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娄炳成的头像

娄炳成

网站用户

其他
202003/05
分享

古沓中与陇南历史文化

陇南历史文化沉淀深厚,包括了伏羲文化、先秦文化、羌氐文化、三国文化、茶马文化、秦陇文化等十分丰富的内容。三国时代,陇南是蜀魏鏖兵的主战场之一,蜀国丞相诸葛亮几出祁山,率军北伐,大将军姜维屯兵沓中、白水,魏国著名将领邓艾建造邓邓桥、从阴平古道裹毡滚坡智取成都等历史事件,都发生在陇南。至今,陇南礼县、宕昌、武都、文县等地,依然留存着三国时代的许多遗迹,为研究三国文化,提供了有力的实物佐证。

从《三国志》《华阳国志》等史籍中,都会读到姜维率蜀军屯田沓中的记载,这一史实没有疑问。然而,沓中的具体地理位置,却并不明确,到底是在今甘肃的迭部县、舟曲县,还是临潭县、宕昌县,史书和专家学者都有不同的说法。有学者说,古沓中就像古羌中一样,是一个区域范围较大的地名,是泛指,而不是专指。另有学者认为,沓中在今甘肃舟曲西、岷县南。查阅地图可以看出,舟曲西,与迭部南、武都西北接壤,范围较小;而岷县南,其范围就大得多了,包括了临潭、宕昌、舟曲、武都、文县等大片地域。还有学者说,沓中在今甘肃省舟曲、迭部县一带,同样不够明确。现今最具体的主流说法是,三国时期的沓中,位于今甘南舟曲县大峪镇、武坪乡一带。对此笔者仍有疑问,试探讨如下:

“沓中”一词多次出现在《三国志》中,但是,并不是最早出现的历史地理名称,而且该书对其具体位置也没有明确标注。根据《晋书》中的记载,“沓中”出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该书载,秦文昭王(西秦)乞伏炽磐继位之后,曾攻伐“强川”与“沓中”两地。由此得知,自公元前412年之前的春秋时期,“沓中”的地名就已经存在了。而且,《晋书》中还明确指出,沓中位于“沙强”之地。

据清代的《甘肃通志》载,“沙强”指的就是乞伏炽磐攻伐的“强川”,属于白龙江流域。按照这个记载来看,“沓中”就应该在“强川”境内。但是,这一说法,却与《华阳国志》的说法不符。该书认为,“强川”即如今的陇南市宕昌县;“沓中”在今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舟曲县境,两者之间不存在隶属关系。

《华阳国志》又名《华阳国记》,是一部专门记述古代中国西南地区地方历史、地理、人物等的地方志著作,由东晋常璩撰写于晋穆帝永和四年至永和十年(348——354)。《晋书》是中国的二十四史之一,由唐代房玄龄等二十一人合著。《三国志》也是二十四史之一,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从这三部史籍成书的时间来看,《三国志》及其作者距离三国时代最近,其次才是《华阳国志》《晋书》及其作者。而距离三国时代最近的《三国志》却语焉不详,后二者又各执一词,让后世学者难以取舍,稽考不休,众说纷纭。

宋末元初史学家胡三省编撰的《资治通鉴注》中载:“沓中在诸羌中,乃沙强之地。”此说将《华阳国志》的观点推翻,又回到了《晋书》的观点上来了。清乾隆年间编著的《甘肃通志》中做了这样一个说明:“沙强即强川”,位于洮州卫的西南,而此地就是如今的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笔者经过分析思考,也倾向于这种说法,认为沓中就在今陇南市宕昌县境内。虽没有掌握有力的史料佐证,但本着“大胆设想,小心求证”的治学态度,愿意参与关于古沓中地理位置的学术探讨,不怕贻笑大方,提出自己的观点。

与陇南康县、文县毗邻的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原名为“宁羌”县。清朝时期编纂的《宁羌州志》记载:“其曰宁羌,盖辑宁羌氐之义,欲羌之永宁耳!”在我国许多历史地名中,凡是带有“宁、定、镇、和、安、平”等字眼的,都与历史演变事件、平息社会动荡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带“宁”字的,宁夏、宁都、宁海等;带“定”字的,定西、定海等;带“镇”字的,镇南关、镇原、镇远等;带“和”字的,西和、和田等;带“安”字的,延安、广安、西安、雅安、安康、安东等;带“平”字的,北平、阴平、平武等,或者是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发生过战争的地方,或者是中央政权与地方割据政权发生过战争的地方,都带有希望长治久安的意思。“宁羌”县名,其意思也不外乎如此。

那么,“沙强”是不是“杀羌”的演变呢,就如同“宁羌”后来被更改为“宁强”一样?“杀羌”因不符合中央政权在和平时期安抚边地少数民族的国家利益,从而更改成了“沙强”;而“沙强”又具有“杀羌”的谐音,同样会产生歧义和麻烦,继而又更改为“强川”了。宕昌县境内,如今还有许多带“川”字的地名,例如“理川”、“南河川”、“叽子川”、“八路川”等,“强川”,也就是“羌川”。中国的地名有一种很特殊的现象,没坝的地方却要起名曰“坝”,少川的地方却要起名曰“川”,缺水的地方却要起名曰“水”,大概是出于某种理想理念、弥补不足、缺啥补啥的意思吧。也许笔者这种推测,比较牵强,但作为一家之言,笔者姑妄言之,读者姑妄听之吧。

