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凌其友的头像

凌其友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404/12
分享

在文学创作中彰显文化自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文化自信,明确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文学创作而言,没有坚定的文化自信,就不可能写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就不可能契合人心、赢得众多的读者。这是从一些优秀作品中悟出的质朴道理。

近几年,我先后加入了平果市、百色市、广西作家协会,成为一名业余作者。这些年,我遵循民族特性、本土特色、文化原创理念,进行了接近人们日常生活的文学创作。作品频繁发表在报刊和网媒,诸如民族文化题材的《人文遗迹》《瑶寨笙歌》、脱贫攻坚题材的《家乡的路》《第一家长》、历史文化题材的《狼兵故里行》《邂逅文物》等文学作品,虽然不出彩,但赢得文友们的认可和读者们的很多鼓励。

在文友读者的关注中,我也在文学创作中虚心向优秀的作家们学习。要写出好的文学作品就要秉持坚定的文化自信,要按照“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上接天线、下接地气”“与时代同步”“反映时代风貌”的准则,将宏大的时代主题与本土特色紧密结合,让文学创作在最大的程度上实现弘扬主旋律、贴近本土、涵养情怀的有机统一。

在《人文遗迹》一文中,我写家乡地名的来由和演变,让读者多角度了解地名知识,感受到地名的丰富多彩,也能体会到祖国灿烂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通过家乡的一种传统美食“吼某”(壮文为:haeuxmbouj)制作过程和食用的描述,让读者“慢慢嚼,细品味”壮民族的饮食文化。还写家乡的传统习俗“女儿出门宴”“61大寿”的来龙去脉、是与非,道出人们对当今幸福生活的赞许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同时,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移风易俗的深入推进,一些旧风俗也与时俱进,不再固守陈规。

写《瑶寨笙歌》前,我去老家参加瑶族传统节日祝蓍节民俗文化节的采风活动。文章写出了百年来,家乡壮、汉、瑶等各民族相互交融,和谐共处,各族文化相互渗透,交替共存。在传统节日里,有各民族同过的春节、清明、端午、中秋节,还有瑶族祝蓍节、壮族“三月三”等,在节庆活动中,有舞龙舞狮,还有壮族抢花炮、瑶族打陀螺等,各民族同唱山歌、嘹歌和“瑶欢”,每年歌圩、歌节,各族群众连唱几天几夜仍意犹未尽。在民间医学中,除了中药、西医,还有壮药、瑶医;各民族的婚嫁习俗亦相近相通,还出现了许多跨民族的恋爱、婚姻、家庭。文章中还通过对“老乡家园·圆梦新村”脱贫安置点的描绘,用事实说明家乡达到了奔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少,一户不能少”的标准。

《家乡的路》写的是在党的领导下,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家乡的路从无到有,由劣变优。随着南(宁)百(色)高速公路、平(果)马(山)高速公路、平(果) 巴(马)高速公路、南(宁)昆(明)铁路、云桂高铁、贵(州)广(州)高铁相继开通,家乡交通运输更便利了。乡亲们从家乡到北京旅游,从北京飞回南宁3个小时,从南宁坐动车到平果不到40分钟,乘公交车回到老家总共花不到半天时间,比过去步行到县城还快。公路建设的高速发展,给我的家乡插上实现乡村振兴梦想的翅膀,引领着乡亲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第一家长》描写了平果县(今平果市)在机关干部中选派扶贫进村到户的“第一家长”,把一个烂到骨头的病人和一个疯癫的女人治好了,帮扶这个贫困户实现不愁吃不愁穿“两不愁”和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三保障”的“精准脱贫”目标,用这个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生动地呈现了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党员干部形象。

《狼兵故里行》一文是我参加了平果市文联组织的一次“狼兵文化”之旅,观摩了狼兵故里的遗迹和明朝时期的抗倭战争史迹,聆听了瓦氏夫人带领广西狼兵,以少击众,十次出击九次获胜,打得倭寇“闻广西狼兵而胆颤心惊”的故事,接受了一次狼兵文化的熏陶和洗礼后写的。

瓦氏夫人不顾58岁高龄,亲率6000广西狼兵,驰骋千里,奔赴东南沿海抗倭第一线,以“誓不与贼俱生”的气概,冲锋陷阵连歼敌军,被世人誉为明代抗倭“巾帼英雄第一人”。如实地反映了中国人民自古就有的保卫家园的朴素情怀和面对困难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

《邂逅文物》表达了爱护文物是我的责任使然。每当我想起曾经学习工作过的地方,总觉得自己生活在充满文物的氛围中。我任职的乡文化站,墙上挂着的《工作职责》匾牌上明写着保护文物的条款。保护文物也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当乡亲们说:“文物受国家保护应当上交给国家,这些道理我们懂……”时,让我增强了文化自信。文物让家乡的悠久历史有典可查,有物作证,可追溯到千年之前,家乡的祖先在千年之前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创造文明。我为家乡文物的流失遗憾一生。我邂逅过的文物古迹,仿佛海市蜃楼一般呈现在天空,让我心存不尽的留恋和向往。我发现我的家乡到处都有文物,到处都有文化瑰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5000多年绵延不断、经久不衰,在长期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根本特征,也铸就了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总书记的指示,让我理解到了文学创作与坚守本土特色、坚定文化自信的辩证统一。

要促进文学创作与坚守本土特色、坚定文化自信的有机融合,就要坚持“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的理念。作为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文学作品,文学创作必须扎根于本土,以讲好中国故事为首要使命,写出优秀的文学作品,弘扬中国精神,汇聚起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磅礴力量。同时,还要善于从历史传统中发掘素材。文学创作要善于深耕历史,深挖历史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使更多更能彰显文化自信的优秀作品进入人们日常的生活中。

今后的文学创作,我要努力增强和提升文化自信。深入学习祖国历史、文学、艺术、哲学等方面的知识。勤于阅读相关书籍、参观博物馆、参与文化活动,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理解和认知,学习和了解本国文化。尊重和保持祖国的文化传统和习俗,包括传统节日、仪式、民俗等。参与和体验这些文化活动,了解其中的意义和价值,加深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探索文化传统和习俗。欣赏和支持中国的文学作品,培养对中国文学的欣赏。关注和支持中国作家和文学创作者,欣赏他们的作品,为中国文化繁荣做贡献。寻找并发掘中国文化独特之处和特色,从中发现和肯定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关注和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支持相关的文化保护组织和项目,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活动,为祖国文化延续和发展作贡献。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广受称赞的文学作品,才能让更多更好的作品“进入寻常百姓家”,让文化自信的鲜明特质得到更好的彰显。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