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立华的头像

李立华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5/11
分享

一日春光

春暖花开时节,一圈文友相约去乡下采风。正待出门,天不作美,不紧不慢飘洒起一场雨来。正在为这次活动能否如期进行纳闷时,不一会儿雨点又停了。 再望天空,哟,云开了,雨散了,太阳出来了。

雨过天晴,我们驾车从县城出发。一路上,同车的一位文友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逗乐,令人捧腹。挣脱日常繁务,避开城市喧嚣,与大自然亲近,倍感身心轻爽。车窗外和风习习、柳绿花黄;车内谈笑风生、温馨可人。车行至明山电排,绕过一条老街停下。在一位热心娭毑的指点下,走过一条小巷,我们来到了明山脚下。据史料记载,唐宋时期,县境尚在浩渺洞庭之中,就有明山浮峙水面。建县以后,在这里依山建镇,镇由山而得名。明山,不失为洞庭腹地一道突兀的风景。

徜徉湖子口大堤,但见河洲上杨柳依依,牛儿正在树下贪婪地啃食着雨后水灵灵的青草;远处绵延着一望无际灿然若金的油菜花,花丛中偶尔有村民在荷锄劳作。每年三四月,漫田遍地怒放的油菜花,是洞庭湖区的南县一道美丽的乡村风景。正如孙犁诗中所说:凌寒冒雪几经霜,一沐春风万顷黄,映带斜阳金满眼,英残骨碎籽犹香。触景生情,顷刻间,两首旋律优美的曲调正萦绕心间:春天里,百花香......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人仿佛浸染在一种十分轻松、快乐的感觉中,无比惬意。听同行的一位老同志介绍,湖子口间堤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那场洪水中功不可没,先年修好,次年就挡住了特大洪水,保住了数万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这个活生生的事例,彰显了南县人民战天斗地的智慧和力量。

阳光正艳,我们驱车来到了位于华阁镇境内的寄山脚下。传说,秦始皇修长城时,孟姜女寻夫哭倒长城。秦始皇按仙人点拨,执青龙鞭赶山修补,行至此处,因雄鸡唱晓,神力失去,故将山寄于此处,后人遂将此称为寄山。山坡下桃花盛开,毛竹摇曳,茶花吐蕊,菜苗泛绿......一派幽雅静谧,仿佛世外桃源。我们寻访了依山而居的老大爷,大爷的四个儿子有三个住在城里,工作和生活的条件都很不错。老人身体硬朗,不用担心晚辈,也无需子女们照顾,长期和老伴就住在这里,守着这里的山这里的家园。走进老人的居室,发现屋子里打理得十分清洁整齐,说话间,老人喂养的两条不大不小的看家狗边摇晃着尾巴边舔舐着我的裤管,以向客人示欢。我真羡慕这悠然自乐的“山那面人家”呀。

我们边拍照边上寄山。山上有一片茶树,据说,寄山茶曾经是贡茶,也是很有名的珍品。茶树正发新芽,整整齐齐一行行如绿色腰带环绕山坡,似给这小山披上了绿色春衫,更添了几分玲珑秀美。忽然想起刘禹锡的那句“白玉盘里一青螺”,眼前的寄山,是否也可说是这金色花海中一青螺呢?此时,一位娭毑正在慢悠悠地采茶,嘴里还叼根香烟,善于发现美的小詹,走近老人,趁与她交谈之际,很自然地用相机捕捉到了这一镜头。

 伫立山岗,极目远眺,棋盘式的田地,整齐的房舍,绒毯般的油菜花尽收眼底。一边下山,一边听人介绍,十几年前的那场溃垸,寄山曾给数千灾民提供了临时避难的场所。寄山,一座小小的救命之山,相信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不会忘记它。

我们在一农户家吃午饭。主人热情好客,农家菜、锅巴饭,姜盐茶,大家吃得津津有味,直夸饭菜香辣可口。天星洲,是我们这次采风的最后一个站点——那里是久负盛名的芦苇地,也是我一直想去而又未去的地方。车到茅草街后,我们改乘游船。才爬完山接着又要渡水,文友们乐此不疲,兴趣盎然。站立船头,河风拂面,凉意袭人。凭栏远眺,河两边岸柳成行,绿茵满坡,雄伟的茅草街大桥横卧波光粼粼的宽阔河面,景色壮观。河面上不时有运输船驶过,河面荡起层层浪波,在太阳光照射下金光闪闪。甲板上小字辈们欢声笑语不断,手中的相机咔嚓不停。我和老肖也一同分享着青年人的乐趣。

登上河洲,放眼望去,尽是绿绿葱葱的芦苇幼苗,微风吹拂,绿波荡漾,一望无际。原来,我父亲上世纪70年代就是离家100多里来这里砍伐苇杆,灭杀钉螺,一干数十天。我不虚此行,站立于此,就能想象得到父辈们当年劳动生产的场景。物是人非,感慨万端。此时,我还记起了一首写芦苇的诗:活着,流放在何处都是绿,一旦倒下,人们在你洁白的身上,纹出,世界的文明和憧憬。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县将以天星洲流域、舵杆洲、南茅运河、沱江平原水库为主体,建成集湿地保护、栖息地恢复、生态旅游等几大工程于一体的天星洲国家湿地公园。但愿到那时,芦苇也美,水域也美,家乡处处添光辉!

披着晚霞,我们徜徉在风景如画的全国第二大人工运河——南茅运河风光带。满眼风景,满心舒畅,只感叹时间过得太快。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