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立华的头像

李立华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5/17
分享

想起谭记者

我在《益阳日报》上发表的第一篇稿子,是1992年3月我在荷花嘴中学教书时写的一则《教师摆摊令人忧》的读者来信,责任编辑是该报记者谭绍军。这虽然是一条“豆腐块”式的短言论,但从此引发了我不断向益阳日报投稿的兴趣。一年总要采用十几篇,不过多数是“火柴盒”、“豆腐块”,有一定份量的很少。真正在《益阳日报》发表头条、要闻的时候是我在县教育局办公室工作的时候。那时,我相识的报社记者谭绍军、郭纯、张一矛常向我约稿,慢慢地,我终于有了“大块头”在报上露脸。

那年,益阳市委宣传部策划编写一本书,旨在反映全市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的新变化、新成就。南县教育是市里点名要写进去的,并且文字篇幅要求在5000字以上。这个任务自然就落到了我这个新闻专干的身上,于是我变压力为动力,迅速着手构思、采访、收集材料。我还打电话请教了谭绍军老师,他看我从没有写过长篇的东西,一方面给我鼓劲打气,一方面给我点迷津。经过两三个星期的加班加点,我的一篇正标题为《播种希望》、副标题为“来自南县重教兴教的报道”的通讯稿子写成了。稿子分五个可以独立成篇的部分构成。我最先把稿子投寄给《益阳日报》,不几天谭绍军老师与我联系,说稿子写得不错,并向该报的相关栏目作了推荐。接着,《赤子情深》、《为了孩子的欢笑》等3篇稿子陆续在该报发表,其中有一篇上了头条,两篇在《桃李园》栏目显著位置登发,同时有一篇还配发了“编者按”。见报的稿子,经过谭老师的修改和润色,确实比原稿增色不少,特别是几处点睛之笔,更见编辑老师的高明。随后作品顺利被市委宣传部编写的《资水放歌》采用,并获得了该书编委的好评。

南县县庆百周年,庆典活动丰富多彩。当时组织安排我搞教育方面的新闻宣传报道。那时的通讯条件还相对落后,教育局机关还没有一台传真机,发稿很不方便,有些动态消息又不能不在第一时间内及时向《益阳日报》发出。正当我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谭绍军记者知道这个情况后,就要我用电话报情况,我在这头口述,他在那头记录。就是用这种方式,记者们帮助我发了好几条教育新闻稿件。同时,益阳日报记者的敬业精神让我感动、钦佩。

我后来在益阳日报的副刊《桃花江》上发了好几篇散文稿子,谭记者同样给予了我帮助。

益阳日报谭记者无私关心、帮助我一名普通基层通讯员的做法,给我思想上的鼓舞很大,新闻业务上的指导作用也很大,促使我连续不断地写作和发表了不少消息、通讯,有的作品还获了优秀新闻奖。在谭绍军等编辑、记者的一致推荐下,我还被有幸地评为了益阳日报优秀通讯员。业绩的获得,不仅提升了我在全市新闻宣传队伍中的知晓度,而且还给我后来的岗位竞聘带来了好处。

饮水思源,这些年来,每当我在写作上取得成绩和好评的时候,便自然而然地回想起了益阳日报谭记者对我写作上的悉心指导和温馨帮扶。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