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陇南,把姑奶奶叫作姑阿婆。我的姑阿婆厨艺很高,按当地话说,叫茶饭很好,但她做的不是大酒店大厨做的那些大菜,是乡村庄户人家的家常饭菜,譬如农家小炒、粉蒸肉、臊子面、葱花油饼等,特别是她熬制的面茶,那可是她的拿手绝活,真能香破口。小时候,每当学校放了假,一听母亲说要回乡下去看望姑阿婆,我就缠着她,非让她带上我不可,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去喝姑阿婆熬制的面茶。
姑阿婆个子矮挫,胖墩墩的,走路像企鹅。据她自己说,就是因为她先天这副模样,不得不嫁给比她年长十三岁的姑老爷,说姑老爷不但老,还像个木桩子,三锤子砸不出个屁来。其实,姑老爷生性木讷,慢性子,言语少,人还是挺好的。正因为如此,姑阿婆就成了家里的“女掌柜的”,大事小事都是她说了算。村里有人打趣姑阿婆,说:你胖得连自己的脚都看不着了,该减肥了,人家城里的女人都天天吃药减肥哩。姑阿婆总是笑盈盈地回答:我那木桩子说来,好女人一山肉,我减啥肥?他不嫌我,谁嫌我都是闲的!
姑阿婆居住的云台镇是中心乡镇,既使不是逢集天,街道上也是熙熙攘攘的,人气很旺。农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以后,姑阿婆上了年纪,干不了农活了,就发挥她的专长,在农贸市场摆了面茶摊点,专卖面茶小吃。她熬制面茶的手艺在当地很有名气,完全来自于一个真实的传说。
民国时期,有一个叫做王德馨的,贵州人,因个头低,人称“王矮子”,是黄埔军校西安分校毕业的,在军队当过营长之后,转业到地方,担任了康县的县长,那时县衙就设在云台镇。一次,王县长下乡,偶尔喝到了姑阿婆熬的面茶,赞不绝口,便让姑阿婆到县衙去专门给他熬面茶,每月给她三块大洋作为报酬。当时,一块银元可以买八只鸡,或一只羊,三块银元可以买一头大肥猪。矮子县长喜欢喝挫子村姑的面茶,一时成了街谈巷语的佳话。
王县长任满后调到省城,准备升任新职,但他不愿升迁,向省政府主席提出,让他到康县再去当一任县长,原因就是他喝惯了康县的面茶,心里放不下这个美食。省政府主席善解人意,满足了他的要求,再派他到康县当县长,让他又喝上了姑阿婆熬制的面茶——可见姑阿婆熬制面茶的手艺何等了得!一种不大起眼的小吃,竟然使得一个为官之人耿耿于怀,离不开它,放弃了升迁的机会,可见这个小吃是多么的招人喜爱!
每天凌晨五点左右,姑阿婆就挪动企鹅似的脚步,早早地来到农贸市场,把火盆生着,先炒好鸡蛋、豆腐丁、土豆丁、核桃仁、油锅渣(榨去油后所余的肉渣)等必须使用的调料,逐一盛入一个个小盆子里,然后将两个大煨罐,加入冷水,再加入茶叶、盐、花椒、茴香、葱根等调料烧开后,掺搅面粉,慢火熬煮。见有人来光顾,便倒入碗中,调以各种调料,双手端给客人。因为这种小吃食饮相兼,以喝为主,所以当地人把食用面茶,叫作“喝面茶”,其味浓香可口,人人喜爱。有的人连喝数碗,可当一顿饭吃。当地农户无论春夏秋冬,每日清晨,都一边喝面茶,一边吃馍馍,作为雷打不动的早餐。
姑阿婆熬制的面茶,叫作“三层楼”。即一碗面茶中,上层漂浮着鸡蛋、葱花、油锅渣,中层悬浮着核桃仁,下层沉着豆腐丁、洋芋丁。当然,非三层绝然分开,而多相混合。这一带有不少农家巧妇都会熬制“三层楼”面茶,但姑阿婆熬制的,因香味特异而名闻遐迩,深受人们的欢迎和夸赞。很多时候,她的面茶摊前,那些等座的客人会站弯了双腿。
