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凌其友的头像

凌其友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11/15
分享

人文遗迹

地名,是人类活动的行程仪,有名字的地方,就有人文。地名是构成地理学巍峨大厦的基本细胞,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地名知识,能感受到地名的丰富多彩,也能体会到祖国灿烂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地名是挺有意思的,地名里有很多学问。地名不是乱取的,它们都有丰富的内容在其中。在传承过程中,有很多地名与之相对应的文字记录,往往与民族语言有关。

在我的家乡平果市海城乡的16个村148个自然屯里,以“那”“龙”字开头和第二个字是“那”或“龙”的自然屯共50多个,占自然屯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如果加上含有“那”或“龙”字的山名、水名,那么,以“那”和“龙”命名的地名占了总地名的将近一半。

在古代,海城乡叫做“那海”。壮语音“那”是田,“海”是海。 “那海”意为“田地的海洋”,有田有地是富庶的象征,鱼米之乡。到现代,海城乡也一度被誉为“平果的粮仓”之一。在国家取消农业税之前,每年稻谷成熟季节,粮食入库的时候,在很多的村屯里,一部部手扶拖拉机、一匹匹马驮、一担担人挑的干净饱满的稻谷,上面插着小红旗,排成长队,从各屯场院出发,浩浩荡荡地送到乡粮所,上缴公粮。如今,海城乡始终坚持“保田稳粮”的农业发展思路,做好农田保护工作,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丰产丰收。

海城乡贵良村那班屯,因为屯里水田多、旱地少,屯前有一片稻田而得名“那班(壮话‘班’的谐音即村庄)”。雄烈村那料屯,因地处水库灌区,年年稻谷丰产,“田中有‘料’”而取名“那料”。那弄屯则因地处山弄(高山峡谷)却有一垌稻田而得名“那弄” ……以“那”字命名的村庄在海城乡比比皆是。

海城乡南面石山叠嶂,北面土岭连绵。过去许多村庄以“弄”和“ 陇”等比喻“深山峡谷”的壮语音字取地名,后来人们都把这些村屯改成语音相近的带“龙”字的地名,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龙是12生肖之一,人们对龙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海城乡的“龙”地名不但名出有因、有典故,而且内涵丰富。有来自经典故事而得名的,如那海村的“龙王屯”,早在200多年前的民间故事《龙王潭的传说》就有记载,先有龙王潭,后有龙王屯;定提村“龙奶屯”坐落在海城乡百布河源头,民间传说龙在此地生息繁衍,百布河水就是龙的乳汁。有为龙歌功颂德的,如万康村“那龙屯”,民间传说龙在这里开天辟地,此处田地是龙给百姓的恩赐。有以名木古树取名的,如以百年老树命名的高乐村“科龙屯”,海城乡管榕树叫“龙树”,壮话“科”即“棵”,屯里有棵古老的榕树,“科龙”就是以一棵榕树取名;新民村的“龙桑”“龙梅”“龙烟”等自然屯,就是以植物取名的。有以地理风水命名的,如地处崇山峻岭的新民村“龙岭屯”和坐北朝南的行吉村“龙北屯” ……

在革命战争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海城乡的一些地名也在不断与时俱进,烙上了时代的印痕。在大革命时期,拥良村壮族群众和新民村瑶族同胞奋勇支援前线,并肩战斗,团结合作,结下了深厚情谊,后来就有了相隔十多里地的一个壮族“龙合屯”和一个瑶族“龙合屯”。1925年,有一名红军连长在拥齐村的“巴应山”与匪军作战时壮烈牺牲,为纪念这位红军战士,当地群众把“巴应山”改名为“龙红山”,让红军的故事代代相传。20世纪50年代,拥良村有一座山林被砍光,烧木炭炼钢铁,使植被受到极度破坏,长期恢复不了,后来人们把这个山寨改名为“龙炼屯”,让人们牢记这个深刻教训。2005年,平果县(今平果市)实施“少数民族特困户危房改造工程”,整体搬迁定提村石对屯的30多户瑶族特困户到那海村伏运屯山下的移民新村居住,后来这个扶贫易地移民新村就叫“龙运屯”。像“龙运屯”一样,拥良村的“陇穷屯”在党的富民政策扶持下,经过脱贫攻坚,致富后改名为“龙琼屯”。

