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一夜之间,武都城区的帐篷就如雨后春笋般扎建了起来。除了灾民最集中的长江大道、莲湖广场、盘旋路街心花园、油橄榄基地草坪之外,北山路、人民路、中山街、西关十字,反正是只要没有高层建筑或有一点空间的地段,都横七竖八乱纷纷扎满了各种帐篷。就连一中、二中、城关中学、滨江中学,甚至实验小学、贡院小学场院内,也都呼啦啦睡满了受灾群众。长住人口大约10多万人的武都城,也算人满为患了。
多亏去年以来政府进行的长江大道延伸、莲湖广场改建、东北出口拓宽工程,解救了老百姓的燃眉之急。这几项工程,是真正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或者干脆就叫救命工程。因为这几项工程的局部竣工,在抗震救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充分内彰显了市委、市政府决策的英明。要不然,拥挤不堪的武都城区,救灾物资的运送,救灾部队的出入,都是难以解决的大问题。如果没有新修的长江大道、莲湖广场,武都城区10多万灾民如何疏散,如何防震?还有个值得一提的幸运,就是五一过后作息时间的调整,5月12日正是调整的第一天,如果不是这样,陇南的灾情更是不堪设想。
这是铁的事实,不争的事实,因为武都城区人所共知,有目共睹。事实就胜于雄辩,事实也常常改写矫正着历史。武都城区人要是感恩,这个恩情是万万不得不感的。因为这是生命悠关的大事情,比天还大的事情。
5月12日,全城居民内大都露天睡了一宿,13日以后,有本事的,能耐大的,就都率先扎起了帐篷。再往后,数公里长的长江大道两边,就密密匝匝扎起了各式各样的帐篷,停满了大大小小的车辆。那些帐篷,有民政救灾的,有军用的,有商业出售的。而且颜色各异,有天蓝色的,有草绿色的,也有洁白如银的。不过,更多的是简易帐篷,用蓬布或彩条布扎建的,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显然,这些都是普通群众、寻常百姓,至少是手头不够宽松的人们采取的抗震措施。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们,大多都藏在各种式样不同、价码不等的汽车里。因为余震不断,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单是从城区数以万计的简易帐篷来看,陇南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确任重而道远。何况还有数以万计的群众,连一个简易帐篷都扎不起。百余元的蓬布或彩条布,百余元的木质或钢铁、塑料支架,就超出了他们的购买力。不过在大灾面前,人们空前团结,亲戚朋友,陌生路人,都能互相帮助,共度难关。这样,也就节省了一部分人的这项突如其来的开支。
尽管是机关公务员,我就是扎不起帐篷的这类人。大震过后前两天东奔西跑,到处打游击,好在还有几个熟人,朋友,先得过且过吧。三四天之后,单位上关爱干部职工,每人发了一面10平米大小的蓬布,一张单人竹板床,我这才扎了个简易帐篷。这一扎才知道,这事还真不好办。光有一块蓬布是远远不行的,还要有个支架,把蓬布支撑起来,还得有数十米的绳索,把支架跟蓬布连接起来。要达到遮风挡雨的目的,还要在地上用铁钉之类的东西加固了,否则经不住风吹雨打。好些人想凑合,头天扎起来,第二天就被大风刮上了天空。成里人找个支架很困难,平常又无法积累,只有临时抱佛脚,上街购买。但那些天,一根木棍就像一根金条,死贵。而要买就得买够12根,才能扎个正方体,支起个框架。
这帐篷一扎起,立刻就有人来投靠,上学的侄子,打工的外甥,七大姑八大姨,全都来了。不仅来之有理,来者至上,还要管吃管住,全方位服务。那些天余震频发,谣言四起,人心惶惶。每天除了在家弄口吃的,填饱肚子,其余时间就都呆在帐篷里,或者在别人的帐篷里窜门。当然了,单位还得去轮流值班,一值就是二十四小时,不分昼夜。有个帐篷才知道,有了帐篷就是好。三更半夜,发生余震,睡在里面,心里到底塌实得多,坦然得多。否则,要是睡在家里,一晚上都难以入眠,时时都有天摇地晃的感觉,这是5。12的感觉,这种感觉,太深入人心了。
就在那些令人难忘的日子里,白天黑夜都能看到一辆辆满载救灾物资的车辆,在武都城区飞奔而来,飞驰而去。住在简易帐篷里的普通群众,永远也想象不到,那些精美的帐篷,不知都运到什么地方去了,要是自己能够拥有一顶,多好。城里人虽然看着眼红,最多也就闪现这么个念头,至于哄抢帐篷这样的事情,他们压根就想不出来,也想象不到。