姜维是蜀国的大将军,是诸葛亮寄予厚望的接班人,其军事才能毋容置疑。据史书记载,姜维的部队曾在沓中率军屯田五年,作为蜀汉的第二粮食基地,其战略地位至关重要。那么,蜀汉大将军姜维为什么要在沓中屯田驻军呢?他之所以选择沓中屯兵,作为北伐的根据地,一定有他的考虑,有他的道理,至少应该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沓中在三国时期应该是一个战略要地。在蜀汉后期,沓中周边就有四个郡,宕昌郡治阳宕(后改名良恭,今宕昌南阳)、甘松郡治怀道(今舟曲县峰迭附近)、武都郡治所(今舟曲西关,后改治所为洛峪)、阴平郡治所(今文县的鸪衣坝)。当时的沓中还曾是陇蜀道西线上的重要交通枢纽,南达阴平,再到四川青川、江油中坝;西北到甘松、迭部或松潘;入孔函谷到南峪再到两河口,入北路,即现在的国道212线。

第二,沓中应该是蜀汉的西北门户。在三国时期,从北面入蜀主要有两条路,一条路从东北方向即剑阁(剑门关)入蜀,而另一条路从西北方向即古沓中入蜀。根据姜维的战略部署,不是放弃汉中,而是要在汉中打歼灭战,其主要原因是姜维的兵力已显不足,想打开一个缺口,引魏兵进来再瓮中捉鳖。而姜维将主要兵力部署在西北,一是守住西北门户;二是可以回援,沓中离阴平不远;三是通过西线进攻,计划联合各羌人、胡人的部落为羽翼,认为这样可以截占陇地以西的地方,拓展疆域。如果后主刘禅肯听姜维的意见,让廖化镇守阴平,张翼镇守安阳关,这样的防御确实是最好的,姜维在沓中的战略作用将大大增加。蜀汉灭亡前夕,蜀汉的两个门户硬是都被姜维的周密部署守住了,而中路(即阴平古道)本来没有路,却被邓艾生生劈开了一条路,更遇到了投降派代表人士马邈,天要亡蜀汉矣!

第三,沓中应该是一个屯田养兵、攻防兼备的绝佳之地。既具有战略军事地位,退可抄小路快速抵达阴平、桥头,进可攻战魏国西线岷县、卓尼等地。而且这个地方还比较隐蔽,好比“世外桃园”,有天然屏障与外界隔离,便于军队休养生息。还有一点,沓中在三国时期的蜀地,应该是一个土地比较肥沃的地方。而据史书记载,姜维的部队通过五年的屯田,已经将这里建成了一个产粮基地。

史载,姜维当时统兵八万。今甘南舟曲县大峪镇、武坪乡一带,虽为峡谷草甸,是一个处于岷山、迭山环抱中的小型盆地。而今天的舟曲县方圆上百公里也没有一个较大的盆地,能容纳这么庞大的部队,而且还要在这个地方屯田,至于蜀汉时期的舟曲和现在究竟有没有太大的变化,就不得而知了,想必不会有翻天覆地的巨变。总体上来说,其地山大沟深,面积狭窄,即使二十一世纪的当今,其地居民也不够八万;况且还受白龙江渡运的制约,行军、运输、作战极为不便;交通的不便,还制约了信息的畅通,不便于侦查、传递关于敌国动向的情报;更重要的是,史载姜维屯兵沓中,播种收割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而甘南舟曲县大峪镇、武坪乡一带,主产青稞、蚕豆、糜谷、荞麦等杂粮,出青稞的地方,也可以种植小麦,但单位面积产量很低,不是屯田的理想之地,更难以成为粮食基地。

此外,彼时魏国名将、姜维的克星邓艾驻军狄道,亦即今甘肃临洮、岷县一带,姜维的蜀军既要屯田种粮、又要攻防邓艾的魏军,无论是宕昌的农业生产条件还是军事地理位置,都要优越于舟曲,其八万军队,以麻子川岭为屏障,前出到临潭一线警戒,分别驻扎于宕昌境内的哈达铺、理川、何家堡、南河、叽子川、南阳、沙湾一带,既屯田,又休整,也备战,是完全可以施展得开的。从三国之后,羌人在宕昌建立地方政权王国,而不是将国都建在其所占有的地盘舟曲,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这一点。

再者,邓艾率魏军南下攻取蜀都,从邓邓桥等三国遗迹来看,其行军路线是途径沓中,顺着岷江(宕昌河),至阴平古道入蜀的。其时姜维得报钟会率魏国大军取汉中、从阳平关南下攻蜀,急忙撤退沓中,会战汉中,却不料给了邓艾以可乘之机,率五百精兵,从阴平古道南下,裹毡滚坡,直取成都,等到姜维回师,后主刘禅已经投降,做了俘虏。从邓艾进军的路线也可以看出,沓中就在宕昌县境内。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晋书》所言沓中位于“沙强”之地,《资治通鉴注》中说的“沓中在诸羌中,乃沙强之地”,是可信的,古沓中应该就在今陇南市宕昌县境内。其实,三国归晋前后,及至隋朝大一统之前,宕昌的属地也包括舟曲一部,其范围涵盖白龙江中下游流域。古沓中的主要地域在宕昌,也包括今甘南舟曲县大峪镇、武坪乡一带,而且更加宽泛一些,还应该包括武都的角弓、石门、坪垭等地。姜维的八万将士,是一个既能战斗、又能生产的建设兵团,绝不会是扎堆一处抱团取暖的乌合之众。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