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娄炳成的头像

娄炳成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11/12
分享

爱酒不愧天

一个人是否善饮,是要天生一多半的。如果沾酒就醉,或有其它不良反应,则天生无福消受,美酒就与他此生无缘。美酒不在包装好坏,不在价格高低,不在有名无名,或名字起得好与不好。酒是一种特殊饮料,是用来喝的,它的美与不美,最终要靠喝来检验。古语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就是这个道理。《菜根谭》中说“花看半开,饮酒微醺”,有几人能够深切领略其中的意趣?

酒,自有诗歌以来,就一直是诗人们写不完、诵不尽常写常鲜的题材。“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是我们见于《诗经》中最早写酒的诗歌。在刘伶《酒德颂》之前之后,许许多多的诗人以酒入诗,写下了无以计数的诗歌,至于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清照等等这些大诗人们,关于酒的诗歌,就更是多得不胜枚举了。

酒,自从一产生就深深地融入到了文化当中,或者说,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酒文化里沉淀着中华民族的传统和心理,渗透到了文化和生活的各个角落,甚至与时代发展、朝代更替也不无关系。国兴则酒昌,时盛则酒醇;反之,国败则酒滞,代衰则酒敝。酒,蕴藏着一种独特而又丰饶的文化内涵。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酒似乎都是不可或缺的性情调剂,“酒”也不再仅仅是一个字眼,一个词汇,无数情感的来袭和思想的汇聚都因为它而幻成了一个内涵饱满、韵味无穷的意象,成了国人世代相传的文化符号。

中国古代,美酒与文人、文人与美酒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对文人来说,酒就是催化剂,一盏美酒对月饮,灵感如泉喷涌,慷慨、豪放、清愁、感伤,因为酒的催化而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唐代,文人骚客宴饮聚会、临行送别、落魄愁绪、壮志抒怀、大喜大悲,似乎都离不开酒,所以有人说,要是把唐诗拿去压榨,至少会淌出几坛酒来。千百年后,我们品读那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唐诗,依然还能从字里行间嗅到浓烈扑鼻的酒香。

俯仰各有志,得酒诗自成,乃文人的酒魂。古时文人或以酒明志,或对酒当歌,或借酒抒情,为中国酒文化注入了丰富多彩的内涵。对诗人而言,唯酒得以宽心。流芳百世的诗歌佳作,无不是浸在酒坛子里酿造出来的。一代诗仙、酒仙李白,斗酒诗百篇,饮尽人间美酒,抒发万丈豪情,谱写了千古不朽的诗酒人生,他一生有许多关于酒的传说,他纵酒后写的《将进酒》《把酒问月》《月下独酌》等千古名诗更令人惊叹。他一生没有离开过酒,也没有离开过诗,他在《月下独酌》里写道:“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在他心目中,酒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东西,连天地都喜爱,何况人乎?以至于他把五花马、千金裘都要拿去换美酒!

有一句我们常听常说的话,叫做“酒后吐真言”,是说人酒醉后,会忘记掩饰容易说真话,而我们却很少去认真品味这句话所包含的真理,那就是,古往今来的诗人们为什么都那么的爱酒,就是因为他们只有在酒后才能吐出“真言”,才写出了那么多令我们目不暇接的“真言”,唯其是“真言”,才千古不朽、历久弥新,永远洗涤着我们的心灵、启迪着我们的心智,给我们以至善至美的愉悦、陶冶。

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曾经感叹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这句话也可以改写成“吾未见好德如好酒者也!”好德,应该是一种主动行为。然而,除了那些圣贤之外,绝大多数的人是被动去好德的,要经过从小到大,从家庭到学校,从书本到社会,反复受教育,才能有些许收效。好德一旦成了主动行为,也就成圣贤了,古往今来,堪称圣贤的人少之又少。故而李白诗云: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不喝酒的人,看到的尽是喝酒的坏处,不懂得也不可能知道饮酒的乐趣。微醺也好,浅尝辄止也罢,都不是饮者中人总结的,那是旁观者劝导的话。话是好话,但对好酒者不起作用。喝酒的终极目标是尽兴,没有酒德的人,只能败兴、扫兴。只有拿得住酒,即便是酩酊大醉,也不失君子风度,方称得起酒家。好酒,同样也有一个好德的问题;能做到好而不失为君子,也就是好德了。

对诗人来说,诗酒人生是最理想的。采菊东篱下的悠然,把酒问青天的豪放,置酒话桑麻的恬淡,一樽还酹江月的胸怀,是对世俗红尘的了然态度。借助美酒,寄情山水,与世无争,与人和谐,归于自然,没有怀才不遇的的愤懑,没有患得患失的灰冷,没有生老病死的惊惧,来则来,去则去,那是再好不过的了。没有酒的诗歌是干涩的,没有诗的人生是寂寞的。

美酒,好酒,首先应该是纯粮食酿造的,其次才是它的工艺、配方和勾兑水平。可以说,在全国所有的国有酒厂改制为民营酒厂之前,不管是名酒,还是普通的酒,无论其工艺、配方和勾兑技术优劣高低,起码,都是纯粮食酿造的。而且,改革开放以前,所有的瓶装酒都没有防伪标识和防伪瓶盖;至于散装酒,就更简单了。在那些质朴、简单的容器内,却是清醇的美酒,即便是六十五度、六十度,那火辣辣的的劲头过后,是被升华了的回味绵长的五谷的香味。无论是什么品牌,什么香型,什么度数,什么包装,你只要启开瓶盖,就会有一股真正的酒香扑鼻而来,令人未饮已是三分醉!

当年,陇南康县酒厂出产了一种酒叫康酒,主料是高粱、包谷和小麦,辅料是米糠、蜜枣,工艺不咋的,勾兑师也没有名气,酒有些烈,且有烤焦味。销路不好,因之倒闭,还库存了数百箱无人问津。后来,假酒盛行,酒鬼们开始怀念康酒了,于是将库存的那几百箱抢购一空。这是一个很能说明问题的例子。

酒与国人生死相伴,渗透到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风俗等等各个层面,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无论辉煌的人生和惨淡的人生,无论是人主贵胄,还是贩夫走卒,无论是天地神灵,还是妖魔鬼怪,即便是你已身入黄土、化为乌有,你的后人依旧要在清明时节请你享用。可见,酒是一种多么伟大的生活日用品!

但它在当今,在无以伦比的华丽的包装和高科技的防伪封闭之中,在超越古人千百倍的高超的勾兑水平之下,却是假而又假了!一瓶价格数百元的酒,其中有几多纯粮原酒?有几多食用酒精?有几多食用香精?那个盛唐时期的自称臣是酒中仙的伟大诗人极品饮者,倘若与我同代,倘若喝了这些酒,别说一饮就是一斗,就是一次喝一瓶吧,他会写出那些与日月同辉的伟大诗作吗?把成本降到最低,把利润升到最高,其最佳做法就是造假,但不是民间黑作坊那样拙劣的造假,而是用高科技、高超的勾兑技术,把出酒率提高到最高程度,在早已经不缺乏粮食的今天却使用除粮食之外的任何替代物,把食用酒精掺进到人体可以承受的极限,再添加香料,人工制造出酒香,即便是所谓的年份酒,又当如何?

中国是一个出美酒的国度,中国的酒文化伴随着中国的文明史,源远流长,万世长存。我期待着中国酒文化的复兴,也期待着真正的美酒再度回归,充满市场,让这个天赐神授的五谷之精华,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永远飘散出纯正的本香,给我们的美好生活锦上添花。惟因此,借用一句某电视连续剧主题歌中的歌词来表明: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