就在大地震过后一周左右,中断的大姚公路抢通了,我便请假回家看望母亲。一个年过古稀的老人,面对大地震,恐怕只有束手无策的份了。一翻过麻崖子梁,严重的灾情就赤裸裸的摆在眼前。就在离琵琶镇毛坡村不远的地方,横躺着一块一间房子那么大的巨石,这块巨石是从几千米高的山上滚落下来的,看痕迹还是从几户人家的房屋上空飞落而下的,因为屋后一片碗口大的树木,几乎全被砸烂了。洛塘镇街面上,山上滚落的乱石,地上堆满的瓦砾,房顶上空空如也的情景,就像当年的日本鬼子刚刚扫荡过一样,惨不忍睹,一片狼藉。沿途经过的村庄,除了一部分垮塌的之外,表面上看起来灾情不是很突出,其实全是内伤,大多数人家的房屋,地基已经移动,墙体已经裂缝,根本无法居住。但是到处看不到任何抗震救灾的迹象,也没有抗震救灾的氛围。就连简易帐篷也三三两两,零零落落搭建在场院中,树林里,没有集中连片,没有形成规模。村民们也没等没靠,正在自己动手,开展生产自救。还有一些村民就像没有受灾一样坦然,仍旧在田间地头忙碌着。这时候,正是小麦泛黄,玉米疯长的盛夏。
事实上,农村相当一部分人家,确实扎不起简易帐篷。一方面是因为贫困,手头几乎没有一点闲钱,另一方面是交通不便,物资紧缺,根本买不到篷布、彩条布之类的材料。特别是那些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就更扎建不起,就像我母亲一样。在我们那个100多户人家的村子里,没有一顶正式帐篷。用蓬布、彩条布扎建简易帐篷的,也不足30户。大多数人家都是用床单、竹席、破木板搭建的,经不住一点风吹草动,更无法阻挡狂风暴雨的无情侵袭。
这样,在随后的救灾物资发放中,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哄抢物资,殴打村社干部的事情。而且,在我们周边的其他乡镇的一些村庄,这样的丑闻也接连发生,屡见不鲜。不过,无风不起浪。这种事情的发生,有群众的冒失,也有村社干部的责任。如果简单而偏激的把错误全部推脱在群众头上,是有失公道的。
如今的一些村社干部,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村社干部,文化素质不高,道德修养不够,不光缺乏责任感,事业心,恐怕连最起码的做人的良知都没有。平常就不思谋为群众办事,只想利用手中的权力,公然徇私舞弊,大搞暗箱操作,破坏党群干群关系,损害党和政府形象。这些村社干部,缺乏公心,惟利是图,不付出,不吃亏,常常做着贪占群众便宜,伤害群众感情的事情。而且总是有困难就躲避,遇矛盾就上交。在灾难面前,不考虑为如何群众排忧解难,不组织群众生产自救,反而见利忘义,见钱眼开,面对救灾物资,一味克扣贪占,力争据为己有,从而引发群众采取这种极端的方式,暴露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存在的涣散、失控的问题。
面对震灾,贫穷落后的农民甚至扎不起一个简易帐篷,只有在风雨飘摇中艰难地度着时日,但从民政部门发放的整卷整卷的彩条布,竟然被一些村社干部无情地分成一尺一尺的碎片,用于解决部分群众暂时生活问题的方便面,竟然被个别干部荒唐地煮成一锅,全村人连汤带水一户分得半碗,真是滑稽可笑,骇人听闻。这样品质恶劣,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的村社干部,怎么承担,怎么开展纷繁复杂的农村工作呢,只能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如今大地震已经过去数月之久,武都城区的数万顶临时帐篷,已经悄无声息地拆除了,居民们都回到家里,恢复了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但在广大农村的山山卯卯间,沟沟洼洼里,在农村的瓦砾之中,废墟之上,仍旧赫然扎建着无数救灾帐篷,因为重建尚未完成,村民还是无家可归。不过,许多受灾村,帐篷的覆盖面还是不足一半,尤其是偏远落后的地方。从酷暑难耐的盛夏,到凉风习习的初秋,令多少村民望眼欲穿、梦寐以求的,还是能够拥有一顶宽敞舒适的救灾帐篷。
《陇南报》2008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