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凌其友的头像

凌其友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11/12
分享

第一家长

在广西平果市的一个小山村。这天,八旬老人陆奶奶家里迎来了一位家长,邻居闻声围了过来,想看看这个家长多大年纪,长什么样。进家一看,这位新来的家长名叫沈汉武,五十岁的样子,沉着稳重,帅气大方,他是市直部门机关派来挂村,专门扶持贫困户脱贫的一名驻户的的扶贫工作队员,他们专用的荣誉称号是“第一家长”。

三年后,脱了贫的陆奶奶抹了抹湿润的眼眶说:“如果我不是遇上这个家长,我早就带着一个‘毒窟窿’入土见阎罗王了。我的儿子得了绝症先走了,沈汉武比我的亲骨肉还要亲,是他治好了我的病,是他改变了我一家人的命运……”

时间还要倒回到六年前,陆奶奶的第一任“第一家长”因为提拔调动到别的单位,沈汉武自告奋勇,经过领导同意,他接过了这档苦差事。尽管沈汉武事先与前任打过招呼做过了交接,也看过了陆奶奶家的调查资料,摸清了陆奶奶的家底,但当沈汉武第一次驱车数十公里,走过102个弯道的崎岖山路,一路上颠簸起伏,震荡摇晃,来到边远山区登上陆奶奶家门时,还是被眼前这个被病痛残害得穷困潦倒的家庭给震惊了。

沈汉武前脚刚踏进陆奶奶的家门,里屋就传出一阵阵尖锐刺耳的女人的喊声。同行的村干部抢先几步拦住了沈汉武,指着自己的脑袋连忙解释说:“这是陆奶奶的儿媳妇喊的,因为她这里有病。她听到脚步声,以为是有人来看她了,她就呼叫起来了”。

村干部这么一说,沈汉武环视里屋一周,看见喊叫声发出的地方,有一条铁链缠着房门外面的门扣。听到里面有人用力撞击房门迸发出“怦怦”的响声。沈汉武正想走过去看,村干部急忙拉住他,轻声地对他说:“你别过去,现在她可能光着身子。”这下让沈汉武蒙圈了,干了这么多年扶贫工作,这样的贫困户,沈汉武还是第一次碰到。

“谁来了?是谁来了?”坐在厅堂正在给熟睡的孙子摇扇子的陆奶奶也竖起了耳朵听到了轻微的脚步声,急切地问道。

“陆奶奶,是你们家新来的‘第一家长’,老沈哥来了,他是从市里派过来的。”陆奶奶耳朵有点背,村干部附在她耳边介绍说。

沈汉武往前面走去,在陆奶奶身边坐下,趁陆奶奶注视他的时候,从陆奶奶手上接过扇子,一边温柔地摇扇子给孩子扇凉,一边跟老人攀谈起来。“陆奶奶,以后我就是你家的人了,您就叫我小沈好了,家里有什么难处,尽管使唤我,有什么事要帮忙,尽管叫我去做”。

沈汉武和陆奶奶攀谈,谈论到儿媳妇病情时,陆奶奶心潮难已,哀声叹气:“我不知道前世遭什么罪。儿子去年走了,女儿远嫁他乡,留下一个疯子和一个幼儿给我这个半把骨头已经埋进土里的人,我真想一死了之,如果哪天阎罗王把我收走了,我儿媳妇怎么办?可怜的小孙子怎么办?他们怎么活下去啊……”说着说着,陆奶奶声泪俱下。对陆奶奶来说,也许儿媳妇和小孙子的牵挂,就是她每天含辛茹苦,继续苦撑着活下去的唯一理由。

沈汉武心情格外沉痛。此时,伴随陆奶奶的呻吟声,他又听到从里屋传来的叫喊声和推门声,看到一双呆滞的眼睛,透过那个拆掉了两块砖形成的门洞,正在注视着他叫喊着:“哥哥,快放我出去吧!”。这是被锁在房间里的儿媳妇发出的求助声,让沈汉武始料未及。

随着一阵风从门洞那边吹过来,沈汉武又闻到从门洞飘逸出来的一股怪味恶臭。他查觉到了猫腻着急地问:“为什么要把她关进房间里呢?”

