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春日暖阳,宅地的椿树又萌生出片片嫩绿的新叶,特别是那些下垂而又翘起的细嫩枝桠,在暖暖的春风中,显得格外柔美而富有诗意。触景生情,30多年前我高中时候校园里那几棵威武雄壮的香椿树,以及在那儿学习、生活的片段,又一一浮现于眼前。
时序正值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始,我第一次离家到一个30里外的县属高中学校去读寄宿。虽然离开父母去开始自己独立的生活面临诸多不便,但我还是暗自窃喜,不必再去清早放牛、放学割猪菜了,还在心里规划着未来学习、生活的蓝图,满有一派雄鹰眷恋高山、麋鹿向往草原的欣喜气象。
虽然校址不在闹市,依旧是田园风光,但那和原先的村校有了根本的区别。走进校门,有一道砖石铺地的走廊,走廊两旁是几栋排列整齐的红砖黑瓦结构的教室,校园一侧有一口池塘,零星地点缀了几片荷叶,青蛙鼓噪,游鱼嬉戏,饶有情趣。过道旁、围墙边,绿树成荫,凉爽怡人。特别是,一进校门,就有几棵高大的香椿树注视、迎接我们。炎炎夏日,椿树枝繁叶茂,像张开了一把绿色的大伞,遮挡着炎热,大家享受着她的荫凉和舒适。一些不知名的鸟儿也凑热闹似的在枝叶上跳来跳去,唧唧喳喳。我们在大椿树下谈笑风生,追赶嬉闹,甚是开心。
就这样,香椿树成了我朝夕相见的好朋友,在她的陪伴下,开始了我高中阶段的学习、生活。
南县五中,一所创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的学校。在我的记忆中,我们在校的几年正是学校办学红火的时期。其时,教育改革的强劲春风正吹拂着神州大地,全国上下,呼唤知识,呼唤人才。在这样的大气候下,学校教学气氛日渐浓厚,老师认真教书,学生用心学习。师生之间关系融洽,彼此信任;同学之间,互相关心,相互尊重。我们的校园生活紧张有序,充满乐趣。在学校这个大集体里,无论老师还是学生,大家都能淡定、从容,一切显得宁静、和谐。
农村学校缺乏先进的教学设施,但那个有一定数量杂志和书籍的简陋阅览室,是我向往的场所。阅览室每天都开放,周末也不例外。我是阅览室的常客,从书中认识了一些中外文学名家,文学书籍充实了我的心灵,愉悦了我的课余生活,也开阔了我的视野。富于幻想的高中求学期,青春的我悄悄地做着关于文学的美梦,看书都报、写稿投稿,全身都是使不完的劲。
校园紧邻一条间堤,越过间堤是一片竹林,竹林外流淌着一条小河。清晨,我们常到竹林里晨读;傍晚,我们结伴去河边散步。节假日,我们同寝室的几个同学常常不用回家背米,也顾不上手头的课业,就结伴到河里游泳嬉戏,有时互相打水仗,有时把自己的全身抹满污泥,然后一个猛子扎下去,比谁出水时游得最远。如果谁游得远,谁就是赢家,就可以享受当天不亲自去食堂打饭的优待。总之,我们想怎么开心就怎么玩,无忧无虑,无拘无束。
不知不觉,一晃就到了毕业的季节。那个夏天,我是怎么在香椿树下离开我圣洁的校园和尊敬的老师、友爱的同学的,我仍记忆犹新。拥抱同学的双臂怎么也不愿放,紧握老师的双手怎么也不愿松,那个依依不舍,那个激越深情,是多么纯洁、温馨。
毕业后,我几次去拜访过我的母校,令我惊讶的是,这些年来学校虽几经改造新建,可高中时那几棵香椿树依然挺立!“好大一棵树,绿色的祝福。”我忘了是哪首歌中的一句歌词,我想借此虔诚地祝福我的母校,我的老师,我的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