这时候,姑阿婆耳朵已经有些聋背,有人喝了,说再打包三碗带回家。她就惊讶地说:啊,你还要八碗?对方说三碗。她就聋子打岔:啥,我不买?卖吃食的害怕人吃八碗!惹得旁边的顾客哈哈大笑了,姑阿婆便也会跟着大笑起来。一碗面茶两元钱,姑阿婆每天只卖一百碗,卖够了数,就收摊回家,不论迟早。即使这样,收入也相当可观了。
我每次跟随母亲去乡下看望姑阿婆,第一件事就是喝她熬制的面茶,她总是让我到她的面茶摊子上去喝。一连喝上三碗,肚子饱饱的了,可心里还想喝。见我擦嘴,姑阿婆就说:这可不是家里,要掏钱的吆。我就将十元钱塞给她,说不用找了,就跑的别的地方玩去了。晚上,姑阿婆就会把十元钱还给我,另外再给我二百元,说:这可是姑阿婆我一天的辛苦钱,你拿去花吧。倘若我不要,她就会假装生气地说:不要吗?那你就甭再想喝我的面茶!我收下了,她就会咧了豁了门牙的嘴,喜笑颜开。
有人把姑阿婆熬制的这种面茶,说成是罐罐茶,也有叫油茶的,都不准确。罐罐茶分为清茶和油茶两种,都是饮品,而面茶是食品,不仅性质不同,做法也不一样。正宗的康县面茶是用茶罐子熬制出来的,铁锅煮的也叫面茶,但不纯粹;茶罐子必须分两个,一个煮茶,一个煮面;茶罐子必须是土烧的陶罐,用西和或者两当出产的。在陇南市府所在地的武都,小吃摊点上也有卖面茶的,但其做法,形、色、味,都比不上康县的正宗。面茶是长期盛行于康县北、中部的传统饮食,以云台、大堡子、大南峪、碾坝、长坝等乡镇的面茶为佳。其历史源于何时,没有史料记载。
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一个地方出现美食,肯定是有渊源的。笔者思考,康县面茶,起源于何时,虽然不可考证,但以康县的土特物产、地域气候的情况来看,还是可以寻找出一些端倪的。康县北中部主产小麦,南部主产茶叶,这就为康县面茶提供了原材料的主要保障。康县的森林覆盖率平均在百分之七十以上,属于阴湿性森林气候地域,这就需要温暖的饮食,特别是一天中非常重要的早餐,面茶就因之应运而生了。而面与茶的结合,不仅是康县具有巴蜀文化特征的体现,也是中国古老的茶文化的又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即:茶,不仅是饮品的原料,也可以作为食品的原料。
上世纪九十年代,康县民间面茶制作工艺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姑阿婆成了这项工艺制作的传人,享受政府发给她的非遗保护津贴。姑阿婆很老了,为了不让她的手艺失传,带了村里两个远房亲戚的小媳妇为徒。姑阿婆于九十六岁那年去世了,她的两个传人就一直在农贸市场上摆摊,生意一直很好。姑阿婆姓蔡,两个面茶摊上都挂着“蔡婆婆面茶”的幌子。有人故意问:你们到底哪个是蔡婆婆呀?她俩还没开口,旁边摆杂货摊的那些人就抢着说:都是,都是。顾客就各买一碗,喝了会赞叹道:味道真的一模一样,都好喝!
如今,康县云台的老人们还在讲述着姑阿婆给矮子县长熬面茶的故事,有的人还会添油加醋,讲述得神乎其神,说姑阿婆是天宫的御厨下凡,又被天宫召回去了。姑阿婆已经去世好多年了,我再也没法喝上她亲手熬制的面茶。每当在小吃市场看到面茶,我就会想起她老人家,她的音容笑貌,她亲手熬制的面茶,成了我脑海中最温暖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