村干部望了望沉浸在哀伤中的陆奶奶,摇摇头说:“这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去年她丈夫在世时,能给她喂饭喂药,病情还能控制,后来她男人走了,家里没人管得住她。起初,陆奶奶还能进房间给她送水送饭,喂饭喂药。有一次陆奶奶送饭时,儿媳妇使尽力气,突然从身后紧紧地勒住陆奶奶的脖子,幸好有人路过发现动静,才及时地拉开她,再晚一会老人命都没了”。村干部说完话又摇了摇头。自从勒脖子那事发生后,陆奶奶再不敢给儿媳妇送水送饭喂饭喂药了。

“没办法,后来送水送饭送药送衣服都是从门洞递进去的,还在房间里放一个木桶,让儿媳妇往木桶里拉屎撒尿,每天给她倒屎倒尿。”村干部绘声绘色描述着陆奶奶和儿媳妇的境遇。

“她得的是什么病?”沈汉武心中火燎,迫不及待地追问。

“据村医说,她得的是精神分裂症。病情发作时理志不清,碰到男人就摸、就抱、就亲”“控制不住自己时,她就往外面跑,有时候还会自己脱自己的衣服,太难了!” 陆奶奶和村干部一五一十地诉说。

在接着的交谈中,沈汉武留意到陆奶奶总是在椅子上面挪来挪去,十分不安静的样子。沈汉武再三询问陆奶奶难以启齿,不好意思地说:“我的左屁股上面生了一个毒瘤,我上山找草药来治,就是治不好。现在毒瘤已经烂到骨头,留下了一个比一块钱硬币还大的窟窿。”

沈汉武的心情沉重而又波涛汹涌,久久不能平静。他苦思冥想:陆奶奶这个家庭真的是太痛苦了,他们的命运怎么这么悲惨!

“哥哥,快放我出去吧!”想起这句求救的话,还有那双呆滞的眼睛和一阵阵酸腐味恶臭,缠绕在沈汉武的脑海里整整三天三夜挥之不去。到了第四天晚上,他躺在床上眼睁睁的盯着天花板,翻来覆去睡不着,他把陆奶奶家的事情,从头到尾告诉了枕边的妻子,并合盘托出自己下一步的打算。妻子从老家搬到县城落户,现在是家庭主妇,农村出身的妻子见过这种事情。出于一个女人的同情心,妻子答应他,全包了家里所有的家务事,让他没有后顾之忧,去做该做的事。于是,沈汉武毅然做出了一个慎重的决定,他要充分地利用好国家扶贫政策,帮助这对苦命的婆媳治病。眼前最紧要的是先治好儿媳妇的病。于是他踏踏实实地迈开了漫长的为婆媳俩寻医问药之路。

寻医问药之路并非观光旅游,路上定会一波三折。第二天拂晓,沈汉武自驾私家车,驱车100多公里,带着儿媳妇到离家较近的一家医院治疗,他每天城里乡间两头跑,一边做单位里他负责的事,一边到医院探望儿媳妇。儿媳妇住院10个多月,疗效不很明显。沈汉武不甘心,又打听到一位有治疗精神病经验的医师,住进这家医院治疗,但却接二连三地接到医院的电话,说他不在的时候,儿媳妇在医院里不听话,隔三差五地打人,医生、护士都惹遍了,把整个住院部闹得乱纷纷。再让她住下去,这个住院部都被她搞乱套了。病情发作时,她对病友又是抱又是亲的,整个住院部让她闹得鸡犬不宁。有一天,沈汉武到医院看望儿媳妇时,主治医生无可奈何地摊开了双手,苦笑着对他说:“你把你儿媳妇带走吧,带她去其他医院看看,也许换了一个环境,会比在这里好一些……”。

沈汉武还是不服,又四处打听为儿媳妇找医院。有一天,有一位好朋友被他这种坚韧不拔、无私大爱的精神所感动,介绍他带儿媳妇到南宁市一家专业精神病医院治疗,这一住又是3个多月。

然而,让他始料不及的还有,陆奶奶隐藏着的身病不比儿媳妇的病轻,更让沈汉武坐卧不宁。起初,陆奶奶屁股边上凸起了一个瘤,随着她一天天地瞒天过海,这个瘤便慢慢地腐烂着,让她痛苦不堪。沈汉武看陆奶奶一次,眼珠子就被剌痛一次,心头肉就会抽搐一次。

在儿媳妇住院期间,沈汉武一边跟紧儿媳妇一边还要带陆奶奶去问诊、拍片,查病因,四处打听,连民间村医草药都问遍了。沈汉武用手机把陆奶奶的病灶拍下来,带着照片去了很多地方问,买了一堆药膏贴,亲自给陆奶奶消毒敷药。敷了两个多月的药膏贴,那个露出骨头的窟窿仍不见愈合。为了同时治愈两个人的病痛,沈汉武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人问过沈汉武,是什么支撑你为他们一家人这样赴汤蹈火?他意境深远地回答:“也许是一种责任吧。我可怜他们家里没有男人了,女儿又嫁出去了,儿媳妇又病入膏肓,孙子还小,等着有人去照顾,这些事总得有人去做吧”。他还坦率地说:“就是对待自己的亲人我也没有这么用心过。说实在话,我已尽力了,我这一辈子,我的父亲母亲兄弟姐妹都没有享受过我这样的担待”。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懈努力,多方咨询,沈汉武终于打听到广西皮肤病防治研究所皮肤病医院能根治陆奶奶这种疑难杂症。

