:好啊,不过不一定准确。

她说:没关系的,相互交流探讨吧。

于是,我就把我从史料中、看到的那些有关三线建设的内容说给了她听。

她听了之后说:不妨告诉你,我对此是不甚了然的,我之所以这么问,不怕你笑话,那是因为,前不久,有一个国家级的主流媒体的一位记者,在一次对原国家计委三线建设调整办公室主任王春才的采访中第一次听到“三线”这个词,以为是被采访的人说错了、又或许是自己听错了、又或许是简称;故而,他在发稿的时候未经与受访者核实,就很自信地自作主张地将“三线”改成了“三八线”,结果闹出了笑话;其实,“三线”的真实含义究竟是什么,我在听你讲述之前也不是很清楚的,听你这么一说,方才明白。

随后她又问:你知道我国为什么要搞三线建设吗?

我说:关于这个问题,我也不是很清楚。

其实,我对此知道了解一些,但不是很全面,担心说出来的话可能会引发歧义;又何况,说得太多、问题漏洞出现的可能性就越大,尤其是在社会地位比自己高的人的面前,表现出自己什么都知道、很有学问的样子很容易遭人恨;所以,笔者就说自己也不是很清楚。她的采访结束了、她拍身走人了,却给我留下了这个有待我进一步弄得更准确更全面的问题。

在一次与江增、川齿、红阳三厂秘书相互交流学习的活动中,我冒着被认为是无知、浅学的风险将这个问题提了出来。

江增厂办公室,有一个相貌长得很像葛优、名叫张永宝的秘书,上海人,对我提出的这个问题做了解答,他的解答与我看到的史料说法一致。

三、燃情“东方红”

20世纪80年代初期,对于大多数三线军工企业来说,面临着军品剧减、民品不足,军转民、自己找米下锅的特殊转型阵痛时期。这一时期,不少的三线军工企业搬迁出了大山深处,或军转民摘掉了三线军工的帽子;而仍然留在大山之中、仍然保持着军工特性、又大力开发民品以求生存的三线军工企业,已经是少之又少的了。在这少之又少的三线军工企业中,就有在江津东方红的江增467厂和川齿468厂。

80年代中后期,在经历了军转民的阵痛之后,川齿468自行开发出了GW船用齿轮箱、机车联轴节,特别是工业用齿轮箱JD、JS系列新产品的问世,结束了我国在大功率低速机产品上长期依靠进口的历史,填补了国内空白,水泥磨机减速机大批量的生产,改变了在此之前企业家庭作坊式的单件小批量生产的现状;川齿468厂由单件小批量生产到现代化的规模批量生产,由单一的船用齿轮箱市场进入了机车、水泥(建材)、火电、水电、风电、交通(轻轨)等工业用齿轮箱多个广阔的市场领域。

至此,川齿468驶入了迅猛发展的快车道。在从1983年到1997年的这十多年时间里,川齿468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发展成为了国内同行业的品牌名牌领头羊企业、国际同行业的一流名牌企业。

1997年,对于笔者来说,是记忆犹新的一年。在这一年里,香港回归、重庆直辖、江津第一座长江大桥通车、四川齿轮箱厂改制为国有独资的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重齿);随后,江津增压器厂改制为重庆江增船舶重工有限公司;重庆红阳机械厂469于2003年10月破产清算,2004年3月由重齿468收购重组,成为了重齿468的一个组成部分——津齿即重齿B区。

从1986年调入川齿468厂至2017年离岗退养离开东方红,我在东方红的川齿(重齿)468厂工作生活了31年,对于笔者来说,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燃情的岁月,在我的人生岁月中有一段美好的时光留在了东方红,见证、亲历了江津东方红三个三线军工企业的发展壮大或衰落消亡的历史足迹,难以忘怀。