据史料记载,在中国饮食文化成形的周秦时期,这里的壮民族的祖先就已经以谷物为主食,到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南方壮族先民已经自主种植水稻。海城乡溪河密布,流水潺潺,滋润着岸边万亩良田。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落户在海城乡的先民世世代代生息繁衍,种植籼稻、粳稻、糯稻,以稻谷为主粮,以大米饭为主食。

疼爱孩子,是所有壮族母亲的本质。记得小时候,家住偏僻村庄,我家里人口多劳力少比较困难,温饱问题是我家首要问题。那时候,餐餐吃大米干饭是我最大的奢求,不懂事的我天天闹母亲吃大米饭,竟把天天能吃上大米饭作为一种满足。每到稻谷登场时节,我母亲和其他农妇一样,都会做一种叫做“吼某”的美食让我填饱肚子。

“吼某”的壮文是haeuxmbouj。它像是没完全成熟的玉米粒,生嚼在嘴里还有脓液的那种状态,是用尚未成熟的糯谷颗加工而成的糯米粒。这种糯米粒慢慢嚼才能品出美味来,越嚼越觉得香甜,所以人们用壮话将它称为 “吼某”。

“吼某”是壮话“慢慢嚼,细品味”的意思。用“吼某”来煮的糯米饭营养丰富,散发出特有的醇香,让路过家门口的人们很远就能闻到诱人的香味。

过去种植的糯稻,田间的株距和行距都比较宽松,充足的阳光使糯稻疯狂地分蘖,到稻谷成熟收割时,自然会有一些未成熟的青嫩的谷穗混杂在稻谷蔸中。过去的收割方法,是人穿梭在稻谷行间,拿着专用的稻剪剪下一根根谷穗,扎成一抓抓谷把,挂在木棍的两头一担一担地挑回家里晒干、脱粒。这种收割方法如今还流传在中国南方的一些壮族村落里,心灵手巧的壮族妇女一天能收割完3分田的谷穗。

勤劳智慧的壮族先民知道,如果把那些青嫩的谷穗和成熟的谷穗混杂在一起晒干、碾磨,那么,那些青嫩的谷粒就会被粉碎成米糠或碎米粒,既浪费粮食,又影响糯米的品质,所以,聪明的壮族农妇在收割时就把那些青嫩的谷穗挑拣出来,另行加工制成“吼某”,这种智慧代代相传,流传至今。

制作“吼某”时,先把挑拣出的青嫩糯谷穗放到热水锅里烫熟,捞起来晾晒干后用木棒敲打脱粒,再放到石臼里舂到米粒与谷壳分离,用簸箕筛掉谷壳,一颗颗嫩绿色、韧劲十足、香味扑鼻的糯米颗粒就收集到米缸里。一亩糯稻挑拣出来的青嫩谷穗,能加工成10公斤至15公斤“吼某”,既避免了粮食浪费又给人们的餐桌上平添了一道美味的食品。这种糯米粒既可煮成饭食,也可当作干粮零食。

女儿出门宴,是我家乡的一个婚嫁的传统习俗。就是在女儿出嫁之前,娘家要特地设宴席请出嫁的女儿吃一餐告别饭。

老家的女儿出门宴,在乎的是做菜,看谁家做的好,不但要看你餐桌上有没有鸡鸭鱼肉,还要看你会不会做菜,是不是切得大块。

女儿出门宴内涵丰富,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它能让离开娘家的女儿记住乡愁,记住家里的好,忘掉过去的不愉快,去到新的家庭开启新的生活;它能让亲戚朋友、乡亲邻里关系更加融洽。你想想,即使原来我们两家有点隔阂,我去参加你女儿出门宴了,你还会记恨在心里吗?它能让大家今后都好见面,不管女儿嫁到千里之外,还是嫁在本乡本地,今后还会相见。女儿出嫁,给婆家带去的自然是乡亲邻里的恩爱和睦,让家乡有了美好的名声,现在信息这么发达,说不定哪天会利用女儿的人脉资源能给家乡招商引资;也说不定哪天利用娘家的人脉关系再次促成新的连理姻缘。