正当沈汉武呕心沥血为婆媳俩奔忙,油尽灯枯疲惫不已的时候,南宁市那家专业精神病医院也传来了好消息:经过三个多月的治疗,儿媳妇的病情出现好转,只要她能坚持吃药,就能够很快的治愈。

沈汉武像久旱逢甘雨,喜出望外,兴奋不已,他一刻也不歇息,连夜赶回平果,第二天回到老家征求陆奶奶意见后,替她把孙子托付给亲戚照看,收拾好她的住院检查单、X光片等相关病历材料,马不停蹄地到广西皮肤病防治研究所皮肤病医院,医生们看了资料,经过专家会诊,诊断为皮肤慢性溃疡,决定让陆大娘到医院来做手术。

医生们从陆奶奶身上割了一块肉进行培植,做了植皮手术。住院一个月后,折磨陆奶奶六七个年头的慢性皮肤溃疡终于被治愈了。

两年多的时间里,沈汉武村里镇里县城省城到处奔忙,上上下下前前后后跑了多少部门,服侍婆媳俩,为婆媳俩办了手续报销国家的医疗费,还自掏腰包近万元补贴婆媳俩吃的用的和自付的药费。对于自己所有的付出,沈汉武只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话:“能治好她们的病患,能脱掉贫困户的帽子,付出多少代价,我都觉得值了!”。

沈汉武驾车分别从两家医院接回病愈的陆奶奶和儿媳妇回到了她们久违的村子,全屯即刻沸腾起来。沈汉武刚来村时,有的村民不相信这位“第一家长”会有多少能耐。如今,“‘第一家长’把一个烂到骨头的病人和一个疯癫女人治好了!”,这个惊天地、泣鬼神的事情,立刻传遍山里山外,乡间城里。人们争先恐后地来看望陆奶奶,看望儿媳妇,纷纷打听这个街谈巷议、沸沸扬扬的新闻。经过几天的恢复,大家很快发现,陆奶奶的儿媳妇,不再是人们口口相传的那个疯癫女人,她好端端的自由行走在村屯里、田野间、街道上。经一番打扮,她干净清洁的衣服勾勒出漂亮苗条的身段,她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显得那么端庄得体,看起来准能与城里的姑娘们媲美。陆奶奶也行走自如,不再一瘸一拐,脸上也露出了遮掩不住的灿烂的笑容。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碰面不相识”。儿媳妇的美事在互联网空间里迅速传开,有一天,在百里之外毗邻市县有一个约40来岁的单身男子接通了沈汉武的手机,他想见儿媳妇一面,他说如果儿媳妇乐意,他愿意照顾她的后半生,希望沈汉武能牵线搭桥。沈汉武微信向对方告知儿媳妇现状,在了解男方人品之后,给他们做了一回媒婆。经过了几次约会,让他们加深了相互了解,沈汉武促成了这段姻缘,让陆奶奶一家人有了一个“事实家长”,沈汉武一直悬着的心也终于落了地。

后来夫妻生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女儿,老公在市里的工业区做工,老婆在镇里的“扶贫车间”干活,日子过的一天比一天殷实。每见到他们恩恩爱爱,喜笑颜开时,沈汉武的眼眶又湿润了,心满意足地说:“他们办结婚证、转户口,里里外外都是我帮办的!凡是国家政策规定要办、家里需要办的手续,高龄产妇补贴、慢性病卡、低保、医保、养老保险等都是我亲自为他们操办的。”办完了这些事情,沈汉武也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治好婆媳二人的病后,沈汉武又要考虑到孩子读书的事了。这年陆奶奶的孙子三岁多了,沈汉武忙上忙下联系公办幼儿园,帮陆奶奶在城里租了一套住房,解决了孩子就近入学问题。他担忧陆奶奶腿脚不方便,对城里的环境还不熟悉,又主动早晚开车接送小孩上下学,直到陆奶奶能自己送。当地干部群众都说,沈汉武是扶真贫,真扶贫,这样的扶贫干部,真的扶到家了。

经过沈汉武三年多的帮扶,在政府兜底政策保障下,陆奶奶一家实现了不愁吃不愁穿“两不愁”和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三保障”的“精准脱贫”标准,提前一年摘掉了贫困帽子。陆奶奶一家与村里的其他贫困户一样,圆了共同奔向小康社会的梦。

“三年多来,你为了治婆媳二人的病,为了他们家脱贫奔小康而劳碌奔波,你有想过放弃吗?”有人这样问沈汉武。沈汉武眼里闪着晶亮的泪花:“我有想过,特别是在婆媳二人的病久治不愈,市里、县里、乡镇里的大医院、小门诊、土医生都访遍了,病情一点儿变化都没有,看不到希望的时候……”

“那是什么支撑你坚持不懈地走扶贫济困的路?”又有人问。

“责任吧,是一个‘第一家长’的责任。扶贫济困是中国的国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人崇尚的善事好事,多做善事好事会得到好报,作为一个中国人,是谁都会这样做的!”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