江增467、川齿(重齿)468先后多年(重齿16年)跻身“重庆市工业企业五十强”,先后荣获了“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和谐劳动关系企业”;此外,川齿(重齿)468还先后荣获“国家一级计量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国家安全标准化一级企业”、“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江增467先后涌现出了全国劳模牟来攀、省部级劳模孙继忠等;川齿(重齿)468先后涌现出了周茂林、张强、潘明星、何贵连等一批省部级劳模;在每个劳动模范的身上,都有感人的故事。

从九十年代中期到2011年,川齿(重齿)468 的产品供不应求,来企业住催订单产品的用户络绎不绝,生产车间的职工三班倒、设备满负荷运转,企业的生产现场总是呈现出一片繁忙的景象。

为了及时地完成生产任务,周茂林经常加班加点,活什么时候到他就什么时候干,半夜三更起来到车间干活是家常便饭常有的事;为了避免睡过头,周茂林经常是在睡觉的时候抱着事先设置好了的闹钟进入梦乡;故有“怀抱闹钟入梦乡”的佳话。

川齿(重齿)468在取得生产经营显著成绩的同时,不断地加大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卓有成效,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日益提高,极大地激发出了职工奋发进取、建功立业的精神活力,促进了企业的经济发展;企业的经济发展又为国税地税、生活消费,人员就业、买车购房,招商引资配套企业入驻“德感工业园区”等,带动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曾几何时,川齿(重齿)468的餐券、购物卡,在东方红农贸市场悄然地成为了流通货币;曾几何时,重齿468的职工大批量的集中购置私家车,江津车管所还误以为是重齿在给职工发小车了;重齿468在江津城里购地修建的满庭芳重齿小区、水木年华重齿小区职工住房,极大地改善了职工的住房环境;每年定期为职工体检,定期组织职工旅游等,不断地提升了职工的幸福感、获得感。

四、而今“东方红”

2002年,江津成立了紧邻东方红的德感(杨林)工业园区。地方政府修通了东方红途径德感工业园区的公路和“浣南溪桥”这条通往江津的“东江路”,东方红途经094医院、德感转盘、滨江新城、长江“几江大桥”通往江津的道路;具有江增467三线企业基因的合资企业——ABB,具有重齿468三线企业基因的——重齿风电(重齿C区)、重齿重机、重齿机械,和为重齿配套的一大批企业——“涛晟”、“焱炼”、“纳川”、“禾丰”等先后入住落户德感工业园区,成为了江津德感工业园区的有机组成部分;德感工业园区与东方红早已连成了一片,一个具有三线企业基因的新型德感工业园区充满了朝气和活力,焕发出昂扬向上、奋发图强的勃勃生机。

如今,江津通往东方红至少有两条又宽又平的道路,每天至少有202、203两路、多班公交车往返于江津和东方红之间,现在的东方红早已淡化、甚至没有了原来那种封闭、偏僻、交通不便的三线意味了;当年的交通气包车早已不见了身影,消失在了茫茫的史海中,遗憾的是——它没能走进三线建设的历史博物馆。

如今,老一辈的三线建设者们全都退休了,年龄最大的有近百岁的老人,当年渤海船校、武汉船校、武汉机校的那批帅小伙、俊姑娘,如今都是70多岁的老人了,就算是“永进一号”也有55岁;老一辈的三线建设者有的跟随子女离开了东方红、去了别的城市安度晚年;仍然留在东方红还健在的、有的进了由468厂原子弟学校改为的养老院,故去的、有的长眠在了临峰山脚下或临峰山公墓。

如今,094职工医院、新兴粮店,工矿商店、浣南溪、桃花山、临峰山公墓,红阳创业亭、水池山、红阳阁,永进幼儿园、运动场、游泳池、重齿广场、《重齿报》等等,这些承载着许多历史记忆的事物和场景,随着岁月的流逝渐渐地模糊依稀起来,有的已经消失在了史海中的一角;在我的脑海里、血液中,就只剩下了那浓浓的挥之不去、刻骨铭心的三线情怀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