实践证明,在外面遇见家乡嫁出去的女儿或她们的亲人的时候,他们对我们的热情自不必说,亲人们一定会又拖又拽,万分真诚地请你去他们家做客,如果你真去了,他们自然是好酒好菜招待,不逊于你做一次女儿出门宴的规格。

老家举办的女儿出门宴,在吃饭之前需要履行一项规定的程序,就是在准女婿拿来求婚的八字帖上填上出嫁女儿的八字,在签上女儿八字之前还要对一副祝福的婚联。

有一次,我有幸参加一场堂兄弟的女儿出门宴,在场的人们说我肚里有点墨水,要我对上这副祝福的婚联。只见准女婿的八字帖上写着上联曰:“生活幸福福如东海海中金”,于是我谨慎思索,填上了“年丰人寿寿比南山山上木”。虽说我这下联对得不怎么完美,但是“年丰人寿”对“生活幸福”;“寿比南山”对“福如东海”;而且女儿的“五行”属“木”,对上准女婿的五行“金”。在场的宾客说,这副对联道出了人们对当今幸福生活的赞许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前些时候和一位晚辈聊天。他尴尬地说,前几年他给他家老爷子做了一次“61大寿”,摆了100多桌酒席,自己独自承担,前后他总共花去了1万多元。还好当时这位晚辈做生意“钱袋子”鼓,假如是过去,他家要过一年“苦日子”才能填平这个“窟窿”。

自古以来,给老人做寿宴的风俗在全国各地都有,但各地的习俗大不相同。在我家乡这个壮族聚居的地方,老人到60岁后,儿女们就要考虑给老人做“61大寿”。“61大寿”是指在老人年满60岁时,儿女们为老人纳八字,择吉日,摆酒席,为老人祈求平安和延年益寿的一个陈风旧俗。有的人为了顺吉日图吉利,也可以提早谋划在老人59岁那年就做,或者等到老人61岁那年才做,但是不能拖得太久,否则别人就会说闲话。

做“61大寿”是对老人孝顺、对乡亲友善的一个象征。往后,老人的“71”“81”“91”和“百岁”寿宴兴许可以不做,根据具体情况酌情定夺,而“61大寿”非做不可,否则别人就会指责儿女们对父母不孝、对乡亲不友善。“61大寿”和以后要做的每一次寿宴都由老人的儿子主持、负担一切费用,如果老人身边无儿子则由老人兄弟的儿子或者女儿代替,如果孩子是独生子女只能由其一人负责,这也许是过去企盼“多子多福”的一个原因吧。

我老家有一句俗话说:“斋事不约,寿宴不邀。”做寿宴是事主有意欢迎亲朋好友来为自家老人祝寿拜寿的喜事善事。旧时的习惯,一直是寿宴公开透明,来者不拒,而且不收礼金。虽然事主不发柬帖,不邀请不通知,兄弟姐妹、乡亲邻里知道了谁都来,亲朋好友们无论工作有多忙、家有多远,知道了都要光顾。因为以前别人家做的时候大家都去,或者往后自家做的时候也希望大家都来。这样一来,事主得心中有数,做好充分准备。如果你的家族大、兄弟姐妹多、交际广、家业大,家底厚,你就得准备好上百桌酒菜,招待好上千名客人。

“61大寿”不但要摆宴席,还要做很多仪式,做一次寿事要花费几千甚至上万元,不少家里不宽裕的老人不堪重负其实并不愿意做寿宴,不少困难家庭也因无法按照“规则”“规格”做寿宴而无辜地背上了不孝和吝啬的骂名。为此,有一些地方想出“AA制”等办法,每一位来吃寿宴的客人都要随“份子钱”;或者由村民理事会等民间组织举办寿宴,从简办寿宴、文明办寿宴;或者在重阳节等老人节日,由单位集体举办“百寿宴”活动,丰富老人精神文化生活,既传承了中华民族孝老敬亲的传统美德,又解决了贫困老人和困难家庭的后顾之忧。如今,像这位晚辈如此大操大办“61大寿”的已很少见到了,随着移风易俗深入推进,一些旧风俗也与时俱进,不再固守陈规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